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背景:丝素蛋白膜用二氧化硫处理后,可表现出抗凝血活性,但丝素成膜后柔韧性及抗牵拉伸展等性能较差,如果将丝素蛋白涂覆于膨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表面,并对涂覆后的丝素膜进行磺酸化处理,不但解决了上述不良因素,还能显著改善膨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的血液相容性。 目的:研究等离子体磺酸化丝素蛋白膜聚四氟乙烯复合小口径人工血管(复合血管)的制备过程,并探讨其制备过程的可行性。 方法: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普通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内表面,将制备并浓缩到一定浓度的丝素蛋白溶液均匀涂覆到人工血管内表面,再次使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人工血管内表面的丝素膜进行磺酸化处理。以普通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为对照,进行接触角及磺酸化效果检测。 结果与结论:氩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前后接触角分别为87.7°和65.1°,涂覆丝素蛋白后接触角为106.2°,二氧化硫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接触角为92.9°;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检测对照丝素膜表面仅有微量的硫元素(0.12%)存在,经过二氧化硫等离子体处理后丝素表面的硫元素含量上升到2.89%;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中的S2p峰拟合曲线显示了复合血管表面的S原子主要是磺酸基团(-SO3H)。说明实验已制备出理论上具有抗凝血性能的血管。 关键词:聚四氟乙烯;丝素蛋白;血液相容性;低温等离子体;二氧化硫;人工血管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08.007  相似文献   
2.
微流控芯片在蛋白质组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微电子及微机械等制作技术的不断进步,操作单元灵活组合和规模集成的微流控芯片在蛋白质组分析中的优越性日趋明显.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微流控芯片在蛋白质组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用毛细管电泳直流恒电位安培法和脉冲安培法测定西药复合维生素B中B1、B2、B6和烟酰胺等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优化分离条件为:缓冲液Tris-H3BO3(20∶20mmol/L),分离电压+20.0kV。用脉冲安培法检测。  相似文献   
4.
蛋白芯片技术在肿瘤标志物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后期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传统单一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诊断方面有其局限性,而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则更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后期治疗。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为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背景:丝素蛋白膜用二氧化硫处理后,可表现出抗凝血活性,但丝素成膜后柔韧性及抗牵拉伸展等性能较差,如果将丝素蛋白涂覆于膨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表面,并对涂覆后的丝素膜进行磺酸化处理,不但解决了上述不良因素,还能显著改善膨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的血液相容性.目的:研究等离子体磺酸化丝索蛋白膜聚四氟乙烯复合小口径人工血管(复合血管)的制备过程,并探讨其制备过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普通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内表面,将制备并浓缩到一定浓度的丝素蛋白溶液均匀涂覆到人工血管内表面,再次使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人工血管内表面的丝素膜进行磺酸化处理.以普通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为对照,进行接触角及磺酸化效果检测.结果与结论:氩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前后接触角分别为87.7°和65.1°涂覆丝素蛋白后接触角为106.2°,二氧化硫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接触角为92.9°;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检测对照丝素膜表面仅有微量的硫元素(0.12%)存在,经过二氧化硫等离子体处理后丝素表面的硫元素含量上升到2.89%;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中的S2p峰拟合曲线显示了复合血管表面的S原子主要是磺酸基团(-SO_3H).说明实验已制备出理论上具有抗凝血性能的血管.  相似文献   
6.
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后期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传统单一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诊断方面有其局限性,而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则更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后期治疗。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为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骨架,通过酯化反应,在SMA上接枝不同链长的高级脂肪醇侧链,制备了一系列大分子表面改性剂。将SMA及其高级醇酯化物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共混,利用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及水接触角对共混体系的表面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添加量范围内(w≤0.04),SMA的高级醇酯化物可以在HDPE薄膜的表面择优富集,可明显降低薄膜的水接触角,提高薄膜的表面能。  相似文献   
8.
医用化学教学改革与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近年来我们对医用化学的教学过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组织研究性学习、开设选修课程、开展暑期科研活动等多方面的教学改革活动,加强了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改革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在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采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AT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极性组分聚乙二醇在聚乙烯/聚乙二醇共混物中的表面富集特性。研究结果认为不同组分表面自由能的差异以及聚乙烯基体的结晶异相排斥作用是导致聚乙二醇组分向共混物表面富集的主要驱动力,而极性组分相区的大小和分布则是影响其选择性迁移过程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通过添加合适相容剂的办法对聚乙二醇组分的表面富集程度进行有效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聚马来酸酐,考察不同聚合条件对聚马来酸酐产率的影响。将所合成的聚马来酸酐与十八醇、十六醇和十四醇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三种两亲性的大分子表面改性荆聚马来酸酐十八醇酯(PMAO)、聚马来酸酐十六醇酯(PMAH)和聚马来酸酐十四醇酯(PMAT)。对这三种聚马来酸酐高级醇酯/聚乙烯共混体系的表面亲水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全反射红外光谱对聚马来酸酐高级醇酯共混体系薄膜进行表征,发现聚马来酸酐高级醇酯可以在聚乙烯薄膜表面富集,接触角测量表明聚马来酸酐高级醇酯的加入可以有效降低聚乙烯薄膜的水接触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