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钩藤-桑寄生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并筛选出钩藤、桑寄生药对的药物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基因名片数据库(GeneCards)及DisGeNET数据库筛选原发性高血压的疾病靶点。利用韦恩平台(Venny)取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疾病靶点交集,得到共同靶点。通过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Cytoscape CentisCape 2.2插件提取核心靶点进行分析,并构建“有效成分-核心靶点”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将富集结果可视化。结果:共筛选出钩藤-桑寄生的活性成分32个,作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靶点有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1(AKT1)、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等;主要集中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预测党参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的相关靶点及信号通路,探讨其发挥治疗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网络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党参的有效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其潜在靶点;通过检索DisGeNET数据库获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的相关靶点后,构建“药物-疾病”共同靶点韦恩图;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党参-有效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借助Cytoscape软件获取核心成分、关键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分子对接将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结果验证。结果:筛选获得党参作用于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有效成分16个,疾病共同靶点116个,关键靶点5个;GO功能富集获得党参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生物学过程主要富集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反应的正调控、循环系统过程、激素水平的调节、调节离子传输、细胞对氮化合物的反应等;KEG...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附子理中汤(FZLZD)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性病(NAFLD)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检索TCMSP数据库筛选出FZLZD药物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并借助Uniprot平台进行靶点蛋白规范化处理。检索GeneCards与OMIM数据库得到NAFLD靶点基因,进一步获取药物和疾病共有靶点,即为FZLZD治疗NAFLD的潜在靶点基因。利用Cytoscape 3.7.2绘制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利用Cytoscape 3.7.2结合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80种药物活性成分、43个潜在作用靶点;富集分析获取808个生物学过程及25条与NAFLD相关信号通路。结论:FZLZD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信号通路协同调控NAFLD。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麝香通心滴丸治疗心力衰竭的潜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药综合数据库(TCMID)筛选麝香通心滴丸潜在的活性成分与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检索心力衰竭相关的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共有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最后应用R Studio的clusterProfiler包进行基因本体(GO)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根据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且类药性(DL)≥0.18为标准筛选出化合物92个有效成分。从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得13194个与心力衰竭相关的靶基因,有效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共筛选出140个共有基因。这些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对药物的反应、循环系统血管过程、对类固醇激素的反应、管径的调节、血管直径的调节等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主要包括神经递质受体活性、G蛋白偶联氨受体活性、突触后神经递质受体活性、肾上腺素能受体活性等。活性物质主要作用于神经活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等通路。结论麝香通心滴丸中的有效成分可能通过调节血管直径、改变激素作用、改善代谢等机制对心力衰竭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的方法探讨疏脑解郁汤中半夏-陈皮药对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医药系统药理学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半夏、陈皮的主要化学成分及相关靶点,并结合相关文献对TCMSP所获得的有效成分进行补充。根据药物动力学筛选出中药活性组分;通过UniProt数据库进行靶点信息筛选;运用GeneCards、OMIM、DrugBank数据库获取卒中后抑郁的主要靶点;通过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通过STRING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并挖掘网络中潜在的功能。通过Metascape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通过实验运用蛋白质印迹法对重要靶点进行验证。结果:共筛选出半夏、陈皮13个有效成分、118个作用靶点;卒中后抑郁相关靶点1 366个。半夏、陈皮作用于卒中后抑郁的GO生物过程主要涉及细胞对有机环状化合物的反应、膜电位的调控、正调控细胞凋亡、离子运输的调节、对缺氧的反应;KEGG通路主要涉及癌症通路、血清素能突触、雌激素信号通路、环磷酸腺苷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通路、内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探究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作用机制,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HAG)的主要活性化合物、潜在靶点和相关通路。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对半夏泻心汤药物活性化合物及药物作用靶点基因进行筛选。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收集HAG疾病相关靶点,对药物作用靶点及疾病相关靶点进行韦恩分析,确定药物作用潜在靶点;应用Cytoscape 3.6.1软件以及String数据库分别构建"药物-化合物-潜在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及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运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京都基因及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终筛选出槲皮素、山柰酚和汉黄芩素等150种药物活性化合物,涉及SATA3、TP53、MAPK1等109个潜在靶点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96条作用通路。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HAG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其抑菌、抗炎、调控癌症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探究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作用机制,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HAG)的主要活性化合物、潜在靶点和相关通路。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对半夏泻心汤药物活性化合物及药物作用靶点基因进行筛选。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收集HAG疾病相关靶点,对药物作用靶点及疾病相关靶点进行韦恩分析,确定药物作用潜在靶点;应用Cytoscape 3.6.1软件以及String数据库分别构建"药物-化合物-潜在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及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运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京都基因及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终筛选出槲皮素、山柰酚和汉黄芩素等150种药物活性化合物,涉及SATA3、TP53、MAPK1等109个潜在靶点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96条作用通路。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HAG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其抑菌、抗炎、调控癌症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丹参饮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和UniProt数据库校正筛选出丹参、砂仁和檀香的有效活性成分;运用GeneCards数据库、NCBI基因数据库及OMIM数据库获取心力衰竭的疾病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图,运用拓扑分析和MCODE聚类分析获得核心作用靶点,并对核心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丹参饮3味中药中筛选出78个化合物、264个靶点,心力衰竭靶点2 273个,交集靶点86个,关键靶点36个。GO功能富集分析生物学过程共1 900条,KEGG筛选出通路165条。结论:丹参饮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通路干预心力衰竭,可能涉及的靶点包括蛋白激酶B(AKT1)、白细胞介素-6(IL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胱天蛋白酶3(CASP3)、热休克蛋白90α家族A类成员1(HSP90AA1)、低聚果糖(FOS)等,涉及的信号通路包括白细胞介素-17(IL17)、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基化终产物受体(AGE-RAGE)、松...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灵芝调控免疫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和筛选灵芝有效成分,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其潜在作用靶点。从GeneCards、DrugBank、OMIM、PharmGKB、TDD数据库中获取免疫调控相关靶点,整合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疾病网络图,筛选核心成分。利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筛选核心蛋白。利用R软件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通过分子对接技术进行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共获取灵芝活性成分43个,作用靶点499个,免疫相关靶点12 454个,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483个。KEGG通路分析显示交集基因主要富集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cAMP信号通路、蛋白多糖与癌症等信号通路。GO富集分析显示,交集基因主要参与脂质代谢过程的调节、肽基-丝氨酸磷酸化、肽基-丝氨酸修饰等过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主要核心成分与核心蛋白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研究构建的灵芝“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灵芝多成分、多靶点的复杂作用机制,为灵芝的临床应用和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探讨鸡血藤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鸡血藤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基因,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检索AA的相关靶点基因,通过韦恩图分析其交集。应用R软件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应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关键靶点-通路-疾病网络。结果 通过TCMSP筛选获得24种活性成分,其对应的靶点基因56个。经GeneCards数据库检索,获得AA的疾病靶点基因1 665个。韦恩图分析结果显示其交集靶点基因21个。基于该21个关键靶点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共获得1 052个富集结果,包括生物过程(BP)1 012个、细胞组分(CC)13个、分子功能(MF)27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获得70条信号通路,主要通路包含细胞凋亡、p53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以及病毒、癌症、传染病等疾病相关通路。结论 鸡血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相互作用发挥治疗AA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鸡血藤治疗AA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滋肾活络方改善高血压左室肥大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获取滋肾活络方所含化合物成分,筛选潜在活性成分;整合Swiss Target Prediction、The Hu-man Phenotype Ontology(HPO)、DisGeNET数据库...  相似文献   

12.
目的使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川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TCMSP)数据库筛选川芎的活性成分及质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药物靶点。在DrugBank和DisGeNET数据库筛选出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靶点。通过STRING构建靶点蛋白互作网络,运用Cytoscape绘制网络并进行拓扑学分析。使用Omicshare对相关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与KEGG富集分析。运用DockThor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川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167个相关治疗靶点,通过网络拓扑分析发现钙敏感受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等46个靶点为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发现川芎在生物过程、分子功能、细胞组成多方面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川芎可能通过调节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等多条代谢通路来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结论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证实了川芎抗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多途径、多靶点作用的特点。预测了川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为其后续基础研究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模拟对接的方法探究灵宝护心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中医综合数据库(TCMID)获得灵宝护心丹所含9味中药相关活性化合物和作用靶点;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 Cards获得AMI相关基因,利用String 11.0数据库获得目标基因;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化合物-靶标网络,根据拓扑学参数筛选灵宝护心丹治疗AMI的核心靶点;利用Cytoscape 3.7.2插件ClueGO+Cluepedia对疾病和药物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注释分析。结果灵宝护心丹化合物-AMI靶点网络包含57个疾病靶点和104个活性化合物,核心靶点包括叉头转录因子(FoxO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CASP3、白介素-6(IL-6)、AKT1、SOD2、Bcl2等。GO功能富集得到73个条目;KEGG富集到111个通路,并且被分类为16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亚组,主要涉及FoxO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凋亡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使用GeneMANIA数据库构建核心靶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功能分析。利用分子对接模拟软件Autodock Vina 1.1.2,对关键药效分子与核心靶标进行配体-受体对接模拟计算。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灵宝护心丹治疗AMI的潜在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其药效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五苓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检索五苓散主要成分及对应靶点;检索GeneCards、TTD、DrugBank、DisGeNET数据库,筛选CHF相关靶点;取疾病与药物交集靶点,构建韦恩图;应用Cytoscape 3.8.0软件建立五苓散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及药物成分-交集靶点网络,获得关键化合物;应用STRING平台构建交集靶点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的网络图,分析网络图得到关键靶点;应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比较关键靶点及KEGG通路富集基因,选取主要靶点蛋白及关键化合物,应用CB-Dock平台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通过口服生物利用度(OB)及生物活性分子类药性(DL)筛选得到五苓散共有46个活性成分,共涉及63个作用靶点,与CHF重合的靶点有36个,得到谷甾醇、3β-乙酰氧基-白术酮、二氢槲皮素等10个关键化合物,NOS3、CASP3、PTGS2等10个关键靶点。GO分析得到与循环系统、细胞膜成分及蛋白质相关的注释条目。KEGG通路富集通路主要包括AGE-RAGE信号通路、细胞凋亡、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五苓散关键化合物与新型利尿剂托伐普坦,与治疗靶点均具有良好结合活性。结论五苓散包括多个活性成分,作用于多个靶点,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心肌重构、炎症通路等多种机制作用于CHF,体现了中药治疗疾病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运用TCMSP数据库获取葛根芩连汤有效成分及预测药物作用靶点;运用CTD数据库获取UC疾病基因;运用STRING在线工具构建蛋白互相作用网络;使用Cytoscape 3.7.1软件进行蛋白网络可视化处理,运用cytoHubba、MCODE插件筛选关键基因;使用WebGestalt工具进行基因本体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葛根芩连汤靶点与UC疾病的交集基因共112个,功能涉及细胞增殖、细胞凋亡、蛋白质磷酸化、细胞膜、转录因子等方面;KEGG信号通路结果显示交集基因富集于免疫调节密切相关的Th17细胞分化、IL-17信号、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与缺氧相关的低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肿瘤相关的癌症的途径、结直肠癌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筛选得共10个关键靶点基因,这些基因与免疫反应、肿瘤密切相关。[结论]葛根芩连汤治疗UC的机制是多靶点、多通路的复杂过程,其机制与调节免疫反应、缺氧反应、抗肿瘤等相关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三棱-莪术药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 [方法]通过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发现并探究相关治疗靶点的作用关系,通过Omicshare平台进行GO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DockThor平台进行分子对接。 [结果]研究结果发现158个相关治疗靶点,其中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SRC原癌基因、肿瘤坏死因子、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3、白细胞介素6等49个靶点为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发现三棱-莪术药对可以在多方面影响As的发生发展。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三棱-莪术药对可能通过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癌症通路等多条代谢通路来发挥治疗As的作用。分子对接显示靶点TNF与常春藤皂苷元的结合活性最高。 [结论]三棱-莪术药对治疗As的作用机制复杂,主要通过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癌症通路等多条代谢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探讨清痰化瘀方治疗冠心病痰热瘀结证的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清痰化瘀方的化学成分和潜在靶点,利用DrugBank、治疗靶点数据库(TTD)、DisGeNET、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筛选冠心病靶点,将疾病靶点与药物靶点进行Venn分析,筛选二者共同靶点,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通过DAVID(6.8)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 3.5.1构建“中药-化合物-共同靶点-疾病”网络,预测其作用机制。结果通过筛选获得清痰化瘀方101种化学成分和253个作用靶点,共同靶点112个,获得640条生物学过程和108条信号通路。通过对112个靶蛋白进行PPI分析发现,肿瘤坏死因子(TNF)、蛋白激酶(AKT1)、白介素-6(IL-6)、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3、MAPK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原癌基因蛋白(FOS)等靶蛋白度值较大,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清痰化瘀方治疗冠心病的较多靶点被富集在TNF、低氧诱导因子-1(HIF-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Toll样受体、环磷酸鸟苷(cGMP)-蛋白激酶G(PKG)等信号通路上。结论清痰化瘀方中的槲皮素、丹参酮ⅡA、β-谷甾醇、木犀草素、柚皮素等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TNF、AKT1、IL-6、MAPK3、MAPK8、VEGFA、FOS等关键靶点,进而调节PI3K-Akt、cGMP-PKG等信号通路治疗冠心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侯氏黑散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检索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侯氏黑散的14味药(牡蛎为动物药,未纳入分析范围)中所有化学成分,筛选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检索缺血性脑卒中疾病靶点;利用Venny工具绘制韦恩图,找出交集靶点;应用STRING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图;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到155个中药活性成分、164个作用靶点,缺血性脑卒中相关靶点3173个,从而得到药物-疾病的共同靶点121个。富集于分子功能、生物过程和细胞组分及47条信号通路,包括NOD样受体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等。预测侯氏黑散居前5位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槲皮素、山奈酚、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热休克蛋白90,主要通过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对氧磷酶1(PON1)、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白细胞介素2(IL-2)、趋化因子(CCL2)等靶点,调控NOD样受体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等达到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目的。结论侯氏黑散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