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0例住院患者采用荧光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PCT水平,检测结果分4个等级,正常值小于0.5ng/mL,超过0.5ng/mL为阳性阈值,10.0ng/mL考虑重度感染。结果在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组中阳性率为11.3%、其浓度较低,以0.5~2.0ng/mL为主;细菌性感染组阳性率为83.5%,其浓度较高,多超过2.0ng/mL,且升高的程度与感染严重度密切相关。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组及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中PCT水平不升高或轻度升高,而细菌性感染患者血清中PCT水平则明显升高,且升高的程度与感染性疾病的严重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张勇  何东初  吴江平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4):4230-4231
目的:探讨前降钙素(PCT)在肾移植术后患者肺部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67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在完善相关检查后确定细菌和非细菌感染共41例,同时采用免疫发光分析进行检测PCT水平。PCT水平以0.5ng/mL为阳性分界值。结果:肾移植术后肺部细菌感染者21例,PCT≥0.5ng/mL占81%。非细菌感染者20例,PCT<0.5ng/mL占68%。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PCT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PCT水平可以作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原体检测的辅助诊断工具,其水平≥0.5ng/mL时对鉴别肺部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感染性发热患者中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差别,探讨血清PCT在感染性发热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48例细菌感染性发热患者、40例病毒感染性发热患者以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PCT,将检测结果分成4个水平,PCT<0.5 ng/mL,0.5 ng/mL≤PCT<2.0 ng/mL,2.0 ng/mL≤PCT<10.0 ng/mL和PCT≥10.0 ng/mL,分析PCT水平与细菌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以PCT≥0.5 ng/mL为阳性诊断标准。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PCT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PCT能有效地鉴别细菌性和非细菌性感染性发热,有利于早期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感染性疾病中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初诊感染患者198例,根据血培养和真菌感染组织培养结果将其分为病毒感染组(67例)、细菌感染组(111例)及真菌感染组(20例),检测其血清 PCT 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 PCT ≥0.5 ng/mL 为阳性阈值,细菌感染组阳性率为69.37%,病毒感染组阳性率为8.96%,真菌感染组阳性率为5.00%,3组 PCT 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毒感染组和真菌感染组 PCT 浓度分布与细菌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 PCT 检测可用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简便、可靠,且对预后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细菌性感染患者103例,病毒性感染患者77例,非感染性疾病患者60例。在患者入院后进行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PCT水平分布以大于0.5ng/mL为主,病毒感染患者PCT水平分布以小于或等于0.5ng/mL为主。病毒感染组不同PCT水平分布比例与细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PCT、CRP、WBC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和非感染组(P0.05),病毒感染组WBC水平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PCT、CRP、WBC阳性率均高于病毒感染组和非感染组(P0.05)。结论 PCT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11例感染性休克、19例细菌感染性疾病,以上病例均在标本(包括血、尿、痰液、引流液及分泌物)中发现病原学证据,以及18例骨折和28例对照组血清中的PCT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CT浓度分别为感染性休克组56.31ng/mL,细菌感染性疾病组0.96ng/mL,骨折组0.13ng/mL,对照组0.045ng/mL,感染性休克组明显高于后3组(P<0.01),细菌感染性疾病组和骨折组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尤其是感染性休克的诊断,血清PCT水平随着细菌感染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高,感染越严重,血清PCT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7.
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 342例各种感染性疾病患者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患者血清PCT水平 ,PCT水平分为 <0 .5ng /ml,0 .5~ <2 .0ng /ml,2 .0~ <10 .0ng /ml和≥ 10ng /ml4个等级。结果 :若以血清PCT≥ 0 .5ng /ml为阳性阈值 ,则血清PCT检测对细菌感染 (含立克次体病 )诊断的敏感性为75 .0 % ,特异性为 70 .2 % ,阳性预测值为 4 5 .0 % ,阴性预测值为 89.6 % ,阳性似然比为 2 .5 1,阴性似然比为 0 .35。结论 :血清PCT是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 ,其诊断价值明显优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血清PCT水平高低可作为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定量与半定量方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86例入院疑为细菌感染的患者,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定量法和胶体金免疫结合半定量法检测患者血清PCT含量,并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ROC曲线分析其对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非感染组、局部细菌感染组血清PCT均未升高,脓毒血症组PCT显著升高,细菌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组血清PCT轻中度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量与半定量检测PCT结果总体一致性较好(Kappa检验,K=0.77),以PCT≥0.5ng/mL为阳性诊断界点,ROC分析表明定量方法的敏感度98.9%、特异度92.6%均高于半定量方法的92.6%、88.4%。结论检测血清PCT水平对全身细菌感染诊断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定量法检测结果客观、精确,对于处于阳性临界值或需要监测疗效的患者,定量检测PCT是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血流感染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2013年9~12月的住院患者965例(其患者PCT≥0.05ng/mL),同时进行血培养检测,对患者PCT和血培养结果之间进行分析。结果 965例患者血清PCT在0.05~0.50、0.50~<2.00、2.00~<10.00、10.00~<20.00、≥20.00ng/mL 5个不同区间的阳性率分别为3.82%、10.20%、16.38%、28.07%、40.17%,其中血培养阳性结果有138例,其PCT水平为(2.56±0.93)ng/mL,血培养阴性结果有827例,其PCT水平为(0.83±0.31)n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38例血培养阳性结果中,革兰阳性球菌有52例,其PCT水平为(1.82±0.65)ng/mL,革兰阴性杆菌有81例,其PCT水平为(5.21±2.12)n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与血流感染者具有正相关性,PCT水平越高,血培养阳性率就越高。检测PCT可作为辅助诊断菌血症感染的重要指标,为临床早期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对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液中肝素结合蛋白(HBP)及降钙素原(PCT)在小儿呼吸道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小儿呼吸道细菌感染病例45例,呼吸道非细菌感染患儿39例,同时选取40例非感染性疾病患儿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儿血清HBP及PCT水平。结果 呼吸道细菌感染组患儿HBP及PCT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及非感染对照组。HBP截断值为13.78 ng/mL时,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46%和94.42%;PCT截断值为0.13 ng/mL时,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23%和85.69%;HBP和PCT联合诊断小儿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67%和94.42%。结论 HBP和PCT联合检测在小儿呼吸道细菌感染中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定量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对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同时采集血液进行细菌培养与PCT检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血清PCT水平在血培养阳性和阴性患者间,G+球菌感染和G-杆菌感染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10ng/mL时,对血流感染诊断的阳性预测值达到91.67%,要高度警惕血流感染。PCT0.5ng/mL对血流感染诊断的阴性预测值为86.96%,对于排除血流感染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结论血培养联合PCT检测可作为血流感染最有价值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血流感染(BSI)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129例血培养阳性BSI患者和23例血培养阴性者,采用酶联荧光分析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中PCT水平,分析血清PCT检测在BSI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129例血培养阳性BSI患者中,革兰阳性菌感染69例,占53.49%,革兰阴性菌感染60例,占46.51%。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为2.13(0.57~9.12)ng/mL,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者血清PCT水平[0.24(0.09~1.1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为6.02(1.37~20.04)ng/mL,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血清PCT临界值为4.32ng/mL,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2,95%CI为0.779~0.923时,此时血清PCT鉴别BSI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敏感度为82.30%,1-特异度为75.62%。结论血清PCT检测在BSI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早期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降钙素(PCT)原指标变化.方法运用B.R.A.H.M.SPCT-Q免疫胶体金半定量快速实验方法,检测310例感染性患者及50例健康者血清PCT水平.结果PCT水平按<0.5ng/ml、0.5~2.0ng/ml、2.0~10.0ng/ml和>10ng/ml 4个等级.设PCT>0.5ng/ml为阳性值.在病毒感染性疾病组中,阳性为8.7%,其浓度以0.5~2.0ng/ml为主,细菌性感染组阳性为77.0%,其浓度以0.5~2.0ng/ml、2.0~10ng/ml为主,重度感染组(脓毒血症、MODS、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等)阳性为97.6%,其浓度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及病毒感染组比较,细菌感染组及重度感染组血清PCT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病毒性感染疾病患者血清PCT水平不升高或轻度升高,而细菌性感染患者及重度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则明显升高,尤其以重度感染组患者为甚.  相似文献   

14.
血清降钙素原的测定及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8例感染性疾病患者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患者血清PCT水平(PCT水平分别为小于0.5、0.5~2.0、2.0~10和大于10 ng/mL4个等级),并与C-反应蛋白(CRP)(CRP的水平分别为小于10、大于或等于10 mg/L 2个等级)及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NAP的水平分别为小于80、大于或等于80分/100N.C 2个等级)进行比较,分析各指标在细菌及非细菌感染中的差异。结果 48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PCT阳性40例,阳性率83.33%;CRP测定阳性31例,阳性率64.58%,NAP测定阳性29例,阳性率60.42%;同期23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PCT测定阳性3例,阳性率13%,而CRP测定阳性11例,阳性率47.83%,NAP测定阳性10例,阳性率43.48%。细菌感染组PCT、CRP和NAP的阳性率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其中细菌感染组PCT的阳性率与非细菌感染组PCT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感染组CRP和NAP的阳性率与非细菌感染组CRP和NAP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细菌感染组PCT的阳性率与CRP和NAP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检测应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可作为早期快速鉴别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新指标,且血清PCT水平高低可作为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新生儿全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在临床监测的应用。方法120例新生儿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非感染性疾病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血清中的PCT,微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hs-CRP;细菌感染组治疗后两天再次检测PCT。结果以血清PCT>0.5ng/ml为阳性标准,细菌感染组阳性率为98%,病毒感染组为10%,非感染性疾病组为10%,细菌感染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hs-CRP>10mg/L为阳性标准,细菌感染组阳性率为58%,病毒感染组为48%,非感染性疾病组为35%,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治疗后PCT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清PCT检测可用于新生儿细菌感染诊断与鉴别诊断,对于细菌感染的疗效监测也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测定对诊断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住院的137例患儿分成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非感染3组,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以PCT≥0.5ng/ml、CRP≥5.2mg/L为阳性,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为78.18%,病毒感染组PCT阳性率为7.50%,非感染组PCT阳性率为9.52%,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两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病毒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无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CRP阳性率为29.09%,与PCT比较,PCT阳性率明显高于CRP,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清PCT可作为儿童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与早期检测指标,其诊断价值优于CRP,动态检测PCT可判断疗效及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7.
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 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106例儿科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PCT水平,并与C-反应蛋白(CRP) 及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比较,分析各指标在细菌及病毒感染中的差异.结果 以血清PCT≥0.5 ng/ml为阳性阈值,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为81.0%,病毒感染组为1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CT对细菌感染诊断敏感性达80.9%,特异性为81.4%,阳性预测值86.4%、阴性预测值74.5%,敏感性明显优于CRP或WBC计数(P<0.01).结论 血清PCT可作为细菌感染的敏感、有效诊断指标,对鉴别儿科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血清中的PCT水平,比较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PCT的检测结果,计算出该实验对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诊断指数,同时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或)分类计数结果以及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血清PCT检测结果全组共有42例PCT<0.5mg/L,45例PCT0.5~2.0mg/L,21例PCT2.0~10.0mg/L,7例PCT>10.0mg/L。以血清PCT>0.5mg/L为阳性阈值,则血清PCT对呼吸系统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性(93.2%)、特异性(90.2%)、准确诊断指数(0.834)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或)分类计数的敏感性(68.9%)、特异性(68.3%)、准确诊断指数(0.372)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细菌培养结果相比,PCT检测耗时短、操作简便、阳性率更高。结论血清PCT测定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有助于减少抗生素不适当使用,同时还是良好的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及疗效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联合微生物培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739例进行PCT检测的患者中选取324例进行细菌培养或/和血培养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PCT,使用手工方法或VITEK-2全自动鉴定仪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进行血培养。结果若以血清PCT≥0.5ng/mL为阳性,则血清PCT检测对血培养结果诊断的敏感度为77.8%,特异度为54.4%,阳性预测值为28.0%,阴性预测值为91.5%。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69.1%(224/324)。194例进行血培养,阳性36例,阳性率18.6%。结论 PCT检测快速,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常规实验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细菌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84例细菌感染者纳入感染组,120例非细菌感染者纳入对照组,PCT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s-CRP采用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血清PCT≥0.5ng/mL为阳性标准,以hs-CRP≥10.0mg/L为阳性标准,PCT灵敏度为94.6%(174/184),特异度为90.0%(108/120),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2(95%可信区间,0.889~0.975);hs-CRP灵敏度为80.4%(148/184),特异度为68.3%(82/120),AUC为0.765(95%可信区间,0.720~0.810)。结论在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时血清PCT较hs-CRP具有更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