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药物是人类用于防治疾病的重要武器,同时也可以对人体造成损害,甚至导致死亡。由于太多数药物在人体内是通过肝脏进行代谢的,因此对肝脏的损害尤为突出。在临床上将由药物引起的肝脏的病变,称为药物性肝炎或药源性肝炎,药源性肝炎可由用药不当,医学指导理论的错误等引起,也可因个体肝脏对某些药物的不耐受或过敏所致。  相似文献   

2.
常见的引起肝损害药物与临床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玉华 《中国医刊》2007,42(11):16-18
药源性肝损害是指药物治疗过程中,肝脏受药物毒性损害或发生变态反应所致的疾病。肝脏作为药物浓集、转化和代谢的主要器官,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也可影响和损害肝脏,严重者可造成死亡。在药物不良反应损害中,有10%~15%为肝脏损害,尽管许多药物引起肝损害是轻微的或无明显症状,但严重的和致命的药物性肝脏疾病也不少见,应引起足够重视。1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病机制肝脏毒性药物可分为直接和特异质性和特异反应性两种。直接肝损害是剂量依赖性,与个体用药剂量相关;特异体质性肝损害与个体用药剂量无关,与个体易患性有关,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药物对肝脏的损害,以引起临床医师和药师的重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相关文献,对引起肝损害的药物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引起药源性肝损害的药物有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结核药、抗肿瘤药等,就连人们最放心的中草药也能引起肝损害。结论临床医师和药师应重视药源性肝损害,开展合理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一、药物性肝损害由来已久用药过程中,肝脏因药物的毒性损害,包括药物发生过敏反应对肝细胞的损害而致的疾病,统称"药源性肝病"。肝脏为人体最大、最主要的生化和药物代谢器官,也是最大的消化器官,也是第一个接受从小肠经门静脉而来血液的器官。肝  相似文献   

5.
肝脏是药物浓集、转化和代谢的主要场所,药物代谢受肝脏健康状态的限制,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也在影响着肝脏,在国家基本药物文本规定的10种抗结核的药物中经常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大约占7种。因此在结核病治疗中肝损害经常发生,而且特别容易发生在肝脏基础较差的各型病毒性肝炎、酒精  相似文献   

6.
药源性肝损害白汉玉北京儿童医院(100045)肝脏在药物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多数药物在肝内经过生物转化而清除。肝脏有病理性改变时,可影响到药物的代谢、疗效和毒副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的作用,可对肝脏造成损害。随着临床用药种类的不...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药物在肝内进行氧化、还原、水解、羟化、脱羧等代谢 ,然后经肠道排泄。故肝脏容易受到药物的损害。随着新药的不断上市 ,临床用药的增加 ,关于药物对肝脏损害的报道逐渐增多 ,为提高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减少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生 ,本文对近年来报道的药物引起急性肝损害的病例作一概述 ,以示临床注意。1 氯沙坦1例 4 6岁的原发性中度高血压患者由于不能耐受依那普利引起的咳嗽反应 ,改用口服氯沙坦 5 0mg/d。服用依那普利期间 ,其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正常 ,但服用氯沙坦后 ,发现肝肿大、黄疸。实验室检查显示 ,AST、ALT、胆红素等各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有关应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肝损害的报道日渐增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药物性肝损害又称药源性肝病,是指用药过程中肝脏因受药物的直接或间接作用而发生的功能和结构的损害。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所有药物不良反应中,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占3%-9%。其中最常见的是应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的肝损害。  相似文献   

9.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不仅是体内正常代谢产物的重要器官,也是药物解毒器官,所以药物和肝脏的关系非常密切.许多药物对肝脏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毒性,如使用药物的时间过长、剂量过大,或机体属于特异质病人,都有导致肝损害的可能.通过本例他巴唑(甲巯咪唑)常用量治疗甲亢致药物性肝损害,使广大临床工作者对药物性肝损害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药物性肝炎(DILD),或称药物性肝损害、药物性肝病,是指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含有丰富的药酶系统,为体内最大最主要的生化和药物代谢器官,也是药物损伤的主要靶器官.药物性肝炎约占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的6%,黄疸和急性肝炎住院患者的2%~5%,非病毒性肝炎的20%~50%,并且是引起暴发性肝衰竭的重要病因之一[1] 它还是不明原因肝炎的常见原因,特别是50岁以上的患者.由于各种新型药物不断的开发和大量上市,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2].药物性肝炎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兹就其中医学病因病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药源性疾病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诱发的生理生化过程紊乱、结构变化等异常反应或疾病。常见的药源性疾病有药源性心肌损害、肺纤维化、肝损害、肾损害、贫血、药源性骨病等。本文通过对药源性疾病的定义,其造成的危害及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原因,诊断,处理方法及防范措施的的收集、整理,提出合理使用药物的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巫继 《肝博士》2009,(4):13-13
近年来,药源性肝损害已成为临床较常见的,且易产生严重后果的药源性疾病。据估计,药源性肝损害占整个药源性疾病的10%~15%。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目前临床上药源性肝损害是。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常见的原因,除了医药学界熟知的结核类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抗茵药物、中草药、减肥药引起的肝脏损害也应该引起必要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药源性疾病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诱发的生理生化过程紊乱、结构变化等异常反应或疾病。常见的药源性疾病有药源性心肌损害、肺纤维化、肝损害、肾损害、贫血、药源性骨病等。本文通过对药源性疾病的定义,其造成的危害及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原因,诊断,处理方法及防范措施的的收集、整理,提出合理使用药物的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I)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损害或肝脏对药物及代谢产物的变态反应所致的疾病,也称为药物性肝炎(以下简称为药肝)。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有关应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肝损害的报道日渐增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药物性肝损害又称药源性肝病,是指用药过程中肝脏因受药物的直接或间接作用而发生的功能和结构的损害.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所有药物不良反应中,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占3%-9%.其中最常见的是应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的肝损害.   ……  相似文献   

16.
由于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许多药物理要在肝脏代谢后被清除.肝功能损害时,可直接影响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使药物排泄缓慢,作用延长,有时可发生药物蓄积,对身体产生毒性.有些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对肝脏有毒性,会引起肝功能损害,产生药物性肝损害,所以,肝功能损害患者应用下列药物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17.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具有代谢、排泄、合成、解 毒等重要机能,被称为人体最大的化工厂.肝脏在药物代谢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多数药物在肝内经过生物转化而清除.肝 脏的病理状态可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并可影响疗效 和引起不良反应,另一方面可由于药物对肝脏的作用,造成肝 脏的损害和病变.近年来随着临床用药种类不断增加,药物性 肝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全面认 识,现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药物性肝病 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江南 《四川医学》2003,24(8):859-862
5 抗菌药物在肝功能减退时的应用抗菌药物进入机体后 ,作为一种外来的异物 ,最终会被人体消除。这种消除过程的一个中间环节 ,就是进入机体的抗菌药物需转化成为代谢产物才能排出体外。由于许多抗菌药物为亲脂性。因此 ,这种转化作用多在肝脏———人体最大的腺体中完成。肝功能损害时 ,药物的体内过程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肝脏疾病时肝细胞受损 ,使胆汁排泄、肝血流量和药物蛋白结合率等均会产生改变。其结果是有可能抗菌药体内累积 ,加重肝损害 ,严重时可危及生命。5 1 肝病时的药动力学正常情况下药物在肝内的代谢有两相或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肝脏是人体解毒与代谢的主要器官,各种药物及食物的代谢解毒都要通过肝脏,肝脏也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因此也是药物损伤的主要器官,很多药物都可以导致肝脏的损害,注射用硫普罗宁治疗药物性肝损害与还原性谷胱甘肽对比经临床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于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平时所吃的大多数药物都是经过肝脏和肾脏代谢的,当所用药物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时,会造成药物以及代谢产物的蓄积,进而对肝脏造成直接的损伤。药物学在评价某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时,对胃、肝、肾等内脏的安全性总是特别重视。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