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输卵管积液患者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与胚胎移植间隔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因不孕症合并输卵管积液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后实施IVF-ET的128例患者,按手术与IVF-ET的间隔时间分为3组。组Ⅰ(60例):手术与胚胎移植间隔1个月;组Ⅱ(36例):手术与胚胎移植间隔2个月;组Ⅲ(32例):手术与胚胎移植间隔3个月或以上。主要观察指标为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次要观察指标为HCG阳性率、流产率和早产率。比较观察指标在各组患者中的差异。结果3组患者临床妊娠率分别为61.67%、72.22%和68.7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541);活产率分别为51.67%、58.33%和68.75%,组间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286)。经多元回归分析后,3组间主要观察指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和次要观察指标(HCG阳性率、流产率和早产率)比较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孕症合并输卵管积液患者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与胚胎移植间隔时间并不影响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患者30岁,1999年因左侧输卵管妊娠,切除左侧输卵管。2002年因右侧输卵管妊娠行切开取胚手术治疗,术后3年不育。2005年3月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左侧输卵管术后改变,右侧输卵管积液,通而不畅。在本中心接受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治疗,因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取消新鲜胚胎移植,3个月后在自然周期行冻融胚胎移植,移植胚胎3个。ET后14d测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血phCG24.8mg/ml,ET后4周,患者出现下腹部痛,B超检查提示:宫内妊娠,右侧附件囊性包块。[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冻融胚胎移植(FET)当天抽吸输卵管积水后移植囊胚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符合条件的73例行IVF-ET助孕合并移植前经阴道B超下可视输卵管积水患者资料。根据FET前输卵管积水的不同处理方式,分为穿刺抽吸组(于FET周期胚胎移植日行输卵管积水穿刺抽吸术,n=34)、手术结扎组(移植前至少一周期行腹腔镜下输卵管近端结扎术,n=39)。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FET周期临床结局等。结果两组患者间年龄、不孕年限、基础FSH水平、促排卵时间、Gn量、获卵数、成熟卵率、受精率、可用胚数、移植胚胎数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手术结扎组比较,穿刺抽吸组胚胎着床率(26.56%vs. 32.39%)、临床妊娠率(44.12%vs. 53.85%)、异位妊娠率(0.00%vs. 4.76%)均趋低,而多胎妊娠率(13.33%vs. 9.50%)、流产率(20.00%vs. 14.28%)均趋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T周期胚胎移植日抽吸输卵管积水后移植囊胚可获得与腹腔镜下近端结扎预处理者相当的妊娠结局,方法更简便、安全、经济,效果确切,可作为新的良好的替代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输卵管积水腹腔镜手术处理方式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卵巢超排卵的影响。方法2002年1月~2005年1月因输卵管积水致不孕65例,共治疗67个周期,在IVF-ET前进行腹腔镜输卵管切除和输卵管近端结扎远端造口手术预处理,分为3组。A组: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47例,48个治疗周期;B组:行双侧输卵管近端结扎远端造口术18例,19个治疗周期;C组:选择与A、B组同期进行,因输卵管近端阻塞无积水者,行IVF-ET治疗的不孕58例,58个治疗周期。结果A组的受精率、卵裂率、胚胎移植率、临床妊娠率分别为85%±21%、95%±17%、49%(55/113)、79%(38/48);B组为83%±17%、98%±7%、47%(21/45)、68%(13/19);C组为81%±22%、92%±16%、41%(57/140)、66%(38/58)。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0.48,P=0.620;F=1.22,P=0.297;2χ=1.691,P=0.429,2χ=2.471,P=0.291)。Gn用量、用药天数及获卵数A组分别为(29.4±10.3)支、(9.4±1.7)d、(11.4±5.6)个;B组为(24.7±7.7)支、(9.0±1.8)d、(12.8±6.1)个;C组为(28.4±8.8)支、(9.1±1.8)d、(11.4±5.3)个。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1.77,P=0.174;F=0.52,P=0.593;F=0.51,P=0.599)结论采取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或近端结扎远端造口术,进行输卵管积水预处理,并不减弱卵巢的超排卵反应,所以这两种方法均可以作为IVF-ET前处理输卵管积水的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后,妊娠期胎盘局部是否存在雄激素水平的升高,并探讨胎盘局部高雄激素水平与PCOS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17例PCOS行IVF-ET治疗后妊娠患者为观察组,19例非遗传学因素(输卵管因素,流产后继发不孕)行IVF-ET治疗后妊娠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其外周血、胎盘组织局部总睾酮(T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等指标进行测定。并根据外周血雄激素水平,将观察组分为高雄组(n=12)及非高雄组(n=5)。结果 PCOS高雄患者妊娠期外周血及胎盘局部TT、游离睾酮指数(FAI)较对照组及非高雄组明显升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均0.001);PCOS高雄组SHBG较对照组及非高雄组稍有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具有高雄激素血症的PCOS患者胎盘局部雄激素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有剖宫产手术史的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的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有剖宫产史的IVF-ET(n=215)资料,按照年龄1:1匹配,选取有阴道分娩史但无剖宫产史IVF-ET(阴道分娩史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激光辅助孵化(LAH)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应用IVF/ICSI-ET治疗的PCOS患者共163例。按年龄不同将患者分为35岁组和≥35岁组,又根据移植胚胎是否行LAH将不同年龄的患者分为两个亚组:LAH组(辅助孵化组)和NLAH组(非辅助孵化组)。分别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妊娠结局。结果患者年龄35岁时,LAH组(n=29)和NLAH组(n=33)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年龄≥35岁时,LAH组(n=55)的胚胎种植率(27.66%)和多胎妊娠率(50.00%)显著高于NLAH组(n=46)(分别为18.58%和16.67%)(P0.05)。结论 LAH可以改善接受IVF-ET治疗的高龄(年龄≥35岁)PCOS患者的胚胎种植率,但同时出现的多胎妊娠问题不容忽视,因此临床上LAH在PCOS患者中的应用仍要谨慎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反应性的影响. 方法 将222周期因输卵管因素行IVF-ET的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为双侧输卵管阻塞组(100周期),B组为单侧输卵管切除组(43周期),C组为双侧输卵管切除组(79周期).比较三组患者在IVF-ET周期中卵巢对控制性超促排卵(COH)的反应性及妊娠结局的差异. 结果 三组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对于双侧输卵管切除时间<6个月患者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直径≥14 mm卵泡数(4.06±2.34)高于双侧阻塞组(3.50±2.02),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在IVF-ET中,输卵管切除术及切除时间尚不会对卵巢的反应性及妊娠结局形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侧输卵管切除与阻塞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并评估其临床价值及前景,为因输卵管因素采用辅助生殖技术的患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全面检索VIP、CBM、万方数据库、CNKI、PubMed数据库、Ovid数据库,提取双侧输卵管切除与双侧输卵管阻塞对IVF-ET结局的影响随机对照试验及临床回顾性研究,提取数据资料,对所纳入文献进行系统评价,使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研究,合计共1 973例患者,其中有明确双侧输卵管切除手术史的有576例,经腹腔镜或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证实输卵管阻塞的有1 39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IVF-ET治疗中,两组所纳入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输卵管切除组与输卵管阻塞组使用促性腺激素(Gn)用药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2.13,95%CI(-0.27,4.53),P=0.08];Gn用药时间,输卵管切除组较输卵管阻塞组用时长,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MD=0.19,95%CI(0.00,0.38),P0.05];获卵数输卵管阻塞组比输卵管切除组多,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MD=-2.18,95%CI(-4.20,-0.17),P=0.03];但两组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70)。结论在采用同一种促排卵方案的情况下,输卵管切除患者在进行辅助生殖技术时使用Gn时间更长,但获卵数较少,而两组Gn用药量及单次临床妊娠率无显著差异,提示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在行IVF-ET前行输卵管切除可能会引起卵巢低反应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阴道B超引导下减胎术治疗ART术后宫内妊娠合并宫角妊娠(CHP)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冻融胚胎移植(FET)治疗后获得妊娠并经B超检查确诊为CHP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孕产次、输卵管情况、移植胚胎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孕前腹腔镜下宫颈环扎(LTCC)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妊娠结局,比较该类患者卵裂期胚胎移植和囊胚移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因不孕症合并宫颈机能不全(CI)在本中心行孕前LTCC术后实施IVF-ET的82例患者资料,根据移植胚胎种类不同分为卵裂期胚胎组(n=20)和囊胚组(n=62)。统计患者术后妊娠结局,比较两组间活产率、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早产率、分娩孕周和子代出生情况(包括新生儿出生体重、性别比例和出生缺陷)差异。结果82例CI患者前次平均妊娠终止时间为20.68±3.44周,行LTCC术后,移植卵裂期胚胎和囊胚平均分娩孕周分别为37.70±1.42周和38.11±1.07周。卵裂期胚胎组和囊胚组移植后活产率分别为50%和45.1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囊胚组的HCG阳性率(74.19%vs.50%)和流产率(33.33%vs.0.00%)均显著高于卵裂期胚胎组(P<0.05),两组间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异位妊娠率、早产率和平均分娩孕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性别比例及出生缺陷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症合并宫颈机能不全者孕前行LTCC术有较好的妊娠结局,且移植卵裂期胚胎和囊胚最终活产率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行IVF-ET治疗的年龄>35岁的患者96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新鲜周期胚胎移植,根据是否获得临床妊娠分为临床妊娠组(442例)及未妊娠组(526例)两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随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龄女性临床妊娠结局的因素,并分年龄层(36~40岁和≥40岁)探讨影响不同年龄层高龄女性妊娠结局的可能因素。结果临床妊娠组的男、女双方年龄、基础FSH水平显著低于未妊娠组(P均<0.01),原发不孕、行第一周期IVF治疗、女方体重指数(BMI)、基础窦卵泡(AFC)数则显著高于未妊娠组(P均<0.05),长方案及超长方案比例、囊胚移植比例、HCG日内膜厚度亦显著高于未妊娠组(P均<0.05),Gn总剂量、HMG剂量、HCG日LH水平显著低于未妊娠组(P均<0.05);Gn应用时间、HCG日E2水平、获卵数显著高于未妊娠组(P均<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VF周期数(OR=0.712,P=0.036)、女方年龄(OR=0.362,P=0.000)、基础FSH(OR=0.960,P=0.030)、基础AFC(OR=1.041,P=0.028)、HCG日内膜厚度(OR=1.084,P=0.008)、获卵数(OR=1.085,P=0.001)为高龄女性不同临床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分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于36~40岁女性,女方年龄(OR=0.848,P=0.029)、基础AFC(OR=1.050,P=0.005)、卵裂期胚胎/囊胚移植个数(OR=1.809,P=0.001)、是否囊胚移植(OR=1.866,P=0.001)为不同临床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40岁女性,女方年龄(OR=0.765,P=0.003)、基础FSH(OR=0.891,P=0.007)、基础AFC数(OR=1.109,P=0.006)为不同临床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龄女性若存在不孕因素,应尽早进行助孕治疗。根据不同年龄分层,可以调整促排卵方案,获得最大获卵数,选择合适子宫内膜厚度,酌情增加胚胎移植个数,尽量选择囊胚移植以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经宫腔镜输卵管栓堵术与经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在不孕症患者冻胚移植(FET)助孕中的优势,以期为输卵管积水处理的临床选择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回顾分析2016~2019年因输卵管积水行常规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FET前患者的输卵管积水处理方式分为栓堵组(A组,n=37)与结扎组(B组,n=111)。从手术持续时间、住院费用、手术风险、术后第1次FET妊娠结局等方面,对比两种手术的优势。结果:A组手术时间[(46.5±21.1)min vs.(59.7±21.7)min,t=3.274,P<0.05]短于B组,A组术后移植间隔时间[(6.5±8.2)个月vs.(3.0±2.6)个月,t=2.599,P<0.05]长于B组;A组着床率(51.3%vs.75.4%,P<0.05)、临床妊娠率(48.6%vs.77.5%,P<0.05)、活产率(37.8%vs.69.4%,P<0.05)均低于B组。两组患者在住院总费用、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提高妊娠率方面,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优于经宫腔镜输卵管栓堵术,但后者仍可作为复杂盆腔环境患者的腹腔镜手术优选替代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预处理在冻融胚胎移植(FET)激素替代方案内膜准备中应用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行激素替代方案准备内膜FET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172个周期),根据是否采用GnRH-a预处理将患者分为HRT组(2197个周期)和预处理组(9...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冻融胚胎经过夜培养后,胚胎卵裂球的生长及融合状况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冻融胚胎移植(FET)助孕治疗的2064例患者(共206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胚胎数目不同分为移植1枚胚胎组(单胚组)和移植两枚胚胎组(双胚组);根据过夜培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降调节人工周期冻融胚胎移植(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4月于我院生殖中心行垂体降调节人工周期FET共19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内膜转化前是否使用HCG分组,肌肉注射HCG的患者为HCG组(n=88),未注射HCG的患者为对照组(n=108),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妊娠结局;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FET患者临床妊娠率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CG组的平均移植胚胎数显著低于对照组[(1.40±0.49)vs.(1.56±0.52)](P<0.05),而临床妊娠率(65.91%vs.51.85%)和胚胎种植率(54.47%vs.40.4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HCG阳性率、异位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异症[OR=0.505,95%CI(0.258,0.988),P=0.046]和使用HCG[OR=1.795,95%CI(1.005,3.207),P=0.048]会影响FET临床妊娠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使用HCG仍是FET临床妊娠率的影响因素[OR=2.266,95%CI(1.069,4.804),P=0.033]。结论降调节人工周期FET内膜转化前肌肉注射HCG有助于提高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小剂量HCG扳机在IVF-ET温和刺激方案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行IVF-ET温和刺激方案的16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用不同的扳机方案:GnRH-a扳机组(60个周期)给予GnRH-a 0.2 mg皮下注射;双扳机组(42个周期)给予GnRH-a 0.2 mg皮下注射和小剂量HCG 2 000 U肌肉注射;HCG扳机组(63个周期)给予HCG 10 000 U肌肉注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参数,包括Gn天数、Gn用量、扳机日E2和P水平以及14 mm以上的卵泡数和平均获卵数;比较3组患者的实验室参数,包括患者的MⅡ卵率、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胚率;比较鲜胚和冻胚移植的临床妊娠结局,包括平均移植胚胎数目、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以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结果在温和刺激方案中,无论单用GnRH-a扳机、双扳机还是HCG扳机,3组患者新鲜周期的Gn天数、Gn用量、扳机日E2和P水平、14 mm以上的卵泡数、平均获卵数、受精率和卵裂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双扳机组MⅡ卵率和优胚率显著高于GnRH-a扳机组和HCG扳机组[分别为(89.85±15.12)%vs.(83.45±12.74)%vs.(84.16±14.52)%;(49.95±19.65)%vs.(46.02±18.89)%vs.(46.98±22.37)%](P均<0.05);GnRH-a扳机组鲜胚移植自然流产率显著高于双扳机组(15.79%vs. 7.14%,P<0.05),而在冻胚移植周期两组自然流产率无统计学差异(7.1%vs. 9.1%,P>0.05);HCG扳机组OHSS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3组患者间鲜胚和冻胚移植周期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温和刺激方案中,采用双扳机可以得到优质胚胎,获得满意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且自然流产率不高,中、重度OHSS发生率明显下降,能够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胚胎移植术中胚胎滞留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生殖中心行IVF-ET助孕的183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胚胎移植术中是否发生胚胎滞留分为两组,发生胚胎滞留的为胚胎滞留组(n=65),未发生胚胎滞留的为对照组(n=1769),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妊娠结局;同时,根据移植管不同污染因素分为4个亚组,即血液污染组、粘液污染组、渣污染组和未见异常组,比较各亚组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胚胎滞留组移植管被血液、粘液污染的发生率(分别为24.62%、16.9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09%、7.70%)(P<0.05),而未见异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0.77%vs.71.48%,P<0.05)。在发生胚胎滞留的情况下,移植管血液污染亚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粘液污染亚组和移植管未见异常组(12.5%vs.63.64%、54.55%,P<0.05);在未发生胚胎滞留的情况下,移植管血液污染亚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粘液污染亚组(44.58%vs.55.88%,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胚胎移植中胚胎滞留未显著影响妊娠结局,但与移植管粘液污染相比,血液污染可能对妊娠结局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对体外受精周期中胚胎种植情况及围产期状况的影响。方法对626例接受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治疗并进行新鲜胚胎移植的不育患者随机分组,使用富含透明质酸的EmbryoGlue作为移植液的296名患者为实验组(A组),使用不含透明质酸的G-2作为胚胎移植液的3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多胎妊娠率、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等胚胎种植结局,比较早产率、出生体重、男女比例、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缺陷及新生儿死亡率等围产期状况。结果 (1)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相似,无统计学差异。(2)实验组患者的种植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35.62%vs.25.95%,P0.05);临床妊娠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55.07%vs.41.82%,P0.05);多胎妊娠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2.30%vs.13.64%,P0.05);异位妊娠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45%vs.7.25%,P0.05);(3)两组围产期状况如早产率、男女比例、胎龄、出生体重、新生儿出生缺陷等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富含透明质酸的EmbryoGlue移植液可以促进IVF-ET中胚胎种植,并可降低异位妊娠的发生,不增加新生儿出生缺陷,死亡率、早产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