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发病机理及治疗等临床研究状况,着重归纳了近10年来临床常用的各种中医治疗方法,对其治疗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一些问题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从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诊断、手法治疗等方面入手,对近几年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发病机理及治疗等临床研究状况,着重归纳了近10年来临床常用的各种中医治疗方法,对其治疗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一些问题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椎动脉型颈椎病非骨性因素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近年来椎动脉型颈椎病非骨性发病机理的最新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其发病因素,主要有颈部软组织痉挛和无菌性炎症,体液中神经肽类物质的升高,椎动脉迂曲、变细、硬化,交感神经受激惹引起的椎动脉痉挛等;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和趋势,为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是椎动脉受压或刺激造成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症候群.本文综述了CSA的发病机理、CSA与血瘀证的关系、活血化瘀法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以探讨活血化瘀法防治CSA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以椎动脉受压或刺激而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而出现的证候。故通过检索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文献,从手法治疗、中药治疗、针灸治疗、针刀治疗及中医综合疗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颈颅多普勒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性眩晕)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因颈椎骨退行性变化而引起,以往对颈椎病的诊断是根据颈椎X线表现结合临床症状作出的.本文总结了2000年5月至2001年5月我所对5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TCD检测的结果,旨在探讨颈颅多普勒血流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陈志满 《广西中医药》2000,23(4):11-11,21
椎动脉型颈椎病又称颈性眩晕[1].由于该病的发病机理较复杂,造成该病的诊断及治疗均较困难[2].自1997年10月~1999年12月,笔者采用推拿治疗7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杜伟华  周军霞  杜若瑾 《河北中医》2011,33(12):1794-1795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指椎动脉的颅外段受颈部病变影响,引起椎动脉血流障碍而导致脑供血不全,以头晕、头痛、颈部活动时加重为主要症状。目前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颈椎的退行性变,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2001-09—2010-10,我们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5例,并与针刺治疗20例、中药治疗2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是由于颈椎增生,刺激或压迫不同的位置.引起诸多种类型的综合症侯群,从而造成多种类型的颈椎病.如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等等.颈型颈椎病是近些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类型的颈椎病.它有着独特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我们在这些年的临床工作中对本病的诊断和防治有一点浅薄的体会,让大家共同探究.  相似文献   

11.
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辨证治疗前后微量元素变化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曾报道颈椎病的临床发作有其潜在体质因素 [1 ]。为进一步观察中药治疗对微量元素的影响 ,对 2 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前后微量元素进行对比 ,现初步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1 .1 病例选择符合 1 984年桂林颈椎病专题座谈会诊断标准。1 .2 对象 门诊就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2 0例 ;其中女性 1 5例 ,男性 5例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54岁 ,平均 3 9岁。1 .3 采样程序和方法 患者初诊时采样 1次 ,治疗 2疗程症状不同程度好转后采样 1次。测定方法见作者颈椎病临床发病机理初探一文 [1 ]。2 辨证治疗方法我们将椎动脉型颈椎病分为气滞…  相似文献   

12.
从颈项部经筋的分布出发,通过经筋理论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病因病机,提出"养精柔筋"手法,并通过现代医学及生物力学的研究加以佐证,阐明其通经舒筋、正骨柔筋、养精荣筋的机理,为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是椎动脉受压或刺激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症候群。本文综述了CSA的发病机理、CSA与血瘀证的关系、活血化瘀法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以探讨活血化瘀法防治CSA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颈性眩晕是由颈椎关节错位、椎体旋转,轻者导致椎曲紊乱、椎动脉供血障碍,重者椎管狭窄、压迫脊髓,供血障碍引起.椎动脉进入颅腔后组成基底动脉,营养小脑、脑桥并参与大脑的供血.而头晕、眩晕的表现,主要是小脑缺血导致平衡失调所致.颈椎病的发病往往是由多型颈椎病同时发作,而颈性眩晕多由椎动脉型颈椎病为主发病,可兼有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中的一型或多型.笔者采用针灸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10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受到损伤而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产生以眩晕、头痛为主的综合征,临床上多见于中老年人。笔者运用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6例,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参照1993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1]  相似文献   

16.
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TCD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椎动脉型颈椎病因影响椎动脉血流出现眩晕、头痛等症状。随着现代影像学的发展 ,经颅超声多普勒 ( TCD)显像技术对椎动脉血流异常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我们从 1 997年 7月至 1 999年1 2月以来运用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1 1 0例 ,观察治疗前、后及转颈时 TCD的变化 ,并与正常组进行对照比较 ,进一步研究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作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观察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 1 1 0例。病例选择参照最新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1,2 ]。病程最短 2天 ,最长 8年 ,其中年龄最大为 74岁 ,年龄最小 1 8岁 ,平均年龄 47.5岁。主…  相似文献   

17.
推拿手法对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的影响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椎 -基底动脉缺血综合征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椎 -基底动脉系统血流不足 ,导致该动脉供应区———脑及脊髓发生功能不全而产生的一系列症候群。此症长期以来由于对其发病机制看法不一 ,因而名称各异 ,常用的名称如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性眩晕、椎动脉压迫综合征、后颈交感神经综合征、巴—利综合征 (Barre -Lieonsyn drome) [1 ] 。近年来 ,椎动脉型颈椎病正在引起医学界的关注 ,随着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基础研究的进展 ,学者们以从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角度对本病的发病机制有了深一步的认识。运用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  相似文献   

18.
从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传统毫针刺法、针刀松解疗法及密集型内热针疗法4方面入手探讨中医针刺与松解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常用方法,并提出存在的问题与展望,为临床与科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较常见的一种颈椎病,以椎动脉受压或刺激而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以眩晕为突出表现的病症。针灸、推拿、牵引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常用方法,因其就诊次数多、治疗时间长,给病人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笔者应用穴位埋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2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浆ET、NO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为验证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CSA)与血浆ET(内皮素)、NO(一氧化氮)的相关性,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选典型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46例称CSA组,其中20例合并神经根型称CSAN组,同时设立神经根型组20例称N组,正常对照组46例,分别检测各组样本血浆ET、NO水平,同时对4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8例发作期作血浆ET、NO检测.结果显示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发作期血浆ET、NO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各组(P<0.05);椎动脉型颈椎病组稳定期ET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NO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椎动脉型颈椎病合并神经根型组血浆ET高于纯神经根型组(P<0.05),NO水平低于纯神经根组;纯神经根型组血浆ET、NO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椎动脉型颈椎病与血浆ET、NO明显相关性,推测血浆ET与NO可能参与了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