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慢性硬膜下血肿约占颅内血肿的10%。我科2001年1月至2007年2月共收治8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其中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8例,占同期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率的9.19%。现将诊断及治疗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52—92岁。有明确头部外伤史5例,均有不同程度头痛、头昏、呕吐3例,偏瘫4例,浅昏迷2例,精神异常和癫痫1例,血肿位于额部1例,颞部2例,额颞顶部4例,单侧6例,双侧2例。血肿量60~200ml。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 1 993年 6月以来 ,收治颅脑损伤伴合并性损伤 57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0例 ,女 1 7例。年龄 1 1个月~ 74岁。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 2 8例 ,坠落伤 7例 ,钝器伤 1 1例 ,挤压伤 2例 ,其它创伤 9例。合并一处伤 32例、多处伤 2 5例。1 2 颅脑损伤类型 开放性颅脑损伤 6例 ,闭合性颅脑损伤 51例 ;其中脑震荡 6例 ,脑挫伤 5例 ,硬膜外血肿 1 6例 ,硬膜下血肿 4例 ,脑内血肿 9例 ,多发性血肿 4例 ,原发性脑干损伤 5例 ,外伤性脑梗死5例 ,颅骨骨折 3例。闭合性颅脑损伤根据格拉斯哥昏迷分级 :轻型 7例 …  相似文献   

3.
陈强 《临床医药实践》2008,(19):984-98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的微创引流治疗方法。方法:对72例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血肿引流。结果:全部患者首次引流血肿量15~50ml,平均25ml,术后2~5天复查,CT显示残血量为5~15ml,1~2周复查CT血肿接近或全部清除吸收。结论:微创血肿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单、创伤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术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3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33例患者,治愈率为87.88%,复发率为12.12%;术中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8.18%,其中3例患者出现脑挫伤,有1例患者出血,有2例患者硬膜下积液;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2-5个月,其中27例患者生活质量恢复,有3例患者生活自理,有3例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结论钻孔引流术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治疗效果较好,是目前公认最好的方法,对患者创伤小,安全性高,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5.
张志英 《江苏医药》1996,22(12):820-820
1992~1994年,我院共收治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人134例,发现有肾血肿形成7例。本组肾血肿伴肾破裂占同期收治病人总数的5.2%,发生率高,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均为住院患者,男性,农民,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38岁。7例肾血肿形成伴4例肾破裂都发生在少尿期及多尿早期。诊断依据1987年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试行)重型3例,危重型4例。B超检查右肾血肿5例,左肾血肿2例,右肾血肿破裂3例,左肾血肿破裂1例。肾破裂《例血肿大小分别为90X70mm;78X60mmi70X37mm;23X19mm。破裂血肿的位置肾上极1例,肾下极3例。结果本组…  相似文献   

6.
重症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是外科常见的创伤之一,并在急救中占有相当比重。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超过6h以上手术死亡率会明显增高,所以应急诊手术治疗。术前处理和术后护理极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8例,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15~57岁,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其中5例单侧瞳孔散大,3例双侧瞳孔散大,经CT诊断硬膜下脑内血肿3例,硬膜外脑内血肿4例,硬膜外,硬膜下合并脑干出血1例。8例患者均行急诊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其中1例术后第8天死亡,7例手术患者治愈。2 护理体会2.1 术前观察患者…  相似文献   

7.
陈强 《临床医药实践》2008,(13):406-40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的微创引流治疗方法。方法:对72例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血肿引流。结果:全部患者首次引流血肿量15~50m1,平均25ml,术后2~5天复查, CT显示残血量为5~15ml,1~2周复查CT血肿接近或全部清除吸收。结论:微创血肿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单、创伤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4—2007年收治脑室出血并行微创手术患者21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2岁,平均42.5岁。男6例,女5例。其中因高血压致脑出血18例,动静脉畸形出血2例(术后DSA证实),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术后DSA证实)。一侧侧脑室血肿为主12例,双侧脑室血肿为主8例,均伴三、四脑室系统“铸型”,1例为单纯四脑室血肿。所有患者均以急诊就诊,并经头颅CT证实。其中2~6h以内就诊患者8例,7~24h就诊13例。中、重度昏迷的13例,浅昏迷4例,嗜睡2例,意识清楚2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钻孔引流术治疗的49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并发症包括硬膜下积液2例,颅内血肿1例,张力性气颅2例,残留血肿1例。血肿复发5例。结论头颅CT平扫是诊断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检查。对于有颅内压升高症状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应采取手术治疗,并积极防治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青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青年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双孔冲洗引流术治疗,闭式引流72h后复查CT,12例仅见少量残有积液,量〈10ml,无积气,临床症状迅速改善。2个月后复查头颅CT,残存积液吸收。全部患者均恢复正常工作和学习,随诊1年,无术后复发。结论青年人误诊率高,分析其原因:(1)创伤史轻微是导致误诊的重要原因之一,青年人活动时头部受到轻微创伤,伤后仅出现轻度头痛、头昏,短期内迅速恢复,故被忘记,尤其先天性脑萎缩的患者,极易发生慢性硬膜下血肿;(2)对年轻人发生慢性硬膜下血肿认识不足,临床医师对老年人在轻微刨伤后发生慢性硬膜下血肿警惕性高,而青年人较少发生多被忽略,同时,临床表现多样化也是认识不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刘志坚  周国林  曹水江 《江苏医药》2002,28(11):866-867
颅脑创伤后急性脑肿胀的外科治疗仍存在许多争议 ,其中去骨瓣减压术是否有效及其手术指征尚无肯定结论。而颅脑创伤后一侧大脑半球脑肿胀伴薄层硬膜下血肿患者 ,尽管伤后早期意识障碍可能较轻 ,但病情发展迅速 ,常在伤后数小时出现严重颅内压增高表现 ,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 ,对此类患者如何正确掌握手术指征 ,有时颇为棘手 ,就其临床特点和手术指征进行探讨。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996年 6月至 2 0 0 1年 12月间共收治 2 3例外伤性半球性脑肿胀伴薄层硬膜下血肿 ,其中男 18例 ,女 5例 ,年龄 2 1~ 76岁 ,平均4 7 5岁 ,占同期重型颅脑外伤…  相似文献   

12.
胰腺位置较深 ,创伤机会较少。但随着现代交通、建筑等行业外伤增多 ,胰腺损伤日渐增多 ,一旦发生 ,常合并腹内其它脏器同时受累 ,病情重且术前不易确诊 ,治疗难度大 ,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我院自 1987年~ 1999年间共收治胰腺创伤 2 8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8例胰腺创伤中 ,男 2 5例 ,女 3例 ,年龄12~ 70岁 ,平均年龄 35岁。闭合性车祸伤 2 3例 ,高处坠落伤 3例 ,刀刺伤 2例。其中合并肝裂伤 4例 ;脾脏裂伤 8例 ,失血性休克 16例 ,部分患者胰腺损伤 ,胰头颈部挫伤 2例 ,裂伤 5例 ,血肿 3例 ;胆总管损伤 1例 ;胃及…  相似文献   

13.
叶沛  贾力  李春国  陈东辉  王坤 《安徽医药》2016,20(6):1163-1164
【】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开颅术后再次手术相关因素、预防及处理。方法 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对463例颅脑创伤患者实施开颅手术,22例患者术后继发血肿再手术,本文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本病再手术的相关因素。结果 根据GOS评分,患者中恢复良好10例,中残5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再手术原因:原手术区域发生血肿9例,40.9%;手术临近区域发生血肿4例,占18.2%;对侧血肿9例,占40.9%。血肿主要类型:脑内血肿和硬膜外血肿。结论 对于颅脑创伤受伤机制复杂的患者,术前充分评估和预判病情,合理制定手术方案,术中精细操作,能有效减少再手术的发生。术后早期的头颅CT复查、尽早再手术也是降低本病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方法。  相似文献   

14.
洛赛克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并应激性溃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疾病 ,应激性溃疡是常见的并发症 ,其致死率相当高 ,我们近三年用洛赛克对其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本组病人共 111例 ,男 82例 ,女 2 9例 ,年龄在10~ 5 9岁。致伤原因 :车祸 91例 ,打击伤 15例 ,其它 5例。1 2 损伤类型 本组病人均经CT证实有颅脑损伤。GCS计分在 3~ 8分之间 ,其中开放伤 15例 ,闭合伤 96例。颅内血肿伴脑挫伤 2 4例 ,颅骨骨折并硬膜外血肿 32例 ,脑挫裂伤伴硬膜下血肿 30例 ,脑干损伤 8例 ,广泛脑挫伤 17例。1 3 治疗方法 病人入院后按…  相似文献   

15.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病人创伤小,痛苦轻,争取了抢救时机,减轻了开颅手术对患者的身心创伤。近几年来,我科应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24例,临床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5例,女9例。年龄15~50岁。受伤原因:车祸  相似文献   

16.
陈乃峰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212-213
目的探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年收治的22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甲组11例患者给予传统开颅手术清除血肿,乙组11例患者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效果。结果甲组患者治愈1例,显效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恶化2例,显效率为17.95%,总有效率为66.67%;乙组患者治愈2例,显效2例,有效5例,无效1例,恶化1例,显效率为56.41%,总有效率为89.74%。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5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慢性硬膜下血肿 (chronicsubduralhaematoma ,CSH)临床首选钻孔闭式引流术 ,效果堪称满意 ,其主要问题在于有较高的复发率 ,约为 3 7%~38% [1] 。同时 ,对于一些特定的慢性硬膜下血肿 ,行钻孔引流术后往往出现一些并发症 ,还需要采取开颅手术或其他一些必要的处理。我科自 1990年~ 2 0 0 0年来收治CSH 16 7例患者中 ,有 5例于行钻孔引流术后出现并发症或血肿复发 ,再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5例 ,其中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16~ 84岁 ,平均年龄 5 9 4岁。1 2 治疗经过  2例男性患者在钻孔…  相似文献   

18.
吴德权  夏国道 《江苏医药》1996,22(11):804-804
外伤性隐匿性颅内血肿(TraumaticoccultintracranialhematomaTOIH)是指颅脑外伤后病情稳定,无明显症状,经CT扫描后发现的颅内血肿。随着CT广泛应用,该类血肿日见增多。我院1992年1月~1993年8月收治该类血肿患者22例,占同期颅脑外伤患者55%,兹就本组资料进行分析。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13~79岁,平均456岁。受伤原因:跌伤16例,打击伤1例,车祸撞伤5例。入院时表现:神志均清楚,有5例患者自行步入病房,GCS13~15分,其中18例患者伤后有原发昏迷史,但均不超过30分钟。有4例伤后有四肢抽搐发作。临床表…  相似文献   

19.
朱洪春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9):2889-2890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近4年来我院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4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37例(92.5%),复发3例(7.5%),发生并发症2例(5%),死亡0例。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简便,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0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收治的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102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102例患者中,死亡16例,占全组患者的15.7%;存活的86例患者中,术后生活能力(ADL)分级,Ⅰ级18例,Ⅱ级32例,Ⅲ级24例,Ⅳ级10例,Ⅴ级2例。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直视下血肿清除彻底、便于止血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