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呃逆症多由邪气与积滞中阻、或暴怒气逆,胃膈气失宣降所致。如偶然发作者,不治自愈,但对发作不止,连续呃逆数天的患者,往往治疗难以奏效。我们自1980年以来,在门诊针刺中魁穴为主治疗顽固性呃逆症,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医林改错》一书有用血府逐淤汤治疗呃逆的记载。近年来,我们用血府逐淤汤治疗连续5昼夜以上呃逆不止的顽固性呃逆患者36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发生后常伴呃逆,频繁的呃逆给患者带来痛苦.临床上经验性地使用胃复安、利多卡因等治疗,但效果不理想.我们用中药赭石方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58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58例患者均为1998年1月~2000年2月住我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均在发病后3天内入院,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其中脑出血36例,脑梗死22例.卒中发生后24小时内发生呃逆者8例,24~48小时内发生者30例,48小时后发生者20例.均在呃逆发生后经胃复安或利多卡因等治疗而仍不消失.所有患者入院时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均正常.  相似文献   

4.
呃逆患者最痛苦的是呃声不止,腹部反复震动,影响饮食和睡眠,精神疲惫不堪,当务之急是迅速缓解症状,使呃逆停止.笔者近5年来,采用耳压配合调息治疗急性发作期呃逆,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呃逆,俗称"打嗝",相当于西医学的膈肌痉挛。是由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喉中呃呃连声不能自制病症。所渭顽固性呃逆,是指呃逆持续二十四小时以上、数周乃至数月不止,用一般方法治疗无效者,多影响患者的睡眠与进食。  相似文献   

6.
呃逆是气逆上冲,喉中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脾胃病证。西医认为由膈肌痉挛所致,是一种不自主的膈肌间隙性收缩而引起的临床病证。轻者可持续几小时、几天、几十天,经治疗难以治愈的呃逆为顽固性呃逆,其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饮食、睡眠、讲话,致使患者苦不堪言。笔者自1997~2003年运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竹溪 《养生月刊》2005,26(10):886-889
呃逆俗称打嗝,打嗝的经历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这当然是一过性的,常常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可以自愈.或行简便的治疗,呃逆即可止住。但临床上也有一些病人24小时呃逆不止.甚至是连续发作数日、数月或更长,这种呃逆往往有其他原发病灶,不容易自行缓解,应引起高度重视。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8.
呃逆是感冒最常见的并发症,其证见呃呃有声,短促而频繁,持续不已,不能自控,短则几小时,长则昼夜不停.部分感冒后呃逆患者药物治疗难以奏效,笔者采用针刺治疗感冒后呃逆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笔者曾遇一位呃逆患者,多方治疗无效,试用维生素B1注射液耳穴膈点注射而获效,现介绍如下。患者男性,19岁,因突发呃逆不止数小时,多方治疗无效而来诊。症见呃逆连声,伴脘腹胀满。取穴左侧耳穴膈点,常规消毒后注入维生素B1注射液,注射后呃逆即消失。间隔2小时后在对侧耳穴同法治疗以巩固疗效。后呃逆未再复发。呃逆是邪气积滞或暴怒气逆,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致。膈点具有降逆解痉之效,维生素B1又称抗神经炎维生素,在临床上常用于神经炎、心肌炎、神经痛、肌肉痛、胃肠功能障碍等的辅助治疗。本例用维生素B1调理膈神经,以缓解膈肌痉挛性收缩…  相似文献   

10.
郝志红 《光明中医》2013,(12):2586-2587
呃逆一病,俗称打嗝儿.是以气上冲胸,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特征的病症.其轻者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常不治自愈,或给予刺鼻取嚏,或突然给予惊扰或闭气不令出入,或饮用热水少量即可取效.其重者呃声昼夜不息,甚至连续数日发作不已,使患者寝食不能、疲惫不堪,十分痛苦.笔者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医门诊接诊顽固性呃逆患者128例,其中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64例.与以往采用中药治疗该病进行比较,其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呃逆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出现往往连续不止,成为顽固性呃逆,治疗比较棘手,笔者近年来应用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顽固性呃逆是临床上常见之病症,中西药对部分病人疗效不尽人意。笔者取内关、足三里穴位注射方法,治疗顽固性呃逆21例,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治疗对象为无明显诱因的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的呃逆,服中西药效果不佳者,本组21例中,男15例,女6例,年龄在16—68岁,病程最短4小时,最长3天。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笔者用针刺和穴位注射等法治疗呃逆收到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例1:李某,男,62岁,1998年9月25日入院。患者因被摩托车撞倒致左颞叶部脑内血肿住院,行脑内血肿清除术,术后呃逆不止,用胃复安针肌注无……  相似文献   

14.
指压鸠尾穴治疗呃逆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鸠尾穴指针疗法治疗呃逆35例,疗效颇佳,现介绍如:1.方法:患者坐、仰卧、站立均可,全身放松,作缓慢的深呼吸.术者用拇指用力按压鸠尾穴,同时轻轻摇动手指,时间为每次3~5分钟,患者感酸重.多数患者只需按压一次,呃逆立止.为巩固疗效,呃逆止后可持续按压一到两分钟.如呃逆不止,过五分钟可再施术一次,复发者亦可重复使用本法.若在呃逆之前的瞬间,快速用力点  相似文献   

15.
呃逆一症,西医称之为膈肌痉挛,是一种不自主的膈肌间歇性收缩而引起的临床病症。中医认为呃逆属胃失和降,临床表现为逆气冲出喉间,喉中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甚者长时间呃呃连续频作,至呼吸困难。呃逆轻症持续几小时,重症持续几十天,呃逆严重影响患者饮食、睡眠、语言交流。针灸中药疗法是治疗呃逆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中广为应用。笔者自2006年以来采用针灸、中药治疗呃逆6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耳针治疗顽固性呃逆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呃逆,中医学认为是由于胃气上升所致。西医学称之为膈肌痉挛,指气逆上冲、呃呃有声、不能自止的一种病症。严重者昼夜不停,持续数天或数月,影响工作及饮食睡眠等。笔者自1997年元月至今运用耳针治疗10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患者100例,男性8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81岁,  相似文献   

17.
内关穴吸进呼退法治疗呃逆9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呃逆是由膈神经痉挛导致的膈肌痉挛,为针灸科的常见病,临床报道屡见不鲜.呃逆不止予以多种方法不能制止时,医者感到棘手,患者亦烦恼不安,从而影响正常生活.笔者自2004年起采用吸进呼退针法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呃逆是一种不自主的月膈肌间歇性收缩所致疾病,以气逆上冲,喉间呃逆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主,俗称打“呃”。此症多由外邪和积滞中阻或暴怒气逆,脾胃升降失常而呃逆。轻呃者,可自止或给予思想转移法停止;重者或顽固性呃逆则发作不止,可延长数日不愈,而说话、咀嚼、呼吸、饮食以及睡眠均受影响,病者痛苦万分,笔者在按摩临床中曾治疗25例患者,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正>呃逆俗称打嗝或呃气,是指膈神经受到刺激而引起的膈肌运动异常,临床上表现为喉间呃声连连,声短而频,不能自止[1]。呃逆大多由于吸入寒冷空气或进食过快,或情绪不佳所致,多数能自行缓解,但也有少数可持续数小时甚至几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我科采用针刺后溪穴,辅以针刺内关治疗呃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收治8例呃逆患者,为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来我科就诊的在校大学生患者。男6例,女2例;年  相似文献   

20.
案一、镇肝安神治呃逆患者张××,女性,21岁。因呃逆不止2年余于1980年8月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978年夏季某日晚,突作呃逆,初不介意,继而连续不止.白天唯紧张劳动则呃声暂止,夜间加重,待极度疲倦,乃能入睡2~3小时,寐中仍有轻呃。痛苦难耐,乃遍处求医,有投丁香柿蒂,有进旋复代赭汤,达200多剂,以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