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285例食物嵌塞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病因作了统计,并针对病因提出了防治方法,还对病因及其防治方法进行了讨论。认为失牙是造成食物嵌塞的重要因素, 失牙后即时镶牙是防止食物嵌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食物嵌塞的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285例食物嵌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因作了统计,并针对病因提出了防治方法,还对病因及其防治方法进行了讨论。认为失牙是造成食物嵌塞的重要因素,失牙后即时镶牙是防止食物嵌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食物嵌塞的易发年龄、病因、类型和好发牙位。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07年3月我科门诊以食物嵌塞为诱因而引起相关临床症状和并发症来我科求治的食物嵌塞患者146例,对其进行观察并加治疗。结果:食物嵌塞多发生于40~59岁,以垂直型嵌塞为主,原因以龋损﹑牙周炎﹑不良充填及修复体等造成牙齿邻面接触关系和咬合关系不正常多见。我科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治疗方法,有效率达91.8%。结论:针对病因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及早防治食物嵌塞,以免引起严重并发症造成牙齿缺失。  相似文献   

4.
汪世超 《安徽医学》2015,36(6):710-711
目的:探索食物嵌塞的病因与治疗方法,为临床防治食物嵌塞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食物嵌塞患者500例,详细询问病史与发病原因,针对不同病因给予不同方法的治疗。2年后随访治疗效果,总结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食物嵌塞多发生于35~65岁,以垂直型嵌塞为主,原因以龋损﹑牙周炎﹑不良充填及修复体等造成牙齿邻面接触关系和咬合关系不正常多见。拔牙、冠修复与充填的治疗有效率较高,分别为100.00%、89.03%和88.20%。结论对于食物嵌塞患者,应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治疗方法,以免引起严重并发症,导致牙齿缺失。  相似文献   

5.
食物嵌塞造成牙齿肿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和不便。经多年临床治疗与修复病例总结,造成食物嵌塞病因和治疗方法有这样几种:  相似文献   

6.
食物嵌塞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震宇  何克新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4):1640-1642
食物嵌塞(food impaction)是临床上的多发及常见疾病,其病因通常认为是由于龈乳头萎缩,对颌牙有充填式牙尖及楔形边缘嵴,相邻牙接触点边缘嵴被破坏等因素引起食物嵌^[1-3]。牙间食物嵌塞的类型分为垂直型、水平型及混合型,其中以垂直型最多,混合型次之,水平型最少。按照嵌塞范围分为广泛型、部分型和局限型食物嵌塞,其中,局限型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调治疗磨牙区垂直型食物嵌塞的效果。方法:选择牙列完整,牙间隙基本正常,磨牙区垂直型食物嵌塞的患者,取研究模型,针对病因,分次调完成。结果:通过治疗后,158处中治愈121处,明显改善21处,改善不明显11处,无效5处。结论:严格选择病例,慎重和准确的进行调是治疗食物嵌塞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调[牙合]治疗磨牙区垂直型食物嵌塞的效果。方法:选择牙列完整,牙间隙基本正常,磨牙区垂直型食物嵌塞的患者,取研究模型,针对病因,分次调胎完成。结果:通过治疗后,158处中治愈121处,明显改善21处,改善不明显11处,无效5处。结论:严格选择病例,慎重和准确的进行调[牙合]是治疗食物嵌塞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临床常见食物嵌塞疗效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物嵌塞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因其影响咀嚼,常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烦恼。长期食物嵌塞,除导致局部炎症外,还可引起牙周组织萎缩、邻面龋、同侧咀嚼功能减退等严重后果。但多数食物嵌塞通过我们的正确治疗,是可以避免和纠正的。本文对77例常见的食物嵌塞形式进行了分析治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焦雪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4628-4629
目的:找出食物嵌塞的主要原因及较好的治疗方法,为临床防治食物嵌塞提供有益帮助。方法:自2002年至2008年调查分析了500例患者的食物嵌塞原因,并对872处食物嵌塞的疗效进行跟踪观察5a。结果:因各种原因导致食物嵌塞而产生牙间隙的患者,明显比因牙间隙导致食物嵌塞的患者多。同时发现选磨与自我保健法相结合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结论:引发食物嵌塞的原因很多,牙间隙更多情况下是它的一种并发症;防止牙间隙、牙周炎等并发症的关键在于尽可能早的预防和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戴用后牙铸造全冠后出现食物嵌塞较为多见,嵌塞不仅引起餐后明显不适,出现触痛、龈炎,久之甚至可导致龋病和牙周病。全冠修复后的食物嵌塞与全冠的设计制作有密切的关系,怎样才能避免食物嵌塞、嵌塞后如何处理,是许多临床医生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对经治的50例该类病例进行分析,就其病因、处治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以食物滞留或嵌塞在全冠修复体和邻牙之间的邻接面者为评定标准。12 纳入标准:在1998年10月~1999年12月间,由同一口腔医生、同一技工在成都卫校附属医院口腔科完成。13 48名患者,女性22例,占458%;男性26例,占54…  相似文献   

12.
200例牙间隙食物嵌塞临床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解决牙间隙食物嵌塞提供最佳依据。方法:随机抽样门诊食物嵌塞患者200例。结果:中重度牙周炎92例,占46%,牙齿过度磨耗,龋坏33例,占31.5%,不良修复31例,占15.5%,其它2例,占1%,随年龄增大;结论:(1)造成食物嵌塞最常见病因为中重度牙周炎,牙齿过度磨耗龋坏和不良修复体存在;(2)好发于后牙,磨牙区和双尖牙区。(3)随年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刘永桂 《重庆医学》2001,30(3):248-249
牙间食物嵌塞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以食物嵌塞求治者很多。笔者对求治的93例食物嵌塞患者中的76例患者,采用充填与调治疗,追踪复查61例,获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临床上食物嵌塞现象,采用对因对症修复治疗并比较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食物嵌塞患者104例,分析其现象发生的原因、食物嵌塞类型,采用不同处理方法。结果:观察随访1年,治疗有效率为90.38%。结论:临床上要根据食物嵌塞的不同原因,不同部位、类型和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从而获得令医患双方句均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治疗中老年人因食物嵌塞所致的牙周疾病.方法:对64例102颗食物嵌塞的牙齿进行调(牙合)、牙周治疗、充填及修复治疗.结果:经2~3年的随访观察,15颗牙因充填效果不佳再次食物嵌塞,而改做冠修复,有效率为77.61%;6例冠修复接触关系不良,重新制作,有效率为82.86%.结论:食物嵌塞治疗方法有严格的适应证,进行充填和修复治疗应特别注意邻接关系,防止医源性食物嵌塞.  相似文献   

16.
引起牙周疾患的病因有食物嵌塞和咬合创伤等因素,临床上患重症牙周疾患的牙列中,伴有牙间分离的并不少见,但是对牙间分离与探查深度的研究很少。本研究是为了明确上领中切牙间离开与牙周探查深度的关系进行的。  相似文献   

17.
赵建华 《河北医学》2001,7(8):767-767
食物嵌塞是导致局部牙周组织破坏最常见的原因 ,由于嵌塞的机械作用和细菌的繁殖 ,除引起牙周组织的炎症外 ,还可引起牙龈退缩、牙龈脓肿、邻面龋、牙槽骨吸收和口臭等。造成食物嵌塞的因素有多种 ,其中牙拔除后未及时修复 ,而导致邻牙向缺隙倾斜及对颌牙伸长 ,出现牙间隙是主要原因。选磨法是治疗食物嵌塞的常用方法 ,但只对一部分垂直嵌塞者有效 ,而且易复发 ,对一些严重的牙齿排列不齐等以及水平嵌塞则无效。近年来 ,我科采用锤造联冠治疗食物嵌塞 ,特别是水平食物嵌塞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从 1 995年至 2 0 0 0年…  相似文献   

18.
谢文忠 《当代医学》2011,17(27):17-18
目的探索后牙食物嵌塞的有效疗法。方法将47例后牙区混合型嵌塞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21例采用弹性食物嵌塞矫治器联合牙周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选磨调颌联合牙周治疗。满意度调查使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达90.48%,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弹性食物嵌塞矫治器可有效防止食物嵌塞。  相似文献   

19.
食物嵌塞给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对牙体及牙周组织的危害性较大可引起局部牙龈肿疼、萎缩、牙槽骨吸收、邻面龋、根面龋和口腔异味等,是导致局部牙周炎症和破坏的常见原因之一,两者可互为因果恶性循环,食物嵌塞除了发生于天然牙之间,还多见于修复体与天然邻牙之间。据统计,食物嵌塞占固定义齿修复失败病例的17.5%,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刘粉琴 《吉林医学》2012,33(33):7305
目的:探讨第二磨牙烤瓷冠修复后食物嵌塞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选择80例第二磨牙烤瓷冠修复后食物嵌塞患者,分析食物嵌塞的原因,并据此做出相应处理,记录1年后随访结果。结果:食物嵌塞的原因主要为:触点不良、全冠外形不良、邻牙邻面龋、全冠外形不良、对颌牙充填式牙尖以及邻牙与全冠边缘高度不一致6种;相应处理后1年的随访结果显效、有效和总有效率分别达到80.0%、15.0%和95.0%。结论:第二磨牙烤瓷冠修复后食物嵌塞存在多种致病因素,根据具体致病原因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法可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