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Ⅰ(cTnⅠ)、肌红蛋白(Mb)、肌酸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诊断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价值。方法同时检测30例正常人(对照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及69例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发病12 h内的hs-CRP、cTnⅠ、Mb及CK-MB,并进行比较。结果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hs-CRP、cTnI、Mb、CK-MB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均<0.01)。结论联合检测hs-CRP、Mb、cTnI、CK-MB对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准确诊断和预后判断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抑制法、化学发光法检测80例AMI患者(实验组),血清CK—MB、cTnI、Mb,并与80例非AMI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实验组血清CK—MB、cTnI、Mb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K—MB诊断AMI的特异性为71.62%,敏感性为89.24%;cTnI的特异性为96.21%,敏感性为85.62%;Mb的特异性为94.32%,敏感性为86.21%。结论:联合检测CK—MB、eTnI、Mb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积极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冠脉病变及心肌酶学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60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7例,另设对照组28例。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各组血浆TNF-α浓度,用免疫标记法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钙蛋白I(cTnI)浓度;Gensini积分法对冠脉狭窄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并分析TNF-α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浆TNF-α、CK-MB、LDH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TNF-α、CK-MB、LDH、cTn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A组和UA组(P〈0.01);UA组TNF-α、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A组(P〈0.05),LDH水平明显高于SA组(P〈0.01),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D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A组CK-M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ensini积分与TNF-α呈正相关(P〈0.01);AMI组TNF-α与CK-MB、LDH、cTnI呈正相关(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TNF-α炎症因子的水平明显升高,随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增高而增高,提示冠心病患者体内已存在炎症反应,TNF-α在其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可作为冠心病炎症活性的独立指标。CK-MB、LDH、cTnI反映心肌损伤及坏死的程度,联合评估两种指标的水平对于临床估计冠心病的危险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权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8):107-108
目的:通过利用心肌坏死标志物三合一检测卡(胶体金法)和几种酶活性测定,探讨心肌坏死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临床确诊的20例心肌缺血症状的患者划为A组,20例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划为B组,20例无症状的健康体检者划为C组(对照组)。检测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以及血清中心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定性试验。将检测的结果与临床诊断进行对照回顾分析。结果:A组的血清cTnI、CK-MB、MyO阳性率,AST、CK及LDH活性,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C组比较,B组患者的血清中cTnI、CK-MB和MyO阳性率增高,AST、CK及LDH活性增高(P<0.05),但与A组比较,血清中cTnI、CK-MB、MyO阳性率和CK活性升高明显,而AST和LDH活性下降明显(P<0.05)。结论:心肌坏死标志物血清联合检测AMI,可以互相弥补各项之不足,有助于明确诊断,避免漏诊与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探讨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120例,其中非ST段抬高(NSTEMI/UA)组40例,ST段抬高(STEMI)组40例,正常对照组40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HbA1c水平,并记录4周内所有患者的病情转归情况.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两组中糖化血红蛋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TEMI组GHB水平高于NSTEMI/UA组(P〈0.05).同时发现GHB水平高者病情转归及预后差,水平低者病情转归及预后良好.结论:GHB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部分参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并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病情转归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对于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76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TnI、CK—MB水平。结果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TnI和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TnI在诊断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的敏感度高于CK—MB;cTnI窗口时间明显高于CK—MB。结论血清cTnI、CK—MB对早期诊断手足口病心肌损害、心肌炎有重要意义,且cTnI测定在诊断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的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电图变化联合TnI检测对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IMI危险评分法进行危险分层,把250例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照心电图表现分为高危组和非高危组,分析介入与保守治疗住院期内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并进行TnI水平检测。结果:TnI阳性组与TnI阴性组比较,前者住院期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增高(10.0%%VS0.0%,P〈0.01),住院期与随访期反复心绞痛发作增加(20.0%%与1.3%,P〈0.01;10.0%VS1.3%,P〈0.05),心脏性总死亡率也上升(5.0%VS0.0%,P〈0.01),且复合心血管事件显著增多(40.0%VS2.6%,P〈0.01)。高危组保守治疗发生MACE的相对危险度与非高危保守治疗发生MACE的相对危险度比,P〈0.05。结论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介入治疗获益的主要是高危患者,早期对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与TnI检测,有利于尽早识别高危患者并积极干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临床意义.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对我院在我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结果:2h:AMI组与对照组比较,Myo有显著差异(P〈0.05);4h:AMI组与对照组比较,Myo、CK-MB有显著差异(P〈0.05);8h:AMI组与对照组比较,Myo、CK-MB、cTnI有显著差异(P〈0.05).cTnI+Myo+CK-MB 2项或3项联合检测,更能提高特异性,cTnI +Myo+CK-MB在4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44.26%(27/61),90.16%(55/61),8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具有很高的诊断率.结论:联合监测Myo、cTnI、CK-MB可提高对AM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对再梗死发生、预后及观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辅助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通针法治疗。分析比较两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SAQ)、血清炎性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以及治疗期间及治疗后随访3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SAQ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中TNF-α、IL-6、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中CK、CK-MB、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及治疗后随访3个月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规治疗基础上,温通针法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痰瘀互结证),能有效改善心肌缺血,改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疑似心肌梗死病人早期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的浓度,探讨这些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选取新津县人民医院内科因胸痛收治的怀疑心梗的病人60例,在胸痛发作后入院时采静脉血1次,采血后立即分离出血清并进行血清心肌标志物的检测,按WHO标准分为AMI组和非AMI对照组。(2)CK-MB测定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仪器为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TnI和Mb则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仪器为BECKMAN COUL TER ACCESS2。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AMI组血清CK-MB、cTnI、Mb的浓度均高于非AMI组(P〈0.01)。(2)CK-MB的特异性为71.62%,敏感性为89.24%;cTnI的特异性为96.21%,敏感性为85.62%;Mb的特异性为94.32%,敏感性为86.21%。结论:(1)AMI组血清CK-MB、cTnI、Mb的浓度均高于非AMI组(P〈0.01)。(2)在常见心肌标志物中,cTnI对AMI的诊断特异性最高,而敏感性则是CK-MB最高,Mb是AMI发生后最早的可测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JMA)和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急诊住院143例患者检测的IMA和H—FABP结果,以阴性阳性为判断标准,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在143例患者中联合IMA和H—FABP检测比单项检测的敏感性,诊断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均有明显提高。结论:联合检测IMA和H—FABP可能对ACS患者的早期诊断,减少漏诊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etion,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50例正常对照和76例AMI患者在发病0~3h,4~6h时,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含量,比较分析AMI组与对照组各心肌损伤标志物阳性率及各项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AMI组各心肌损伤标志物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FABP阳性率明显高于cTnI和CK-MB(P<0.05)。H-FABP在发病0~3h内诊断的敏感性为81.6%,特异性为96.0%,均高于cTnI和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ABP在发病4-6h内诊断的敏感性为98.7%,特异性为92.0%,显著高于CK-MB和cTn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ABP对AMI早期诊断有较高的灵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胸痛患者的筛查及早期AMI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在小儿腹泻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小儿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组(重型腹泻组)30例和B组(轻型腹泻组)30例,同时选取同期的30名健康儿童为C组,后将A、B、C三组的血清AST、LDH、CK、HBDH、CK—MB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A组血清AST、LDH、CK、HBDH、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B组明显高于C组,经比较,P〈0.05或P〈0.01,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但是不同性别的患儿的血清AST、LDH、CK、HBDH、CK—MB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心肌酶谱检测对小儿腹泻患者的疾病的发展转归有着一定的预测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一代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对23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1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及23例非AMI患者的血清心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及CK-MB进行检测,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并对AMI组和UA组各指标做对比分析.结果:cTnT、cTn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灵敏度一致(P〉0.05),而均高于CK-MB(P〈0.01).通过利用肌钙蛋白T正常值的临界值作为诊断标准,预防11例MACE的发生.肌钙蛋白T升高至临界值时,可以提示心肌损伤(调整后的OR值:4.6,P=0.039),在随访的6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调整后的OR值:11.10,P<0.0001).结论:心肌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在AMI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较强特异性,采用肌钙蛋白T临界值,可以降低"假阴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白蛋白(hs-CRP)、P选择素和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联合检测在早期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U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因急性胸痛发作5 h内就诊患者,从中选取怀疑为UA的患者测定其血中hs-CRP、P选择素及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浓度,并对疑似UA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以确诊UA,评价三者联合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敏感性。结果急性胸痛发作5 h内就诊患者与健康受试者血中hs-CRP、P选择素和I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P选择素及IMA单独或两两联合,与三者联合诊断UA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A、P选择素和hs-CRP联合检测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且能提高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张持 《辽宁中医杂志》2014,(6):1205-1208
目的:观察养阴益气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纳入标准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中药组应用养阴益气中药组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体征(心悸、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头晕、失眠)、血清心肌酶(AST、LDH、CK、CK-MB)、动态心电图变化和中医证候疗效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患者的主要症状(如心悸、胸闷、胸痛、气短、乏力、低热、心烦、便秘),降低心肌酶(AST、,LDH,CK,CK-MB)和纠正心电图的异常表现方面,均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P<0.05,0.0 1)。在与西药常规治疗比较也发现,对于心悸、胸闷、胸痛、乏力和便秘的积分,中药组较西药组有明显的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症状疗效评价中,总有效率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1);总体证候疗效评价中,总有效率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对血清心肌酶(LDH,CK)的保护性降低作用,优于西药组(P<0.05)。但在心电图的疗效评价上,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养阴益气组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的患者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IMA、GPBB、CTNI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早期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溶栓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静滴;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缺血性修饰白蛋白、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肌钙蛋白I进行各时点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ACB值开始升高,在溶栓后达峰值,而后呈上升趋势,溶栓后12h基本恢复正常,治疗组AC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BB于溶栓后出现,4h达峰值,其后呈下降趋势;cTnI于溶栓后2h出现,其后呈上升趋势。治疗组于溶栓后及溶栓后2h、4h、6h、12h,GPBB、cTnI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CB、GPBB、cTnI浓度除在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在溶栓后不同时点、组间以及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IIA磺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临床50例已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血清心肌钙蛋白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测方法的特点,为临床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结果: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通过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均呈阳性,其中41例血清cTnI呈阳性,9例为心肌酶谱肌酸激酶同工酶呈阳性,根据两项检测指标联合判定为急性心肌梗死。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迫、一旦发病则现危象,如患者能得到及早诊断,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和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覆盖了患者的整个发作周期,是临床较为精准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格列齐特对2型糖尿病大鼠离体心脏缺血预适应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将造模成功的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缺血预处理组、糖尿病再灌注损伤组、糖尿病缺血预处理+格列齐特组、糖尿病再灌注损伤+格列齐特组。将对照组大鼠随机分为缺血预处理组、再灌注损伤组。分别于平衡灌注后、缺血再灌注开始及再灌注60 min末3个时间点分别收集冠脉流出液,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释放量;在再灌注末,取左心室游离壁心肌组织,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ATP敏感性钾离子(KATP)通道组成亚基Kir6.2和SUR2A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对于糖尿病非药物治疗大鼠,糖尿病缺血预处理组与糖尿病再灌注损伤组比较,冠脉流出液中LDH、CK、CK-MB无明显差异;Kir6.2和SUR2A mRNA及蛋白表达也均无明显差异。而与糖尿病缺血预处理组、糖尿病再灌注损伤+格列齐特组比较,糖尿病缺血预处理+格列齐特组均降低了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冠脉流出液中LDH、CK、CK-MB释放量(P<0.05);也使Kir6.2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但SUR2A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糖尿病再灌注损伤+格列齐特组比较,糖尿病缺血预处理+格列齐特组SUR2A蛋白表达水平也增加明显(P<0.05)。结论格列齐特对心肌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无不利影响,反而能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