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石榴皮鞣质的含是测定为观察指标,对石榴皮不同温度和时间的烘制品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结果显示,以170℃烘制10min的石榴皮下炭鞣质含量最高,优于用传统方法炮制的石榴皮炭,并有操作简便、减轻劳动强度、可控制经质量的优点,为电烘法制制以炭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乌梅制炭前后有机酸和鞣质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制得的乌梅炭中有机酸和鞣质含量的变化,为乌梅炭炮制工艺的优选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有关有机酸及鞣质含量测定的方法,对乌梅生品、炒炭品及不同温度的烘制品中有机酸和鞣质的含量变化进行考察。结果乌梅生品中有机酸和鞣质的含量最高;随着制炭温度的升高,其含量逐渐降低。结论乌梅制炭后有机酸和鞣质的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3.
十灰散止血作用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箭 《江苏中医药》2004,25(2):46-48
目的:探讨十灰散止血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测定十灰散及方中诸药炮制前后鞣质、钙及微量元素的含量,比较其成分变化。结果:十灰散经炒炭后,其鞣质含量增多,钙离子含量升高,多数药物微量元素含量增多。结论:十灰散止血作用的物质基础可能与炮制后鞣质、钙离子含量及微量元素含量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4.
地榆炮制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南云生  孔祥德 《中成药》1990,12(4):15-16
本文以鞣质含量、止血时间、凝血时间为指标,对地榆生品、炒炭品及不同温度、时间条件下的烘制品进行了实验比较。结果表明,加热炮制可使其鞣质含量降低、止血作用减弱;同时对其止血活性成分初步分析发现,地榆止血作用主要与鞣质有关。  相似文献   

5.
槐花米炮制前后鞣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槐花米是常用的止血药,具有凉血、止血作用。临床上多用于便血、血痢、痔血、咯血、衄血及妇女崩漏等。《滇南本草》曰“治血淋,槐花炒过,去火毒,杵为未”。《圣济总录》曰“治吐血不止,槐香散方。右一味火烧存性,研细……”。《纲目》曰“炒香频嚼,治失音及喉痹。又治吐血、衄血、崩下、漏下”。传统用药经验认为,槐花炒炭后能缓和其寒性,增强止血作用。故临床上多用槐米炭。为什么槐花米炒炭后能增强血止作用呢?各家报道不一。有的认为炒炭后槐花米中鞣质含量增四倍,鉴于鞣质是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地榆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加工技术工艺过程,为地榆饮片一体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鞣质、没食子酸、地榆皂苷Ⅰ含量及折干率为评价指标,应用过程控制关键技术的方法,研究地榆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工艺。结果:最优加工炮制工艺为地榆鲜品切厚片,干燥温度为70℃,干燥时间9h。地榆干燥过程中温度主要影响鞣质含量。结论:筛选出地榆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方法,此方法具有减少有效成分流失的优点,可提高地榆饮片质量。  相似文献   

7.
电烘法制备石榴皮炭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榴皮鞣质的含量测定为观察指标,对石榴皮不同温度和时间的烘制品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以170℃烘制10min的石榴皮炭鞣质含量最高,优于用传统方法炮制的石榴皮炭,并有操作简便、减轻劳动强度、可控制炭药质量的优点,为电烘法制备石榴皮炭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炮制对石榴皮中没食子酸、鞣花酸和鞣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翠翠  张学兰  李慧芬 《中成药》2010,32(4):613-615
目的:研究炮制对石榴皮中没食子酸、鞣花酸和鞣质含量的影响。方法:以没食子酸、鞣花酸和鞣质含量为指标,对石榴皮生品和炒炭品进行比较。用HPLC法测定没食子酸和鞣花酸含量,用UV法测定鞣质含量。结果:石榴皮经炒炭后没食子酸和鞣花酸含量较生品依次增加124.76%和122.22%,而鞣质含量较生品降低56.55%。结论:加热炮制对石榴皮中没食子酸、鞣花酸和鞣质含量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为石榴皮饮片的炮制和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狗脊不同炮制品中鞣质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考察狗脊炮制前后鞣质含量变化情况。用络合法测定鞣质含量。结果 ,炮制后鞣质含量降低。狗脊炮制可使鞣质降低 ,若以鞣质为有效成分时 ,用生品为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化学成分相互作用,探讨地榆-槐花的配伍作用。 方法: 设计地榆-槐花药材不同配伍比例,经过提取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不同比例提取液中总黄酮和鞣质含量;采用体外法测定各提取液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并分析DPPH清除能力与各提取液中总黄酮和鞣质含量的关系;同时制备各提取液HPLC指纹图谱,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配伍后指纹图谱的变化,优选地榆-槐花配伍比。 结果: 地榆-槐花不同配伍比其总黄酮和鞣质含量,以及DPPH清除率均有差异,其中地榆-槐花在2 :1,1 :1比例下,DPPH清除率较大,总黄酮和总鞣质含量综合得分最高,提示DPPH清除率与黄酮和鞣质含量正相关;不同配伍比,提取液HPLC指纹图谱均有差异,提示配伍对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影响。 结论: 地榆-槐花在配伍比例2 :1或1 :1下,其总黄酮、鞣质含量较高,DPPH清除率较大。本实验结果可为地榆-槐花在临床上配伍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韩燕萍  朱丽  雷国莲 《陕西中医》2009,30(7):897-899
目的:优选诃子药材炮制的最佳方法。方法:通过L 9(34)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实验,以诃子水浸出物、鞣质、番泻苷A含量为考察指标;综合探讨了药材种类、烘制、温度及时间对其所含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各试验因素对诃子中水溶性浸出物、鞣质、番泻苷A影响均以烘制温度、时间因素顺序降低。结论:炮制诃子炮制的最佳条件为100°C以下、时间为1h以内,单因素考察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中国药典》2005版和2000版所收载的鞣质含量方法分别测定3种槐花饮片,分析结果,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的磷钼钨酸-干酪素比色法和2000版附录项下的皮粉法分别测定槐花、炒槐花和槐花炭中鞣质含量;采用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所测得的槐花3种饮片中鞣质含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比色法与皮粉法相比较,操作简便,用样量少,准确度高。结论比色法比皮粉法更简单、方便,更适合于中药中鞣质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槐花散的炮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国佩  王艳宁 《中药材》1995,18(3):133-136
本文以总黄酮、鞣质、微量元素、抑菌作用、薄层层析为指标,比较槐花散的原方、生品方和碳品方,为合理制定槐花散的炮制工艺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不同炮制方法探究石榴皮中总多酚、鞣质、总黄酮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720nm和500nm处测定总多酚、鞣质和总黄酮含量。结果石榴皮炮制后,石榴皮生品的总酚含量最高,石榴皮炒黄中鞣质的含量最高,石榴皮生品中总黄酮的含量最高。结论温度对于石榴皮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炮制对蒲黄中鞣质含量及止血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学兰 《中药材》1993,16(10):24-26
以鞣质含量及小鼠的凝血时间,出血时间为指标,探讨蒲黄的炮制意义及鞣质含量与其止血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蒲黄生品、炒黄品、炒炭品均有较好的止血作用,蒲黄中鞣质含量的高低与其止血作用的强弱不成平行关系。蒲黄加热炮制后鞣质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6.
狗脊不同炮制品中鞣质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考察狗脊炮制前后鞣质含量变化情况。方法:用于酪素法测定鞣质,结果:炮制后鞣质含量降低。结论:狗脊炮制可使鞣质含量降低,若以鞣质为有效成分时,用生品为宜。  相似文献   

17.
槐花炭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7份槐花饮片样品鞣质及芦丁含量测定,粉末鉴别及理化鉴别研究,提出了槐花炭的饮片质量标准。对提高槐花炭的饮片质量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槐花中芦丁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槐花中黄酮类化合物芦丁的提取工艺和槐花的炮制储存对槐花中芦丁的影响.方法 考察单因素水平基础上进行正交设计提取槐花中芦丁;比较分析不同地点槐花、市售储藏槐花与槐花炭中芦丁的含量.结果 槐花中芦丁提取最佳工艺条件是A2B2C3,即2倍量60%乙醇回流3次,2 h/次.比较不同生长地点槐花与槐花炭中芦丁含量表明,光照好的东风渠边槐花中芦丁含量最高(13.24%),新鲜槐花中芦丁含量普遍比市售储藏槐花高,烘干品比阴干品中高,炮制后的槐花炭中含量最低(2.34%).结论 槐花采摘后应立即高温110℃杀青有利于芦丁的保护,储藏期间尽量通风干燥,栽培种植宜选择阳光好的空旷地.该实验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槐花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比较金樱根生品及其不同炮制品中总鞣质的含量,以评估不同炮制方法对总鞣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金樱根不同炮制品总鞣质的含量。结果:总鞣质含量为:生品(7.53%)>盐制(5.17%)>醋制(4.93%)>黑豆汁制(4.51%)。结论:炮制方法对金樱根中总鞣质含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优选米炒党参饮片炮制工艺。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米炒党参的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T),以及药物与辅料比例三个因素对党参炔苷含量的影响。以党参炔苷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测定方法和响应曲面试验设计方法,确定实验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在工艺过程中对党参炔苷含量的影响,准确表达各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以预测最佳工艺。结果 米炒党参最佳炮制工艺为炮制温度182.77℃、炮制时间1.76 min、辅料与药物的比例55∶100。结论 响应曲面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适用于米炒党参炮制工艺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