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玉屏风胶囊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玉屏风胶囊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对比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IgE、IL-4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玉屏风胶囊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减轻机体炎性反应,降低血清IgE水平,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接收的慢性荨麻疹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就诊单双号,予以对照研究,其中就诊单号纳入常规组,单纯用枸地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就诊双号纳入研究组,予以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玉屏风颗粒进行治疗,每组4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免疫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风团持续时间、发作频率、风团数量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血清IgE、补体C4、补体C3、IL-10以及IFN-γ水平均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DLQI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用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的效果更好,能够显著加强患者机体免疫力,快速减轻其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其复发率,且不良反应未增加,值得在临床中大范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冯钜豪 《中级医刊》2013,(12):93-95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氯雷他定与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氯雷他定与玉屏风,对照组予氯雷他定治疗,疗程4周.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的6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氯雷他定与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优于单纯口服氯雷他定.  相似文献   

4.
张慧 《中国民康医学》2023,(16):132-134
目的:探讨消风敷脐贴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6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消风敷脐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荨麻疹症状评分、生命质量[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50/53),高于对照组的81.13%(4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皮肤瘙痒,风团数量、大小、持续时间等症状评分及DL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血清Ig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风敷脐贴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可提高疗效,降低症状评分和血清IgE水平,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效果优于单用氯雷他定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草分枝杆菌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草分枝杆菌治疗,对照组仅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3%,对照组70.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0.47,P<0.05).结论 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草分枝杆菌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安全、有效,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枸地氯雷他定胶囊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Ig E的影响。方法将17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86例)给予枸地氯雷他定胶囊8.8mg,1次/天;治疗组(8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玉屏风颗粒5g,3次/天,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并于停药4周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停药4周后,治疗组复发率为18.6%,对照组复发率为44.2%,治疗组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荨麻疹血清Ig E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t=13.25,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g E无明显变化(t=1.47,P>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胶囊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复发率低,能明显降低血清Ig E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5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每天1次,每次5 mg,白芍总苷胶囊,每天3次,每次2片;对照1组患者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每天1次,每次5 mg;对照2组患者口服白芍总苷胶囊,每天3次,每次2片.三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对照1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对照2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 <0.05或0.01).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80例进行分组回顾分析.Y组采取常规治疗并加以依巴斯汀片口服,G组采取常规治疗并加以枸地氯雷他定片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中乏力、头痛等症状发生率;用药前和用药4周患者风团数目、瘙痒症状评分、白介素-4、白介素-10的差异.结果 G组相较于Y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G组相较于Y组治疗中乏力、头痛等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前两组风团数目、瘙痒症状评分、白介素-4、白介素-10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4周G组相较于Y组风团数目、瘙痒症状评分、白介素-4、白介素-10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与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风团,减轻瘙痒,降低机体炎症水平,且无明显副作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枸地氯雷他定片辅助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实验对象为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6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依照就诊时间将6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探讨,每组各33例,对照组单纯使用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实验组使用匹多莫德分散片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最终疗效及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最终疗效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片辅助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显著,能快速缓解患者各项临床症状,药物毒副作用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钟天荣  钟焕华 《吉林医学》2013,34(17):3370-3371
目的:探讨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2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用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自血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用枸地氯雷他定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7%,对照组总有效率58.3%,治疗组复发率25.0%,对照组复发率4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均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8.8 mg (1次/d),治疗B组同时辅以复方甘草酸苷片3片/次,3次/日,对照组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分散片5 mg (1次/d);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43.75%,治疗A组为70.59%,治疗B组为91.18%。治疗B组有效率高于治疗A组(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A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另外,三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医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玉屏风胶囊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共治疗101例患者,按就诊时间,通过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1例,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60 mg口服,2次/d;玉屏风胶囊1.0 g口服,3次/d,连用28 d;对照组50例,仅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60 mg口服,2次/d,连用28 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12%,对照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1.76%,对照组为10.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4周后复诊,治疗组复发率为19.23%,对照组为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索非那定片联合玉屏风胶囊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应用非索非那定片,停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大艾段温针灸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05例。观察组大艾段温针灸,每日1次,每周治疗4次,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急性期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枸地氯雷他定片口服。病情稳定后,枸地氯雷他定片停药,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继续喷鼻。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30 d的中医证候总积分、西医临床症状总积分、体征总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临床症状总积分、体征总积分以及鼻部整体症状的严重程度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血清3项指标,组内及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30 d随访,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临床症状总积分、体征总积分以及鼻部整体症状的严重程度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血清3项指标,IFN-γ含量,对照组治疗结束后30 d与治疗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内、组间3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艾段温针灸法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临床症状、体征、VAS评分,在调节血清IgE、IL-4、IFN-γ含量方面优于对照组,作用机制可能也与降低血清IgE、IL-4含量,升高IFN-γ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消风散联合背部走罐疗法治疗风热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风热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自拟复方消风散联合背部走罐疗法治疗,连续治疗4周并随访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笔者医院从2013年1~6月收治的14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实验组采用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单用地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CD4+和CD8+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临床疗效、治疗后复发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CD4+和CD8+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8+淋巴细胞两组均出现显著减低(P<0.05),CD4+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两组均出现显著升高(P<0.05),但治疗后实验组CD4+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淋巴细胞实验组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8%(P<0.05)。随访6个月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55.7%和72.9%,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能有效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且能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消风散加减方联合依巴斯汀治疗风热型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3例风热型荨麻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1),对照组患者口服依巴斯汀,治疗组口服依巴斯汀和消风散加减方,疗程2周。治疗前、治疗7 d末、治疗14 d末,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the 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治疗7 d和14 d末,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7 d末,两组UAS及DLQ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末,两组UAS和DLQ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末和14 d末,两组UAS和DLQI均较前一时点显著降低(P<0.05)。治疗14 d末,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荨麻疹痊愈时间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消风散加减方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其长期疗效优于单用依巴斯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口服地氯雷他定分散片5 mg,1次/d,同时胸腺五肽针1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口服地氯雷他定片5 mg,1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后,随访观察12周,评定疗效并记录皮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95.6%,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痊愈率为90%,总有效率为95.6%。两组短期症状控制效果都非常有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痊愈患者复发情况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停药超过12周未复发(优等)病例52例(60.5%),对照组11例(13.6%);治疗组停药后4周以内复发(差等)病例9例(10.4%),对照组38例(46.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结果显示远期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能有效减少治疗后复发率。结论:胸腺五肽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明显,能有效控制风团和瘙痒,副作用小,复发率低,远期疗效明显高于单用地氯雷他定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和西替利嗪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慢性荨麻疹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玉屏风散和西替利嗪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22%,对照组为76.2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皮疹消失时间为(3.45±2.11)h,对照组为(4.69±2.03)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复发频次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玉屏风散和西替利嗪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总Ig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和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对照1组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和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对照2组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疗程5周。观察3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测定各组患者血清总IgE含量。【结果】(1)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80.0%和55.0%。治疗组及对照1组疗效优于对照2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1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3组血清总IgE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3组血清总Ig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和对照1组在降低血清总IgE水平方面疗效优于对照2组(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1组在降低血清总IgE水平方面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治疗过程中,3组患者的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无异常改变,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并可降低血清总IgE水平,起到稳定疗效,减少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