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为加强疼痛专科医师诊疗能力的培训,推动疼痛专科医师治疗技术的规范化,计划于2017年4月15~16日举办第一期韩济生疼痛医学研究院培训班。培训目的:脊柱源性疼痛的诊断、影像学检查及其治疗主办单位:北京韩济生疼痛医学研究院中日友好医院医联体承办单位: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培训地点: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培训计划1.掌握脊柱源性疼痛的症状、体征及体格检查2.掌握脊柱源性疼痛的影像学诊断3.掌握常见脊柱源性疼痛治疗的特点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腰椎后路手术后病人对软组织源性疼痛干预的需求,为病人术后软组织源性疼痛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10月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住院符合标准的腰椎后路手术病人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总结导致腰椎后路手术病人术后软组织源性疼痛护理干预的障碍因素,归纳为躯体障碍因素、认知障碍因素、信息障碍因素及环境障碍因素4个主题及11个亚主题。结论:腰椎后路手术病人对术后软组织源性疼痛的认知及干预意识不足,缺乏系统、科学的疼痛护理干预方案,护理人员应结合腰椎后路手术病人术后软组织源性疼痛护理干预的障碍因素开展针对性护理,满足病人对疼痛干预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正1腹痛病因腹痛是一个常见症状,病种繁多,病情多变。临床医生应分清腹痛患者病情轻重缓急,分别处理,对其诊断一定要有整体观念。腹痛病因除腹腔疾病外,还包括胸腔、盆腔、脊柱、神经及全身性疾病等。引起腹痛的常见病因有急性胃肠炎、胆囊炎、胆囊结石、消化性溃疡及急性胰腺炎等。2腹痛机制腹痛分为内脏性疼痛、躯体性疼痛及放射性疼痛。内脏性疼痛由内脏神经传出信号,分布于内脏,定位性差,伴恶心、  相似文献   

4.
<正>为加强疼痛专科医师诊疗能力的培训,推动疼痛专科医师治疗技术的规范化,计划于2017年4月15~16日举办第一期韩济生疼痛医学研究院培训班。培训目的:脊柱源性疼痛的诊断、影像学检查及其治疗主办单位:北京韩济生疼痛医学研究院中日友好医院医联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脊柱外科日间手术病人术前焦虑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调查类型为横断面调查研究,将海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2月—2021年10月接收的择期行脊柱外科日间手术病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中国家庭功能量表(CFF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数字评分法(NRS)分别调查脊柱外科日间手术病人的焦虑状况评分、家庭功能状况、自我效能、过去24 h疼痛;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病人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其他慢性疾病,并记录病人的手术类别。结果:共纳入299例病人,以GAD-7得分≥7分作为焦虑症的诊断标准,被诊断为焦虑症病人106例(35.45%)为焦虑症组;非焦虑症193例(64.55%)为非焦虑症组;两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术前疼痛分级、家庭功能及自我效能因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长、术前疼痛分级高是脊柱外科日间手术病人焦虑症的危险性因素;家庭功能良好、自我效能良好是脊柱外科日间手术病人焦虑症的保护性因素。结论:脊柱日间手术病人术前焦虑比例...  相似文献   

6.
<正>腰源性腹痛~([1])是由腰部软组织损伤引起的以腹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临床中并非少见。由于患者以腹痛为主要症状,所以临床中很容易误诊。2015-03—05接诊2例腰源性腹痛患者,运用脊柱定位调适平衡法~([2-3])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5岁,因"腰痛10年,右臀、右下腹痛1周"来诊,既往5年前患阑尾炎,行手术切除,术后每于劳累、受凉或进食生冷后右下腹感疼  相似文献   

7.
作者进行一项前瞻、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以确定急性腹痛患者早期使用阿片全碱止痛的疗效,并评估早期缓解疼痛对以后的诊断和治疗的影响。病人与方法:100例急性腹痛(腹痛持续时间<48  相似文献   

8.
<正>腰腿痛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特定的疾病。疼痛的病理基础可以来自脊椎,也可以来自脊椎之外,通常可分为脊椎源性、神经源性、内脏源性、血管源性和心理源性。尽管腰椎退变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但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仅就脊柱而言,不但有蜕变,还有炎性疼痛、肿瘤、感染、外伤、骨质疏松性骨折等,此外还包括髋关节、膝关节病变。腿部疼痛可以来自丘脑的肿瘤,颈、胸、腰椎、骶椎、骨盆以及神经的全长走行。本专栏的两例却提示病理改变来自于膝关节水平,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尽管治疗结果是积极的,但很多不良预后毫无疑问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脊柱源性腹痛(Abdominal pain of spinal)于1981年由郑荣兴等首先在国内报道。此后逐渐受到临床的重视。我院自1982年共诊治142例,现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报告。临床资科本组142例中男106例,女36例,男女比例3:1。年龄8~45岁,平均26.5岁。20~30岁发病者占70%。全部病例均以腹痛就诊。急性发病者88例,占62%。慢性反复发作者54例,占38%。腹痛以闷胀痛及刺痛居多,共102例,占72.4%;阵发性或痉挛性疼痛40例,占27.6%。有腰背部疼痛症  相似文献   

10.
作者认为妊娠期腰骶部疼痛的最常见病因是原有的脊柱发育不良或退行性营养不良性病变因孕妇体重增加和脊柱生物力学的改变 .水 电解质平衡紊乱、内分泌变化和小盆腔内静脉淤滞而加重。妊娠常使潜在的脊柱疾病呈现出临床症状 ;反之 ,这些脊柱病变也可成为妊娠并发症和分娩活动异常的原因。妊娠期脊柱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常因X 线检查和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禁用而受到限制。因此 ,作者们创造了一种用以进行脊柱轴线三维定位的设备。并制定了一套以矫形措施为主的治疗孕妇椎源性疼痛综合征的非药物综合康复治疗方案。该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①采…  相似文献   

11.
自拟通调方治疗脊柱源性腹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自拟通调方治疗脊柱源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治疗组予自拟通调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对照组予尼美舒利分散片,每次0.1g,1d2次.2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56%,对照组56.0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1).结论:自拟通调方治疗脊柱源性腹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骨关节结核,也是内科门诊常易发生漏诊和误诊的疾病之一[1]。我院1995~2005年共有12例脊柱结核误诊,现将典型病例的诊断过程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2例,女10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0岁,平均55岁。1·2临床表现及误诊疾病均以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4例胸痛者曾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神经根炎,5例腹痛者曾诊断为胃肠道疾病,3例曾诊断为腰腿痛。1·3典型病例【例1】女,70岁。因心慌气短5~6年,左肋下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1个月,含硝酸甘油后似有缓解而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且有两下肢无力,左肋下疼痛…  相似文献   

13.
陈慧 《循证护理》2021,(4):537-541
目的:了解脊柱外伤病人急性应激反应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脊柱外伤病人负面心理提供干预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脊柱外伤病人164例,采用脊柱外伤病人一般资料问卷、急性应激反应量表(ASDS)、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REQ-C)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AS)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164例脊柱外伤病人存在急性应激障碍61例(37.20%),急性应激反应量表得分为(40.27±10.56)分,经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受伤时恐惧程度、疼痛程度、社会支持以及认知情绪调节为影响脊柱外伤病人急性应激反应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脊柱外伤病人急性应激反应水平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于女性、文化程度低、受伤时恐惧程度高、疼痛程度重、社会支持水平以及认知情绪调节低的脊柱外伤病人,医护人员应当引起重视,采用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善其应激水平,保持良好的心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老年性骨密度改变与慢性脊柱源性疼痛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胸背痛伴肋间神经放射痛和腰骶部疼痛伴下肢放射痛患者100例。患者在评价前进行各种影像学检查,而后根据各影像学指标进行相关分级,结合临床VAS评分和症状表现进行分析。观察指标:①根据疼痛相关部位拍摄X线胸腰段和腰骶部正位、侧位及双斜位片,并进行X线片骨质疏松分级评分、脊柱椎体高度测量、脊柱侧弯或前凸指数及脊柱滑脱的分析。②脊柱骨质疏松CT影像学表现观察分析。③脊柱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EXA)和分级。④相关脊柱结构改变程度与临床VAS疼痛评分值的相关性分析。结果①三种影像学检查均显示骨质疏松越重,VAS评分值越高(P<0.05),得到了一致性的结果;②椎体压缩的程度与临床VAS评分呈正相关,通过X线平片对椎体压缩高度的评价,以及CT检查结果中椎体后缘皮质可见双边征和小关节突密度增加伴增生的影像学表现分析显示,椎体高度的降低在脊柱源性疼痛发生机制中占重要位置。③从X线平片影像学和CT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脊柱存在的病变部位越多,VAS疼痛评分值越高(P<0.05)。结论①骨质疏松的发病进程与VAS疼痛评分值呈正相关,即骨质疏松越严重,疼痛程度也越重;②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压缩程度与VAS疼痛评分值呈正相关;③病变部位的多发性与VAS疼痛评分呈正相关,即脊柱发病部位越多,疼痛程度也越重、疼痛范围越广泛。  相似文献   

15.
脊柱源性腹痛五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脊柱源性腹痛临床上较少见,由于对本症的认识不足,常造成误诊,甚至行不必要的剖腹探查。我科1986年以来,共收治脊柱源性腹痛16例,其中5例存在误诊误治情况。现就其原因做一综合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症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的发生。1病例资料【例1】男...  相似文献   

16.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为退变性椎间盘疾病(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的基本病理基础,可引起的一系列以颈肩腰腿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脊柱疾患,包括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源性疼痛、椎管狭窄症、脊柱节段不稳、退变性脊柱侧弯症及脊柱滑脱症等。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群的增加.退变性椎间盘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综合分析腰椎间盘造影术图像及技术在椎间盘源性疼痛所致下腰痛诊断中的研究进展,以期对进一步的研究有所启示。资料来源:检索Pubmed数据库1985/2006有关椎间盘造影与椎间盘源性疼痛诊断的文献,检索词“discography,discogene,HIZ,Modic”,同时检索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1995/2006有关椎间盘造影与椎间盘源性疼痛诊断的文章,检索词“椎间盘造影,椎间盘源性疼痛,诊断”。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与椎间盘造影和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有关的文献,通过摘要开始查找全文。数据提炼:纳入30篇与椎间盘造影和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相关的文章,排除12篇重复研究和与主题联系不密切的文章。资料综合:椎间盘源性疼痛是由椎间盘自身结构病变所引起的,属于非神经根性疼痛。由于患者主诉症状与体征不相符合,椎间盘源性腰痛客观体征少,又缺乏特异性物理检查和辅助检查,所以难以明确诊断。椎间盘造影是指在病变椎间盘内注入造影剂,根据所诱发出的类似平日的一致样疼痛,来判断椎间盘源性病变。结论:在CT导引下所行的椎间盘造影术,目前是诊断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惟一有效的手段,通过椎间盘造影并参照腰椎MR,能够准确区分在T2加权上低信号的腰椎间盘是正常老化的椎间盘还是导致疼痛的病理性椎间盘。  相似文献   

18.
脊柱外伤常见于重物砸伤、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且多影响劳动人口[1~4]。脊柱外伤后,约30%~80%病人出现慢性疼痛[5,6]。除椎旁肌、韧带、骨骼等结构损伤后出现慢性伤害感受性疼痛外,脊髓及神经损伤可造成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约占脊柱外伤后慢性疼痛的50%,且其中1/3病人为重度疼痛[1,7]。国内文献一般把这种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归入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疼痛[8]。脊柱外伤后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常用治疗手段包括康复理疗、口服药物、神经阻滞或射频毁损、鞘内持续药物泵入、脊髓背根入髓区毁损、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等[9,10]。首先,由于不同脊柱节段损伤,对脊髓和神经的影响并不相同,其造成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也可能不同,不同的致痛机制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其次,有研究认为这类病人疼痛区域感觉多有减退或缺失,并不是SCS的较好适应证[11]。基于上述两个问题,考虑到绝大多数病人脊髓圆锥终止于L1下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采用SCS治疗的脊柱外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将脊柱损伤节段以L1为界分为两部分,区分单纯马尾神经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和脊髓合并神经根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根据疼痛区域感觉减退程度,分成感觉减退和感觉缺失两部分;分析不同脊柱损伤节段和不同感觉减退程度与SCS疗效相关性,并随访SCS治疗此类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并发症情况。  相似文献   

19.
明确引起疼痛的诊断包括以下内容:①明确是不是疼痛科治疗的适应证;②明确疼痛的病因和病变的性质;③明确病变的组织和器官,即明确引起疼痛的病变在软组织还是在骨关节或在内脏器官;④明确病变的部位和深浅;病变部位即指病变在体表的投影;病变的深浅即指病变的层次;⑤明确病变区域结构的位置改变;⑥明确疼痛的急缓;⑦明确病人的全身状况。⑧估计治疗效果和预后,以便向病人及家属做出科学的、留有余地的解释。欲提高诊断水平,疼痛科医生必须做到:①耐心、全面询问病史;②仔细、认真查体;③合理选用必要的辅助检查;④刻苦学习,拓宽知识面;⑤善…  相似文献   

20.
<正>腰背部疼痛是疼痛科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脊柱源性疼痛(chronic spinal pain, CSP)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几年的研究证实,关节突关节病变在慢性脊柱源性疼痛中起着重要作用,关节突关节周围有丰富的神经纤维丛,各种炎症、损伤均可以引起关节突关节病变从而刺激关节突关节周围神经,导致疼痛的发生。关节突关节的微创介入等手段可对腰背部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