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儿童及青少年创伤性胼胝体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均在外伤后一个月以后进行检查。常规磁共振检查后,行DTI扫描,分别测量实验组、对照组各感兴趣区的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rropy,FA)值,用t检验分析各感兴趣区域的FA值,并对实验组的FA值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胼胝体膝部(FA=0.611±0.02)、胼胝体压部(FA=0.608±0.04)的FA值较对照组下降(P〈0.05),实验组胼胝体压部的FA值与GOS评分有相关性(P〈0.05)。结论 DTI可以应用于恢复期创伤性胼胝体损伤中,FA值可以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探究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CAE)胼胝体变性患者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A)值与饮酒年限的关系及变化趋势。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2年12月我院60例CAE胼胝体变性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60例无饮酒史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DTI检查,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胼胝体DTI参数(ADC值、FA值),并比较研究组不同饮酒年限患者ADC值、FA值,分析CAE胼胝体变性患者饮酒年限与ADC值、 FA值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决策曲线(DCA)分析ADC值、FA值诊断CAE胼胝体变性的价值及临床效用,通过危险度分析ADC值、FA值与CAE胼胝体变性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研究组胼胝体膝部、体部、压部ADC值及平均ADC值均高于对照组,胼胝体膝部、体部、压部FA值及平均FA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胼胝体膝部、体部、压部A DC值及平均ADC值均随饮酒年限增加逐渐增大,胼胝体膝部、体部、压部FA值及平均FA值均随饮酒年限增加逐渐减小(P<0.05);研究组患者胼胝体膝部、体部、压部ADC值及平均A...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研究良性多发性硬化与复发性多发性硬化对脑组织的损害程度.方法 对15例良性多发性硬化、17例缓解复发多发性硬化及20例健康正常对照组MRI行常规、增强扫描及DTI检查;分别分析三组间胼胝体膝部、体部、压部的FA值、ADC值得关系.结果 良性多发性硬化胼胝体膝部FA值(785±24)、ADC值(892±62)、体部FA值(791±45)、ADC值(900±36)、压部FA值(783±15)、ADC值(915±38);复发性多发性硬化胼胝体膝部FA值、ADC值、体部FA值、ADC值、压部FA值、ADC值分别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胼胝体膝部FA值(828±32)、ADC值(845±49)、体部FA值(841±23)、ADC值(884±27)、压部FA值(850±29)、ADC值(869±36),两组多发性硬化与对照组比较,体部与压部的FA值、ADC值有统计学意义;良性多发性硬化与对照组比较膝部FA值及ADC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TI提示良性多发性硬化较复发性多发性硬化对脑组织的损害程度轻,因此DTI是定量分析脑白质的细微结构的改变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成年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胼胝体可能存在的微细结构异常,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成年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病例组)及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28例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分别于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最厚的部位设置感兴趣区,测取部分各向异性值(FA值)和表观弥散系数值(ADC值)。结果病例组患者胼胝体膝部及体部FA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而胼胝体压部FA值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 >0.05);胼胝体各部位ADC值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 >0.05)。病例组患者年龄与胼胝体各部位FA值及ADC值均无统计学相关性(P >0.05);病程与胼胝体膝部及体部FA值均呈统计学负相关(P <0.01),而与胼胝体压部FA值及各部位ADC值均无统计学相关性(P >0.05);HAM-A评分与胼胝体膝部及体部FA值均呈统计学负相关(P <0.01),而与胼胝体压部FA值及各部位ADC值均无统计学相关性(P >0.05)。结论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存在胼胝体神经纤维微细结构完整性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成年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脑白质可能存在的微细结构异常,探讨其药物治疗前后的变化特点.方法选择成年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病例组)及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32例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MRI)检查;分别于胼胝体膝部、体部、压部及双侧额叶白质最厚的部位设置感兴趣区,测取部分各向异性值(FA值)和表观弥散系数值(ADC值).结果病例组患者治疗前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FA值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胼胝体各部位FA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各时间点双侧额叶白质FA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胼胝体各部位及双侧额叶白质ADC值治疗前后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病程与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FA值均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743、-0.742及-0.363,P值分别为0.000、0.000及0.009),而与双侧额叶白质FA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月均头痛次数与胼胝体膝部及体部FA值均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824、-0.792,P值均为0.000),而与胼胝体压部与双侧额叶白质FA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成年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存在胼胝体神经纤维微细结构完整性的损害;经有效治疗这种损害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6.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胼胝体及小脑中脚MR扩散张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首发精神分裂症(SP)患者胼胝体和双侧小脑中脚细微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首发SP患者组20人,正常组18人,均行DTI检查,测量胼胝体膝部、压部.双侧小脑中脚的局部各向异性(FA)、平均扩散参数(ADC)值.所测得数值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首发SP患者双侧小脑中脚的FA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胼胝体膝部、压部的FA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胼胝体膝部、压部.双侧小脑中脚ADC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脑与大脑神经纤维联系的细微异常,可能是引起SP早期症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弥散张量成像(DTI)改变,为AD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3.0T磁共振扫描仪对17例AD病人及17例对照组被试进行DTI检查。测量默认模式网络各种子点的FA值及脑白质纤维束感兴趣区的FA值。结果 AD组默认网络各脑区FA值较对照组均减低;联络系(双侧扣带束前、后部)、连合系(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投射系(内囊前、后肢)的感兴趣区FA值较对照组均减低。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正常老龄化组相比,弥散张量成像存在着特殊改变,能够为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提供有效的功能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CAE)中的应用价值,为CAE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15例CAE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33-63岁,平均年龄46岁)及18例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44.5岁)行颅脑常规MRI和DTI扫描,在获得的DTI原始图像上测量额叶白质、半卵圆中心、胼胝体膝部、压部、丘脑等5个感兴趣区(ROI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CAE患者各临床指标与FA值的相关性,明确CAE中影响DTI参数的主要因素。结果:CAE组胼胝体膝部、压部、半卵圆中心和额叶白质的FA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CAE男性组FA值低于女性组,FA值的减低与患者年龄无明显相关,与饮酒史、日饮酒量有密切关系。结论:DTI可在早期发现CAE患者主要传导通路受损程度,为酒精性脑损害的定位诊断、病程监测,评估疗效及预后提供更为精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研究,探讨DTI上胼胝体各向异性异常对老年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10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和正常老年人,进行脑磁共振弥散张量检查,对兴趣区(ROI)测定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与韦氏神经心理学测验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胼胝体膝部、压部的FA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ADC值高于正常对照组。胼胝体压部FA值与言语商、操作商、记忆商呈正相关(P<0. 05)。 结论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有胼胝体膝部、压部的各向异性下降,反映了脑白质纤维结构的破坏,DTI为认知功能障碍脑内微观结构改变提供了客观依据,胼胝体压部FA值可作为判断认知功能损害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DTI技术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及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脑白质细微结构的改变,探讨DTI对AD和aMCI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神内医师诊断AD和aMCI患者各1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NC组,15例)。利用DTI技术测量上述三组被试者不同脑白质区FA和ADC参数值,比较分析三组之间脑白质细微结构的改变并对其进行鉴别诊断。结果:aMCI组、AD组MMSE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CI组双侧颞叶、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等脑区,AD组双侧颞叶、右侧枕叶、双侧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等脑区FA值均低与正常对照组,且AD组FA值下降区域更广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CI组双侧颞叶、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等脑区,AD组双侧颞叶、左侧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等脑区ADC值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DTI技术对aMCI与AD患者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外囊、内囊、胼胝体、扣带回脑白质区FA值与ADC值的测量,可以评估两者脑白质完整性的变化,并通过脑白质受损程度,对AD以及aMCI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