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表达水平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学方法测定16例KD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前后及20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对照组)的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急性期KD儿童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3.829,P<0.01)。KD治疗前后比较,KD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较恢复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4,P<0.01)。KD有冠脉损害组与无冠脉损害组比较,KD急性期冠脉损害组患儿血浆NT-proBNP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61,P<0.01)。结论KD急性期血浆NT-proBNP升高,而在疾病恢复期明显降低,有助于急性期KD的早期诊断,以及NT-proBNP水平升高是KD儿童发生冠脉损害的预测指标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川崎病患儿血浆脑利钠肽、N末端脑利钠肽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凡茂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3):491-492,495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浆脑利钠肽(BNP)、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KD患儿28例为KD组(其中不完全KD6例);同期住院的呼吸系统感染患儿28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急性期、恢复期血浆BNP、NT-proBNP水平,并检测两组外周血象、C反应蛋白(CRP)、心脏彩超等。【结果】KD组急性期血浆BNP、NT-proBNP值显著高于恢复期(P〈0.05)及对照组(P〈0.01)。不完全KD组血浆BNP、NT-proBNP值与典型KD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KD组恢复期血浆BNP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NT-proBNP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KD组急性期BNP、NT-proBNP值与CRP、WBC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BNP、NT-proB-NP可用于协助KD的早期诊断,减少不完全KD的漏诊或延迟诊断。NT-proBNP血浆浓度较BNP高且恒定,更有利于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在小儿川崎病(KD)患儿并发冠脉损伤(CAL)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文通过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32例KD病患儿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有无冠状动脉异常的急性期、恢复期患儿CRP及NT-proBNP进行检测,并分析CRP和NT-proBNP的变化与冠状动脉损害的关系。另检测32例伴有发热但排除心血管受累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和32名正常儿童的血浆CRP、NT-proB-NP,进行对比。结果急性期和恢复期KD患儿血浆CRP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组(P<0.01),恢复期KD患儿血浆CRP和NT-proBNP在治疗后显著下降(P<0.01),对于有冠脉损伤组KD患儿血浆CRP和NT-proBNP水平与无冠脉损伤组相比,无论在急性还是在恢复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CRP和NT-proBNP水平变化与KD患儿的心血管损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川崎病患儿血浆D-二聚体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川崎病(KD)病程中的动态变化及与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监测比较KD组和对照组、KD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的D-二聚体、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的指标变化,并比较冠状动脉病变(CAD)与无冠状动脉病变组(NCAD)急性期与恢复期D-二聚体水平变化。结果KD组患儿急性期的D-二聚体、ESR、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63、2.37、1.66,P均〈0.05);与KD组恢复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98、23.35、1.98,P均〈0.05)。CAD组的KD急性期、恢复期患儿D-二聚体水平高于NC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08、2.09,P均〈0.05)。结论D-二聚体可作为KD诊断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姜毅  李温慈  徐海滨  邵山鹰 《新医学》2011,42(10):638-639,660
目的:观察胱抑素C在川崎病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与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温州市儿童医院42例川崎病和21例发热1周以内的呼吸道感染(对照组)患儿,川崎病患儿在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接受血清胱抑素C检测,并通过心脏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明确患儿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对照组入院后检测血清胱抑素C水平。结果:川崎病患儿在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且冠状动脉病变组较无冠状动脉病变组下降更为显著,恢复期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在川崎病急性期,尤其在冠状动脉病变时明显下降,亚急性期和恢复期持续不升可能与川崎病发生冠状动脉损伤程度有关,故监测胱抑素C水平可作为预测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超声评价川崎病肱动脉内皮功能及大剂量VitC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高分辨力超声检测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肱动脉血流介导的扩张反应(flow mediated vasodilation,FMD),观察川崎病患儿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并对照大剂量VitC治疗后肱动脉内皮功能变化,以探讨VitC对川崎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超声评价28例急性期及21例恢复期川崎病患者与20例健康对照者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扩张反应,并观察KD患者应用大剂量VitC静脉滴注前、后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内径变化率(FMD%)的变化.结果川崎病急性期、恢复期组肱动脉F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川崎病急性期组、恢复期组大剂量VitC静滴后肱动脉FMD%均显著高于静滴前(P均〈0.01).结论川崎病急性期组、恢复期组肱动脉FMD%较健康儿童低,提示川崎病患儿存在着显著的持续性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大剂量抗氧化剂VitC对KD急性期组、恢复期组的血管内皮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川崎病(KD)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CAD)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KD患儿23例血清IL-4、血浆vWF和VEGF的浓度,设正常对照组健康儿童,并与正常对照组、恢复期组、KD并发CAD者及无CAD者(non-CAD)之间进行比较。结果:①KD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IL-4、vWF均高于对照组(P〈0.01);VEGF急性期组高于恢复期组(P〈0.01)。②KD急性期CAD者与急性期non-CAD者IL-4、vWF、VEGF均高于对照组(P〈0.01)。③KD恢复期CAD者、non-CAD者IL-4、vWF均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CAD与non-CAD者、对照组相比,VEGF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4、vWF、VEGF均参与了KD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而IL-4、vWF与KD的免疫损伤、持续性血管炎有关,VEGF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冠状动脉的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对川崎病(KD)及冠状动脉病变(CAD)的影响.方法 1.对198例KD患儿为KD组和100例无出疹性和肺部疾病患儿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MP-IgG抗体和MP-IgM抗体.2.在川崎病组根据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否,分成支原体感染组和非支原体感染组.行组间:在IVIG治疗前后对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CRP、血沉、冠脉病变发生率、发病到出院时间的比较.3.在川崎病组根据是否发生冠状动脉扩张(CAD)分为CAD 组和非CAD组,行组间MP感染率的比较.结果 1.KD组MP感染率高于对照组.2.KD组中MP感染组的中性粒细胞、CRP、血沉、发病到出院时间、及冠脉扩张率均高于非MP感染组( P均〈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CAD组MP感染率高于非CAD 组(61.29% vs 36.52%,P〈0.05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参与川崎病的发病,并且对冠状动脉病变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川崎病(KD)患儿血清内皮素-1(ET-1)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42例KD患儿根据病期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依据心脏超声检查分为冠脉病变组和非冠脉病变组。采用放免法测定ET-1水平并进行各期组间的比较。【结果】KD急性期患儿ET-1为(87.46±16.79)ng/L明显高于恢复期组(52.53±19.26)ng/L和健康对照组(43.31±18.35)ng/L(P<0.01)。冠脉病变组急性期水平(96.82±18.34)ng/L高于非冠脉病变组(75.21±14.50)ng/L(P<0.01)。【结论】内皮素可能参与了KD的发病机制,ET-1水平可反映KD冠脉血管受累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在川崎病(KD)患儿心脏损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KD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对照组为20例正常体检儿童,实验组为30例KD患儿,常规超声心动图观察其中发生冠状动脉病变(CAL)患儿12例,未发生CAL惠儿18例,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测定早期充盈峰速E峰和晚期充盈峰速A峰,计算E/A值;同时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检测二尖瓣环6个位点的收缩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并计算Ea/Aa、E/Ea值.结果:KD患儿急性期血浆NT-proB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KD急性期内,有CAL组NT-proBNP明显高于无CAL组,(P<0.01).通过直线回归分析,急性期KD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与Sa、Ea、Ea/Aa及E/Ea有显著相关关系(P值均<0.05),与LVED、LVEF、E/A及Aa关系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NT-proBNP可用于KD辅助诊断,也可用于预测CAL的发生.血浆NT-proBNP是反映心功能的经典生化指标;KD急性期存在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明显,TDI指数可作为反映KD患儿左心功能的敏感指标.本文用TDI指数和NT-proBNP评价KD患儿的心功能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评价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急性期,恢复期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反应(flow mediated vasodilation,FMD),探讨川崎病后肱动脉内皮功能。方法超声评价18例急性期及14例恢复期川崎病患儿与20例健康对照组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反应。结果川崎病急性期组,恢复期组肱动脉F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川崎病急性期组、恢复期组肱动脉FMD%较健康儿童低,提示川崎病患儿存在显著的持续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川崎病(KD)患儿血清血管生长因子(VEGF)及内皮抑素(ES)的变化,探讨其在K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与冠状动脉扩张的相关性。方法以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将32例初发KD患儿根据心脏彩超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病变组(CAL组)12例,无冠状动脉病变组(NCAL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儿血清VEGF及ES的水平,运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冠状动脉扩张程度,分析血清VEGF、ES水平及VEGF/ES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扩张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VEGF、ES水平及VEGF/E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L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VEGF及ES水平明均显高于NCA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儿血清VEGF、ES水平及VEGF/ES与冠状动脉扩张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VEGF及ES可能参与KD患儿急性期血管炎的发病机制,并且对于评估KD冠状动脉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陈彬  卢蔚薇  徐忠玉 《检验医学》2020,35(3):243-246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C反应蛋白(CRP)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KD疑似患儿107例,其中临床确诊KD 68例[KD组,包括54例完全型川崎病(CKD)和14例不完全型川崎病(IKD)患儿],以39例排除KD的患儿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儿血清NT-proBNP、CRP及MMP-9水平并作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诊断KD的价值。结果KD组年龄及性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D组血清NT-proBNP、CRP和MMP-9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CKD与IKD组之间血清NTproBNP、CRP和MMP-9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CRP、MMP-9及3项指标的联合预测因子L鉴别诊断K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8、0.861、0.689和0.938。结论血清NT-proBNP、CRP和MMP-9水平与KD密切相关,可作为儿童KD鉴别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浆血小板反应蛋白(TS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川崎病患儿51例,对照组21例(包括发热及无热组).分别测定各组患儿血浆TSP-1和TSP-2水平,常规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肌酶谱.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川崎病组患儿血浆TSP-1和TSP-2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川崎病患儿心脏受累组和非心脏受累组血浆TSP-1和TSP-2水平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 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浆TSP-1和TSP-2水平明显升高.提示TSP-1和TSP-2可能参与川崎病急性期全身炎症反应的病理过程,可以作为早期免疫性炎症反应指标,对于早期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内源性硫化氢(H_2S)以及人软骨糖蛋白39(HC gp-39)在川崎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治疗的川崎病患儿74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NT-proBNP、H_2S和HC gp-39水平以及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观察组患儿NT-proBNP、H_2S和HC gp-39水平与血小板参数、LVEDDI和LVEF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急性期NT-proBNP和HC gp-39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P0.05),而H_2S明显低于恢复期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期PLT和PCT明显高于急性期和对照组(P0.05),而MPV和PDW明显低于急性期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期、恢复期和对照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期LVEF明显低于恢复期和对照组(P0.05);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424,P0.04);H_2S与PLT呈正相关(r=0.315,P0.05),与MPV呈负相关(r=-0.401,P0.05);HC gp-39与PLT呈正相关(r=0.310,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NT-proBNP和HC gp-39水平升高,H_2S水平降低,其中NT-proBNP与患儿左室收缩功能有关,H_2S和HC gp-39与患儿血小板参数有关。  相似文献   

16.
叶松道  苏士海  丁志勇 《疾病监测》2014,29(11):916-919
目的观察川崎病(KD)患儿血浆白细胞介素(IL)12亚基p40水平的变化,探讨血浆IL-12p40水平与KD患儿冠状动脉损伤(CAIs)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62例KD患儿根据冠状动脉损伤情况分为CAIs组与非CAIs组,根据IVIG治疗效果分为IVIG敏感组与IVIG不敏感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KD患儿IVIG治疗前后及33例健康儿童血浆IL-12p40水平,同时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溴甲酚绿法分别测定KD患儿急性期血浆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水平。结果 KD患儿急性期IL-12p40水平(pg/ml)(M=689.5,P5=263.5,P95=2261.4)高于正常对照组(M=632.2,P5=226.7,P95=1829.3),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21,P0.01),CAIs组血浆IL-12p40水平(pg/ml)(M=716.2,P5=282.4,P95=2464.1)高于非CAIs组(M=664.1,P5=246.4,P95=19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65,P0.01)。KD患儿急性期血浆IL-12p40水平与CRP水平(mg/L)呈显著正相关(r=0.472,P0.01),与白蛋白水平(g/L)呈显著负相关(r=-0.421,P0.01)。IVIG治疗前IVIG敏感组与不敏感组之间血浆IL-12p4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23,P0.05),但IVIG治疗后敏感组血浆IL-12p40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37,P0.01),而IVIG不敏感组治疗前后血浆IL-12p4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85,P0.05)。结论 IL-12可能参与了KD的免疫损伤过程,血浆IL-12p40水平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应疾病的严重程度,并对预测是否并发冠状动脉病变及IVIG治疗效果评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肺炎患儿CRP、白细胞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66例肺炎患儿根据实验室细菌培养鉴定结果、肺炎支原体检测结果及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分为细菌组(n=133例)、病毒组(n=168例)和支原体组(n=165例)。选取同时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104例为对照组。分别采集各组肺炎患儿发病急性期(1~3 d)、恢复期(4~20 d)及对照组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各组发病急性期血清CRP含量和白细胞计数的变化,观察各组肺炎患儿发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CRP水平及异常率。结果细菌组急性期血清CRP、白细胞计数及NEUT均显著高于病毒组、支原体组和对照组,LYMPH显著低于病毒组、支原体组及对照组(均P<0.05);病毒组急性期血清CRP显著低于支原体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NEUT均显著低于支原体组和对照组,LYMPH显著高于支原体组和对照组(均P<0.05);支原体组急性期血清CRP、白细胞计数及LYMPH显著高于对照组、NEUT低于对照组(均P<0.05)。细菌组及支原体组急性期CRP血清水平及CRP异常率均明显高于恢复期(均P<0.05)。病毒组急性期及恢复期CRP血清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CRP与白细胞,可以提高小儿肺炎诊断准确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我院收治的川崎病(KD)患儿进行临床对照试验,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NP)对诊断不完全KD的价值。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典型KD和不完全KD患儿各20例,分别于急性期采集样本,检测血浆BNP水平,CRP、ESR等指标,并随机选取20例正常儿童建立对照组,对比血BNP在3组中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与CRP是否存在线性相关。结果:2组KD病例中,急性期血浆BNP总体均数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CRP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浆BNP的水平在急性期不完全KD患儿中有明显增高,具特异性。检测血浆BNP可以提高急性期早期诊断的检出率,有助于不完全KD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血浆脑利钠肽在川崎病患儿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浆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探讨其在K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观察2007年2月至2009年4月间青岛市儿童医院心血管组收治的KD患儿43例(KD组),年龄5个月至8岁,平均(2.3±0.6)岁,均符合KD诊断标准,且除外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发心脏疾病.对照组为30例健康体检儿童,年龄及性别与K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D组于急性期、恢复期各采血1次,健康对照组随机采血1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BNP浓度,KD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rd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eft Yentrietdar shorten fraction,LVSF)、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及舒张期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A比值.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KD患儿急性期BNP水平为(517.26±213.40),ng/mL,恢复期为(91.56±47.97)ng/mL,两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期BNP水平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7.55±7.56)ng/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参数LVEF,LVSF,CI急性期低于恢复期,两期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A比值两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D患儿急性期血浆BNP水平与反应心脏收缩功能指标LVEF,LVSF,CI均呈负相关(P<0.05),而与舒张功能E/A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KD急性期血浆BNP浓度异常升高,心脏收缩功能下降,两者呈负相关.血浆BNP浓度检测对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川崎病(KD)患儿不同阶段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的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1例KD急性期(急性期组),30例KD恢复期患儿(恢复期组)和35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外周血中CD3+、CD4+、CD8+、CD19+和CD56+水平,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急性期组CD3+、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CD1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组CD3+、CD8+明显低于对照组,CD1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组CD3+、CD8+明显高于急性期,CD19+明显低于急性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和CD56+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对评估KD患儿免疫状况、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