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阴茎结核很少见,占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的1%左右。国内迄今共报告24例。我们在1959~1986年间共收检阴茎活检病理标本283例,其中有6例病理诊断为阴茎结核。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阴茎癌是泌尿生殖系统较为少见的恶性肿瘤,在欧洲和北美洲其发病率低于1/10万,在东南亚、南美洲等地区,阴茎癌占男性恶性肿瘤的1%~2%,发病率可达8.3/10万[1-2]。2018年,全球大约有15000例患者因阴茎癌死亡,并有大约34500例新发病例被确诊[3]。阴茎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penile,SCCP)是阴茎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约占所有病例的95%左右[4-5]。阴茎癌转移的主要途径是淋巴转移,其转移区域主要为腹股沟及髂血管淋巴结[6],其中腹股沟淋巴结是淋巴转移的首站[7]。  相似文献   

3.
阴茎结核较少见,可为原发性,亦可为继发性,现将所见1例报告如下.男性,55岁.因阴茎包皮下硬结及冠状沟溃疡3年入院.检查:阴茎冠状沟有数个表浅型溃疡,并附有白色痂膜,但无明显增生性隆起.触诊冠状沟及阴茎背部皮下有硬结,无压痛,双侧腹股沟淋巴结不大,阴囊及睾丸均正常。镜检:表皮内有溃疡灶,真皮内有巨噬细胞、及上皮样细胞构成的结核样肉芽组织,并见有大量干酪样坏死灶.病理检查:灰白色组织2小块,表面有点状豆腐渣样坏死灶.讨论男性生殖系结核多见于附睾、精索及前列腺.尿道结核占泌尿生殖系结核的1.8%.阴茎结核更为少见,约占泌尿系结核的1%.原发性阴茎结核多为直接接触结核杆菌而致病,如女性子宫颈结核在性交时直接感染阴茎,或因结核杆菌污染衣服而感染.继发性阴茎结核则多为身体其它部位的原发性病灶蔓延而来.如继发于肾或附睾结核.  相似文献   

4.
肺鳞癌阴茎转移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鳞癌阴茎转移一例报告魏东,王少华,万奔,周季患者,男性,75岁.阴茎多发结节1个月余,于1994年6月7日入院.阴茎无外伤及感染和注射史,无治游史.查体:阴茎皮肤色泽正常,阴茎根部至阴茎头皮下可们及多个0.5~1.0cm大小的结节,质硬、无压痛,边...  相似文献   

5.
<正>阴茎癌是一种少见的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多发生于50~70岁的中老年男性。由于国家、民族、宗教信仰和卫生习惯的不同,阴茎癌的发病率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在欧洲和美国,阴茎癌占所有男性恶性肿瘤的0.4%~0.6%;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阴茎癌占比可达1%~2%[1]。包茎和包皮过长是阴茎癌较为公认的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包括新生儿包皮环切缺失、吸烟、包皮硬化性苔藓样变,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等,这些因素可以促使阴茎、  相似文献   

6.
<正>阴茎癌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在亚洲发病率大约为19/10万[1]。阴茎癌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早期手术治疗。根据阴茎肿瘤生长的部位、肿瘤的大小和肿瘤的浸润深度,决定具体的手术方案。传统的阴茎癌手术方法包括保留阴茎的手术、阴茎部分切除术和阴茎全部切除术联合会阴部尿道造口术。后两种手术方法的缺陷在于不能保留足够长度的阴茎,不能保留患者的阴茎功能,术后生活质量不满意。本文介绍一种新的治疗阴茎头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男性非淋菌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患者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的变迁,以了解本地区男性支原体的感染状况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病原培养法和PCR方法 对2007年1月~12月在我院门诊以泌尿生殖系统不适就诊的453例患者的泌尿生殖系统标本进行UU和MH检测,同时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并与2000年进行比较,对UU和MH的感染及体外药物敏感性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0年131例支原体检测结果 中UU 46例占35.1%,MH 18例占13.7%,UU和MH混合感染者24例占18.3%;2007年453例支原体检测结果 中,UU 151例占33.3%,MH 60例占13.2%,UU和MH混合感染者78例占17.2%.2007年与2000年相比,男性泌尿生殖系统UU和MH对CRA和AZI的耐药率明显增高,对JOS的耐药率有所改善,而DOX和MIN的耐药率相对稳定;敏感性较高的依次是DOX、MIN和JOS.结论 UU和MH已成为男性非淋菌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的主要病原体且以UU为主.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的就医人数2007年比2000年显著增多,提示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加强.2007年与2000年相比,UU、MH的感染率以及UU和MH的混合感染率虽然变化不大,但一段时间以来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UU和MH的耐药率较高,且随着时间的变化,其耐药性也随之改变.因此,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时应尽量根据药敏结果 选择敏感药物.DOX、MIN和JOS可作为本地区支原体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正>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男性患者感染HPV后,表现外生殖器上的尖锐湿疣。通常尖锐湿疣的疣体较小,大约直径约1~2 mm,阴茎疣体直径超过1 cm的较为少见。本文报道1例阴茎头巨大尖锐湿疣成功治疗的案例。1病例报告患者,男,22岁。以"发现阴茎多发赘生物2个月余"为主诉入院。入院前2个月患者发现阴茎头及阴茎腹侧多发赘生物,以阴茎头处最大,直径约  相似文献   

9.
梗阻性无精子症占男性不育症的 3%~10 % [1] ,附睾梗阻是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传统的附睾输精管吻合术治疗附睾梗阻性无精子症效果较差。我们于 2 0 0 3年 1月采用显微技术行输精管附睾管端侧吻合术 1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人 ,男 ,2 7岁。因婚后 2年不育 ,多次精液检查诊为“无精子症”于 2 0 0 3年 1月 7日来院。体检 :男性性征发育正常 ,外生殖器发育正常 ,睾丸大小正常 ,两侧附睾尾部可及结节 ,大小 1.0cm× 1.0cm×1.2cm ,质地中等 ,界清 ,与周围无粘连 ,无触痛。否认结核、性病、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病史。B超示 :两侧附睾尾部结节…  相似文献   

10.
<正>睾丸间质细胞瘤又称Leydig细胞瘤(leydig cell tumor,LCT),来源于睾丸间质细胞,是比较罕见的睾丸非生殖细胞肿瘤,约占男性睾丸肿瘤的1%~3%[1]。我院收治睾丸间质细胞瘤患者1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已婚。因"左侧阴囊不适1月余"入院。既往体健,无睾丸外伤、结核、炎症及隐睾病史,已生育。查体:无男性乳腺发育,阴茎发育可,阴  相似文献   

11.
尿道上裂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尿道畸形。据文献统计,大约95000个婴儿中有1例,男性比女性多4倍。我们曾手术治愈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18岁。因阴茎上缩背屈、尿道上方裂开、不能站立排尿18年而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一般物理检查无异常。外生殖器:阴囊发育基本正常,阴茎短小背屈内缩畸形,阴茎头扁平,阴茎背部尿道全层裂开,贯穿整个阴茎。拉直阴茎裂口长约10cm,可见尿道粘膜。尿道海绵体发育不良。双侧睾丸大小正常。诊断:尿道上裂。  相似文献   

12.
正丛状神经鞘瘤是临床上非常少见的一种外周神经组织的良性肿瘤,最早于1978年由Harkin等[1]报告。目前国内文献报道仅有50余例,且多数发生在头颈部、躯干、四肢,偶有眼球、声带和会阴部,男性阴茎根部皮肤丛状神经鞘瘤国内外文献中尚未见报道,现报道1例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6岁,2017年4月15日于我院男科门诊初诊。患者自诉4年前初见阴茎根部皮肤上米粒大小赘生物,无明显疼痛不适,局部无外伤史,未予处理后逐渐增大。患者既  相似文献   

13.
阴茎阴囊转位(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茎阴囊转位是男性生殖系统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国内自1956年章仁安等首先报告1例以来,共有10例报告。我院近年来收治4例,报告如下。病例报告 [例1]18岁,因外尿道口位于会阴部,阴茎位于阴囊后方,蹲位排尿,于1980年4月6日入院。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亦未发现畸形者。体检:发育营养一般,智力正常,阴囊呈分裂型下垂,两阴囊内均可触及正常睾丸、附睾及输精管。阴茎位于两对裂阴茎中部,向后弯曲,位置居中,发育尚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男性生殖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男性生殖系统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于睾丸4例,原发于阴茎1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术后3例行化疗,2例行放疗加化疗(原发于睾丸1例,原发于阴茎1例)。术后平均随访25个月,1例死亡,其余均存活。结论:男性生殖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症状不典型,多发生于老年,预后较差,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治疗宜采取手术联合放疗及化疗。  相似文献   

15.
正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molluscum contagiosum virus,MCV)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本病多累及儿童、性活跃人群和免疫功能低下者。该病毒通过皮肤间密切接触而传播,也可通过性接触、游泳池等公共设施传播。本文报告1例男科门诊接诊的阴茎传染性软疣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并对其相关的文献进行复习,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8岁。以"发现阴茎多发赘生物3  相似文献   

16.
隐匿性阴茎是一种较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先天畸形,也称埋藏性阴茎,手术治疗是其常用的方法[1-15],而以病理解剖为基础,完整认识其发生发展及治疗原则,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保证.2000年1月至2012年6月,我们采取阴茎根部小切口,切断增厚的阴茎浅悬韧带、消除下腹部脂肪窝、后退阴茎皮肤的方式,治疗隐匿性阴茎25例,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本地区男性与女性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者支原体类型的差异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 方法选取204年1月至2016年12月深圳市龙华区三家医院就诊的疑似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的4 95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 435例,女性2 522例,回顾性分析入组患者的支原体检查结果及对药物的敏感性。 结果4 957例研究对象中支原体阳性者2 280例,阳性率为46.0%,其中病原携带者673例(占29.5%),感染者1 607例(占70.5%)。不同年份间支原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支原体阳性率逐年升高。不同年龄组患者的支原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男性患者解脲脲原体(Uu)构成比显著高于女性患者,人型支原体与Uu混合感染(Mh + Uu)构成比显著低于女性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但两种性别Mh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支原体对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和强力霉素的敏感性分别为90.6%、76.9%和69.9%。 结论21~40岁女性人群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的健康宣教应加强,且诊治时应取材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依据诊断有目的地选择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皮肤感染的临床特征、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至2013年收治的5例皮肤软组织感染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并结合1998至2012年相关国内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例皮肤软组织NTM患者,其中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22~60岁。5例患者可以分为医源性感染组(4例),非医源性感染组(1例),所有患者均为脓肿分枝杆菌感染。检索CBM、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自1998#以来医源性和非医源性皮肤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分别为377例和9例,仅本文报道的1例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对常用抗结核药物及克拉霉素等出现多重耐药。所有患者均接受3~12个月单用克拉霉素或联合抗结核治疗后病情痊愈。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皮肤感染仍为少见病,且多为院内暴发感染。重视皮肤软组织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早诊断,联合治疗对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报告1例结核致阴茎毁损,分析了长达15个月的误诊原因并结合文献对其感染途径、分型及诊断进行了讨论,提出对久治不愈的阴茎溃疡病变应想到结核杆菌感染的可能,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男性生殖系统肉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武汉协和医院2016-2019年收治的8例男性生殖系统肉瘤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病理诊断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8例患者均行扩大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为:横纹肌肉瘤3例(其中会阴部泡状横纹肌肉瘤、睾丸附睾横纹肌肉瘤及阴囊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各1例)、阴囊高分化脂肪肉瘤2例、阴囊上皮样肉瘤1例、阴囊中度恶性黏液纤维肉瘤1例、阴茎包皮系带多形性皮肤肉瘤1例。随访时间13~47个月,1例出现全身多发转移,于术后1年死亡,1例失访,其余6例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结论男性生殖系统肉瘤极为罕见,有局部复发倾向,远处转移少见,主要采取以手术切除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