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魏明通  胡乃中 《安徽医学》2016,37(5):512-516
目的 分析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 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2月至2015年3月消化内科收治的7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腹型过敏性紫癜好发于青年(75.7%),春夏冬季(85.7%),发病前有可疑诱因的51.4%,临床表现常为恶心呕吐和消化道出血,伴有腹痛,腹痛性质常为阵发性绞痛、胀痛或隐痛,腹部体征以压痛为主97.1%(68/70),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皮疹出现先于消化道症状易于诊断,皮疹出现迟于消化道症状容易误诊,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患者误诊率47.1%(33/70)。误诊原因常为急性胃肠炎、阑尾炎者、胆道疾病、消化道溃疡等;腹型过敏性紫癜内镜下表现常累及上消化道胃体、胃窦和十二指肠的球、降部,下消化道常累及回肠末端和直肠,内镜下表现形式常为黏膜的红斑、充血、糜烂、溃疡,常成广泛性病变,其病理表现为黏膜慢性炎、炎性细胞的浸润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黏膜坏死;腹型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组的上肢、躯干紫癜和CRP值升高高于过敏性紫癜无消化道出血组(P<0.05)。结论 十二指肠球降部和胃体、胃窦、在腹型过敏性紫癜常累及;腹型过敏性紫癜中上肢、躯干的皮疹和CRP的升高有助于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对笔者医院37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的特点是以腹痛、恶心、呕吐、黑便等消化道症状为主,腹部体征与消化道症状的严重程度不相符,伴四肢皮疹、关节疼痛或肾脏损害.结论 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复杂,需详细询问病史,当出现消化道症状伴关节痛或尿检异常时,需考虑该病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
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内镜特点及误诊原因,以提高对此病认识。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的64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行胃镜检查,14例行结肠镜检查。结果临床表现的特点是以腹痛、消化道出血、腹泻为主,分别为89.8%、46.5%和12.8%。内镜下胃肠道黏膜呈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广泛多发的充血、水肿、出血点、糜烂、多发溃疡等,上消化道以十二指肠降段最严重,下消化道以末段回肠最严重。12例被误诊,分别误诊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等。结论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复杂,易造成误诊,结合该病的临床及内镜特点,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对21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病人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误诊时间2~12 d;初诊误诊率达85.7%(18/21);误诊为急性胃黏膜病变2例,胃溃疡1例,十二指肠球溃疡3例,急性胃肠炎4例,急性菌痢1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2例,急性胰腺炎2例,溃疡性结肠炎1例,急性阑尾炎2例。结论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由于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早期很难作出诊断,极易误诊,一旦明确诊断要及早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5.
陈超伍  耿艳鸣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0):2422-2423,2427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常见误诊原因,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使用CNKI检索,以腹型过敏性紫癜和误诊为关键词,检索2000-2010年文献11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分析误诊原因。并附1例合并败血症的反复被误诊的腹型过敏性紫癜报道。结果:文献11篇共报道了439例腹型过敏性紫癜,被误诊143例,误诊率达到为32.6%。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容易造成误诊,通过结合该病的临床特点,并注意防止可能导致误诊的原因,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首发症状与误诊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92例儿童过敏紫癜的临床表现,首发症状与误诊的关系.结果 本组皮肤紫癜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77.17%),误诊率5.63%,其次为胃肠道症状首发(17.39%),误诊率81.25%,再次为关节(4.35%)、肾脏(1.09%)症状,误诊率分别为75%、100%.结论 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多样,医务人员要提高对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认识,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7.
杨斌  赵燕 《实用全科医学》2008,6(3):268-269
目的 探讨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与内镜表现,为该病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28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与内镜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患者均在2~6周治愈。其中,初诊为腹型过敏性紫癜者仅3例,误诊率为89.3%。误诊为胃溃疡2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3例;急性胃黏膜病变4例;急性胃肠炎3例;急性胰腺炎4例;急性阑尾炎5例;溃疡性结肠炎2例;克罗恩病2例。结论 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胃肠黏膜广泛散在大小不一的出血点和雪花状多发溃疡。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腹痛剧烈而部位多变、腹部体征轻微是其临床表现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与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以及转归。结果24例患者入院后有15例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误诊率高达62.5%。经过解痉剂及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待皮肤紫癜出现后考虑腹型过敏性紫癜,改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以上2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具有腹痛部位多变、腹部体征轻微的临床特点,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总结 32例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特点及预后。结果 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以部位不固定的剧烈腹痛为主 ,并有反复发作 ,合并消化道出血占 93.4%。结论 腹型过敏性紫癜以腹痛为主要表现 ,常伴消化道出血 ,病程较长 ,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紫癜也称Schonlein~Henoch综合征,好发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临床上分为皮肤型、关节型、腹型、肾型及混合型,以腹痛、恶心、呕吐、便血等为首发表现的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少见.由于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皮肤紫癜出现晚于腹部症状,早期很难作出诊断,极易误诊.2006年7月~2010年12月收治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的过敏性紫癜11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过敏性紫癜为小儿临床常见病,并发症多,复发率高.其以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内沉积为主要表现,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是儿童中发病率最高的血管炎性疾病[1].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紫癜、黏膜出血,也可伴有皮疹、关节痛、腹痛及肾脏损害.根据主要临床表现可分为皮疹型、腹型、关节型、肾型和混合型及少见类型.腹型过敏性紫癜以阵发性腹痛、呕吐及血便等消化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早期易误诊为其他消化道疾病,应受到临床重视.现将本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17例误诊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使用CT方法诊断的效果和对患者的意义.方法 方便收集该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20例出现了皮疹的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将其设置为皮疹组.另收集该院20例未出现皮疹症状的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将其设置为非皮疹组.对两组患者均需要使用CT方法检查,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等.结果 皮疹组患者中有17例使用CT诊断后发现小肠以及结肠局部肠管出现节段性水肿增厚以及盆腔积液症状,占比85%.非皮疹组中16例用CT诊断后发现小肠以及结肠局部肠管出现节段性水肿增厚以及盆腔积液症状,占比8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两组均未出现误诊手术情况.结论 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诊断时,CT诊断可有效避免误诊漏诊,尽快对其实施有效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过敏性紫癜误诊为消化道疾病的原因及确诊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6年11月期间35例在我院误诊为消化道疾病的过敏性紫癜患者,对全部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了解患者的临床特征,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确诊方法进行探寻。结果通过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显示,35例患者中,主要是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68.57%(24/35),对误诊原因分析显示,主要是因缺乏对于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认识、未详细进行体检及没有对病史进行详细询问等导致。结论过敏性紫癜在临床上易被误诊为消化道疾病,在诊断中应充分完善相关检查并结合具体临床表现、病史等,以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杨莉莉  刘翠华  刘栋 《重庆医学》2018,(9):1188-1190
目的 探讨成人和儿童过敏性紫癜在临床表现和预后中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儿童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过敏性紫癜患者320例的资料,比较成人及儿童过敏性紫癜在临床表现和预后的差异.结果 紫癜主要分布于双下肢,但分布于双上肢的比例成人高于儿童(43.8% vs.20.1%);儿童过敏性紫癜较成人更容易出现关节症状(55.4% vs.26.0%);成人过敏性紫癜较儿童更容易出现腹泻(20% vs.1.6%);成人过敏性紫癜患者更容易出现血清IgA水平的升高和贫血(26.3% vs.3.5%,25% vs.7.1%).成人过敏性紫癜患者的肾损害较儿童更严重(78.1% vs.29.0%);进行31个月的随访后发现成人过敏性紫癜进展至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比例是9.4%,儿童是1.3%.结论 成人和儿童过敏性紫癜在临床表现上存在巨大差异;成人过敏性紫癜更容易出现肾脏受累及肾脏受损的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5.
尹燕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9):1044-1045
过敏性紫癜,好发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以腹痛、恶心、呕吐、便血为首发症状的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少见。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并且皮肤紫癜出现晚于腹部症状,早期很难作出诊断。现就我院近6年来7例误诊病例报告如下,着重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腹型紫癜的胃镜特点及临床表现,以期提高对腹型紫癜早期症状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的机率.方法 对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30例腹型紫癜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胃镜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主要为腹痛,多位于脐周,疼痛较剧烈,胃镜下胃及十二指肠降部黏膜均有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点片状出血、糜烂或溃疡.结论 多数腹型紫癜患儿存在消化道症状,胃镜下消化道黏膜病变检出率较高,胃镜检查可提高对腹型紫癜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内镜表现.方法 对35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内镜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5例患者均有腹部绞痛,腹痛部位多变、不固定,而腹部体征轻微,57%的患者伴恶心、呕吐,48.6%的患者有呕血、便血,100%患者大便潜血阳性,30%患者血尿淀粉酶升高,腹痛发生后2~9 d出现下肢紫癜.内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点、溃疡,以十二指肠、回盲部和升结肠病理改变最严重,食管黏膜正常.解痉剂和抗酸药治疗无效,糖皮质激素有效.结论 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腹痛剧烈而部位多变,腹部体征轻微,胃肠黏膜有广泛散在大小不一的出血点和多发性溃疡.  相似文献   

18.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旭  鹿玲  韦红  李启先 《安徽医学》2012,33(6):664-665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HSP)合并消化道出血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其他脏器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125例腹型HSP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有无消化道出血分为消化道出血组和无消化道出血组,所有病例出院后均随访6个月以上。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和消化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其并发其他脏器损害特别是肾脏损害的差异。结果腹型紫癜患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便血、腹胀、腹泻。腹型紫癜组中消化道出血患儿与非消化道出血紫癜组相比,多脏器损害尤其肾脏受累的比例明显增高(P0.01)。结论腹型HSP合并消化道出血多脏器损害症状较多,肾脏损害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肾损害相关因素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季节:第1、2、3、4季度的发病率依次为31.7%、26.8%、11.5%、30.7%;诱因:感染38例(36.5%),食物过敏10例(9.6%),肾损害者32例(31.0%),其中单纯皮肤型、皮肤+腹型、皮肤+关节型、皮肤+关节+腹型患儿肾损害发生率分别为16.2%、38.3%、41.5%、67.2%。结论过敏性紫癜发病率以1、2、3季度发病人数较多;发病诱因以感染为第1位;过敏性紫癜早期出现较多肾外症状者,易发生肾损害;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易误诊为急腹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8年6月-2009年6月本院儿科收住的5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表现及肾损害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首发症状主要为单纯紫癜者11例(20.37%),肾损害发生于紫癜复发者(76.92%)的比例高于初发者(60.71%).表现为单纯紫癜、紫癜加关节症状、紫癜加消化道症状、紫癜加消化道加关节症状者肾损害发生率分别为45.45%、 54.55%、 75%、 85%.结论 过敏性紫癜复发患儿肾损害发生率较高;早期出现较多肾外症状尤其是消化道症状者,易发生肾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