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台使用了一年半的东芝E5761GDP4A影像增强器,在工作中突然出现影像模糊、周边毛糙的故障,调整增强器聚焦电位器VR1、VR2均无效。在检修多台此类增强器中,此现象属初次遇见,特把此故障的现象、分析及排除写出,供同行参考。1 故障现象在用0.4mA、85kV做胸透时,监视器影像突然模糊不清晰,查看mA、kV无异常。在增强器输入屏放测试卡试验;监视器所显影像略有萎缩,周边毛糙;在上1/3处显像略微清晰,其它2/3非常模糊。2 故障分析球管中心偏离;增强器老化、聚焦及高压电路故障;摄像头故障或焦…  相似文献   

2.
1 .故障现象 :透视mA逐渐下降 ,最后无法透视。故障分析及检修 :透视mA电路由T4磁饱和稳压器和R2、3、4及T5空间电荷补偿变压器组成。调节R2、R4可得到改善 ,但不久mA又下降 ,最后测T4输入、输出电压 ,发现T4输出电压很低。先将T4的 2 3、31短接 ,故障消失 ,故确定为T4损坏 ,换下T4后故障消失。2 .故障现象 :透视图像逐渐模糊 ,最后无法透视。故障分析及检修 :检查mA电路及IBS系统 ,发现无故障 ,最后检查电视摄像系统。先将摄像机从影像增强器上拆下 ,放上测试卡 ,用望远镜观察增强器后的图像 ,同时调节影像增强器后边的聚焦电压调节…  相似文献   

3.
数字减影性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下简称DSA,是基于数字电子学和高敏感度影像增强器的发展,采用静脉注射造影剂通过减影技术,达到心腔及动脉显影,这是目前医学影像诊断学发展中又一项新技术,现正在临床上逐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2000年8月引进PHILIPS V5000数字减影机以来,通过做脑血管的旋转成像的检查中发现要想把患者的头部在旋转成像中始终在监视器的中心,就得调整床的左、右、上、下以及C型臂的影像增强器的高低,只有调整的准确,才能使图象满足临床的需要。因为管球是旋转的而床的左、右、上、下、C型臂影像增强器高度必须是在放射线的照射下进行调整,使病人和技术人员增加了不必要的放射损害。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放射损害,我们通过多次实验并进行实际操作发现运用下面的方法可以明显减少放射照射而且方法简单图象清晰能够达到临床要求。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X线诊断设备概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数字化X线设备分两类 :一类是间接数字化X线设备 ,另一类是直接数字化X线设备。1 间接数字化X线摄影这类设备的成像是采用X射线影像经X线胶片或影像增强器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方法。X线影像被胶片记录后 ,经数字化扫描仪可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可进行计算机处理。X线通过人体被影像增强器接收后 ,经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 ,此方式可进行数字透视 (digitalfluorescopy ,DF)、数字摄影 (digitalradiography ,DR)、数字点片 (digitalspottmaging ,DSI)、数字减影(digi…  相似文献   

6.
故障现象 :开机后 ,在进行透视工作中 ,突然出现监示器无X线图像。控制台显示错误码为“472 7” ,并提示 :“Lightbiasin operativecallservice”即背景光未工作 ,叫维修。  故障分析与检修 :根据故障现象及提示的故障代码与信息 ,该故障属于VIC(videointensfiercontroller)电路部分 ,而该机设计了一种特别的电路 ,即在影像增强器输出屏与摄像机接口之间 ,安装了一个环形状背影光发生器 ,其目的和作用是 :在X线曝光初始瞬间 ,避免在监示器上出现强烈的刺眼影像。另外 ,还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数字血管减影中kVp及mAs设置对患者皮肤剂量、有效剂量及低对比度血管检出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碘造影剂自制低对比度血管减影体模,保持影像增强器输入端X射线比释动能为1.1μGy/帧,改变不同kVp设置,测量体模表面X射线入射剂量ESD,观察影像,确定可检测的最低碘造影剂浓度。管电压保持70kV,改变mAs设置,测量影像增强器输入端每帧影像所需X射线空气比释动能、体模ESD剂量及可检测的最低碘造影及浓度。以Monte Carlo模拟程序PCXMCV1.5模拟计算有效剂量。结果体模ESD及患者有效剂量随mAs呈线性变化。保持影像增强器输入端空气比释动能1.1μGy/帧,kVp由50变化到100,体模DSA影像可分辨的最低碘造影剂浓度线性增大;保持管电压70kV,mAs由6.4变化到64,体模DSA影像可分辨的最低碘造影剂浓度按指数规律减小。当曝光量(mAs)超过40后,其对低对比度血管检出的影响不明显。结论对DSA系统而言,降低X射线机管电压要比增大X射线机输出强度更能有效改善其低对比度血管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双能量减影胸部摄片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双能量减影胸部摄片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方法 :选择双能减影检查病人 15 0例 ,其中男 78例 ,女 72例 ,年龄 4~ 88岁 ,平均 4 7岁。使用美国GERevolutionXQ/d全数字摄影系统 ,自动曝光条件下采集数字平片、软组织像及骨组织像。由三名医师对图像进行综合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15 0例胸片中有阳性征象者 86例 ,其中钙化 2 9例 ,肺内结节性病变 4 5例 ,肋骨骨折 3例 ,骨病 4例 ,胸部其它病变 5例。胸部钙化检出情况 :数字平片检出 5例 ,骨组织像检出 2 9例 ,其中两者共同检出 5例。两者对胸部钙化的检出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1)。对肺内结节的检出情况 :数字平片检出 35例 ,软组织像检出 4 5例 ,两者共同检出 35例 ,两者对肺内结节的检出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左下肺心室搏动伪影、双下肺呼吸运动伪影是软组织像上常见的伪影表现 ,曝光时身体移动是双能减影失败的常见原因。结论 :双能减影可增加诊断的信息量 ,增加胸部钙化的检出率 ,有助于肺内结节性病变细节的观察 ;有利于对肺野边缘、骨性胸廓及大气管影像解剖结构和病变的观察 ;心室搏动、曝光时呼吸及身体移动是影响双能减影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故障现象按下透视开关影像增强器无图象显示。 产生此故障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开关电源故障。 2.高压发生电路及灯丝加热电路故障。 3.影像增强器故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动态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DSCTA) 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110例拟诊脑血管病患者动态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检查的影像资料,并结合临床病史、DSA检查、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0例患者经DSCTA检出动脉硬化、狭窄72例,动脉瘤9例,动静脉畸形4例,烟雾病3例,脑静脉畸形2例.DSCTA能良好显示脑内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充盈过程及管腔情况,发现狭窄血管,明确动脉瘤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血管和颅骨的关系,并能清晰显示脑动静脉畸形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论 动态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对多种脑血管病的诊断能提供详尽客观的影像依据,具有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直接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Director Digital Panel Radigraphy DDR)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全新的数字化成像技术。平板数字探测器研制成功并应用临床在成像技术上是一个飞跃。数字探测器代替了传统X线设备由影像增强器、摄像头、光学系统和模数转换器构成的影像链。由直接数字化代替传统的模数转换。因而避免了影像链上诸多环节对影像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直接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Director Digital Panel radigraphy DDR)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全新的数字化成像技术。平板数字探测器研制成功并应用临床在成像技术上是一个飞跃。数字探测器代替了传统X线设备由影像增强器、摄像头、光学系统和模数转换器构成的影像链。由直接数字化代替传统的模数转换,因而避免了影像链上诸多环节对影像产生的影响,减少了图像的噪音和失真,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2002年购置了一台GE产Prestige Ⅱ数字胃肠机,该机除具备数字胃肠机主要功能外,还具有非数字化摄片,实时减影,断层等附加功能。该机因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所以日常使用率很高,在使用一年后多次出现故障,包括有机械、电路及计算机软硬件等方面。其中主控制台计算机故障很难解决,曾令专业维修人员困扰一年之久。现将我院主控台计算机出现的故障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是通过计算机把血管造影像上的骨与软组织影像消除而突出血管影影像的一种技术。随着医疗事、世的不断发展,我院于1999年购入美国GE公司生产的OEC-9800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在日常工作中为了得到一幅质量高、医学信息丰富的DSA图像,DSA的影像保证工作也就摆在了技术人员的面前。  相似文献   

15.
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Digital Panel Radigraphy DR),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全新的数字化成像技术。平板数字探测器研制成功并应用临床在成像技术上是一个色跃。数字探测器代替了传统X线设备由影像增强器、摄像头、光学系统和模数转换器构成的影像链。由数字化代替传统的模数转换。因而避免了影像链上诸多环节对影像产生的影响,减少了图像的噪音和失真,提高了影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通过调节窗宽窗位,扩展了影像的动态范围。还可以通过DR庞大的影像后处理系统进行角度和长度的测量、简便易行,效果良好,给临床诊断及康复评估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下肢动脉病变的术前诊断常需进行下肢动脉血管的DSA成像,影像诊断上也必须有完整的下肢动脉图像。由于照射野及影像增强器尺寸的限制,通常造影时只能对下肢进行分段逐次造影,造影图象质量虽然很好,但是病人接受的X线剂量和使用造影剂量明显增大,同时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延长了造影时间。自我院PHILIPS V-5000数字减影机于1999年投入使用以来,我们应用其几种血管跟踪(Bolus Chase)模式进行6l例下肢动脉造影,效果非常好,下面就对此功能的实际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汪云勤邵奇曹厚德近年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DSA)已应用较广。如何保证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获得优质影像,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影响DSA影像质量的特性参数的检测原理、方法及工具进行讨论。一、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18.
1.故障现象:用测试卡检查实验时,测试卡分辨率良好,用人体透视时分辨率差,象穿透力不够一样。电路分析与检修:用人体透视时,观察影像增强器输出屏影像分辨率良好,则可以确定故障在电视中心控制器,以及摄像机和监视器部分,由于测试卡是用金属材料制成,成份少,层次简单,容易分辨,而人体是由许多密度,硬度不同的成份构成的,层次复杂,特别是当信号通道增益不够时,分辨率就差,形同透视高压不足。首先我们用示波器检查输入给监视器的视频信号,平时与透视时视频信号正常。在逐级检查监视器电路发现1550G菅子输出信号变小,更换同型号菅子后故障消除,机器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19.
混叠效应对数字化X线影像的影响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数字X线摄影中混叠效应的产生原因及其对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使用Kodak CR900系统分别对矩形波测试卡和固定滤线栅成像。测试卡铅条在平行于激光扫描方向和呈45°角的放置方式下分别成像,观察两种影像对分辨率测试卡的显示情况。使滤线栅铅条的方向在平行和垂直于激光扫描方向时分别成像,在显示器上使用不同的放大率对滤线栅影像进行观察,并比较两种影像外观的差异。结果 测试卡影像上,3.93线对/mm以上频率的铅条影无法相互分辨,因此尼奎斯特频率为3.93 LP/mm。但在测试卡45°放置的影像中,频率为4.86 LP/mm的铅条仍能相互分辨。滤线栅铅条平行于成像板的激光扫描方向时,最终影像中显示出明显的条纹影。在显示器上使用不同的放大率观察时,栅条形成的条纹影宽度和方向都发生明显变化。铅条与激光扫描方向垂直时影像中的条纹影显著减弱。结论 CR应用中混叠效应会对数字影像产生不利影响,应根据设备的极限分辨率选择适当的固定滤线栅,栅频率应大于尼奎斯特频率。在摄影中,滤线栅的铅条方向应与成像板的激光扫描方向相垂直。在显示器上观察固定滤线栅摄影影像时,建议使用原始图像的整数倍的放大率。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Robb和Steinberg于1939年进行了第1例静脉血管造影术。尽管1950年后期Bernstein等人和Steinberg及其同事进行了改进,但由于造影剂用量大、需经导管注入、对结构复杂部位不易分辨及血管影像质量很差等因素,静脉血管造影术未得到普遍应用。七十年代后期美国的Wisconsin和Arizona大学的小组及西德kiel kinder klink医学中心各自独立进行了研究,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