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5,(11):1453-145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结合中医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二聚体(D-Di)、肺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7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治疗组33例,对照组与规范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与益气活血法结合肺康复锻炼,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hs-CRP、D-Di水平以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有效率58.8%,治疗组为72.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TNF-α、hs-CRP、D-Di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下降程度尤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FVC、FEV1pred%、FEV1/FVC均较治疗前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FEV1/FVC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结合中医肺康复可以减轻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水平,改善高凝状态,进而改善肺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2.
探讨参蛤川贝散结合肺康复治疗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肺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参蛤川贝散,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急性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肺功能(FEV1/FVC%、FEV1预计值%)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两纽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急性发作次数较对照组减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蛤川贝散结合肺康复治疗能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减少急性发作次数,疗效优于单纯肺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3.
探讨参蛤川贝散结合肺康复治疗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肺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参蛤川贝散,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急性发作次数.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肺功能(FEV1/FVC%、FEV1预计值%)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急性发作次数较对照组减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蛤川贝散结合肺康复治疗能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减少急性发作次数,疗效优于单纯肺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六字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气道阻力、mMRC评分的作用。方法:选取COPD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六字诀,在入组第1天及3个月后对入组患者进行肺功能及气道阻力检测,并进行mMRC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气道阻力、mMR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明显(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气道阻力、mMRC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2组用力呼气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FEC、FEV1%、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字诀能够降低COPD患者的气道阻力,缓解呼吸困难症状,但对肺功能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6,(9):1885-1887
目的:研究温阳益气化饮法对慢阻肺(COPD)稳定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稳定期COPD患者共60例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对照组按指南方案给予常规治疗,中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干姜、淫羊藿、茯苓、甘草、五味子煎汤并冲服补中益气颗粒,疗程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干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相比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指标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急性发作次数均减少(P0.05),不过无明显差异;治疗组FEV1、FEV1%及FEV1/FVC虽较前有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FEV1/FVC值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评分除F2S、F3S下降不明显外两组均有改善(P0.05或P0.01),两组差值比较除F2S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温阳益气化饮能较好控制慢阻肺患者稳定期病情,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及中医证候,改善生活质量并减少发作次数,用药安全且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颗粒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噻托溴铵治疗;治疗组予补中益气颗粒结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噻托溴铵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肺功能的变化,分别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采用COPD评估测试(CAT)问卷法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随访1年观察COPD急性加重需住院次数。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肺功能FEV1、FVC、FEV1/FVC与CAT总体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急性加重需住院治疗次数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adit分析,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颗粒治疗中重度COPD稳定期有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强化"六字诀"肺康复操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并探寻优化整合后的中医肺康复方案。方法将15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医疗法)、康复1组30例(予常规西医疗法加"六字诀"操)、康复2组30例(予常规西医疗法加"六字诀"操,强化呬字诀)、康复3组30例(予常规西医疗法加"六字诀"操,强化摩腹)、康复4组30例(予常规西医疗法加"六字诀"操,强化呬字诀及摩腹)。各组疗程均为1年,观察中医证候积分、汉密尔顿心理问卷(HAMA与HAMD)积分变化情况,并对可能影响疗效的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5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康复各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4组分别与康复3组、康复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2组分别与康复3组、康复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4组与康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5组的HAMA及HAMD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康复各组与对照组HAMA及HAM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4组分别与康复2组、康复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3组分别与康复2组、康复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4组与康复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回归分析后得出,与综合疗效相关的因素为分组(P0.05)与病程(P0.05),提示较好的临床疗效与进行以"六字诀"操为基础的功法锻炼及较短的病程相关。结论强化"六字诀"(强化呬字诀及摩腹)肺康复操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稳定期COPD,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系统治疗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COPD肺脾气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采用中药内服及穴位注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症状积分、肺功能指标及急性发作次数与住院次数。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CAT评分、FEV1、急性发作次数及住院次数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稳定期管理方案中引入中医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延缓肺功能恶化,减少急性加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肾纳气颗粒治疗肾阳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Ⅲ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补肾纳气颗粒。观察两组体重指数(BMI)、中医证候量表积分、Borg呼吸困难评分、慢阻肺生存质量问卷评分、CAT评分、肺功能、半年急性发作次数、中医证候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后6个月,两组BMI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量表积分、Borg呼吸困难评分、COPD生存质量问卷评分、CAT评分,稳定期患者急性发作次数、中医证候疗效评定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FEV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EV1/FVC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FEV1/FVC与治疗前比较有一定程度下降(P0.05);但两组治疗后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纳气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能有效改善肾阳虚型COPD稳定期Ⅲ级患者的咳嗽、咳痰、气短等中医证候,改善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化脓灸联合胸腺五肽注射液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稳定期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胸腺五肽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化脓灸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变化,以及疗程结束后随访1年的急性加重人均次数。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0%(37/40),对照组为62.50%(25/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2组FEV1、FVC、FEV1/FVC、Pa O2、Pa CO2治疗前后组内组间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 0.05);随访1年急性发作人均次数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化脓灸联合胸腺五肽注射液治疗COPD,能缓解中医症状,改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生金理肺方联合噻托溴铵喷雾吸入治疗脾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噻托溴铵喷雾剂,试验组给予噻托溴铵喷雾剂+生金理肺方,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FEV1、FEV1%、FEV1/FVC)、BODE相关指数[体质量指数(BMI)、FEV1%、呼吸困难程度(mMRC)、6分钟步行距离(6MWD)]等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FEV1、FEV1%、6MWD、mMRC及治疗组FEV1/FVC、BMI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金理肺方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还能增加患者体质量,提高患者运动耐力,五行"生金"理论可有效运用于治疗稳定期COPD脾肺气虚型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刘初生 《河北中医》2010,32(4):543-544,54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加用百令胶囊或金水宝胶囊配合西药治疗气虚痰瘀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虚痰瘀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个体化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加用百令胶囊或金水宝胶囊治疗。2组均6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6MW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时间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治疗组6MWD、FEV1/FVC及生活质量评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加用百令胶囊或金水宝胶囊配合西药治疗气虚痰瘀型COPD稳定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罗婷 《河北中医》2012,34(3):382-38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结合西药治疗巨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巨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活血法)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胃镜疗效及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的变化。结果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56%,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64.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阳性清除率:治疗组为82.9%,对照组为73.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结合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巨大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肾纳气中药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10例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舒利迭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肾纳气中药治疗,以人参蛤蚧散为基础,偏肾阳虚者合肾气丸,偏肾阴虚者合百合固金汤。观察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和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逐渐下降。治疗后3个月、半年和1年3个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均得以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FEV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VC和FEV1预计值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GRQ各项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纳气中药可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益气活血、化痰解毒中药配合常规治疗,防治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TA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治疗时间为2013年3月—2016年3月。所有患者均采用膝下动脉PTA治疗,并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6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化痰解毒中药配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ABI、TCPO2、流速等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28天以内,观察组ABI、TCPO2、流速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0天和180后,观察组ABI、TCPO2、流速等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1.29%,观察组临床疗效更佳,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TA术后再狭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益气活血、化痰解毒中药治疗效果显著,且能够起到明显的防治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中药对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硝酸甘油和肝素.一般用量硝酸甘油5~10 mg,肝素5000 U加于5%葡萄糖液250~500 ml中静滴.硝酸甘油用量开始时15μg/min,以后每3~5 min增加5~10μg/min,持续点滴,至症状得到控制.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中药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1.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1<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发生缺血事件低于对照组(P=0.0284,P<0.05).结论 益气活血法结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益气活血的中药有助于防治缺血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运动训练及呼吸肌锻炼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患者的健康管理和生命质量的提高提供帮助.方法 73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肺康复组(35例)与对照组(38例),肺康复组给予运动训练、呼吸肌锻炼及常规药物治疗措施,对照组仅在常规取药治疗,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PaO2、PaCO2、FEV10.0、FEV1.0/FVC、6分钟步行距离(6MWD)、SGRQ生活质量积分(QOL).评估两组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结果 肺康复组患者治疗后的PaO2、PaCO2、FEV1.0、FEV1.0/FVC有改善,SGRQ生活质量积分、6分钟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训练及呼吸肌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的提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法对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型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予DM教育,运动、饮食控制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缬沙坦80 mg,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通络方,每次煎煮取汁150 m L,日1剂,早晚2次饭前30 min温服。两组均治疗1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血脂、24 h尿蛋白定量、转化生长因子-β1等理化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42%,对照组有效率为89.99%,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显著降低(P0.05),且组间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24 h尿蛋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通络法治疗早期DN,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减少尿白蛋白排出和降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其作用机制与改善糖脂代谢紊乱,抑制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王先锋 《光明中医》2016,(16):2310-2312
目的研究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行益气养阴活血治疗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其中60例患者行西医常规治疗为对照组,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比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远高于对照组的63.3%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症候、UAER以及各项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未出现不良症状。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法治疗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以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为治疗大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56.6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红细胞计数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法治疗原发性IgA肾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尿红细胞,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