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呃逆是感冒最常见的并发症 ,其证见呃呃有声 ,短促而频繁 ,持续不已 ,不能自控 ,短则几小时 ,长则昼夜不停。部分感冒后呃逆患者药物治疗难以奏效 ,笔者采用针刺治疗感冒后呃逆 3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30例患者中 ,男 2 0例 ,女 1 0例 ;年龄最小者 9岁 ,最大者 78岁。病程最短者 4小时 ,最长者 1 5天。2 治疗方法取穴足三里 (双 )、内关 (双 )、合谷 (双 )、太冲(双 )、三阴交 (双 )、中脘 ,常规消毒后 ,用 2 6号 2寸毫针迅速刺入皮下 ,中脘直刺 0 .5~ 1寸 ,其余穴位刺 1~ 2寸 ,提插捻转至患者获酸胀麻等得气感 ,平补平…  相似文献   

2.
针刺印堂、内关治疗顽固性呃逆5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不断,连声作响,声音虽短促但频繁不止,使人不能够自制为主要症状.病情轻者自愈,倘若连续发作则需治疗.2000-2006年,笔者采用针刺印堂、内关治疗顽固性呃逆5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止呃汤联合内关穴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呃逆临床疗效;方法:以止呃汤结合西药内关穴穴位注射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36例患者中,13例在1天内呃逆消失,16例在2天内呃逆消失,5例在3天内呃逆消失,2例在5天内呃逆消失。结论:止呃汤联合内关穴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呃逆(膈肌痉挛)常见于正常人,若危重症出现顽固性呃逆(每日频繁发作,常规治疗2天以上而无效者),则是病情危笃的标志之一,治疗也颇为棘手。临床虽有中西医药治疗顽固性呃逆(以下简称顽呃)之报导,但对危重症并发顽呃的治疗报道不多,笔者采用大黄丁香郁金汤治疗危重症并发顽呃,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呃逆,俗称“打呃”,古称为“哕”,是膈神经受刺激而引起的膈肌痉挛,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者自觉胸膈气逆,抽掣时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控,甚则防碍谈话、咀嚼、呼吸、睡眠,若因腹部术后发生呃逆者,则增加创口疼痛,影响愈合。若久病出现呃逆者,常为病情加重的表现。目前,临床上对呃逆尚无特效法,笔者根据中西医结合理论通过对100例呃逆患者进行针刺与中西药物对照治疗,现将临床有关资料统计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顽固性呃逆是指呃逆持续时间超过24h,呃声或高或低,可自行停顿30~60min后复起的一种病症,严重者呃声频作,无间歇,昼夜不停。赵某,男,48岁,本院职工。2018年1月31日初诊。患者诉昨日下午出现呃逆不止,影响睡眠、活动,其间偶有短暂停歇,胸膈部后背部肌肉疼痛,正值感冒。平日怕冷,脘腹稍胀,食少,疲倦,大便溏稀。舌质淡红,舌体胖大齿痕舌,苔薄白,脉浮软。诊断:呃逆(脾胃虚寒),予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7.
呃逆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顽固性呃逆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该文采用脐针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案1则,疗效显著,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呃逆是气逆上冲 ,出于喉间 ,呃呃连声 ,声短而频 ,不能自止的病证。近年来 ,我们采用针刺攒竹、睛明穴治疗顽固性呃逆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 :本组 32例中男 2 1例 ,女 1 1例 ;年龄 30~ 76岁 ;呃逆病程最短 2 d,最长 30 d,每日发作次数均 3次以上 ;2 5例经 CT检查证实为中风患者 ,其中脑出血 1 0例 ( 4例行开颅术后 ) ,脑梗塞 1 5例 ,另外 3例为胃癌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 ,1例为肺癌患者行化疗后 ,1例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2例为病毒性感冒后 3d。以上患者均经多种常规抗呃逆治疗无效 ,确诊为顽固性呃逆。2 治疗方法 :取攒竹、睛明穴。…  相似文献   

9.
呃逆,俗称“打膈”,现代医学称“膈肌痉挛”。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出于喉间,呃声连作,声短而不能自制为主的病症。常突然起病,或间歇为患,亦可持续不已。若见于重病常表示病情危殆,预后不良。目前针灸治疗该病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疗法。  笔者于1996年因患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在白求恩医大一院手术治疗。术后第5天开始出现呃逆,只要不入睡则呃声不止,甚则呕吐。经用镇静药、解痉药,甚至麻醉药,均无改善,真是苦不堪言。呃逆发作1周后,经主治医生同意,请我科医生采用针刺疗法,每日3次,每次留针30分钟,治疗5天后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止呃汤联合针灸、穴位敷贴治疗中风后呃逆症的效果及对饮食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中风后呃逆症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对照组给予针灸、穴位敷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止呃汤,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呃逆症状积分、饮食积分、呃逆发生频率和呃逆持续时间、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 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 68%(P0. 05);观察组治疗后呃逆症候积分和饮食状况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观察组呃逆发生频率和呃逆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自拟止呃汤联合针灸、穴位敷贴对中风后呃逆症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饮食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止呃汤治疗贲门癌术后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将34例贲门癌术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自拟止呃汤治疗,对照组用巴氯芬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64.7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自拟止呃汤治疗贲门癌术后顽固性呃逆有良好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一般多发生在一些急慢性疾病中或各种手术后,轻者可不治自愈,重者则呃逆频繁,不能自止,影响日常生活及病后康复。笔者采用体针合耳针治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针治呃逆之我见317500浙江温岭第一人民医院周志英呃逆俗称“打呃”,古称“秽”,临床表现为不自主地发生呃忒声,气短而促,甚则防碍谈活、寝食不安。若因腹部手术引发者,则会增加创口疼痛,影响愈合,呃逆轻者一般不治自愈,重者迁延数日甚至数月,则需加强治疗...  相似文献   

14.
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的一种病证.为手术后病人常见并发症,轻者移时自愈,重者则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影响病人的康复.作者对42例术后顽固性呃逆病人进行辨证施治,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赵敏章 《河南中医》2005,25(5):86-86
呃逆俗称打嗝,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临床上以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特征。《景岳全书·呃逆》曰:“呃逆之大要,亦为三者而已,一曰寒呃,二曰热呃,三曰虚脱之呃。寒呃可温可散,寒去则气自舒也;热呃可降可清,火静而气自平也;惟虚脱之呃,则诚危殆之证”。张氏的精辟论断,对指导呃逆证的治疗极有意义。兹举3则治验病例如次。1气滞型张某,男,53岁,农民。3a前因打工钱被骗,与工头口角,气郁填胸,胸闷炸痛,咽喉如搦,性情急暴,食无甘味,气冲呃逆,3a来多方求医,呃逆有增无减。2004年3月16日邀余诊治。望诊:体壮气粗,面红…  相似文献   

16.
正呃逆指气从胃中上逆,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急的一种病症,临床中若呃逆持续48 h以上则被称为顽固性呃逆。顽固性呃逆是重型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医学认为呃逆是胃气上逆,动膈而成,患者若有胃热或脾胃虚寒则容易诱发呃逆,对于重型脑损伤患者来说,若其处于持续昏迷或反复呕吐的状态下,极易发生脾胃虚寒[1]。故本研究采用常规肌注胃复安和加服和胃降逆柿蒂汤分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顽固性呃逆患者4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  相似文献   

17.
耳压配合分散注意力治疗呃逆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的疾病.西医认为,呃逆是各种原因引起膈肌痉挛所致.笔者采取耳压配合分散病人注意力治疗呃逆4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已为主要表现的病症[1].现代医学称为膈肌痉挛,《黄帝内经》中称为"哕".呃逆是临床常见疾病,针灸和中药治疗本病效果明显.笔者临床观察1例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呃逆的病案,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病案举例 孟某,男,79岁,因"间断性呃逆3d,加重2d"来诊.患者3d前无明显诱因引起呃逆,未行任何治疗,1d后加重,呃逆间歇时间变短.既往呃逆易反复发作,胃部手术史,胆囊切除.目前尚未进行任何治疗,现症见:呃逆频频,呃声短促、低沉,神志清,精神可,大便干,小便可,纳差,眠可,舌红苔薄,脉细无力.  相似文献   

19.
呃逆俗称打嗝,中医古称"哕",又称"哕逆",至元代始称"呃",明代起统称呃逆.<素问·宣明五气篇>首先提出其病位在胃:"胃为气逆,为哕,为恐",至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呃逆>归类为"一日寒呃,二日热呃,三日虚脱之呃".近人治疗呃逆,总不离和胃降逆,而恽铁樵治章椿柏呃逆医案,却不循常道,辨治奇特.  相似文献   

20.
呃逆,俗称打嗝,古称“哕”,明末以后统称“呃逆”,是指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的病症,是消化科的常见病。曹志群教授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在辨治呃逆方面经验丰富.临床多采用三焦辨证治疗呃逆.每多效验。现将曹师运用三焦辨证治疗呃逆验案3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