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16岁,学生。患者8个月前为保持体型开始自主节食,并大量体育锻炼,体重从54kg下降至33kg(下降21kg),家长意识到明显消瘦后强迫进食,患者进食后出现胃胀不适、恶心、呕吐。就诊心理医生和营养师指导营养饮食治疗,病情无明显改善,出现心动过缓,以“神经性厌食症并重度营养不良”入院。  相似文献   

2.
<正>1病人资料1.1病例一病人,女,17岁,2014年12月16日因"反复腹胀、呕吐1年余"入院。病人2013年8月自觉肥胖,开始健身,以腹部运动为主。一个月后病人体重下降10 kg,出现腹胀症状,以上腹部为主,进食后明显。2013年10月病人出现进食后呕吐,呕吐物为墨绿色胃内容物(含胆汁),非喷射性,呕吐和改善餐后体位后症状可稍缓解。曾到外院行CT与CTA检查提示肠系膜上动脉与主动脉之  相似文献   

3.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57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始出现腹泻,为黄色稀水样便,每次量约150-250毫升,10余次/天,无粘液脓血,伴有恶心、呕吐及纳差,不进食时仍有腹泻.于当地医院多次就诊,胃镜示:"胃溃疡",经输液(具体用药不详)治疗可缓解.此后患者上述症状每月无明显诱因均有发作,每次持续约2-3天,可自行缓解.4+月来患者腹泻、呕吐发作频数增加,约每周发作一次,症状同前,无明显缓解因素,体重下降约10kg.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病人女,27岁,主诉"进食后饱胀、腹痛伴消瘦1年"入院.病人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后饱胀不适,尤以上腹部为重,进食稍多或较硬食物后明显,呈持续性胀痛,曾在外院行胃镜检查提示:"轻度胆汁反流性胃炎,食管炎."给予内科药物治疗,但症状无缓解.  相似文献   

5.
病历摘要 患者男,22岁,学生,因"进行性纳差、消瘦4个月,反复发热、腹痛2个月"于2010年1月14日入院.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纳差,当时未引起重视、未诊治.后症状进行性加重,消瘦明显,2个月前开始自觉反复发热(未测量体温),发热时间不规律,并出现中腹部偏左侧隐痛,与进食无关,无腹胀、呕吐,有肛门排气.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4岁,驾驶员.因进行性消瘦3月,加重伴发热、干咳2 d于2007年1月19日入院.患者幼年有肺结核病史,经治疗后痊愈.自2006年10月中旬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厌食、乏力,活动后气促,并自觉消瘦,未处理.近半月内尤其明显,体重下降超过5 kg,近2 d出现发热,呈稽留热型,最高40.5℃,伴刺激性干咳,精神萎靡,为明确诊断收入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应用不留置胃肠减压管和早期进食方案对接受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患者进行术后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2例接受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留置胃肠减压管和肛门排气后进食的方案进行术后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不留置胃肠减压管和早期进食方案进行术后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腹胀、呕吐等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不留置胃肠减压管和早期进食方案对接受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患者进行术后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0岁,因"反复上腹痛1年半,再发3 d"于2008年11月17日入院.患者一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阵发性隐痛,进食后呈绞痛,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低热盗汗,无口腔溃疡,无皮肤眼白发黄,无四肢关节痛.  相似文献   

9.
病历摘要 患者男,56岁,因胸背部疼痛1个月于2008年6月20日入院.患者于5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季肋区疼痛,逐渐加重至腰背部,行走后加重,伴咳嗽、咳痰,无发热、盗汗,无头痛、血涕、耳鸣,无进食后哽噎感及体重下降.小便正常,便秘10 d.当地医院胸腹部CT片提示肋骨、胸腰椎及骨盆多发骨质破坏,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0.
对原发性肝癌综合征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72岁.因出差2个月伴头昏、四肢麻胀10 d收住.患者于2002-04中旬无诱因进食后上腹饱闷、嗳气、逐渐消瘦,2个月内体重下降11 kg.近10 d晨起时感四肢发麻.空腹时头昏、眼花、出冷汗.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59岁,主因"口角歪斜、左侧肢体活动不利5h,意识不清3h"急诊以"脑梗死"收入院.患者于人院前5h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角歪斜,左侧肢体活动不利,无行走受限,无言语不清,无头沉、头昏,无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肢体抽搐和二便失禁,未予重视,进食午饭后休息.3h前家人发现患者呼之不应,昏睡不醒,急来就医,查头CT未见出血,以"脑梗死"收入院.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80岁,情绪低沉、悲观厌世5月余,自伤1 d.5个月前,患者因"高血压、冠心病"入住我院治疗,入院后,内科医生发现患者意志消沉,不主动进食,不能很好配合治疗,言谈中流露自杀念头.并有一次自杀行为,被家属及时发现并制止.随后请精神科医生会诊,考虑患者抑郁情绪明显,给予帕罗西汀口服,每天10 mg,1周后加量为20 mg,服药后,患者感觉恶心、头晕、全身无力,家属自行停药,未给予特殊治疗.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松桃县世昌乡道水村,于2007年3月13日上午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共进食51人,中毒发病51人,男30人,女21人.中毒后病人先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晕、面色苍白、口唇樱红、精神萎靡.入院后病人体温正常,血压偏低,急性面容,经洗胃、灌肠、催吐及对症支持治疗病情得到缓解,无死亡病例.所有病人均食用该村村民误用桐油(225kg)和菜油(1kg)混合炸的油香粑,进食多者症状较重,进食少的症状轻.经实验室确诊为误食桐油引起的食物中毒事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一起因进食麻辣烫汤汁引起急性亚硝酸盐中毒事件,为预防控制亚硝酸盐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应用国标开展实验室亚硝酸盐定量检测等方法对本起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中毒患者为一名小学生,进食麻辣烫汤汁后短时间内出现呕吐、全身皮肤紫绀、大汗淋漓等以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为主的临床表现,经抢救治疗后患者痊愈出院。采集并检测患者呕吐物及进食的麻辣烫汤汁中亚硝酸盐含量分别为160 mg/kg和2 900 mg/kg,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治疗,确诊为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结论 进食麻辣烫汤汁引起急性亚硝酸盐中毒鲜见报道,麻辣烫汤汁存在长时间煮沸、浓缩和原料的频繁更换等特点,可能使得汤汁中的亚硝酸盐富集甚至超标,本起事件对进一步规范麻辣烫等食品安全管理有较大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建议监管部门加强麻辣烫等相关食品的定期监测、安全监管和健康宣教,从而有效预防亚硝酸盐中毒。  相似文献   

15.
1病例资料 患者,女,40岁.腹胀1年余,加重伴进食困难2周入院.患者于人院前1年余出现中上腹疼痛、饱胀、反酸、嗳气,进食后明显,伴胸骨后烧灼感,半月来上述症状有所加重.既往有阑尾切除术史.入院后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腹平,未见胃肠型,右下腹可见陈旧性手术瘢痕,肠鸣音不亢,腹软,中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无包块,余无殊.  相似文献   

16.
患者 女,18岁,因腹泻20d,加重伴腹水1周入院.患者20 d前进食海鲜后出现腹泻,解不成形黏液便,无脓血,7~8次/d.伴恶心,无呕吐,无腹痛,无发热.外院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给予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近1周自觉上述症状加重且腹胀,纳差明显,超声检查发现腹水.既往无结核、肝炎等传染病病史.无化学毒物接触史.  相似文献   

17.
民间一直流传着肾病患者不宜吃豆类食品和豆制品的说法.这种观点强调肾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便应控制蛋白质的进食量,尽量选择优质蛋白,如动物肉类、牛奶、鸡蛋等,不吃黄豆、花生等植物蛋白.这种控制蛋白进食量的治疗方法,称之为优质低蛋白饮食疗法. 肾病患者不吃豆类食品的"传统"是否靠谱呢?实际上,肾病患者不能吃豆类是个误区. 豆类营养丰富接近动物蛋白  相似文献   

18.
姚文娟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373-4374
1病例介绍患者,王文清,男性,18岁,因"上腹部胀痛1年,再发加重3个月"于2010年4月22日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近1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上腹部胀痛,进食后明显,伴有反酸、嗳气,无恶心、呕吐,无腹泻。3个月前症状加重,时有恶心、呕吐,大便每天1次,自觉排便困难,有肛门排气。  相似文献   

19.
<正>患者,女,44岁,主因"间断上腹部胀痛不适3个月,皮肤黄染20 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以进食食物后1 h为著,呈钝痛,持续时间1~2 h,不伴恶心、呕吐,无腹泻、黑便等。入院前20 d患者出现皮肤黄染,伴瘙痒不适。入院查体:全身皮肤粘膜中度黄染。腹  相似文献   

20.
薛长勇  郑子新 《营养学报》1999,21(2):207-211
目的:探讨限制进食后体重快速回升的机理。方法:下丘脑腹内侧核损伤性(VMH)肥胖大鼠给予其正常进食量的50%饲养6天后,收集血样,分析胆固醇、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血浆消瘦素、胰岛素和脂蛋白脂酶的水平和活性。结果:在限制进食后,VMH肥胖大鼠体重和血浆消瘦素、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游离脂肪酸明显下降;肝脏分泌甘油三酯减少,同时血浆中甘油三酯清除加快。但是,血浆胰岛素水平和肝素后脂蛋白脂酶活性并没有下降,仍然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上。结论:虽然限制进食能够减轻体重、体内脂肪量,降低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浓度,但并不能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和脂蛋白酯酶活性,即不能消除或减轻脂肪合成亢进的危机。这是停止限制进食、转入正常进食后,体重快速回升的生化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