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邵小燕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7):2613-2614
目的:探讨抚触及游泳保健对新生儿智力及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90例正常足月的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采用常规保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给予抚触并进行游泳,在两组新生儿6、12个月时采用小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进行智测,并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体格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在6、12个月时的运动行智力(MDI)和运动能力(PDI)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6、12个月时的身长、体重、头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抚触结合游泳能够显著促进新生儿智力及体格的发育,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儿科保健对早产儿智力和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早产儿10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保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儿科保健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智力发育指标与体格发育指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较,身长、体质量、头围等体格发育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较,运动发育指数、精神发育指数等智力发育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保健能够促进早产儿体格及智力发育,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给予早产儿早期抚触、被动体操和运动训练对其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89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并跟踪观察,根据是否按照要求坚持进行早期抚触、被动体操和运动训练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8例,比较两组早产儿出生后不同时间的体格发育及智能发育状况。结果:出生时研究组和对照组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第3、6、12个月研究组早产儿体重均显著>对照组(P<0.05),出生后第3个月两组早产儿身长与头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6、12个月研究组早产儿头围、身长显著>对照组(P<0.05)。出生后第3个月两组早产儿智能发育指标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第6个月的大运动、适应能力、社交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精细动作、语言得分在第6个月及在第12个月的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早产儿早期抚触、被动体操和运动训练对其体格和智能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发育支持护理模式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及智能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17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发育支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在7~14天对2组早产儿进行神经行为(NBNA)测试;在3、6、12个月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监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发育商(DQ)。结果:观察组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社会交往5个能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发育支持护理模式可促进早产儿神经行为及智能运动的发育;父母参与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既提高了为人父母的信心,又提高了对早产儿的发育支持,且经济、方便、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水床式“鸟巢”联合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体格发育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入的9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水床式“鸟巢”联合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体格发育指标(体重、头围、身长)、智能发育指标(智力发育指数、心理运动发育指数、神经功能评分)、并发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频发性呼吸暂停、感染、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总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早产儿的体格发育指标、智能发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早产儿的体格发育指标、智能发育指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早产儿的体格发育指标、智能发育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床式“鸟巢”联合袋鼠式护理有助于提升早产儿体格发育与智能发育水平,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具有广阔的推广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的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2名早产儿分为两组,一组42名接受早期干预,另一组40名作为对照,干预组自新生儿期开始干预治疗至2岁,两组早产儿均于6个月、1岁、2岁时分别进行体格(即身长、体重、头围)的测量和智能测试。结果:干预组幼儿从6个月-1岁、2岁时,体格发育快于未干预组(P<0.05或P<0.01)智能发育在6个月时智能发育指数(MDI)和对照组无差别(P>0.05),但两组运动发育指数(PDI)有差异(P<0.05),1岁和2岁时干预组较对照组MDI和PDI均有明显差异性(P<0.01)。结论:早期干预可有效地促进早产儿的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对早产儿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对其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12月转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滕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ICU)的早产儿13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干预法分为干预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两组早产儿开展随访评估,包括3和12个月龄的神经心理发育、体格发育以及生长发育异常的检出率。结果 干预组早产儿3、12个月头围、身高、体质量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早产儿3、12个月智能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早产儿生长发育异常总检出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73 5,P<0.05)。结论 优化延续性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改善其预后和生活质量,非常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脑和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将56例早产儿随机纳入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于出生第1周即给rHu-EPO750U.kg-1.w-1,隔日1次,每周3次,共6周,两组均给予维生素K1及补充水、电解质和能量等治疗。矫正胎(年)龄40周、3个月、12个月时两组早产儿均分别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和神经系统发育评估(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结果:矫正胎龄40周时,治疗组早产儿行为神经测定得分(39.14±0.51),明显高于对照组(35.10±0.97)(P<0.05);矫正年龄3个月、12个月时,智力发育指数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脑和神经行为发育可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家庭整合式照护模式对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发育情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NICU收入的9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NICU护理,观察组于NICU护理中实施家庭整合式照护模式。分别于收入NICU时及转出NICU时测定两组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体格发育指标(头围、身高、体重)以及早产儿家属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分并进行对比。结果收入NICU时两组的NBNA评分、体格发育指标、早产儿家属的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出NICU时两组的NBNA评分、体格发育指标、早产儿家属的QOL-BREF评分高于收入NICU时,且观察组转出NICU时的NBNA评分、体格发育指标、早产儿家属的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整合式照护模式有助于提高NICU早产儿发育情况及早产儿家属生存质量,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儿智力、运动发育的影响和脑性瘫痪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00例早产儿分为干预组54例和常规育儿组46例,常规育儿组采用常规喂养方法,干预组联合家长采取早期综合干预;分别于6个月、1岁时比较两组早产儿体格发育指标;于3个月、6个月、1岁、2岁比较两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于2岁时比较两组智能发育情况。结果:干预组脑瘫发生率为1.9%,显著低于常规育儿组(8.7%)(χ2=4.695,P<0.05);6个月和1岁时,干预组早产儿各项体格发育指标显著高于常规育儿组(P<0.05);干预组早产儿在3个月、6个月、1岁、2岁时MDI、PDI评分显著高于常规育儿组(P<0.05);2岁时,干预组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五大能区以及DQ评分显著高于常规育儿组(P<0.05)。结论:早期干预能够提高早产儿体格、智力和运动发育水平,预防和减少脑瘫儿的发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产儿早期综合康复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干预组(早产儿)16例,对照组(足月儿)18例。干预组接受抚触、药物治疗、高压氧、早期训练、婴儿操及按摩,早期教育,定期随访,以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检查量表进行智能发育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进一步干预,两组均于6、12、18个月龄时以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检查量表进行智能发育评估。结果:干预组6月龄时CDCC量表智力发育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12月龄时干预组智力发育指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18月龄时智力发育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6月龄、12月龄时干预组心理运动发育指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18月龄时干预组心理运动发育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产儿进行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神经行为及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根据血清胆红素水平,将40例高胆红素血症(NHB)新生儿分为NHBⅠ组(220.5~256.5μmol/L)、NHBⅡ组(256.5~342μmol/L)和NHBⅢ组(>342μmol/L)。同期出生的26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分别于生后2~5天、12~15天、26~28天进行评分,并在生后6个月、1岁时采用智力发育量表(CDCC)测定其智力发育。结果:观察组NBN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病因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黄疸的2~5天内NBNA总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智能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病因及不同程度的高胆红素血症均能影响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和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运动干预训练对窒息患儿生命早期体格发育、运动发育及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足月分娩的75例窒息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内容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干预)和观察组(44例,常规干预+早期运动训练)。分别测量两组患儿出生至生后不同时期头围、身长、体质量净增值及生后6个月时运动发育指数和智力发育指数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出生至生后6周、6~8周、8~12周及12~24周时身长净增值[(6.65±1.82)cm、(2.74±0.55)cm、(3.31±0.83)cm及(6.33±1.59)c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18±1.77)cm、(2.40±0.69)cm、(2.81±0.73)cm及(5.78±1.62)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5、3.66、3.61及4.52,均P<0.05);观察组患儿出生至生后6周、6~8周及8~12周时头围和体质量净增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生后12~24周时头围和体质量净增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出生6个月时运动发育指数(109.60±9.72)和智力发育指数(115.85±8.7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74±12.37)、(107.67±1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1、4.20,均P<0.05)。结论 窒息患儿早期(生后6个月内)行运动训练对促进生命早期体格发育、运动发育及智能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风险预警护理联合营养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取郑州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诊治的早产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风险预警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营养干预。比较2组患儿干预1、3个月时体质量、身长、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量表(NBNA)评分、小儿智能发育量表[智能发育指数(MDI)、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及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水平。比较2组患儿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1、3个月时,研究组患儿体质量及身长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3个月时,研究组患儿NBNA、小儿智能发育量表中MDI及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3个月时,研究组患儿PA、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预警护理联合营养干预能促进早产儿智能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早期反复小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早产儿神经发育远期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洛阳市某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7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2组研究对象均予以早产儿常规治疗,且均于出生后第8天起给予元素铁及维生素E口服,而观察组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给予rhEPO治疗,2组研究对象均持续治疗14天。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研究对象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计数(Ret),于纠正胎龄40周时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且行脑电图(EEG)及颅脑核磁共振(MRI)检查,并于出生后12个月时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估新生儿智能发育情况。结果 2组研究对象治疗前Hb,Hct及Re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研究对象的Hb,Hct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但观察组的Hb,Hct高于对照组(P0.05);2组研究对象的Ret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Ret高于对照组(P0.05)。纠正胎龄40周时,观察组研究对象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颅脑MRI异常率及EEG异常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生12个月时,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大运动、精细动作及语音3项的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反复应用小剂量rhEPO治疗能够防治早产儿贫血,并有效促进其神经功能发育,进而改善其神经发育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神经发育和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常德市妇幼保健院儿保中心早产儿门诊接诊的183例早产儿,按照家长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111例和对照组72例。所有早产儿均进行一般育儿指导,对照组常规养育,观察组采取医院与家庭联合干预进行养育。比较两组早产儿的神经发育和体格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12个月和18个月时的身高、体质量以及头围与对照组早产儿相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中枢性协调障碍发生率在3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个月和12个月时,观察组早产儿中枢性协调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在6、12和18个月时的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早产儿,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长普遍重视早产儿的体格发育问题;早期干预能有效促进早产儿神经发育,降低早产儿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提高早产儿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早产儿(premature infant,PI)出院前实施母婴同室个体化照护指导(rooming individualized care guidance,RICG)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入选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45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各225例。对照组出院前实施常规照护,观察组出院前实施RICG。比较两组早产儿体格以及神经行为的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纠正胎龄40周后和3个月的体重、身高以及头围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而在6个月以后,两组的体格发育情况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发育商数评分、粗大运动评分、精细运动评分、认知评分、言语评分以及社会交往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ICG对于早产儿的体格以及神经行为发育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8.
许玮 《中国妇幼保健》2018,(24):5692-5694
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联合心理辅导在儿童体格、心理发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定期接受健康检查的120例正常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儿童接受健康教育干预,研究组儿童接受健康教育联合心理辅导。比较两组儿童干预后6个月儿童体格增长情况、心理发育、智力发育状况。结果干预后6个月研究组儿童的身高增长、头围增长、体质量增长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儿童心理发育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研究组儿童的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心理辅导在儿童体格、心理发育中的应用价值高,能有效促进儿童体格、心理健康发育,提高儿童智力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袋鼠式护理干预对早产儿智力,体格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0例早产儿作为护理干预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全部早产儿平均纳入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其中,对照组早产儿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袋鼠式护理干预,比较护理1个月后两组早产儿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体格增长状况以及运动功能发育状况及早产儿家属对护理方式满意程度。结果两组MDI和PDI评分对比,护理前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评分明显提升,而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更优(P<0.05)。两组护理后早产儿体格状况、运动功能状况和早产儿家属对护理方式满意程度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袋鼠式护理干预方式对早产儿的智力、体格和运动功能改善状况更为明显,相比于常规护理方式家属满意率和认可度更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早期综合保健服务对儿童体格与智力、运动发育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期间该院儿童保健门诊系统管理的50例足月产健康新生儿。所有婴儿均为母乳喂养。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儿童接受早期综合保健服务,对照组儿童接受常规保健服务,并定期来院接受健康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不同时间段体格发育以及智力、运动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在6个月、12个月龄时身长、体重及头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678、7.402、6.198;6.904、8.925、8.752,均P0.05);且观察组儿童在6个月、12个月龄时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及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113、22.184;8.918、6.241,均P0.05)。结论在促进儿童体格、智力及运动发育中,早期综合保健服务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