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反式维甲酸和小剂量三尖杉酯碱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纪淑仪傅承彬王信珙王俊和杨艳丽我院近3年来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小剂量三尖杉酯碱(LD-Harr)治疗1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病例初治APL患者...  相似文献   

2.
白血病细胞耐药是难治和复发的根本原因。现今公认的强化治疗的关键是尽早使用、加大剂量和采用新药。1996年9月我科应用三氧化二砷(As2O3)注射液,治疗一例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通过临床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病...  相似文献   

3.
小剂量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剂量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陈钰,吴方,李军民,张芬琴,沈志祥最近我们对8例初发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用小剂量全反式维甲酸(LD-ATRA)治疗,结果如下。材料和方法1病例初治APL患者16例,随机分为A、B二组。1....  相似文献   

4.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所致的皮肤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所致的皮肤损害郭晓楠林凤茹张学军徐世荣姚尔固我们对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所致的皮肤损害(皮损)进行了总结。材料和方法1病例我院血液科1989年1月~1996年8月收治的APL患者,均经外周血...  相似文献   

5.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一种进展快,易发生DIC的常见恶性血液病,我们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小剂量阿糖胞苷(LDAraC)治疗APL23例,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初治APL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13~62岁。与单用ATRA的APL16例对照,两组年龄、血象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符合APL诊断[1]。1-2 方法 治疗组应用ATRA40~60mg/d,口服,3次/d,第8d起静脉滴注AraC50~100mg/d,7~12d,治疗中酌情…  相似文献   

6.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缓解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序贯化疗的观察李建忠吴齐男王郁杰李志春张广志郭超邢明礼我们采用序贯化疗方法对21例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缓解后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进行治疗并长期随访,现总结分析如下。病例和方法1病例自...  相似文献   

7.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缓解后治疗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缓解后治疗的观察张宏泉庞华傅丽华司玉玲1989年以来,我们采取诱导加杀伤,循环往复,交替治疗缓解后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病例和方法1病例选择自1989年4月以来住院的APL患者25例,男1...  相似文献   

8.
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外基质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者应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自动图象分析仪观测59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118次骨髓活检标本骨髓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变化及其与造血细胞增殖的关系。其中男性38例,女性21例,中位数年龄34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4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8例,初诊未治者(PL)27例,难治复发者(RL)32例,正常对照10例。结果显示,AL与正常人骨髓ECM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AL网硬蛋白增加,纤维连接蛋白(Fn)、酸性粘多糖减低,中性粘多糖初诊未治者增高,难治复发者减低。ALL和ANLL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RL中难以缓解与复发再治者比较,后者改变更明显,而同复发次数无显著性差异。PL中追踪观察,6/8例(75%)未缓解患者及8/19例(42.1%)完全缓解后复发患者骨髓基质Fn、酸性粘多糖、中性粘多糖有不同程度改变。骨髓基质Fn与造血细胞增殖在正常对照组显示呈正相关,而在AL呈负相关,PL与RL尚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AL骨髓造血微环境ECM有明显变化,与发病机制及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邓宏武  郭洪涛 《新医学》1997,28(3):142-143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8例临床观察河北峰峰矿务局第一医院(056200)邓宏武郭洪涛我院自1989年开始用全反式维甲酸(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取得较好疗效,现将18例资料总结如下。材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收集1989...  相似文献   

10.
7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的MICM分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71例形态学诊断为急怀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初发患者骨髓标本同时进行了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分型研究,典型的APL免疫学粒细胞抗体中CD33、CD13有很高的表达;染色体核型为t(15;17(q22.q11-21);RT/PCR检测可见PML/PARα融合基因。这种APL占本组病例的95.8%。另二例有其他的染色体易位和基因的异常。提示APL是不均一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骨髓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骨髓观察庞华,张宏泉,刘安栋我院自1988年以来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2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发现部分患者骨髓发生抑制,结果如下。材料和方法1病例来源为我院1988年至1993年1月收治患者,...  相似文献   

12.
7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MICM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71例形态学(Morphology)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初发患者骨髓标本同时进行了免疫学(Immunology)、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和分子生物学(Molecularbiology)(简称MICM)的分型研究。典型的APL免疫学粒细胞抗体中CD33、CD13有很高的表达;染色体核型为t(15;17)(q22;q11~21);RT/PCR检测可见PML/RARα融合基因。这种APL占本组病例的95.8%。另二例有其他的染色体易位和基因的异常。提示APL是不均一性疾病。  相似文献   

13.
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7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381,自引:14,他引:381  
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72例。初治患者30例,CR率为73.3%,有效率90.0%;复发及难治42例,CR率52.3%,有效率64.2%。该注射液毒副作用较少,且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等药物无交叉耐药。细胞形态学研究表明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对APL有诱导分化作用,并有可能通过“原浆毒”作用诱导细胞凋亡。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是一种新的较理想的诱导分化剂  相似文献   

14.
骨髓移植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移植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1例冯四洲韩明哲邱录贵李成文邹德慧韩俊领姜容严文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采用联合化疗,完全缓解(CR)率约75%。全反式维甲酸(ATRA)用于APL诱导缓解治疗后,CR率上升至90%左右。然而单用ATRA治疗...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中期荧光原位杂交(M-FISH)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诊断及其微小残留病(MRD)检测中的价值,应用17号全染色体彩涂探针对10例初诊时按细胞形态学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未治疗患(初治APL5例,复发APL3例,AML-M1和AML-M5各1例)和10例治疗后获完全缓解(CR)的APL患作耻M-FISH检测,并与常规细胞遗传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  相似文献   

16.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发病及诱导分化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是临床上第一个应用诱导分化治疗取得成功和第一种针对肿瘤特异性标志分子进行治疗的人类恶性肿瘤。95%以上APL患者具有特征性的非随机染色体t(15;17)。该易位使15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基因与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α(RARα)基因发生融合,表达PMLRARα融合蛋白[1]。少数变异型APL患者产生t(11;17),该易位使11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锌指(PLZF)基因与17号染色体…  相似文献   

17.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缓解后的骨髓移植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对23例完全缓解(CR)后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进行了骨髓移植(BMT)治疗,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1患者BMT前情况23例均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获得CR,然后以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HA(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  相似文献   

18.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常并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其发生率达85%,本病出血迅猛,病情凶险,是APL病人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随着血液病治疗水平的提高,新抗肿瘤药物不断出现,APL完全缓解率(CR)明显提高。但APL病人合并DIC...  相似文献   

19.
维甲酸治疗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毒性反应及护理江苏省人民医院(210029)杨美玲,许莲华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白血病。临床上除发热、贫血等症状外,出血十分常见。随着化疗的进展,APL完全缓解率(CR)明显提高。但诱导化...  相似文献   

20.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急性白血病常见合并症之一,而其中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由于其特殊的细胞形态合并DIC的发病率更高。我院1996年1月~1998年6月收治102例APL,合并DIC73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收治APL患者1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