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背景:插双腔支气管导管实现单肺通气是临床上最常应用的方法,但导管放置和定位耗时较长,支气管、声带、咽喉等受损害的并发症较多.目的:比较应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及支气管封堵器行单肺通气的安全性,及对术后声带损伤、声音嘶哑、咽喉痛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观察,于2006-01/2007-10在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完成.对象:选择需单肺通气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封堵器组和双腔支气管组各50例.方法:封堵器组通过支气管封堵器实现单肺通气,双腔支气管组通过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实现单肺通气.所有气管插管均由同一个熟练的麻醉医生完成.主要观察指标:①完成插管所用时间.②单肺通气时肺萎陷质量和外科术野暴露程度.③治疗后24,48,72h采用标准化问题对声音嘶哑和咽喉痛进行评估,术后立即利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和声带损伤的检查.结果:①双腔支气管组的插管时间明显较封堵器组长(P<0.05).②单肺通气时肺萎陷质量和外科术野暴露程度在两组问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双腔支气管组术后声带损伤、声音嘶哑及咽喉疼痛的发生率较封堵器组显著升高(P<0.05).⑤两组支气管损伤的发生率基本一致(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如支气管断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双腔支气管导管和封堵支气管导管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行单肺通气中的应用均安全有效,应用封堵器可减少患者术后声带损伤、声音嘶哑及咽喉疼痛的发生率,在适应证范围内可以首先选用封堵支气管导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盲插支气管封堵器行单肺通气的可行性,寻找一种简单、实用、适合基层医院中行单肺通气的方法.方法:50例行单肺通气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A组用普通单腔气管导管朔型后盲插入目标肺侧支气管,将阻塞器沿单腔气管导管置于目标肺侧支气管后,退出单腔气管导管入气管内,用听诊器听诊以确定阻塞器的位置;B组先常规插入普通单腔气管导管,在纤维支气管镜的引导下,将阻塞器导管经单腔气管导管放置在目标肺侧支气管中,同时观察两组患者行单肺通气的成功率、操作时间及单肺通气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压(PAW)的变化.结果:两组50例所有惠者均一次插管成功,且操作时间及单肺通气前后HR、MBP、PETCO2、PAW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支气管封堵器定位时间长于B组(P<0.01);两组术侧肺萎缩及手术视野暴露效果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盲插支气管封堵器行单肺通气的成功率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放置时相当,能满足临床实际需要;但其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行单肺通气的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Univent导管和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单肺通气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Univent导管和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tracheal tube,DLT)在择期胸外科手术中用于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胸外科手术患者72例,术中均需行OLV,随机分为两组:Univent组(U组)和DLT组(D组).观察并记录:(1)完成插管和定位时间;(2)术中导管移位次数;(3)肺塌陷质量;(4)OLV期间气道峰压增加率;(5)气道损伤评分;(6)术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发生率.结果:两组间在完成插管和定位时间、术中导管移动次数及肺塌陷质量上无显著差异:D组单肺通气期间的气道峰压值增加率明显高于U组(P<0.05);U组气道损伤评分和术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结论:Univent导管用于OLV时效果确切,与DLT相比可明显减少气遗损伤,降低术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麻醉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双腔支气管导管( DLT)插管常用于开胸手术,其优点是避免患侧分泌物流入健侧,单肺通气( OLV)方便外科操作以及对于肺通气分布不正常的患者如肺大泡、支气管破裂等可以控制通气分布.但双腔支气管插管技术要求较高,盲插法(听诊法)到位率不高, DLT的位置不正确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低氧、高二氧化碳血症、气压伤等 ,甚至导致循环的不稳定.作者观察了 2002年 6~ 11月 60例开胸肺与食道手术,了解纤维支气管镜在 DLT插管定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可视型双腔支气管导管(VDLT)与普通型双腔气管导管(DLT)在胸部创伤急诊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需急诊开胸探查手术治疗的胸部损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试验组:使用可视型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气管插管,对照组:使用常规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气管插管。单肺通气,观察插管时间、首次定位准确率,插管过程中外部辅助操作次数,气管损伤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咽喉疼痛及声音嘶哑等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试验组首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中调整导管时间及手术时间试验组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试验组较对照组少;管错位率和口腔黏膜损伤率、咽喉部疼痛发病率和声音嘶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在按压喉部的次数及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视型双腔支气管导管具有插管准确性高、首次插管成功率高、速度快、利于术中准确调整管道等优势,在急诊胸外伤手术中可以缩短手术抢救时间,提高救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Coopdech管和双腔管用于单肺通气的效果。方法:60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插入双腔管;B组插入普通气管导管,再将coopdech管插入气管导管中。两组均用纤支镜定位。记录插管时间、定位时间和肺萎陷程度,术后声嘶咽痛发生率。结果:与A组比较,B组插管时间、定位时间、术后咽痛声嘶发生率均降低(P〈0.05)。结论:Coopdech管在单肺通气中应用更简便。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260-2262
探讨盲探下支气管封堵器在胸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收集我院接受胸科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组:研究组(接受盲探下支气管封堵器)和对照组(接受双腔支气管导管),每组50例。对比两组双肺隔离时间及一次插管成功率;两组患者肺萎陷情况;两组气道峰值压力、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及术后咽喉疼发生率。结果(1)两组双肺隔离时间及一次插管成功率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患者肺萎陷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3)两组气道峰值压力、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及术后咽喉疼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相比,盲探下支气管封堵器具有气道堵塞满意,操作简单,对气道损伤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在胸科手术中实行双肺隔离及单肺通气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08例开胸手术患者,采用DLT气管插管,并配合纤支镜行DLT定位,术中行单肺通气。根据监测,及时调整DLT的位置,保证健侧肺通气顺畅。结果:106例患者成功置入DLT,8例术中有移位,经纤支镜及时调整。结论:正确的运用DLT插管,不断的提高DLT插管技术和术中管理水平。可为开胸手术创造良好的手术视野,能确保手术安全、顺利、及时的完成。  相似文献   

9.
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bronchial tube,DLT)已经广泛应用于食管、肺疾病及纵隔的手术中.胸外科手术麻醉,我们利用DLT将双肺隔离,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健侧肺、维持良好通气,而且可以使手术视野清晰,方便手术操作.DLT分为左侧和右侧两种,传统插DLT均需要旋转导管,给操作带来一些不便,而且旋转可能增加声带、气管黏膜损伤的发生率.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插管方式在右DLT中的应用,探讨改良插管方式在右DLT的临床使用效果、安全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在肥胖肺癌患者开胸手术气管插管和肺隔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5例肥胖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剔除7例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可视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麻醉诱导后,可视组行可视左双腔支气管导管置入,对照组行左双腔支气管导管置入。比较2组患者导管置入时间和给药前5 min(T_1时点)、诱导前即刻(T_2时点)、双腔支气管导管置入即刻(T_3时点)、置入后3 min(T_4时点)、置入后5 min(T_5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并比较2组术中导管移位情况、气管损伤情况和术后咽部疼痛、声音嘶哑情况。结果可视组气管插管时间、气管插管移位后重新定位时间短于对照组,气管支气管损伤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可视组术后咽部疼痛、声音嘶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T_3时点,可视组MAP、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可明显缩短气管插管时间,减少气管插管时MAP的波动,减轻气管支气管损伤,降低术后咽部疼痛、声音嘶哑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正单肺通气(OLV)下的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适用于年老体弱、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目前OLV的方法主流上以双腔气管插管和支气管封堵器为主, 支气管封堵器通常与单腔气管导管配合使用, 操作简单, 对气道损伤小, 患者平卧位、侧卧位时均可放置~([1]), 近年来大量应用于OLV。双腔气管插管和支气管封堵器各具优缺点, 相比较而言, 临床上双腔气管插管使用比支气管封堵器更常见。  相似文献   

12.
随着胸科手术及各种术中需行单肺通气(OLV)手术的发展,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在临床麻醉中较多地被运用,但其插管后定位较单腔管困难,传统的定位是通过听诊和调整DLT的位置;Smith等认为通过反复听诊确定双腔支气管导管已到位时,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仍可发现48%的导管管端是错位的.作者通过观察病人在平卧位双肺同时通气时两侧各自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数值及波形的监测来研究其变化与DLT位置的关系,为临床麻醉行DLT插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联合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技术对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选择性经胸腔镜肺手术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左侧Robertshaw-DLT)和研究组(右美托咪定联合可视左侧Robertshaw-DLT),各30例。对照组静脉麻醉诱导后插入DLT采取听诊法定位,研究组经静脉输注DEX 0. 8μg/kg 10min,在诱导静脉麻醉后,通过导管壁的内置摄像头置入DLT以完成定位。随后以0. 5μg·kg-1·h-1的速率输注DEX至手术结束前30 min。记录插管、拔管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气管和隆突黏膜损伤情况及术后咽痛、声音嘶哑及咳嗽等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插管、拔管期平均动脉压、心率较平稳(P 0. 05),呛咳、躁动发生率低;研究组手术结束后发现2例气管及隆突黏膜轻度损伤,而对照组有9例轻、中度损伤;研究组术后咽痛、咳嗽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明显下降。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技术用于经胸腔镜肺手术,围手术期患者循环更加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小,术后气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中的应用。方法 择期开胸病人2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传统的方法插管,B组用纤支镜进行引导和定位,比较两种方法插管的一次成功率、管端对位的准确率、单肺通气时SpO2的变化,比较两组病人术后与气管插管有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B组插管的一次成功率和管端对住的准确率都大大高于A组,在单肺通气的不同时段,SpO2下降的发生率A组高于B组,并发症的发生率A组高于B组。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能正确引导和定位双腔支气管导管,能提高对位的准确率和一次就住率,能减少术后相应的并发症,在双腔支气管导管的插管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V-DLT)在胸科手术麻醉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在Ⅰ~Ⅲ级,需行普通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置入的择期胸科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V-DLT,n=50)和B组(DLT,n=50)。静脉麻醉诱导后分别置入DLT,A组通过导管内摄像头引导定位,B组通过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定位。定位完成后,观察记录插管后的插管时间和插管移位调整时间等;记录术后咽痛和声嘶等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双腔管平均插管时间A组明显少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患者术后咽喉疼痛、声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DLT在胸科麻醉中可以满足单肺通气的要求,其视频头可替代FOB的对位作用。持续地监控隆突可随时指导麻醉医生调整双腔管位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旁气流通气监测法(SSS)观察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患围术期呼吸功能变化。方法 肺叶切除术患20例行双腔插管,监测不同时期通气功能和气道力学的变化,计算不同时期的死腔率。结果 双肺转向单肺通气及再恢复双肺通气时期通气指标、气道力学和死腔率在手术中有明显变化。结论 SSS可及时准确反映术中呼吸功能及气道力学的变化,有利于发现异常情况,以便迅速纠正。  相似文献   

17.
胸科手术中常需进行单肺通气,双腔管(D L T)插管是否定位准确非常关键,否则术中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目前使用的DLT主要是Robertshaw导管,因其无隆突钩,故插入气管较为方便,且不易损伤气道,但导管就位准确与否存在不确定因素。听诊定位法简单易行,但其主观性较大,特别是在肺隔离不全时易漏诊。该文拟研究听诊法和PET CO2波形分析法判断插管后双腔管位置的准确性并作出比较。  相似文献   

18.
开胸手术应用单肺通气可减少纵隔摆动对循环的影响和对术野的干扰,提高手术安全性[1].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是目前胸科手术麻醉时行肺隔离的常用器具,用各种仪器间接判断DLT管端是否错位的方法,虽比单纯听诊法的判断准确率有所提高,但未能达到所有患者置入DLT后管端均能准确到位的目的.用纤维支气管镜(FOB)直视下行DLT管端定位具有快捷和准确的优势,而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DLT插管成功率更高,是学科发展的方向.本文就纤维支气管镜定位与引导双腔支气管插管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以发现各自的优缺点,为临床上更好地应用FOB进行双腔支气管插管提供选择.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阻塞器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腔支气管插管是目前胸外科手术中施行单肺通气最常用的方法,但因气管、支气管解剖存在变异,双腔管插管定位和术中管理有时较为困难,不能满足所有胸腔手术的单肺通气。作将支气管阻塞器(美国COOK公司产,见图1),用于胸外科术中单肺通气,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bronchial tube,DLT)插管行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是胸外科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DLT隔离双肺、保证健侧肺通气同时,可防止患侧肺的分泌物、血液流入健侧支气管,有助于充分暴露手术野,方便手术操作[1]。但是单肺通气对肺呼吸生理学、血流动力学、呼吸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