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刃针配合龙氏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3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6例,治疗组采用刃针联合龙氏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配合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4%,对照组为7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疼痛缓解时间、疼痛VAS评分治疗后组间比较及2组疼痛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刃针配合龙氏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动气针法联合龙氏侧卧摇按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急性腰扭伤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治疗组采用动气针法,观察组在动气针法基础上联合龙氏侧卧摇按法。观察治疗前后的VAS评分、ROM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和两组治疗后VAS评分、ROM评分比较均为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43%、80.3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气针法联合龙氏侧卧摇按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简便实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龙氏手法联合细银质针导热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龙氏手法联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龙氏手法联合细银质针导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腰椎功能(JOA)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并对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2.7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VAS评分、JOA评分及PSQ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PSQI评分降幅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JOA评分增幅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龙氏手法联合常规针刺相比,龙氏手法联合细银质针导热更能有效减轻腰背肌筋膜炎患者腰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障碍,对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林树梁  赵鹭 《新中医》2021,53(23):180-184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龙氏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 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龙氏手法治疗,2 组疗程均为8 周。观察2 组临床疗效,观察2 组治疗前后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 变化,观察2 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变化,以及治疗前后臂丛牵拉试验结果、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 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 93.00%,高于对照组80.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 周后,2 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生活工作及社会适应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上述3 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不同时间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 周、治疗4 周、治疗8 周VAS 评分均低于同时段对照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 周后,2 组臂丛牵拉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NDI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臂丛牵拉试验评分高于对照组,NDI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龙氏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好,可缓解疼痛感,减轻颈椎功能障碍,促进颈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陈莹  邹丽贞  钟仲鸿  邓志敏 《新中医》2019,51(1):220-222
目的:观察八味黄连跌打水联合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收治的156例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78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八味黄连跌打水外敷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关节活动度(ROM)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临床疗效,并对观察组进行辨证分型,观察各证型疗效。结果: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8.7%,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ROM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八味黄连跌打水联合手法治疗对湿热型肩周炎患者的疗效优于其他证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八味黄连跌打水联合手法治疗肩周炎能提高临床疗效,对湿热型肩周炎患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龙氏手法治疗颈椎病(神经根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3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单用电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龙氏手法;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分析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差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更加明显。结论:龙氏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龙氏正骨手法联合颈深屈肌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干预措施为龙氏正骨手法联合颈深屈肌训练;对照组为针刺联合颈深屈肌训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进行评定,并将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的VAS与N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内与组间VAS与N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氏正骨手法联合颈深屈肌训练与针刺联合颈深屈肌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均有疗效,能减轻患者颈痛强度及改善颈椎功能,龙氏正骨手法联合颈深屈肌训练组优于针刺联合颈深屈肌训练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小针刀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小针刀治疗,实验组加以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观察VAS、ROM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VAS、ROM评分均较对照组优(P0.05);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源性头痛予以小针刀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能减轻疾病带来的疼痛感,促使颈椎功能恢复,巩固治疗效果,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刃针结合肌筋膜激痛点及龙氏治脊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各32例。对照1组采用刃针结合肌筋膜激痛点治疗,对照2组采用龙氏治脊手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刃针结合肌筋膜激痛点及龙氏治脊手法治疗。3组每周治疗3次,3周为1个疗程,均治疗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用视觉模拟(VAS)评分、颈痛量表评分(NPQ)、临床症状体征等来评估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8%,对照1组为78.1%,对照2组为81.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的VAS及NPQ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对照1、2组更为明显(P0.05或P0.01)。结论:刃针结合肌筋膜激痛点及龙氏治脊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的刃针治疗或者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0.
徐辉  李众毅  梁丽娟 《新中医》2021,53(9):130-133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ESW)联合无痛手法治疗髌腱炎(P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PT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无痛手法治疗,观察组给予ESW联合无痛手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改良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改良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改良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55.00%(P0.05)。结论:ESW联合无痛手法治疗PT,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其膝关节功能,疗效优于单独使用无痛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1.
王建平  朱成林  徐晶  傅瑞阳 《新中医》2021,53(19):212-215
目的:观察浙北伤科牵张手法联合肩周操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 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 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推拿手法配合功能锻炼,观察组给予浙北伤科手法联合肩周操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及Constant-Murley 肩关节功能评分(CMS)。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VA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CM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CMS 评分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CM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浙北伤科牵张手法联合肩周操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予改良PNF技术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60例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5次)。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VAS评分、压痛积分、Borden氏法测量颈椎曲度、表面肌电图(surfaceelectromyography,s EMG)等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压痛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Borden值、表面肌电信号均增加(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VAS评分、压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Borden值、表面肌电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PNF技术配合龙氏正骨手法可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症状,并且优于单纯使用龙氏正骨手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铍针减压术联合龙氏仰头摇正法治疗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枕大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铍针减压术联合龙氏仰头摇正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颈部湿敷理疗联合针刺治疗,均治疗2周后通过VAS评分、压痛仪测量压痛值、红外热成像测量患侧与健侧温差值评估疗效。结果:2组VAS评分、压痛值、患侧与健侧温差值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铍针减压术联合龙氏仰头摇正法治疗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满意,患者依从性好,优于颈部湿敷理疗联合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激痛点针刺法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厦门市长庚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接受颈椎牵引与超短波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激痛点针刺法与龙氏正骨手法,对照组增加常规取穴针刺及传统中医推拿手法,疗程均为两周,共10天。在治疗前及治疗两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及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CAS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CASC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激痛点针刺法配合龙氏正骨手法能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及功能状态,并有效提高生活、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性失眠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针刺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1次/d;对照组(40例)给予艾司唑仑片及中医定向治疗,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 d,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观察VAS、AIS和PSQI评分比较;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AIS和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VAS、AIS和PSQI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性失眠疗效确切,尤其是长远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吴珏灿  孟祥博  石焱 《新中医》2015,47(9):193-195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方联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2组,均以脑卒中后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活血化瘀方联合电针疗法治疗,对照组39例给予康复疗法。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ROM)、Fugl-Meyer肩关节活动评分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变化。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Fugl-Meyer评分与ROM均显著变化,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ugl-Meyer评分、ROM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68%,对照组为64.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活血化瘀方联合电针疗法不仅能减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肩部疼痛程度,改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而且在扩大肩关节外展和上举活动范围方面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浮针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浮针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和对照组(单纯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前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VA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1个月回访,两组患者VAS评分仍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好且持久,标本兼治,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8.
龚腾  何思敏  徐然龙 《新中医》2021,53(13):140-143
目的:观察了浮针疗法联合补肾接骨汤运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1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2组均给予解剖钢板固定术治疗,研究组术后给予浮针疗法联合补肾接骨汤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活血止痛胶囊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评估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特种外科医院(HSS)量表评分、关节活动度(ROM)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45%,对照组为7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HSS、RO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HSS、RO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F-36量表中生理机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上述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疗法联合补肾接骨汤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能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膝关节能力康复,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小针刀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4例颈源性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8例。A组采用小针刀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B组采用针刺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C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后VAS评分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差值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组总有效率为100.0%,B组为87.5%,C组为83.3%,A组总有效率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小针刀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是一种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频电疗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中频电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灸治疗,比较干预后2组膝关节ROM角度、Lysholm功能评分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ROM角度及Lysholm功能评分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及IL-1和TNF-α水平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疼痛VAS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膝关节滑膜炎,使用针刺联合中频电疗治疗,能达到显著改善膝关节活动能力,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