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2 毫秒
1.
利用钯催化反应合成了一类侧链含不同烷氧取代基(甲氧基,辛烷氧基,十二烷氧基)的聚时苯撑乙炔,讨论了侧链烷氧取代基对聚对苯撑乙炔的分子量和溶解性的影响,比较了聚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2.
利用Stille 耦合反应合成了新型单体5,8-二呋喃基萘基喹喔啉,溴化后与不同长链烷氧基侧链的对苯撑乙炔共聚,合成了聚[2,5-二(辛氧基)1,4-苯撑乙炔撑-5,8-二(呋喃基)萘基喹喔啉(PⅠ)和聚[2,5-二(十二烷氧基)-1,4-苯撑乙炔撑-5,8-二(呋喃基)萘基喹喔啉(PⅡ)。通过FT-IR、1H-NMR等手段对单体和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循环伏安法对聚合物的光、电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单体和共聚物PⅠ、PⅡ在长波处的紫外-可见吸收峰分别为435、418、423 nm,相应的荧光发射峰分别为551、589、579 nm。2种共聚物均在1.54 V处出现氧化峰,无相应的还原峰。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一种新单体5, 8-二(5′-溴3, 4-乙撑二氧噻基)-萘基喹喔啉,并通过Sonogashira偶合反应将此单体与带有不同长链烷氧基的对苯乙炔进行交替共聚,得到了聚[(2, 5-二庚氧基1, 4-苯撑)乙炔撑5, 8-二(3, 4-乙撑二氧噻基)-萘基喹喔啉-(PI)和聚[(2, 5-二十二烷氧基-1, 4-苯撑)乙炔撑-5, 8-二(3, 4-乙撑二氧噻基)萘基喹喔啉](PII)。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傅里叶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循环伏安和热重分析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PI和PII有相似的光学特性,均在490 nm处出现紫外-可见最大吸收峰,在613 nm处出现荧光最大发射峰;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活性较好;在-1.0~2.0 V出现电致变色现象,颜色由红色变为深蓝色。  相似文献   

4.
以对甲氧基苯酚和溴代正壬烷为原料,通过醚化、氯甲基化和脱氯化氢反应得到可溶性的聚(2-甲氧基-5-壬氧基)对苯乙炔,以其为发光层装配了聚合物单层电致发光器件,研究了它的电致发光和光致发光性质;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起亮电压为7V。聚合物的结构由IR、^1H-NMR及UV/Vis光谱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5.
采用Wittig反应合成了一种分子主链上烷氧基取代刚性共轭聚对苯乙炔(PPV)民柔性聚氧化乙烯(PEO)链段交替排列的、可溶于氯仿与四氢呋喃等普通有机溶剂的新型结构的聚对苯乙炔类功能性发光共聚物EO-PPV。采用FT-IR、^1H-NMR、DSC、GPC、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并制备了结构为(Al)Ca/EO-PPV/ITO的单层电致发光器件、器件的最大发光波长位于475nm(蓝光)。  相似文献   

6.
采用AlCl3-CuCl2催化体系合成了聚对苯撑,并用FeCl3在硝基甲烷溶液中对聚对苯撑进行了掺杂,研究了掺杂浓度,温度,时间和空气中暴露时间对聚对苯撑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后的聚对苯撑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在空气中放置3个月电导率基本不变,其电导率约1S/m,另外,利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研究了掺杂对聚对苯撑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跟踪用直接聚合法制备可溶性的聚对苯乙炔衍生物的反应过程,结果表明反应仍然经历了生成前聚物的过程。控制反应条件使聚合反应首先生成前聚物,在前聚物烯化反应阶段加入起增溶作用的长链醇,得到了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的、主链中含非共轭链段的聚对苯乙炔衍生物。用该聚合物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在5-6V电压驱动下发光,发光峰位于580nm左右。  相似文献   

8.
利用双卤甲基苯衍生物在强碱诱导下的缩合反应,合成了共轭态可溶的聚对苯乙炔,并利用IR,UV-Vis,^1H-NMR,TGA等对聚合物结构与性能进行了有征,其Nn=0.48×10^4。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峰值波长为486nm,起亮电压为22V。  相似文献   

9.
聚(3-烷基噻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详述了聚(3烷基噻吩)的化学合成方法、电化学合成方法及近期新兴的微波辐射辅助合成法;并总结了聚(3=烷基噻吩)在光伏电池材料、电致发光材料和热电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及现状。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烷基取代聚噻吩的三种合成方法,即Fe(Ⅲ)催化剂合成法、Ni(O)催化剂合成法和Cu/PdCl2催化剂合成法。介绍了烷基取代聚噻吩稀溶液和薄膜的光吸收、光发射性能,薄膜的热致变色性能及以这些材料为发光活性物质制作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性能,展望了烷基取代聚噻吩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在多聚磷酸介质中,用共缩聚的方法合成了苯撑苯并二噻唑(BZT)和苯撑并二恶唑(BZO)的共聚物P(BZT-BZO)。特性粘数测定结果表明所得共聚物分子量约为 20,000。用红外光谱及X-光衍射法测定了共聚物结构,表明共聚物是有两均聚物的结构的加和性。共聚物的多聚磷酸溶液具有搅拌乳光现象,表示该共聚物亦具有溶致性液晶高分子特征。由液晶相成膜的共聚物薄膜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聚马来酸酐,考察不同聚合条件对聚马来酸酐产率的影响。将所合成的聚马来酸酐与十八醇、十六醇和十四醇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三种两亲性的大分子表面改性荆聚马来酸酐十八醇酯(PMAO)、聚马来酸酐十六醇酯(PMAH)和聚马来酸酐十四醇酯(PMAT)。对这三种聚马来酸酐高级醇酯/聚乙烯共混体系的表面亲水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全反射红外光谱对聚马来酸酐高级醇酯共混体系薄膜进行表征,发现聚马来酸酐高级醇酯可以在聚乙烯薄膜表面富集,接触角测量表明聚马来酸酐高级醇酯的加入可以有效降低聚乙烯薄膜的水接触角。  相似文献   

13.
采用3种类型的电活性界面层材料,如高介电常数材料酞菁铜(CuPc)、电子导体原位合成的聚(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H)以及离子导体聚乙烯基磷酸(PVPA)和商业的PEDOT-PSSH (BaytronP),研究了界面层对铁电共聚物薄膜的疲劳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类型的电活性界面层材料,包括电子、离子导体和含偶极子的高介电常数材料都能为铁电薄膜提供补偿电荷从而提高器件的铁电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4.
用荧光黄作发光层,以酞菁铜作空穴传输层,构成了三种结构类型的电致发光器件:ITO(铟-锡氧化物)/荧光黄/铝,ITO/酞菁酮(蒸涂膜)/荧光黄/铝及ITO/酞菁酮(LB膜)荧光黄/铝。比较了酞菁铜蒸涂膜及其Langmuir-Blodgett(LB)膜的电传输特点,并对器件的电光特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应用DSC和FTIR分析技术,研究了芳基乙炔聚合物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和固化反应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芳乙炔聚合物固化过程中主要形成顺式共轭多烯结构。芳基乙炔聚合物的固化反应活化能为108.6-119.7kJ/mol,单体结构对聚合物的固化反应速率有明显影响,聚1,4-二乙炔基苯(p-DEB)的固化反应速率比聚1,3-二乙炔基苯(m-DEB)快。  相似文献   

16.
《医学教育探索》2004,(4):710-717
研究论文 主链禽兰苯胺单元的聚苯乙炔的合成及其电致发光性能……………………………………………………来国桥,拜敏制,捌燕刚 (1) 聚苯胺/纳米二氧化锰复合材料I:原位氧化合成制备………………………………………………………生瑜,陈建定.朱德钦(5) 聚苯胺/纳米二氧化锰复合材料Ⅱ:形貌表征…………………………………………………………………生瑜。陈建定,朱德钦(11) 聚苯胺/聚乙烯醇导电复合材料合成的研究………………………………………………………………任斌,黄河,刘少琼,等(16) 绝缘聚合物对聚苯胺复合物导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HeckSonogash FTIRa偶合法合成了含五蝶烯(Pentiptycene)基团的新型荧光共轭聚合物——聚对苯撑乙炔撑衍生物(PPE),分别为:侧链不对称烷氧基取代的PPE 1和侧链单、双丙基七异丁基多面体齐聚倍半硅氧烷(POSS)取代的PPE 2、PPE 3。采用FT-IR、1H-NMR、UV-Vis、荧光发射光谱、TGA等仪器对PPE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并研究了其与TNT之间的荧光响应。结果表明:PPE 1、2、3均表现出良好的荧光性能及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对TNT显示出很高的猝灭敏感性,其荧光猝灭效率与TNT的浓度曲线表现为非线性关系,特别是侧链引入POSS的PPE 2,提高了PPE的荧光量子产率及与TNT荧光猝灭效率,同时,PPE的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显像在肺栓塞及其病因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到我科行肺通气(PPV)/肺灌注(PPI)/下肢深静脉显像(RNV)检查且最后临床确诊肺动脉血栓栓塞症(FIE)患者核素显像资料。结果128例患者核素显像资料结果肺通气(PPV)/肺灌注(PPI)不匹配;128例FIE患者中RNV检出下肢深静脉病变者107例,占83.4%。结论PPI-PPV RNV是诊断FIE及其病因的有效,方便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4-三甲基硅基苯乙炔(SPA)单体,采用核磁共振谱(1H-NM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在Pd(PPh3)2Cl2和金属共催化剂催化下制备了聚4-三甲基硅基苯乙炔(PSPA)。PSPA易溶于氯仿、甲苯等有机溶剂,成膜性较好,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热稳定性。热重分析(TGA)表明其5%失重温度为300~310 ℃。PSPA膜对CO2气体透过系数达到848 Barrer,并具有较高的透过选择性,分离系数达到12.68,摆脱了“Robeson”上限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经由Witig-Horner反应合成了一种可溶的PPV主链含有电子传输基团的新型结构电子聚合物。该低聚物的Mw=1000、Td=270℃,可溶于氯仿和四氢呋喃。构造了最简单的三明治式电致发光器件ITO/O-PPV(80nm)/Al,其电致发光和光致发光光谱基本一致。该器件与同样结构的PPV相比其EL表现出在509nm处单一的宽峰,而PPV的器件为520nm和550nm的双峰。另外由于主链上含有电子传输特性的二唑基团及聚合物材料的分子量较小,器件的量子效率达到0.13%,是同样结构器件PPV量子效率的五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