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伴发糖尿病对老年继发性肺结核多层螺旋CT征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伴发糖尿病对老年继发性肺结核MSCT征象的影响。方法将17例伴发糖尿病的老年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与同年龄组无免疫功能损伤疾病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51例作对照,比较其病变的发生方式、部位与累及程度的差异。结果伴有糖尿病的老年继发性肺结核CT表现为肺叶或肺段实变的发生率为68.18%,高于对照组(48.84%)(P〈0.05);空洞发生率为54.55%,高于对照组(19.61%)(P〈0.05),并且以多发空洞多见。而各叶病变的发生率以及病变累及范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发糖尿病的老年人易发生继发性肺结核,其病变以肺叶或肺段实变以及空洞为主,各叶发生率并无特异性,熟悉这些特征有利于提高对继发性肺结核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动态评价血糖、肺结核病灶及痰菌培养结果的演变情况。结果痰菌阳性者57例(86.5%),继发性肺结核50例(75.8%),慢性纤维空洞型11例(16.7%),粟粒型肺结核3例(4.5%),胸膜结核2例(3.0%),病变广泛者61例(91.9%),有空洞者47例(70.6%);66例中血糖控制良好者有23例(34.8%),血糖控制一般者26例(39.4%),血糖控制差者17例(25.8%),单纯肺结核组疗效(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痰菌阴转率)高于血糖良好组(P〈0.05);血糖控制良好组和血糖控制一般组高于血糖控制差组(P〈0.05);总疗程1年组空洞闭合率及痰菌阴转率高于总疗程9个月组(P〈0.05)。结论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关键,长程抗结核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灌注抗痨药物凝胶治疗复治菌阳空洞型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经纤支镜灌注抗痨药物凝胶治疗和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照组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满12个月时,观察组64例,痰菌阴转率84.4%、空洞闭合率62.5%,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的对照组60例,痰菌阴转率53.3%、空洞闭合率33.3%。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纤支镜灌注抗痨药物凝胶治疗复治菌阳空洞型肺结核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是治疗复治空洞菌阳肺结核尤其是耐多药肺结核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胸腺肽联合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人院后查痰结核菌,胸片及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结果治疗组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空洞缩小及闭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T3、T4显著变化(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胸腺肽联合应用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能促进痰菌转阴、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结核病变吸收。  相似文献   

5.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68例临床特征和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控制血糖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我中心住院确诊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收治的135例单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咯血症状明显,空洞形成率高,痰集菌阳性率高.肺结核疗效(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痰菌阴转率):单纯肺结核组高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P〈0.05);单纯肺结核组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P〈0.05);血糖控制良好组高于血糖控制差组(P〈0.05),其疗效依赖于对血糖的控制.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有其自身的临床特征,其抗痨结局更多的依赖于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微卡辅助治疗合并糖尿病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将本组96例病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观察组给予微卡22.5μg,臂部肌肉深部注射,其余治疗同对照组,观察痰菌阴转及病变吸收、空洞闭合情况。结果 痰菌转阴率第2月末观察组96.0%,对照组78.3%,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疗程结束时观察组为98.0%,对照组为8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疗程结束时病灶吸收显效率:观察组96.0%,对照组84.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疗程结束时空洞闭合率:观察组83.33%,对照组52.63%(10/1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微卡辅助治疗合并糖尿病肺结核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高大文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2):80-80,82
目的观察和评价含左氧氟沙星和乌体林斯化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MDR—TB)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3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采用不同的化疗方案。结果治疗组46例,痰菌转阴率85%,对照组47例,痰菌转阴53%,痰菌转阴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病灶显著吸收率57%,空洞闭合率6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率30%,对照组3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和乌体林斯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变吸收好转,使疗程缩短,疗效提高,且药物不良反应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秀珍  白靓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2):134-135
目的通过分析含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老年耐药肺结核的疗效,探讨老年耐药肺结核的成因及治疗措施。方法2005年10月~20t0年11月收治资料完整的100例老年耐药肺结核病例,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应用含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药物,对照组应用含氧氟沙星的抗结核化疗药物。两组其他抗结核药物组成完全相同,疗程1年。结果两组病例疗程结束时,痰结核菌转阴率治疗组94.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P〈0.05)。治疗组病灶吸收和空洞愈合率分别为84.0%和60.0%;对照组病灶吸收率和空洞愈合率分别为68.0%和42.0%(P〈0.05)。结论含莫西沙星方案在痰菌阴转、病灶吸收、空洞愈合方面均明显优于含氧氟沙星方案。  相似文献   

9.
斯奇康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积龙  佘长建 《海南医学》2005,16(11):51-51,13
目的评价斯奇康(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作为免疫调节剂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136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65例,对照组71例;对照组给予四联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斯奇康肌注,每次1ml,间日1次,共60日。结果病程末治疗组痰菌阴转率为92.1%,对照组为70.6%(P〈0.01);疗程末治疗组X线吸收≥1/2者50.8%,对照者为33.8%(P〈0.01)。两组空洞变化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斯奇康可提高复治菌阳患者的免疫功能,与化疗药物合用可提高其疗效,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含猫爪草胶囊化疗方案对耐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112例耐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56例和对照组(B组)56例。治疗组应用猫爪草胶囊联合抗结核化学药物持续治疗1年。对照组只用抗结核化学药物,两组抗结核药物组成相同。结果治疗3个月末时,痰菌阴转率A组73.2%,B组64.3%,A组显著高于B组(P〈0.05);病灶及空洞改变情况A组71.4%,B组60.7%,A组显著高于B组(P〈0。05);疗程结束时,病灶吸收率A组71.4%.B组60.7%。A组显著高于B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24.9%,B组51.8%。A组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含猫爪草胶囊联合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耐药肺结核的疗效优于单纯抗结核化学药物化疗方案,且可威轻靛.结核化学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裴异  黄征宇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1):119-122
目的观察中西医联合长程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西药长程方案治疗,观察组按中医理论辨证分型施治6~12个月,肺阴亏虚型按照滋阴润肺、清热杀虫方治疗;阴虚火旺型按照补益肺肾、滋阴降火方治疗;气阴耗伤型按照养阴润肺、益气健脾方治疗;阴阳两虚型按照温补脾肾、滋补精血方治疗;虚实夹杂证在上述基础上辨证施治,按照补虚培元、抗痨杀虫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X线片病灶变化及痰涂片转阴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痰菌涂片转阴性率和治愈率均为64.10%,优于对照组(53.85%、5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巩固治疗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低于对照组的4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轻度肝损害8例(20.52%),重度肝损害2例(5.13%),均低于同期对照组的肝损害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长程方案辨证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不良反应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防急诊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集束化护理方案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6月-2014年6月急诊及急诊ICU患者132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64例和干预组68例,制定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干预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急危重症护理。对比两组急诊或急诊ICU患者住院期间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气管切开率、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等。结果干预组呼吸道感染总发生率、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切开率、VAP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误吸、肺不张、痰痂阻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集合多种有效预防各类急诊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方式,有序实施可减少自主呼吸及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气管切口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间断胃肠减压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90例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同时行间断胃肠减压,对照组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未行胃肠减压。观察两组患者呛咳、呕吐、胸片改变和痰培养结果,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为17.8%,对照组VAP发生率为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呛咳、呕吐、胸片浸润阴影例数、痰培养阳性例数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间断胃肠减压可明显降低机械通气肠内营养患者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行CT定向穿刺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出血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HIH)患者112例,根据发病至手术的间隔时间进行分组,分为超早期组(n=35)、早期组(n=39)、延迟组(n=38),超早期组、早期组、延迟组分别于出血后〈7h、7-24h、〉24h实施手术,观察3组患者出血后24、72、120、168h静脉血IL-6、TNF-α含量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3个月内临床疗效。结果超早期组患者出血后72、120、168h时血清IL-6、TNF-α均明显低于早期组、延迟组(P〈0.05)。早期组在72、120、168h时血清IL-6、TNF-α均明显低于延迟组(P〈0.05)。超早期组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肾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早期组、延迟组(P〈0.05)。早期组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肾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延迟组(P〈0.05)。超早期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早期组、延迟组(P〈0。05),早期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延迟组(P〈0.05)。超早期组轻度残疾率、重度残疾率均明显低于早期组、延迟组(P〈0.05),早期组重度残疾率均明显低于延迟组(P〈0.05)。超早期组、早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延迟组(P〈0.05)。结论对HIH患者应尽早(〈7h)进行CT定向穿刺清除血肿术,可减少IL-6、TNF-α等炎症因子的增加,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是值得临床借鉴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中西医结合改善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医证候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6例仅给予肺部感染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实验组46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3、4周后主要症状发生率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以及治疗4周后中医证侯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4周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l周后实验组胸痛、恶寒发热和但热不寒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2周后实验组不寐、喉中痰鸣、胸痛、恶寒发热和但热不寒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3周和4周后实验组喉中痰鸣、胸痛、恶寒发热和但热不寒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治疗l、2、3、4周后肺肾两亏型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能显著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优干单纯西医治疗.尤其适用干肺肾两亏型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层吸痰法在老年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早期气道管理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70例年龄60岁及以上的颅脑外伤术后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交替分为分层吸痰组(A组)及传统吸痰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吸痰前后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的变化,比较两组之间黏膜损伤频率、日均吸痰次数及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率。结果与传统吸痰法相比,分层吸痰法能够减少生命体征变化、日均吸痰的次数,降低气道黏膜损伤及VAP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颅脑外伤术后的患者,与传统吸痰法相比,分层吸痰法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于鲁志 《中国现代医生》2013,(23):119-120,123
目的探讨中药清肺合剂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将2007年8月~2012年8月人住我院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平行分组的方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清肺合剂雾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痰液与血液中白介素-2(IL-2)、白介素-8(IL-8)、内皮素(ET)以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2.00%,明显低于观察组(94.00%)(P〈0.01);两组治疗前后痰液与血液中IL-2、IL-8、ET以及MDA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各项变化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中药清肺合剂雾化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n受体阻滞剂坦络新对减轻上尿路结石患者微创手术后留置双J管后的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将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216例上尿路结石微创手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处理外,口服盐酸坦络新片0.2mg,1次/d。观察两组患者腰腹部疼痛、血尿、膀胱刺激症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腰腹部疼痛发生率为12.9%,而对照组为29.6%,血尿发生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1.2%和31.5%,膀胱刺激症状的发生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5.9%和48.1%,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受体阻滞剂盐酸坦络新能减轻泌尿外科上尿路结石患者微创手术后留置双J管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有创一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9月1月间在我科进行机械通气的38例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出现“ARDS控制窗标准”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有创-无创序贯治疗组(序贯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序贯组持续气道正压(CPAP)无创机械通气直至脱机;对照组则继续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患者的转归。结果序贯组和对照组各19例,出窗时间和出窗时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与对照组的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1±5)d和(18±7)d(P〈0.05);ICU住院时间为(16±3)d和(24±7)d(P〉0.05);VAP发生率分别为15.8%和42.1%(P〉0.05);住院病死率分别为21.1%和47.4%(P〈0.05)。结论对ARDS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以“ARDS控制窗标准”为切换时机,采用有创一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住院病死率,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有效的机械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与传统手术治疗胸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42例胸腺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切除胸腺瘤,观察组患者给予VATS切除胸腺瘤,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29%和52.38%,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切除胸腺瘤安全可靠,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