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3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ogo—A蛋白的变化及其与颅脑创伤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31例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分别于伤后第1、3、5天采集静脉血2mL,ELISA法测定血清Nogo—A蛋白质量浓度;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患者分为轻度颅脑损伤组(n=7)、中度颅脑损伤组(n=10)和重度颅脑损伤组(n=14);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n=23)和预后不良组(n=8)。以20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结果重、中、轻度颅脑损伤组伤后第1、3、5天血清Nogo—A蛋白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重度颅脑损伤组患者伤后第1、3、5天血清Nogo-A蛋白质量浓度均高于相同时间点的轻度颅脑损伤组患者(P〈0.05,P〈0.01)。预后不良组患者伤后第1、3、5天血清Nogo—A蛋白质量浓度显著高于相同时间点的预后良好组患者(P〈0.01)。结论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患者血清Nogo-A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且与损伤程度及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脑脊液中t-PA、PA1-1的测定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比较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后24h、3d、1周、2周、3周及50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脑脊液的t—PA、PAI-1水平。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组脑脊液及血清t-PA、PAI.1在各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GCS(3~5分)组瞄脊液及血清中此两项指标在伤后各阶段明显高于GCS(6~8分)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型颅脑损伤预后良好组(n=28例)脑脊液及血清t—PA、PAI-1伤后各阶段均明显低于预后恶劣组(n=2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t-PA、PAI-1的变化可以反映脑实质损伤的严重程度,同时与预后呈负相关。通过临床上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及血清t-PA、PAI-1的检测.可以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CSF)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 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中/重度颅脑损伤组15例(GCS≤12分)和轻度颅脑损伤组21例(GCS>12分), 同时选择同期非神经系统疾病的外科手术前19例患者CSF和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对患者CSF和血清的IL-6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中/重度颅脑损伤组血清和CSF中的IL-6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颅脑损伤组和对照组(P<0.01);轻度颅脑损伤组血清和CSF中的IL-6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轻度、中/重度颅脑损伤组和对照组CSF中的IL-6水平均高于血清(P<0.05~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IL-6水平与颅脑损伤的程度有关, CSF和血清IL-6水平的差异表达对脑损伤机制探讨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梁艺湖  郑刚 《医学争鸣》2005,26(11):1005-1007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后1 wk脑脊液中IL-1β,IL-6和IL-8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水平变化与损伤程度关系.方法:3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以GCS评分分组,轻度颅脑损伤组GCS>8分,中、重型颅脑损伤组GCS≤8分,分别在损伤后第1,3,7日测定脑脊液中IL-1β,IL-6和IL-8浓度.结果:损伤后第1日IL-1β,IL-6和IL-8含量显著升高,随后在第3日降低,在第7日又显著升高.中、重度颅脑损伤组脑脊液中IL-1β及IL-6含量与轻度颅脑损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均P>0.05).中、重度颅脑损伤组脑脊液中IL-8含量显著高于轻度颅脑损伤组(P<0.01).结论:颅脑损伤后脑脊液中IL-1β,IL-6和IL-8含量显著上升,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IL-8含量显著高于轻度颅脑损伤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浆和脑脊液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将合并tSAH的颅脑损伤患者6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麦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参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血浆和脑脊液ET-1浓度,经颅多普勒超声连续检测伤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变化并评价CVS程度,记录6个月后GOS昏迷预后评分。结果参麦组患者血浆和脑脊液ET-1值在1周后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Vm在6天后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轻度CVS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通过降低ET-1水平改善tSAH患者CVS状态,但不能改善患者最终预后。  相似文献   

6.
刘作君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0):1224-1224
目的:观察不同损伤程度颅脑外伤患者的智测成绩的差别。方法:93例近期住院的脑外伤患者出院前接受中国韦氏成人智测量表(WAIS—RC)评估。结果:轻度脑外伤组(GCS评分13~15分,45例)的WAIS—RC的智测成绩总分及各分项评分指标均明显高于中、重度脑外伤组(GCS评分≤12分,48例)(P均〈0.05-0.01)。结论:损伤程度不同的颅脑外伤患者智测成绩有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7.
颅脑损伤患者血清TNF-α和IL-β水平与颅内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TNF-α和IL-1β的变化及其与颅内压的关系。方法将125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中度损伤组(n=45)和重度损伤组(n=80)。动态监测两组患者颅内压变化7d,同时测定颅脑损伤后1、3、7d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结果重度损伤组手术后各时点血清TNF-α、IL-1β和颅内压水平均明显高于中度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中度损伤组患者颅内压与TNF-α呈显著正相关(r=0.986,P〈0.05),与IL-1β亦呈显著正相关(r=0.979,P〈0.01);重度损伤组患者颅内压与TNF-α呈显著正相关(r=0.989,P〈0.01),与IL-1β亦呈显著正相关(r=0.983,P〈0.01)。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增高,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和颅内压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 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治疗的10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组,轻型颅脑损伤组(A组)34例,中型颅脑损伤组(B组)38例,重型颅脑损伤组(C组)32例。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D组)。受伤后次日清晨分别采集各组的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检测IL-17、IL-23、 TGF-β1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和Treg细胞的比例。结果 各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的Th17细胞、IL-17及IL-23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重型颅脑损伤组显著高于轻型和中型颅脑损伤组(P<0.05),中型颅脑损伤组显著高于轻型颅脑损伤组(P<0.05);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Treg细胞及TGF-β1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重型颅脑损伤组显著低于轻型和中型颅脑损伤组(P<0.05),中型颅脑损伤组显著低于轻型颅脑损伤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Treg细胞及TGF-β1水平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 Th17/Treg细胞失衡参与急性颅脑损伤后免疫炎性反应过程,Th17过亢及Treg不足可能与急性颅脑损伤后的脑损伤程度相关,检测Th17/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有助于评估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9.
亚低温疗法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亚低温疗法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近3年来收治的73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亚低温治疗组(肛温控制在33-35℃)38例,常温治疗对照组35例。早期动态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3个月后根据GOS评估法评定其临床治疗结果。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伤后早期高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GCS评分高于对照组,生命体征、血气及电解质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亚低温治疗组患者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亚低温疗法用于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并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黄英明  汤展宏 《广西医学》2009,31(6):822-824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r,glI)的含量变化,探讨AnsⅡ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中的意义。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并发高钠血症者20例(高血钠组),重型颅脑损伤但血钠正常者20例(无高血钠组),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An出浓度,比较各组间差异,并将高血钠组血钠浓度与血浆AngⅡ浓度的作相关分析。结果高血钠组与无高血钠组血浆AngⅡ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高血钠组血浆AngⅡ水平明显高于无高血钠组(P〈0.01),且高血钠组之血清Na^+与血浆AngⅡ水平间呈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65,P=0.002)。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与患者血浆AngⅡ水平升高密切相关,AngⅡ是中枢性高钠血症发生的神经体液源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含量及动态变化,对颅脑损伤的诊断分型、评估伤情和判断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185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观察组)及50名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血清NSE水平进行检测.分别于颅脑损伤后1、3、7、10sd NSE水平进行动态检测和观察.结果:观察组颅脑损伤后1 d血清NS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动态检测血清NSE水平显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虽经积极救治,血清NSE水平均持续高于中型颅脑损伤患者(P〈0.01).结论:检测患者颅脑损伤后血清NSE水平可以直接反映脑细胞损害程度,是一项较为敏感的生化指标,特别是动态检测血清NSE水平对判断颅脑损伤后伤情评估、疗效观察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男性多发伤特别是颅脑创伤患者早期血清泌乳素(PRL)变化特点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男性多发创伤患者90例,按照创伤严重评分(ISS)对多发伤严重程度予以评分分组,按格拉斯哥评分(GCS)对合并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评分分组;分别在伤后12 h内、第24及72 h测定血清PRL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以15例同龄段健康男性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的PRL含量为(212.7±77.7)mU/L;多发创伤患者在伤后24 h内创伤越重,血清PRL水平升高越明显,其中在伤后12~24 h ISS评分分值越高血清PRL含量升高越明显;ISS〈16分组(A组)、25分≥ISS≥16分组(B组)及ISS〉25分组(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伤后72 h三组患者血清PRL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颅脑损伤的5分≥GCS≥3分组与8分≥GCS〉5分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伤后72 h各组血清PRL水平开始下降。结论严重创伤及颅脑损伤男性患者早期血清泌乳素水平的改变与创伤严重度特别是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提示血清泌乳素有望作为评估男性多发伤患者创伤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方法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予以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神经节苷脂静滴,连用2周。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NSE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X2=-6.8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内意识恢复清醒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79,P〈0.05),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X2=-6.30,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神经节苷脂能明显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GCS评分,促进患者的意识恢复,缩短清醒时间,作用机制与其降低血清NSE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Glu)和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变化,探讨其检测价值。方法:检测了31例糖尿病颅脑损伤患者和47例无糖尿病颅脑损伤患者Glu、GSP水平变化,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做了比较。结果:糖尿病组和无糖尿病组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患者GSP水平显著高于无糖尿病颅脑损伤组和对照组,无糖尿病颅脑损伤组的GS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糖尿病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和痊愈出院时比较血糖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GS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Glu检测可以作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监测病情,评估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使用价值。GSP检测可以作为鉴别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增高是应激性还是糖尿病性重要依据,也可作为检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是否有糖尿病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急性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白介素(IL)-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急诊手术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与对照组,分别予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全凭静脉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1 h和术毕时血清S100B蛋白和IL-1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中1 h和术毕时MAP和HR均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异丙酚组的上升值较对照组低(P<0.05);同时两组患者术中1 h和术毕时血清S100B蛋白和IL-1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异丙酚组的上升值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能明显降低急性颅脑手术患者S100B蛋白和IL-1水平,减少脑细胞损伤,具有良好脑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重症颅脑损伤继发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重症颅脑损伤继发感染31例(感染组),未继发感染的重症颅脑损伤30例(未感染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观察三组间血清PCT、白细胞计数(WBC)及C-反应蛋白水平(CRP)。另观察6例重症感染者PCT水平的动态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入院第1天感染组PCT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P〈0.001);感染组C-反应蛋白水平与未感染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的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高于对照组(P〈0.001)。重症感染的6例中3例PCT水平持续〉7.3ng/ml者死亡,3例存活患者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PCT水平呈下降趋势。结论 PCT水平与临床感染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诊断重症颅脑损伤继发感染有重要的意义,也可作为判断其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大骨瓣开颅手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手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疗效。方法23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标准外伤大骨辩开颅减压手术,脱水、止血。随机分为治疗组(n=120)和对照组(n=110),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点滴,每日2次,连续14d;对照组除不用依达拉奉外余与治疗组相同。观察两组患者的清醒人数、觉醒时间、GCS评分的变化,并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清醒人数所占比例及治疗后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骨瓣开颅手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度颅脑损伤,能基本清除幕上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充分减压,提高抢救成活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