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晚期孕妇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晚期孕妇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的变化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速率法分别检测175例中期妊娠(162例为正常妊娠)妇女、302例晚期妊娠(215例为正常妊娠)妇女及100例健康未孕妇女的血清LAP水平.结果 正常中期妊娠组血清LAP活性为(140.43±64.39)U/L,正常晚期妊娠组为(234.72±93.53)U/L,对照组为(72.62±15.31)U/L,前两组的LA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当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ICP)时,均较相应正常妊娠组LAP活性显著增高.结论 正常妊娠随着孕周的增加,血清LAP活性随之升高,但如合并ICP时升高更为显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时LAP轻微升高,早产时略有降低.LAP水平的变化可作为妊娠合并ICP及孕妇和胎儿健康情况动态监测的一项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肝胆酸(CG)及总胆汁酸(TBA)联合检测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5例妊娠期胆汁淤积症患者(ICP组)及85例健康妊娠孕妇(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研究对象的CG、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ICP组血清血清CG和TB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AST、TBI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组血清CG和TBA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ICP时,血清CG、TBA明显升高,可作为ICP诊断的敏感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对ICP的早期诊断及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希静  胡志军  朱前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8):2368-2369,2371
目的了解铜陵地区中晚期妊娠妇女血清甘胆酸(CG)浓度的分布,为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并分析其与妊娠年龄的关系。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该院进行检查的妊娠妇女5 089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清CG浓度。结果妊娠妇女CG值正常的占72.10%,明显升高的占7.35%;其中高龄(≥35岁)妊娠妇女组CG升高率与适龄(20~34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G浓度监测对ICP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高龄可能是诱发ICP的高危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胆汁酸升高程度与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免分析法测定61例妊娠肝内汁瘀积(ICP)患者血清胆酸,按胆酸高低分为两组,分别与临床症状、肝功能、胎儿宫内发育、妊娠结局、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高胆酸组发病早、病情重,分娩并发症多。结论;血清胆酸升高程度能真实反映病情和判断预后,以便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期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血清胆酸的变化,为ICP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放免分析法测定47例患者的血清结合胆酸,分析患者血清甘胆酸(CG)与肝功能、妊娠结局、围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ICP孕妇CG平均20.58±11.32μmol/L,较CG正常者增加8~144倍,按胆酸轻中重分为3组,发现高胆酸组病情重,发病早和分娩并发症多,围生儿死亡时间早。且ICP血胆酸高低与肝功能检验的异常程度是一致的。结论测定血清胆酸对诊断ICP、判断病情及预防和积极处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CG,TBA,ALP,ALT及AST测定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诊断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及全自动生化仪对40名正常孕妇和128例ICP患者分别进行血清CG,TBA,ALP,ALT,AST含量测定.结果 ICP组CG测定结果为(649.85±438.42)μg/dl.正常孕妇组CG测定结果为(118.87±37.97)μg/dl,ICP组血清CG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CP组血清TB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CP组血清ALP,ALT及AST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血清CG及TBA测定与ICP的诊断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二者联合监测能有效的诊断及监测ICP.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不同程度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与其个体条件及预计产后情况的关系。方法:按体征及血液学检测结果将328例ICP孕妇分为轻度及重度2组,并选取150名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的甘胆酸(CG)、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详细比较3组孕妇的个体基本条件及妊娠预后,探讨其与ICP分度的关系。结果:3组孕妇间CG值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01);肝功能指标TBIL、DBIL、ALT及AST在轻度ICP孕妇组与正常孕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重度组与轻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孕妇年龄增长,ICP病情存在加重趋势。从孕、产妇结局与ICP的相关性研究可知,正常对照组孕妇的剖宫产率为21.33%,而轻度ICP组和重度ICP组剖宫产率分别达45.83%和93.75%;对照组孕妇仅有6.67%羊水粪染,而轻度ICP组和重度ICP组孕妇羊水粪染率分别为11.11%和38.39%。结论:孕妇血清CG、TBIL、DBIL、ALT及AST测定值与其ICP病情轻、重密切相关,轻度和重度ICP孕妇在妊娠结局的诸多方面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血清CG、TBA、ALP及转氨酶测定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及全自动生化仪对40名正常孕妇和128例ICP患者分别进行血清CG及TBA、ALP、ALT、AST含量测定。结果ICP组血清CG含量【(649.85±438.42)μg/dL]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118.87±37.97)μg/d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CP组血清总胆汁酸TB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CP组血清ALP、ALT及AST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CG及TBA测定与ICP的诊断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二者联合监测能有效地诊断及监测ICP。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诊断及处理。方法对2008-2010-10荆门市康复医院收治的30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28周后ICP发病率明显升高,瘙痒是ICP显著的首发症状,血清胆汁酸水平及转氨酶升高有助于该病的诊断,特别是胆汁酸水平的升高可为金标准。结论对ICP患者进行早诊断,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明显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产妇血清总胆汁酸(TBA)、甘胆酸(CG)水平及新生儿肺损伤状况。方法选择60例ICP产妇设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60例健康产妇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的血清TBA、CG水平,并比较2组新生儿肺动脉血流指数、肺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血清TBA、CG水平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新生儿的肺损伤发生率、肺动脉血流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现新生儿肺炎、呼吸窘迫、窒息对应的产妇血清TBA水平分别为(22.67±4.57)、(32.23±7.78)、(65.83±14.57)μmol/L,血清TBA水平与新生儿肺损伤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653,P 0.01)。结论 ICP产妇的血清TBC、CG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产妇,且ICP产妇血清TBA、CG水平的升高与新生儿肺损伤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血清胆汁酸的变化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诊断治疗的60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ICP患者血清胆汁酸值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也随之升高(P均〈0.05)。血清胆汁酸值明显升高者其羊水污染程度越严重(P〈0.05)。结论ICP患者要加强肝功能及胆汁酸检测,积极治疗,适时终止妊娠,以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多发生在妊娠中晚期,临床以皮肤瘙痒、黄疸和胆酸明显升高为特征,该病可导致妊娠并发症和早产、胎儿窘迫发生率及围产期病死率升高,有明显地域和种族差异。本文通过维吾尔族ICP孕妇及其新生儿胆汁酸(TBA)、肝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孕妇肝内胆汁瘀积症(ICP)对胎儿的影响。方法 :应用放免法对确认为ICP的60例患者在分娩时分别测定母血与新生儿脐静脉血清肝胆酸(CG)水平。结果 :60例ICP母亲所生新生儿的窒息率为28.3% ,显著高于同期40例正常孕妇的新生儿窒息率7.5 %。结论 :ICP致胎儿血清CG升高是引起胎儿窒息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辅助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妊娠IC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研究组给予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瘙痒评分、总胆汁酸(TBA)、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D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以及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早产、羊水粪染、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6.66%显著高于对照组76.66%(P0.05)。研究组瘙痒评分、TBA、TBIL、DBIL、ALT、AS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早产、羊水粪染、产后出血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在妊娠ICP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肝功能指标和妊娠预后。  相似文献   

15.
陈丽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6):2813-2815
目的观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胆汁酸(TBA)、甘胆酸(CG)的变化,探讨TBA、CG水平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诊治的ICP孕妇55例为观察组,统一检测其TBA、CG水平,纳入同期于本院进行产检的正常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对105例孕妇进行追踪和随访,记录围生儿结局,根据TBA、CG水平高低细分观察组产妇,分析TBA、CG水平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产妇TBA、C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早产率(27.27%)、围生儿不良结局发总发生率(52.73%)、产后大出血率(27.27%)均高于对照组的10.00%、16.00%和10.00%,新生儿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CG水平来看,早产率、胎儿窘迫率及胎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随CG水平升高而升高(P0.05),窒息率、死亡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从TBA水平来看,观察组胎儿窒息率、早产率及胎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随TBA水平升高而升高(P0.05),胎儿窘迫率、死亡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ICP产妇TBA、CG水平与围生儿不良结局关系密切,应加强TBA、CG监测以避免或预测不良分娩结局,改善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酸淤积症(ICP)妊娠结局与血清胆汁酸水平的相关联系。方法根据血清胆汁酸水平将88例ICP患者分为A组15~30μmol/L;B组>30μmol/L,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血清胆汁酸与不良围产结局的发生关系密切,两组中血清胆汁酸值越高,其不良围产结局发生率越高,而导致血清胆汁酸升高的不同疾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CP患者实验室检查胆酸是重要敏感的指标,有胆酸明显升高的患者出现妊娠结局异常的概率明显增加,对胆酸升高明显的ICP患者,应注意加强监护并能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ICP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一般组和研究组(均34例),一般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熊去氧胆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情况、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于一般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一般组(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概率明显低于一般组(P<0.05)。结论:将熊去氧胆酸应用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的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提高治疗有效率,对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显著改善,临床使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姚锦 《中国临床研究》2011,24(3):213-214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4(IL-4)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49例孕妇血清中IFN-γ、IL-4水平,其中正常妊娠组15例,ICP组34例,包括轻型14例,重型2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FN-r,用放射免疫法测定IL-4。结果产前重型ICP患者血清中IFN-γ、1L-4浓度均高于正常妊娠组与轻型ICP组(P均<0·01);轻型ICP患者与正常妊娠组相比,虽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ICP组产后2项指标均下降,其浓度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ICP患者IFN-γ、IL-4的异常升高可能是ICP发病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胎儿呼吸窘迫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ICP患者336例,按照胎儿窘迫的发生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间首次诊断为ICP时生化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差异,并探索ICP患者发生胎儿窘迫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病时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汁酸(TBA)以及甘胆酸(CG)在观察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发病时间、TBA、CG是ICP患者发生胎儿窘迫的影响因素。结论随着母体中TBA及CG的升高及在高胆汁酸环境中暴露时间越长更有可能增加引起ICP患者发生胎儿窘迫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甘胆酸(CG)与总胆汁酸(TBA)联合检测辅助诊断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应用。方法筛选40例健康妊娠组及20例ICP患者(ICP组),分别检测CG与TBA水平,两组血清CG与TBA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ICP组CG、TBA水平与健康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组CG阳性率为100%,TBA阳性率为60%;健康妊娠组CG假阳性率为7.5%,TBA假阳性率为0.0%。结论 CG检测敏感度高,可有效筛选ICP患者,TBA检测特异度高,CG与TBA联合检测可以监测判断ICP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