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Lorenz散点图在动态心电图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000例24h动态心电图数据做成Lorenz散点图,将其图形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及心率变异传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心律失常类型与Lorenz散点图图形特点的对比分析:异位心搏100次共483例,其中391例呈一分布图形;异位心搏100次共517例,415例呈多分布图形。Lorenz散点图图形特点与动态心电图诊断有很好的对应关系;②非线性分析(Lorenz散点图)和线性分析(时域、频域分析)对比:HRV在正常范围内共405例,"彗星状"占77.28%;频域降低共155例,"鱼雷状"占80%;出现"短棒状"时时域、频域均降低,占94.28%。结论 Lorenz散点图形特点与心律失常类型、HRV线性分析指标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心率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ity,HRV)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冠心病患者186例的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程度和HRV指标。用Logistic回归筛选冠状动脉病变的HRV预测指标。结果HRV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均随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的加重而降低,时域指标,包括正常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standarddeviationofnormalnumberofintervals,SDNN),每5分钟平均正常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standarddeviationofper5minaveragesnormalnumberofintervals,SDANN),正常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平均值(averageofstandarddeviationofnormalnumberofintervals,ASDNN),相邻正常窦性心搏间期差的平方根值(rootmeansquarevaluesofthestandarddeviationbetweenadjacentnormalnumberofintervals,rMSSD),相邻正常窦性心搏间期差超过50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数的百分率(percentageofdifferencesexceeding50msbetweenadjacentnormalnumberofintervalsPNN50),PNN50包括PNN50a(大于相邻心搏间期50ms)和PNN50b(小于相邻心搏间期50ms),频域指标包括低频带(lowfrequency,LF),极低频带(verylowfrequency,VLF),高频带(highfrequency,HF)都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呈负相关(P<0.01或P<0.05);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SDANN、LF/HF为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的保护因素。结论有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HRV降低,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HRV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与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率减速力(DC)与心率变异性(HRV)时域、频域及Lorenz散点图指标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5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和35例对照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离线测定DC、HRV时域、频域及Lorenz散点图指标长轴L和短轴W。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器质性心脏病组DC值减少较明显,HRV时域、频域指标亦减少,散点图指标中,L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0.001)。散点图W无统计学差异(p>0.05)。器质性心脏病组患者DC与HRV时域、频域指标呈正相关(p<0.01~0.001),DC与散点图L、W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DC与HRV时域、频域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DC与Lorenz散点图指标,特别是W的内在联系还有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心率变异性的线性分析方法中频域及时域指标与非线性分析方法Lorenz散点图指标的相关性,寻找更准确的HRV分析方法。方法收集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并以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监测、比较两组24h动态心电图Lorenz散点图的长度L、宽度W、面积A、散点图形态与时域指标(SDNN、r MSSD及p50)及频域指标(HF及LF),并将两组散点图指标与频域、时域指标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的Lorenz散点图的L、W、A与SDNN、LF均显著下降,冠心病组Lorenz散点图多呈彗星状、鱼雷状、短棒状、梭状,而对照组则以彗星状为主,Lorenz散点图的长度L与时域指标SDNN、r MSSD及p50呈显著相关,散点图宽度W与频域指标HF及LF呈显著相关。结论与线性HRV分析方法相比,Lorenz散点图能更加灵敏地反映HRV的变化,可作为临床分析HRV一种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5月19~24日湖北·武汉动态心电图是心内科最常见的检查之一,24 h的动态心电数据一般有10多万次心搏,属海量数据。如何快捷、准确阅读海量心电数据是心电图医师,乃至心血管医师、全科医师面临的挑战。心散点图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使不同心搏的节律呈现出不同图形特征,并从其图形特征和变化中清楚地显示心脏搏动的整体节律特性和不同心律失常的节律特点,这些都是单从传统的心电波形图无法观察到的信息,也是快速准确解读海量心电数据的关键。目前心散点图有Lorenz-RR散点图、时间-RR间期散点图、差值散点图,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对心搏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性(HRV)非线性定量指标与时域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心肌梗塞后存活者和30例正常人进行24小时HRV时域指标与散点图定量指标的测量和相关分析。结果心肌梗塞组时域HRV各项指标(包括:SDNN、SDANN、rMSSD、PNN 50)和散点图各定量指标(包括:散点图长度Scp L、宽度Sco W、和面积Sep 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0.0001);直线相关分析发现:时域HRV指标与散点图定量指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用时域HRV指标结合散点图定量分析与相关性研究能更客观精确地对心肌梗塞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受损程度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心率变异性(HRV)在评价其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对12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和102例对照病例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进行HRV频域、时域及非线性分析。观察频域分析指标包括总频能(TF),低频能(LF),高频能(HF)。观察时域分析指标包括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NN的标准差(SDNN)、全程相邻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及全部相邻NN间期差值的标准差(SDSD)等。Poincare散点图分析指标包括矢量角度指数(VAI)和矢量长度指数(VLI)c结果血管性痴呆患者时域指标(SDNN,RMSS,SDSD)、频域指标(TE,LF,HF)、VAI及VL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SDNN:(784-28)vs(1294-30)ms,RMSS:(20±8)US(24±8)ms,SDSD:(17±7)w(22±8)ms,P〈0.01;TF:(1432±621)US(1962±583)ms2/Hz,LF:(934±347)US(1309±371)ms2/HIz,HF:(473±174)US(601±247)ms2/Hz,P〈0.01;VAI:(0.54±0.14)US(0.67±0.13)ms,VLI:(154±19)w(194±25)ms。P〈0.01】。血管性痴呆组Poincare标绘散点图形状呈彗星状者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HRV可作为无创伤性定量评价血管性痴呆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可靠方法。有必要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HRV检查以评估其自主神经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急性重度脑外伤(ASTBI)患者是否存在自主神经(ANS)功能障碍及其临床意义,对30例ASIBI患者(ASTBI组,GCS评分≤8分)于入院1周内进行24小时心率变异性(HRV)检测,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自动计算HRV各项指标(包括时域、频域和非线性分析),绘制HRV直方图、散点图,并与31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STBI组HRV多数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0.001);HRV直方图、散点图;均有特 征性改变,存活者和死亡者的HRV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各项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认为HRV能定量、全面、直观地反映ASTBI患者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功能状态;ASTBI患者存在明显的ANS功能障碍;ANS功能障碍与病情严重性呈正相关,且常直接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特点及使用倍他乐克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2015年3月~2016年2月陆军总医院干部病房住院及门诊体检的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70例,根据服用倍他乐克情况,分为使用倍他乐克亚组(45例)及未使用倍他乐克亚组(25例),纳入同期入院体检的非冠心病患者32例归入非冠心病组。使用24 h动态心电图及相应分析系统,对入选人群进行连续24 h心电记录,采用配套计算机软件对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时域指标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NN)的标准差(SDNN)、每5 min的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每5 min的NN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 Index)、全程相邻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 MSSD)、相邻的NN间期之差大于50 ms的心搏数(p NN50),频域指标总功率(TP)、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组别人群心率变异性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患者时域指标SDNN、SDANN均值显著低于非冠心病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群其他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倍他乐克亚组患者频域指标LF及HF均值显著低于未使用倍他乐克亚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亚组患者其他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变异性降低,倍他乐克对调整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心律变异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病,简称GD)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 选取30例GD患者,另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比研究。观察GD患者治疗前后HRV指标:所有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全程记录中每5 min窦性心搏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大于或等于50 ms的个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PNN50)、低频LF(0. 04 ~ 0. 15 Hz)、高频HF(0. 15 ~ 0. 40 Hz)、LF/ HF值、极低频VLF(0. 003 3 ~0. 04 Hz)。结果 GD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时域指标:SDNN、RMSDNN、SDANN、PNN50均改善(P 均〈0. 01);频域指标LF、HF、VLF亦均明显改善(P 均〈0. 01);GD组治疗前HRV指标:SDNN、PNN50、LF、HF、VLF均低于对照组(P〈0. 01);GD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HRV上述指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GD组治疗前频域指标24 h波动曲线趋于平稳,治疗后波动性有所恢复。结论 GD患者存在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异常,以迷走神经受损为主;24 h频域指标波动性则趋于平稳,治疗后调节功能异常和波动性可有不同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观察女性生理周期不同阶段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变化,探讨自主神经功能状态与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月经周期正常、每月行经5~7 d的健康女性志愿者62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记录经前3~5 d(黄体期)和经期第3天(卵泡期)的24 h动态心电图.通过HRV时域及频域分析,观察女性生理周期不同阶段的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结果 共获得有效心电数据97份,其中,黄体期43份(黄体期组),卵泡期54份(卵泡期组),35例黄体期与卵泡期数据均有效.卵泡期组的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与频域指标TP、LF、HF均高于黄体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35例黄体期与卵泡期心电数据进行自身对照,结果与之类似.结论 女性生理周期中,在激素分泌水平低位相的卵泡期,HRV指标可能高于激素分泌水平高位相的黄体期,提示卵泡期自主神经能量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失眠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静息心率(RHR)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入选老年患者236例,分为健康对照组62例,单纯糖尿病组64例,糖尿病合并失眠组110例,其中糖尿病合并失眠组按失眠病程分为<5年组(40例),59年组(38例)和≥10年组(32例)。所有患者行常规心电图及24 h心电图检查,并对RHR,HRV时域指标窦性R-R间标准差(SDNN)、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ANN)、窦性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 index)、窦性R-R间期差值>50 ms(r MSSD)和R-R连质差异均值的平方根(PNN50),频域指标低频(LF)、高频(HF)及LF/FH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失眠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RHR及LF/HF增高(P<0.05)。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合并失眠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明显,LF/HF增高明显(P<0.05)。糖尿病合并失眠组中失眠病程59年组(38例)和≥10年组(32例)。所有患者行常规心电图及24 h心电图检查,并对RHR,HRV时域指标窦性R-R间标准差(SDNN)、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ANN)、窦性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 index)、窦性R-R间期差值>50 ms(r MSSD)和R-R连质差异均值的平方根(PNN50),频域指标低频(LF)、高频(HF)及LF/FH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失眠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RHR及LF/HF增高(P<0.05)。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合并失眠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明显,LF/HF增高明显(P<0.05)。糖尿病合并失眠组中失眠病程59年组和≥10年组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RHR及LF/HF增高(P<0.05);失眠病程≥10年组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较59年组和≥10年组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RHR及LF/HF增高(P<0.05);失眠病程≥10年组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较59年组进一步降低,RHR及LF/HF进一步增高(P<0.05)。结论慢性失眠可加重老年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其中失眠病程越长,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程度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电散点图对快速诊断并行心律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动态心电记录仪记录患者连续24 h的心电信号,分别应用常规心电图分析方法和心电散点图( RR-Lorenz图、时间RR散点图及其逆向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分为窦性并行心律、房性并行心律和室性并行心律3组,分别对诊断结果加以对比分析并比较各组心电散点图形特征。结果对比观察显示,并行心律在心电散点图中有特征性表现,可据此做出快速诊断。结论从心电散点图的特征性表现出发,可以快速有效地鉴别诊断并行心律,其作用优于常规心电图分析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中衰弱程度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选择130例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排除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依据衰弱表型评估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衰弱组(67例)、衰弱前期组(30例)、非衰弱组(33例),三组均给予24 h动态心电图行HRV检测,观察时域和频域参数。时域参数包括: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的均方根(RMSSD)、大于50 ms相邻R-R间期占窦性心搏总数的百分比(pNN50)。频域参数包括: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比较三组HRV的差异,分析老年衰弱程度与HRV的关系。结果随老年衰弱程度加重,患者HRV逐渐下降,各组间SDNN、RMMSD、pNN50、TP、LF、HF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衰弱患者普遍存在HRV下降,且下降程度与衰弱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HRT)及其与心率变异性(HRV)和室性早搏之间的关系。方法86例冠心病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机自动测定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HRV时域和频域指标及室性早搏数目。结果冠心病患者的HRT减弱,HRV降低,且TO与时域指标SDNN和SDANN及频域指标LF和LF/HF明显相关(p<0.05),TS与时域指标SDNN和RMSSD及频域指标HF和LF/HF及室性早搏数目明显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HRT现象减弱,且HRT与HRV及室性早搏数目明显相关。HRT应当是一种较HRV更好预测高危冠心病患者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与诊断结果对比观察,探讨心电散点图在快速诊断心律失常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动态心电图记录仪记录患者连续24h心电信号,利用计算机自动检测技术,进行心电分析,并同步绘制24h心电散点图。将诊断结果分为窦性心律、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差异性传导5组,分别将4组心律失常结果与心电散点图检测的诊断结果进行对照,计算出二者的符合率及各组的B线斜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室上性早搏组与室性早搏、心房颤动、差传组差异显著(p<0.001);室性早搏组与室上性早搏、心房颤动、差传组差异显著(p<0.001);心房颤动组与差传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心电散点图在长程大样本心电数据中,快速诊断心律失常,尤其是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等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病人心率变异性(HRV)与心率减速力(D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OSAHS的病人127例,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经人机对话,人工分析校正后,记录24h心率、心率变异性指标和心率减速力数值,观察DC和HRV时域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C值与HRV各时域指标呈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与相邻NN之差50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三角指数、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和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关性较强,与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和24h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或标准差(SDSD)相关性较弱;DC与年龄和平均心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751、-0.774,P0.01)。结论 DC与HRV时域指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定量评估迷走神经张力对心率负性频率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Lorenz图与心率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心率变异(HRV)是指窦性心律的异动性。HRV作为疾病的生命预后和恶性心律失常等突发心脏事件的预测指标,正在越来越多地被临床所接受和采纳。时域和频域指标是已被公认的传统分析方法。Lorenz图是继时域域频分析之后用于HRV分析的又一新方法,作为混沌方法的Lorenz图属于非线性动力  相似文献   

19.
正24 h的动态心电数据一般有10多万次心搏,属大数据或海量数据,心散点图及其相关技术能揭示心搏的整体规律以及心搏与心搏的变化关系,指示心电图医师快速准确阅读和诊断心电图。为此,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中国心电学会心散点图工作委员会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功能科于2014年5月19~24日在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阶梯教室联合举办了"全国心电散点图应用技术学习班"。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窦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与 Lorenz-RR 散点图、t-RR 散点图图形的对应关系,辅助鉴别心电图中不典型或易混淆的图形,应用动态心电图逆向分析功能,对比分析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早搏这4种窦性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的不同特征。通过 Lorenz-RR 散点图吸引子及 t-RR 散点图图形分布的特征性表现来区分非同源心律。不同窦性心律失常的心电散点图各具特点,与心电图结合,有助于临床正确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