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孕产期血小板减少(PT)的界定标准不同,国外常以血小板计数(PLT)<150×10^9/L作为诊断标准[1,2],我国妊娠期两次检查结果显示PLT<100×10^9/L即可诊断PT[3]。PT在国内妊娠妇女中的发病率为6.6%~11.6%,是发病率仅次于贫血的妊娠期血液系统合并症,也是导致妊娠期出血性并发症的常见原因之一。PT可由妊娠和(或)多种内外科疾病引起.不同病因PT对母儿出血性并发症及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影响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2.
孕产期血小板减少(pregancy with thrombocytopenia,PT)是由多种内外科合并症和妊娠期并发症所导致的以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PLT)<100×10^9/L为病理生理特征,以出血、贫血等为临床表现的妊娠期常见的血液系统合并症之一,会导致围产期母儿死亡率增加。PT主要包括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免疫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子痫前期/HELLP综合征以及其他少见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不同病因的孕产期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处理及母儿结局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分娩的306例孕产期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病因分为5组: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组(GT组,164例)、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组(ITP组,85例)、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组(HD组,2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HDCP组,24例)、妊娠合并免疫系统疾病组(ISD组,5例),比较不同病因孕产期血小板减少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的程度、临床处理及母儿结局。结果:(1)GT组患者的轻度血小板减少的比例明显高于中度及重度(P0.05);ITP组、HD组及ISD组患者的重度血小板减少的比例明显高于轻度(P0.05)。(2)GT组观察或对症口服治疗,19例接受血小板输注;ITP组观察或对症口服治疗64例,应用糖皮质激素或丙种球蛋白或联合使用21例,接受血小板输注53例;HDCP组紧急终止妊娠18例,行期待治疗后终止妊娠4例;HD组输血支持治疗27例,免疫抑制治疗8例;ISD组5例均有接受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血小板输注等治疗。(3)ITP组的剖宫产率及输血率高于GT组(P0.05),而HD组、HDCP组、ISD组的剖宫产率、输血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GT组(P0.05)。(4)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的剖宫产率、输血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高于轻度(P0.05)。结论: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不同,血小板下降程度、处理及预后各不相同,GT主要表现为轻度血小板减少,母儿结局良好,其他病因的孕产期血小板减少患者重度血小板减少增加。及时明确诊断,合理规范的治疗是降低重度孕产期血小板减少母儿风险,改善母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妊娠期最为常见的血液系统合并症,通常不会引起母儿不良围产结局,但需与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进行鉴别,以防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本文主要针对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孕期监测及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根据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 2019年指南共识,孕产期血小板减少(pregancy with thrombocytopenia,PT)定义为血小板计数(PLT)<150×10^9/L[1]。血小板减少在孕产期的发生率大概为5%~10%,它是仅次于贫血的孕产期常见的全血细胞计数异常[2]。正常孕妇随着孕周的不断增加,PLT有生理性下降趋势。大部分PT是轻度,较为稳定的,甚至没有牙龈出血、瘀点瘀斑等典型的临床表现。但是仍有一部分PT可能迅速恶化,影响母儿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6.
孕期凝血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孕周增加,母体会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血液高凝状态有助于产后胎盘剥离面血管内迅速形成血栓止血,这是一种生理性保护机制,但过度高凝对胎儿发育及妊娠结局可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从凝血、抗凝血、纤溶系统及血黏度4个方面分析孕期凝血功能变化及其对母儿的影响,解析孕产期凝血功能异常的高危因素和不同孕期的敏感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正血液系统疾患是妊娠期较为常见的合并症,严重者对母儿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导致不良的母儿结局。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相关学科诊疗水平的提高,妊娠合并血液疾患的患者逐步增多,病情及病种也较既往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一些少见及病情相对严重的患者在强烈的生育愿望下进入了妊娠期,包括严重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是妊娠期一种较为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发病原因主要考虑与妊娠期特有的生理改变或多种内科并发症相关。病因不同,孕产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亦会不同。明确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鉴别诊断,有助于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对加强围产期监护,减少母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孕妇妊娠期间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以出血为主,贫血及感染风险轻度增加,ITP在整体上并不影响母儿结局,但会使出血的风险增加。本文重点就妊娠合并重度ITP的诊治、对母儿影响及孕期管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高血糖包括妊娠期不同类型的糖代谢异常,与巨大胎儿、剖宫产术分娩、早产、子痫前期等不良妊娠结局明确相关,且远期母儿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增高。伴随我国生育政策的不断调整,妊娠期高血糖的发生率升高,妊娠期规范化管理能明确降低上述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本指南将对妊娠期高血糖的分类以及不同类型糖代谢异常的孕前、孕期及产后的监测和管理进行阐述,旨在进一步改善妊娠期高血糖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患者血小板水平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3例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进入围产期患者61例,根据妊娠期血小板计数(PLT)最低值分为两组:10×10~9/L组和(10~30)×10~9/L组,分析不同PLT水平对母儿结局的影响。结果:73例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占76. 71%,其次是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占9. 59%。进入围产期患者中位分娩孕周37周,剖宫产率55. 74%,产后出血发生率14. 75%;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2702 g,新生儿血小板减少7例。PLT 10×10~9/L组患者中位分娩孕周36周,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P=0. 01),产后出血量明显增多(P=0. 04)。对患者分娩前PLT与产后出血量作相关分析,发现患者分娩前PLT与产后出血量呈负相关(r=-0. 32,P=0. 01)。分别对患者孕期最低PLT及分娩前PLT与新生儿PLT作相关分析,发现该两因素与新生儿PLT均无相关性(r=0. 29,P=0. 54; r=0. 18,P=0. 10)。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是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的主要病因。尽早明确病因,提升血小板水平,可降低产后出血风险,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12.
妊娠期母体血液系统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以适应胎儿生长发育,血液总容量增加并有一定程度的血液稀释。如果妊娠期血液不能有效稀释,血红蛋白浓度过高,会引起血液黏度增加,全身血液循环不能适应子宫-胎盘血流的需要。其结果可能导致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减慢,而引起子宫胎盘缺血缺氧、血管痉挛、血压升高等,而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小于胎龄儿、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妊娠期糖尿病、死产等。综述妊娠期高浓度血红蛋白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引起对妊娠期高浓度血红蛋白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高浓度血红蛋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妊娠期母体血液系统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以适应胎儿生长发育,血液总容量增加并有一定程度的血液稀释。如果妊娠期血液不能有效稀释,血红蛋白浓度过高,会引起血液黏度增加,全身血液循环不能适应子宫-胎盘血流的需要。其结果可能导致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减慢,而引起子宫胎盘缺血缺氧、血管痉挛、血压升高等,而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小于胎龄儿、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妊娠期糖尿病、死产等。综述妊娠期高浓度血红蛋白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以引起对妊娠期高浓度血红蛋白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性疾病通常表现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或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未经治疗的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可导致多种母儿并发症并引起不良妊娠结局,无论是甲亢还是甲减均可增加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且子痫前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使病情变得更为复杂,增加母儿不良预后的风险。故在孕前和孕早期对妊娠期甲状腺功能进行筛查,通过以药物为主的治疗手段使孕期甲状腺激素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以及严密的监护等有助于降低妊娠期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改善子痫前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严重影响了围产期母儿的妊娠结局。合适的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能有效降低GDM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改善孕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关于GDM的分娩时机、分娩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高血糖是最常见的一种妊娠并发症。孕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包括近远期的各种母儿风险。文章拟通过介绍血糖控制不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提高医护人员和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对妊娠期高血糖危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孕产妇合并H1N1、H5N1流感病毒感染常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采用流感病毒疫苗,在流行季节早期筛查、早期诊断,采用抗病毒药物早期治疗,妊娠期严密监护、多学科处理可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18.
孕产期血小板减少(PT)指血小板计数(PLT)<150×10^9/L,是仅次于贫血的最常见的妊娠期血液系统异常,在孕晚期的发生率为6.6%~11.2%,大部分表现为轻微下降,PLT<100×10^9/L仅为1%左右,而<80×10^9/L的发生率不到0.1%[1]。许多生理或病理情况都能导致血小板减少,部分是妊娠特有的;此外,既往患有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者血小板减少在孕期可能加重。研究显示,随孕期进展平均PLT持续降低.  相似文献   

19.
妊娠期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其病因及临床表现呈多样化。早期诊断、合理处理,对改善围生期结局、降低母儿发病率及死亡率尤为重要。文章重点讨论妊娠期严重肝功能异常的母胎器官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20.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影响妊娠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与母儿近、远期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饮食习惯的改变,GDM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且越来越年轻化,及时筛查并给予有效的干预与治疗措施是降低GDM发病率及减少妊娠期相关并发症的关键。本文就不同的GDM的筛查策略进行综合分析,为改善母婴结局提供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