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1 肾盂大量积水合并外伤性破裂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1981年2月至1996年2月共收治肾盂大量积水合并外伤性破裂患者12例,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3例。年龄26~56岁。肾盂积水原因:输尿管上段结石4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PUJO)8例。外伤种类:车祸致伤4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对患者肾功能影响的原因和机制,寻求预防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患者资料,包括手术前后肾脏影像学(超声,MRU,IVP)及肾功能检查(ECT)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严重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患肾滤过率均低于正常20%,ECT呈低平曲张,IVP不显像,9例重度肾积水,1例无明显积水,1例肾脏萎缩,其中7例术前存在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4例术前无明显狭窄;8例再行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手术,3例切除肾脏。结论: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后患者肾功能损害最重要的原因仍为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需在取石术时同时手术解除输尿管梗阻,并密切定期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导管扩张法治疗输尿管良性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输尿管镜直视下置导管逐级扩张输尿管治疗输尿管良性狭窄25例。结果:25例均成功置管扩张和留置双J管,拔管后3个月复查肾盂积水和输尿管扩张消失或缓解。结论:输尿管镜下导管法扩张输尿管良性狭窄,可有效缓解肾盂积水所致肾功能损害及腰痛,且被患者容易接受和耐受,是一种可行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是造成肾盂积水的主要病因之一,常导致患者肾功能进行性损害,甚至功能丧失。我院1979~1992年,采用肾盂成形术治疗39例患者,年龄3.5~40岁,其中12例患儿中有3例为独肾加先天性输尿管交界部狭窄,治疗效果满意。肾盂成形术后的管道护理是术后护理的重点。一、肾周引流管的护理肾周引流管置于手术创口,引流肾周围的渗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顺行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输尿管狭窄导致的。肾功能衰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11例患者经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肾盂穿刺,透视下双侧顺行放置输尿管支架管,术后观察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1例共22只输尿管支架管置放术均一次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1周血肌酐、尿素氮恢复正常。术后经肾脏超声、CT随访检查,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均消失,患者腰痛症状消失。术后生存时间4~12个月,平均5个月,患者最终因肿瘤进展而死亡。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顺行输尿管支架管置人术,治疗原发或转移性恶性肿瘤引起的输尿管狭窄导致的肾功能衰竭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继发上尿路梗阻引起肾积水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SLE继发上尿路梗阻引起肾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第1例患者CTU提示左腹膜后肿物压迫输尿管,第2例患者CTU提示左输尿管上段轻度狭窄伴左肾盂轻度扩张积水,考虑为炎性狭窄可能性大。结果:第1例患者病理检查证实SLE继发腹膜后纤维化,治疗上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患者应用药物3个月后肾积水明显好转。第2例患者考虑SLE继发左输尿管炎性狭窄,置入输尿管支架管,2个月后患者症状完全缓解,拔除输尿管支架管后随访6个月,肾积水未复发。结论:SLE继发上尿路梗阻引起肾积水是一种罕见疾病,主要表现为继发腹膜后纤维化压迫输尿管,也可致输尿管炎性狭窄,确诊需要依靠组织病理活检。治疗上以治疗SLE为主,梗阻严重影响肾功能,应尽早行外科手术解除梗阻,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诊断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症(CM)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成人CM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13例,平均年龄36岁.左侧11例,右侧5例,双侧3例.B超、IVU、RGP及MRU等检查,输尿管全段扩张伴肾盂积水16例,患肾无功能4例,仅输尿管下段扩张3例,扩张输尿管最大管径3.3 cm,无输尿管狭窄.尿道膀胱造影(MCUG)及尿动力学检查,无神经性膀胱及膀胱输尿管返流.结果 19例患者中行肾输尿管切除2例,肾造瘘2例,1例1年后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5年无异常,另1例4个月后行肾输尿管切除.保守观察3例,随访11~19年,病变无进行性加重.间断性双J管置入3例,随访5~9年,肾功能正常.输尿管裁剪修整,膀胱再植9例,6例随访3~17年无异常;吻合口狭窄及膀胱输尿管返流各1例,再次术后随访6年无异常;1例术后3年行患肾及输尿管切除.结论成人CM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和尿动力学检查,治疗原则为及早手术、去除病因、解除梗阻、保留和恢复肾功能,输尿管裁剪修整、膀胱再植术为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治疗输尿管腔外良性病变压迫所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优势。方法21例良性病变压迫所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其中纤维索带压迫7例,异位血管压迫11例,腔静脉后输尿管压迫3例。术前均经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16层螺旋CT尿路造影(CTU)确诊后采用后腹腔镜下解除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外在压迫,行肾盂成形术。结果手术均顺利且证实术前诊断,手术时间1~3h,平均94min;出血量50-120mL,平均95mL;术后住院时间5—7d,平均5.6d。术后随访3个月到1年,肾脏、输尿管积水明显好转。结论CTU对良性病变压迫所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特殊价值。后腹腔镜下解除压迫,行肾盂成形术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肾迷走血管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20例报告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肾迷走血管的起源、致病机制及其所致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0例手术证实为肾迷走血管压迫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多以肾区间歇性或持续性胀痛、隐痛为首发症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带状压迫截断征和输尿管扭转征是本病的较典型影像学征象,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患侧肾积水,手术以选择性保留迷走血管的肾盂输尿管成形术为主,术后2~6个月随访,1例术后1个月出现急性肾盂肾炎,其余肾脏及输尿管积水均减轻;术后1~10年随访(平均6.2年),除1例行肾切除术,19例患侧肾脏积水均明显减轻,肾功能良好。结论:肾迷走血管经肾盂肾尿管连接部前方或后方进人肾下极者均可造成该处梗阻,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静脉尿路造影、逆行尿路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有较大价值,选择性保留迷走血管的肾盂输尿管成形术仍是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 ,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对 43例患儿进行手术 ,术后肾盂测压来判定疗效 ,其手术治愈率达 92 .5 % ,明显优于其它手术方法 ,值得在临床此类手术治疗中优先采用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自 1997年以来共收治 43例患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肾积水患儿 ,男 3 7例 ,女 6例。年龄 1~ 12岁 ,其中 1~ 3岁 14例 ,4~ 9岁 18例 ,10岁以上 11例。左肾积水 2 8例 ,右肾积水 15例。中度肾积水 15例 ,重度积水 2 8例。临床症状 :腹部包块 2 4例 ,间断发热 ,腰腹疼痛者 16例。伴发肾内结石者 2例。1.2…  相似文献   

11.
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的适应证选择、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的13例UPJ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7例,女6例,年龄11—47岁。钬激光腔内切开失败1例,高位输尿管开口1例,狭窄段〉2cm或UPJ完全闭锁3例,单纯重度肾积水4例,异位血管压迫2例,合并肾盂结石2例。结果13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20~200min,平均175min;出血量60~110ml,平均7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5d(5~8d)。围手术期无并发症。随访3—19个月,UPJ吻合口无狭窄,肾积水、肾功能均得到改善。结论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是治疗UPJ梗阻的有效、可行的微创手术。可以替代开放手术,成为腔内切开治疗失败、高位输尿管开口、异位血管压迫或伴有重度肾积水、结石的UPJ梗阻患者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2.
动静脉血管畸形致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肾积水临床上少见。2008年6月本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70岁。以左侧腰部胀痛不适1月来本院就诊。B超检查示:左肾积水。CT报告:左肾输尿管上段肿瘤可能、左肾积水。MRI示:左肾盂肾盏积水扩张,考虑输尿管起始部狭窄梗阻。查体示:左肾叩击痛可疑,余无特殊。2008年6月25日行左肾探查术,术中见输尿管走行正常,未见输尿管扩张。左肾蒂见数个隆起的血管瘤压迫肾盂输尿管连接处,  相似文献   

13.
双侧上尿路结石是导致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 ,若诊断及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 ,均可危及生命。我科自 1996年起共收治 4 9例 ,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 9例 ,男 2 8例 ,女 2 1例 ;年龄 6~ 65岁 ,平均 4 1 6岁。发现尿结石 1月~ 3年不等 ,而病情突然加重或突然少尿 7~ 30d ,平均 15d。KUB显示双侧输尿管结石 36例 ;一侧输尿管及另一侧肾多发性或铸形结石 13例 ,均为阳性结石。IVP示双侧肾盂及输尿管显示不佳或不显影。B超提示双侧输尿管或 /和双侧肾盂均有中、重度的积水 ,血肌酐 169~172 5 μ…  相似文献   

14.
1989年12月~1997年4月,我们行回肠输尿管成形术23例,经随访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27~58岁,平均39岁。其中输尿管长段狭窄并肾积水5例,医源性输尿管下段损伤行肾造瘘术后、肾盂/肾实质切开取石术后肾孟闭锁行肾造疾术后及复发性多发性肾结石井肾积水各3例,一侧巨大肾积水并对侧肾功能严重受损和先天性肾孟输尿管连接处梗阻并肾多发性结石各2例,先天性巨输尿管整形术后输尿管狭窄、Boari术后尿瘘、输尿管上段狭窄切除、阑尾代输尿管术后尿疾、胶静脉后输尿管、腹膜后纤维…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双侧输尿管末端狭窄性梗阻致尿闭的临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侧输尿管末段狭窄性梗阻致尿闭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先天性双侧输尿管末段狭窄患儿7例,男2例,女5例,年龄35~57d。临床表现为突发性尿闭或少尿,均行B超、膀胱造影及肾盂穿刺造影,3例行磁共振尿路水显像,诊断明确后行输尿管狭窄段切除、输尿管再植术。结果7例患儿均经肾盂穿刺造影确诊,一期手术后6例治愈,随诊2—4年未发现输尿管狭窄及返流发生,肾功能恢复良好;1例症状复发,二次手术后治愈。结论对生后突发尿闭患儿应考虑先天性双侧输尿管末段狭窄的可能,肾盂穿刺造影及磁共振尿路水显像可明确诊断,输尿管狭窄段切除、输尿管再植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可行性、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先天性UPJO患儿经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20例患儿因患侧腰腹胀痛就诊,2例因血尿就诊,4例体检时发现。并发肾盂结石4例。在后腹腔镜下游离肾盂及输尿管上段,斜行切除狭窄段,用5-0可吸收线全层缝合输尿管近端与肾盂做V-Y吻合。留置支架管及肾盂造瘘管。结果:2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随访3~18个月,复查静脉尿路造影示吻合口无狭窄,肾积水、肾功能均得到改善。结论:采用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儿童先天性UPJO效果显著,安全可行,较开放手术创伤小,可以替代开放手术成为儿童先天性UPJO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内切开术+气囊扩张治疗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14例确诊为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的患者,通过顺行或逆行的方法到达狭窄部位,在导丝的引导下应用钬激光将狭窄段纵行切开,沿导丝将气囊在直视下置入狭窄段,注入生理盐水3~5ml,保持3~5min.扩张后留置双J 管4~6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后分别复查积水改善情况及肾功能.结果 14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及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2例积水明显缓解,5例有所缓解,6例无变化,1例积水加重.肾小球滤过率(GFR)除1例降低外,其他13例均有所改善.6个月和12个月后复查积水情况与3个月时基本相同,GFR示10例较3个月时进一步改善,其他3例无变化.结论 内切开治疗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安全有效,创伤小,但要选择好适应证.  相似文献   

18.
双J支架管和肾造瘘管在复杂上尿路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3年6月~1995年10月,我院在12例复杂上尿路手术中同时置入双J支架引流管和肾造瘘管进行内、外引流,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6例,女6例;年龄26~70岁,平均43岁.一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同侧肾多发结石并肾重度积水8例,一侧输尿管上段结石伴肾中至重度积水、对侧肾多发结石2例,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病变术后狭窄并肾中度积水1例,肾盂结石术后漏尿并肾周积液感染1例.全部病例术前分别行B超、KUB及IVP、逆行性尿路造影、CT等检查确诊;总肾功能正常,患肾功能不同程度减退,电解质检查正常.  相似文献   

19.
磁共振尿路成像对肾盂输尿管先天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对肾盂、输尿管先天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肾盂、输尿管先天性疾病患者行MRU检查以明确诊断。结果:MRU诊断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3例,腔静脉后输尿管3例.巨输尿管症2例,肾盂输尿管完全重复畸形伴异位开口3例;均可显示梗阻部位及尿路扩张的形态,其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MRU是安全有效的非侵袭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肾盂、输尿管先天性疾病患者,尤其对有静脉尿路造影禁忌证和患侧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具有特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膜后纤维化为腹膜后特发性纤维组织增生 ,临床较为少见。我院 1 971年 7月~ 1 999年 8月共收治 1 8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 1 8例 ,男 1 1例 ,女 7例 ,年龄 3 0~ 71岁 ,平均 5 0岁。全部均有腰背部疼痛 ,其中以肾盂、输尿管积水入院 1 3例 ,急性肾功能衰竭 (少尿或无尿 ) 3例 ,肾性高血压 1例 ,上腔静脉综合征 (咳血、呼吸困难 ) 1例。尿路造影 :双侧性肾盂积水、输尿管狭窄并向正中移位 1 0例 ,单侧发病 3例 (右侧 2例 ,左侧 1例 ) ,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者未显影。共有 1 3例患者经CT或MRI检查 ,均发现广泛的腹膜后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