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手术患者快速大量输血并发症的观察和总结,以提高医护人员的认识,减少和预防此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给予快速大量输血的手术患者所出现的并发症,并进行了临床总结.结果 快速大量输血过程中发生低体温13例,低钾血症4例,循环超负荷2例,出血倾向1例,急性肺水肿1例.结论 对手术快速大量输血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与相应的专科护理,可提高并发症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妇科急腹症患者的术中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对1 364例妇科急腹症患者术前进行风险评估,术中加强手术配合以及出血量的观察与急救护理。结果 1 36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手术及麻醉并发症;手术时间20~150 m in;术中出血量500~3 000 mL,平均1 500 mL;术中平均输液量2 000 mL;手术时间>100 m in者986例,平均输液量2 400 mL。输液量与手术时间呈正相关(r=0.524,P<0.01);16例估计失血量大于800 mL的患者及时进行输血治疗,平均输血量400 mL。入院后直接进入手术室,术后8~9 d痊愈出院。结论妇科急腹症患者术前进行风险评估,术中加强手术配合以及出血量的观察与急救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急诊手术中大量输血患者的并发症与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急诊手术的患者,在手术中大量输血共26例.其中严重多发创伤12例,脾破裂6例,肝破裂2例,剖宫产前置胎盘大出血1例,宫外孕失血性休克5例.本组26例均为全身麻醉下实施手术,手术时间为2~9小时.结果 本组患者在大量输血中,发生出血倾向2例,低体温4例,枸橼酸钠输入过多2例,急性循环超负荷2例.本组26例中有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25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急诊手术中大量输血患者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做好术中输血的护理,可以确保输血与手术安全,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陈雪媛 《当代医学》2013,(27):122-123
目的总结心肌梗死介入手术中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乐昌市人民医院从2008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急梗死且进行PCI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急救护理措施。结果所有的21例患者在经过上述的急救护理后,全部得到有效的护理,无一例死亡。全部转危为安。结论急诊手术和经股动脉路径PCI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及时予以细致有效的急救护理,是手术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5.
凌蓉  陈云涛  李立  刘源 《四川医学》2013,34(3):446-448
目的总结21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腔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观察和护理经验。方法对21例下肢ASO患者行经皮血管成形术(PTA)和PTA后选择性支架置入术,并进行观察护理,对其并发症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1例术后发生导管阻塞,2例术后出现穿刺点渗血、血肿,1例拔管后出现腹膜后血肿、失血性休克,1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均被及时发现并得到正确治疗、护理后康复,术后死亡1例。结论 ASO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认真细致的观察护理,早发现问题,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疾病的预后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6.
郭红霞   《中国医学工程》2014,(8):163-164
目的观察大量快速输血对患者术中的影响,分析相关并发症和凝血功能情况,探讨最佳的护理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分析方法,纳入60例大量快速输血的手术患者。系统分析循环超负荷、低体温、低钾血症、出血倾向等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同时检测手术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60例患者中,仅1例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出现循环超负荷5例,出血3例,低钾血症6例,体温偏低13例,明显的枸橼酸钠中毒现象2例。结论在术中短时间输入大容量的血液需要严格监控和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表现,积极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对策,预防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措施对白内障手术后急性眼内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白内障手术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未发生急性眼内炎,出现眼压升高1例,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急性眼内炎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李艾花 《大家健康》2014,(8):149-150
目的:探讨和总结以腹部损伤为主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以提高急救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以腹部损伤为主患者69例,进行全面急救护理,包括迅速诊断病情、建立静脉通道、快速扩容、进行各项检查、置管以及术前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经急救护理后,抢救成功65例,抢救成功率为94.2%,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进行二次抢救患者5例,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密切配合医生迅速诊断病情并做好各项抢救措施,可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和降低患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张波  张少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5):3364-3365
患者由于严重创伤、大出血常需要大量快速输血,此时除可发生输血的一般不良反应,如过敏、溶血、发热外,还可发生一些特殊并发症。现将我院2000年3月至2007年9月对6例大出血患者大量快速输血发生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大量快速输血的评定标准为:紧急输血超过患者血容量的115倍,或者1h内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血容量的1/2。本组64例中,男42例,女22例。年龄6岁~71岁。其中,严重多发创伤26例,肝脾破裂18例,颅脑手术10例,纵膈肿瘤4例,手术损伤大出血4例,产后大出血2例。手术时间为2h~7.5h。术中输血量最少2000ml,最多12000ml,平均输血速度为1500ml/h~3800ml/h,输血速度最快130ml/min,最慢12ml/min。输血过程中发生循环超负荷4例,出血倾向36例,低钾血症10例,发热24例,死亡6例,其中4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其余58例治愈出院。2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2.1循环超负荷由于输入血量过多、过快,心脏超负荷所致,是大量快速输血的严重并发症,需紧急处理。本组2例并发循环超负荷均为老年患者,1例62岁,1例67岁,且有高...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由于严重创伤、大出血常需要大量快速输血,此时除可发生输血的一般不良反应,如过敏、溶血、发热外,还可发生一些特殊并发症。现将我院2000年3月至2007年9月对6例大出血患者大量快速输血发生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大量快速输血的评定标准为:紧急输血超过患者血容量的115倍,或者1h内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血容量的1/2。本组64例中,男42例,女22例。年龄6岁~71岁。其中,严重多发创伤26例,肝脾破裂18例,颅脑手术10例,纵膈肿瘤4例,手术损伤大出血4例,产后大出血2例。手术时间为2h~7.5h。术中输血量最少2000ml,最多12000ml,平均输血速度为1500ml/h~3800ml/h,输血速度最快130ml/min,最慢12ml/min。输血过程中发生循环超负荷4例,出血倾向36例,低钾血症10例,发热24例,死亡6例,其中4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其余58例治愈出院。2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2.1循环超负荷由于输入血量过多、过快,心脏超负荷所致,是大量快速输血的严重并发症,需紧急处理。本组2例并发循环超负荷均为老年患者,1例62岁,1例67岁,且有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探讨手术中大量快速输血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对28例予以大量快速输血的手术患者,观察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低体温、低钾血症等特殊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护理。结果 全组28例,治愈26例,死亡2例。结论 对于严重失血而又大量、快速输血的患者必须严密观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与预防。  相似文献   

12.
姜国婷 《大家健康》2016,(12):242-243
目的:探讨心脏术后患者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方法:对2016年1~5月248例心脏术后行有创血压监测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并记录相关数据。结果:248例患者中3例出现出血和渗血,2例拔管后出现血肿,其他均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预防或减少有创血压监测相应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恢复顺利,安全转出ICU.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微创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行腹腔镜前列腺癌微创术患者41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术后采取病情观察、体征检测、镇痛及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术后则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出现1例吻合口瘘、1例尿失禁,并发症发生率为9.52%,对照组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及下肢静脉血栓各1例,尿失禁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 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前列腺癌患者微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洪  姜淑娥 《吉林医学》2004,25(3):27-28
目的 :探讨经鼻 -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本组 2 0例病人进行全面的术前、术后护理。特别是针对术后较易出现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 2 0例病人中 2例出现尿崩症 ,1例出现切口感染并高热 ,经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缓解 ,其余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 :针对术后易出现的并发症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腹腔镜镜下肾切除术后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措施及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0例腹腔镜镜下肾切除术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1例患者发生切口出血,3例患者出现肩背疼痛,2例患者发生腹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护理满意度为77.78%;进行围手术期系统护理的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腹胀,1例患者出现皮下气肿,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护理满意度为95.5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腹腔镜镜下肾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干预,加强对患者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俞梅 《吉林医学》2012,33(24):5366
目的:分析探讨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150例泌尿外科患者术后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出术后并发症的例数和常见种类,并分析形成原因。结果:通过观察,术后出现并发症共21例,术后并发出血8例,皮下气肿4例,切口渗液3例,尿路感染4例,双管延期取出2例。结论:通过术后观察,统计数据,清楚明白的了解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种类,以及加强对患者术后的干预能够有效地减少泌尿外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有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是值得广泛运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及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对1500例输血患者的观察护理,总结经验,提高临床用血安全度.结果 1500例接受输血的患者中10例出现过敏反应和不同愿因出现的发热反应,2例出现免疫性溶血反应,1例输注大量红细胞后出现出血,2例出现输血后紫瘢,1例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1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出现输血性血色病.结论 1500例输血患者输血反应发生率为1.13%,要减少输血反应发生,临床上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严格遵守输血规章制厦.  相似文献   

18.
温薇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6):1104-1105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我院86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进行围术期并发症的观察、分析,并采取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 86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围术期出现并发症9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好转出院7例,死亡2例。结论重视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减少其发生的重要环节,对治疗结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手术患者大量快速输血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红梅 《黑龙江医学》2005,29(6):458-458
外科手术中由于严重创伤、大出血常需要大量快速输血,此时除可发生输血的一般不良反应,如过敏、溶血、发热外,还可发生一些特殊并发症。现将我院2002-08~2004-09对64例手术患者大量快速输血发生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大量快速输血的评定标准为:紧急输血超过患者血容量的1.5倍,或者1h内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血容量的1/2。本组64例中,男42例,女22例。年龄6~71岁。其中,严重多发创伤26例,肝脾破裂18例,颅脑手术10例,纵隔肿瘤4例,手术损伤大出血4例,产后大出血2例。手术时间为2~20.55h。术中输血量最少2000mL,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并发症,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泌尿外科2011年2~6月收治的78例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5例患者一次碎石成功.2例发生结石移位,4例出现肉眼血尿,2例出现严重肾绞痛,2例术后发生严重膀胱痉挛,2例术后出现发热、寒战等感染症状,1例发生尿外渗.结论 加强碎石技术操作和术后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