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丙酚对学龄前儿童静脉滴注氯胺酮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学龄对儿童静脉滴注氯胺酮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6例3.5-6岁行择期手术的学龄前儿童随机分为两组:I组为氯胺酮组:Ⅱ组为氯胺酮+异丙酚组。I组采用异氟醚吸入诱导,II组采用异丙酚诱导,气管插管后两组为静脉滴注氯胺酮3mg.kg^-1.h^-1(0.05%)同时吸入异氟醚行麻醉维持,应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胺酮血药浓度,采用中国药理学会编辑的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2.
氯胺酮用于学龄前儿童静脉滴注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8例3.5 ̄6.0岁学龄前儿童恒速静脉滴注0.05%的氯胺酮3mg·kg^-1·h^-1,测定其血中氯胺酮浓度,得出各项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α=0.1416±0.0423h,t1/2β=2.8351±0.4427h,Cl=0.3370±0.0583L·kg^-1·h^-1,Vd=0.6620±0.2854L/kg,AUC=9.2062±1.0019mg/L·h,房室模型  相似文献   

3.
静脉麻醉药复合非去极化肌松药用于快速诱导插管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大剂量非去极化肌松药复合静脉麻醉药用于快速诱导插管术的可行性,选择60例成年患,ASAⅠ ̄Ⅱ级,无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因素,准备行择期上腹部手术,随机分为六组,分别给予静注依托咪酯0.3mg·kg^-1、异丙酚2mg·kg^-1或硫喷妥钠5mg·kg^-1,再分别伍用阿曲库铵0.5mg·kg^-1或维库溴铵0.12mg·kg^-1快速诱导气管插管。结果表明:依托咪酯对两种肌松药的起效时间影  相似文献   

4.
咪唑安定对学龄前儿童静脉滴注氯胺酮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咪唑安定可增强氯胺酮的麻醉效果、降低其副作用,多与氯胺酮配伍使用。但咪唑安定是否影响了氯胺酮在学龄前儿童体内的代谢,国内外未见报道。本研究探讨咪唑安定对氯胺酮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资料和方方法临床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3.5~6岁,体重12~20kg,身高103~112cm,心肺肝肾功能正常,手术时间1.5~2小时。将16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每组8例,Ⅰ组-氯胺酮组,Ⅱ组-咪唑安定+氯胺酮组,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用药…  相似文献   

5.
异丙酚对犬急性心肌缺血性再灌注损伤冠脉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异丙酚对犬在体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冠脉循环的影响。方法:杂种家犬18只(11 ̄14kg)随机分三组,NS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用量为2ml·kg^-1·h^-1;HP组(高剂量异丙酚组)用量为11.2mg·kg^-1·h^-1;LP组(低剂量异丙酚组)用量为5.6mg·kg^-1·h^-1。开胸阻断左冠脉前降支(LAD)90分钟后再灌注200分种,于微泵注药前、注药60分钟以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内毒素休克鼠动脉血浆TNF-α及肺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雄性Wister大鼠40只,随机分为五组,经静脉注射内毒素15mg·kg^-1(I组)或腹腔注射氯胺酮50 ̄200mg·kg^-1后再经静脉注射内毒素,然后持续静滴氯胺酮10mg·kg^-1·min^-1(Ⅱ、Ⅲ、Ⅳ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TNF-α含量,动脉血气分析测定动脉血氧分压、肺湿重/体重计算肺水含量,并与正常对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新型吸入药地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方法 20例ASAⅠ-Ⅱ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两组均采用表麻下慢诱导插管,吸入50%氧化亚氮及静注芬太尼,羟丁酸钠维持麻醉,对照组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mg.kg^-1;地氟醚组在吸入3%地氟醚30分钟后,静脉注射胃库溴铵0.6mg.kg^-1。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二氢埃托啡(DHE)静注后对呼吸及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和维持麻醉的镇痛作用,将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病人98例,ASAⅠ ̄Ⅱ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全麻诱导前单次静注DHE0.3μg·kg^-1(A且)或0.2μg·kg^-1(B组)。麻醉维持:吸入0.5% ̄1%异氟醚,静点1%普鲁卡因以及间断静注DHE0.1μg·kg^-1,手术结束前1小时停止静注DHE。结果显示:与基础值相比,两组的RR,TV和S  相似文献   

9.
氯胺酮对离体小鼠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将经原代培养成活4天后的大鼠心肌细胞分为四组,A组为对照组,B、C、D三组分别加入氯胺酮1×10^-5、1×10^-4及1×10^-3mol/L。实验开始后2、4、8及24小时评定心肌细胞搏动功能、细胞酶及培养液中电解质改变,并形态学变化。结果:B组各时点搏动频率均明显加快(P〈0.05和P〈0.01),C及D组搏动频率减慢(P〈0.05和P〈0.01)  相似文献   

10.
地氟醚在平衡麻醉中药代动力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地氟在临床平稳麻醉中的效应及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以开放研究方式观察地氟醚用于40例ASAⅠ-Ⅱ级行部手术病人麻醉时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病人术前用药一致。麻醉维持中吸入1:2的氧气/笑气+6%地氟醚,保持其肺泡浓度在3%。同时静脉输入芬太尼2μg.kg^-1.h^-1,半小时后速度减半。  相似文献   

11.
观察阿芬太尼用于静脉复合麻醉对于气管插管时及术中、术后循环的影响。选择ASA Ⅰ ̄Ⅱ级择期手术患40例:实验组(A组)20例,有阿芬太尼40ug·kg^-1诱导,维持量每分钟1ug·kg^-1,对照组20例,用芬太尼4ug·kg^-1诱导,维持量每分钟0.1ug·kg^-1,维持期均吸入1% ̄1.5%安氟醚,酌情追加维库溴铵。分别记录两组入室时,给诱导量后1 ̄5分钟、插管后0 ̄2分钟及拔管后0 ̄  相似文献   

12.
芬太尼在先心病小儿心内直视手术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与方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血芬太尼浓度研究非紫绀先心病小儿心内直视手术中大剂量芬太尼麻醉的药代动力学。结果:A分太尼的药代动力学符合开放性三室模型,其药代动力学参数t1/2π、t1/2α、t1/2β分别为2.8min、25.2min、232.2min.Vd和Cl分别为4.89L/kg、65.6ml.kg^-1.min^-1,结论:本麻醉方法其血浆芬太尼浓度不能有效地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必须  相似文献   

13.
芬太尼在不同先天性心脏病小儿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大剂量芬太尼在紫绀性五非紫绀性心脏病患儿心内直视手术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随机选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6例,分为紫绀和非紫绀两组各8例。芬太尼10μ/kg静脉注射后以1μg.kg^-1,min^-1持续输入,采集6小时桡动脉血标本,应用GC/MS检测血浆芬太尼浓度,Nonlin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4.
左旋咪唑对氯胺酮麻醉家兔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氯胺酮麻醉对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左旋咪唑对其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16只家兔随机分成两组(组1)和左旋咪唑组(组2)。所有家兔肌肉注射氯胺酮24mg.kg^-1麻醉,组2同时肌肉注射左咪唑5mg.kg^-1。注药后15全钟折断左臂骨以造成创伤应激反应。分别于注药前、注药后5小时、1天、2天、3天、4天取静脉血,通过测定RBC-C3d受体酵母菌花环形成率和RBC-IC酵母菌花环形成率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异丙酚最适给药方法,在42例硬外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研究了三种给药法的血浆浓度和临床效应。方法:组1异丙酚负荷量1.5mg/kg,3min后开始维持量3.75mg.kg^-1.h^-1,组2负荷量0.75mg/kg,随之接与组1相同的维持量,组3以0.15mg.kg^-1.min^-1,6min为负荷1min内注入异丙酚15mg并将维持量增加0.75mg.kg^-1.h^-1。结果.  相似文献   

16.
纳洛酮对犬心脏骤停后缺血性脑损害的复苏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内洛酮对心脏骤停后缺血性脑损害的影响。方法;10只犬采用阻断升主动脉和腔奇静脉配合心脏停跳液灌注的方法,造成心脏骤停15分钟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只),常规心肺复苏(CPR);实验组(5只),除常规CPR外,静注纳洛酮0.2mg·kg^-1并以0.02mg·kg^-1·h^-1静滴维持。结果:实验组脑血流量(CBF),脑灌注压(CPP)在CPR1h,2h,3h明显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移植肠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MA-1)的表达在小肠移植排斥反应中的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用近交系大鼠F344/N和Wistar/A进行全小肠异位移植,实验分4组,第1组:Wistar;第2组:Wistar→Wistar;第3组:F344→Wistar;第4组:F344→Wistar+环孢霉素A(6mg·kg^-1·d^-1)。术后第3、5、7天取各组动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严重烧伤患者伤后早期应用万古霉素后痂下水肿液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择10例严重烧伤患者,入院后1~2h开始静脉滴注万古霉素500mg,60min匀速滴完。于给药后1、2、4、8、24、48、96、144、192、240h各取痂下水肿液0.5ml,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万古霉素浓度,采用3P97实用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处理药物浓度数据,拟合药代动力学模型并计算参数。结果 患者痂下水肿液万古霉素浓度一时间数据以二房室模型拟合为最佳,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布相半衰期(3.7±2.6)h、消除相半衰期(92±12)h、表观分布容积(26±6)L、曲线下面积(1279±256)μg·h·ml^-1,总体清除率(0.40±0.08)L/h。结论 严重烧伤患者伤后早期使用万古霉素后,该药能较长时间潴留在第三间隙,其抗菌浓度可维持24h以上,有利于防止创面侵袭性感染。  相似文献   

19.
我院对围术期胃癌根治术病人20例进行了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 资料与方法20例行胃癌根治术病人(ASAⅠ—Ⅱ级),内分泌和肝肾功能均正常,未用激素类药物。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即异氟醚和芬太尼麻醉(IH组),异丙酚和芬太尼麻醉(IV组)。选择20例性别、年龄和体重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病人均于入手术室前 30min肌注安定 0.2mg· kg-1和阿托品0.01mg·kg-1。两组麻醉诱导采用静注芬太尼3μg·kg-1和异丙酚1.5mg·kg-1,琥珀胆碱1.5mg·kg-1完成气管内插管…  相似文献   

20.
异丙酚及氯胺酮对大鼠急性缺氧肺保护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异丙酚、氯胺酮对急性缺氧肺动脉压、肺组织中Ca^2+含量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21只,随机分为三组:P组:静滴异丙酚8mg.kg^-1.h^-1,15min后吸入气改为混合气(10%O2+90%N2),通气20min;K组:静滴氯胺酮8mg.kg^-1.h^-1,其余同P组;C组:为持续静滴等量生理盐水,21%氧气通气35min。实验结整时经颈动脉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