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建立1种新的化学氧化剂氧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方法在特定pH值下,当反应液中含有加速剂时,血清中的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同时被介质溶液中的亚硝酸氧化成淡绿色化合物,导致450 nm处的吸光度下降,比较反应前后的吸光度变化,求得胆红素浓度.结果亚硝酸的最适浓度为2.0 mmol/L.胆红素在240 s后完成氧化褪色反应.低、高TBil值的批内CV分别为0.92%、1.02%,天间CV分别为3.14%、3.96%.胆红素浓度在513 μmol/L内呈线性相关.平均回收率为101.5%.与J-G法(X)对比,高值TBilY=0.991X+0.634,r=0.990;低值TBilY=1.021X+0.484,r=0.994.Hb 4.5 g/L,Vc 0.1 g/L,TG 8.4 mmol/L,对结果无干扰.结论该方法简便,使用试剂价格低廉、稳定,结果可靠,能同时满足于手工和自动分析.  相似文献   

2.
脲酶和亮氨酸脱氢酶偶联法动力学测定血清或尿液中尿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适合于自动化分析血清和尿液尿素的脲酶和亮氨酸脱氢酶偶联的连续监测法。方法 对pH、2 酮基异乙烯酸钠、亮氨酸脱氢酶和脲酶浓度等反应条件进行实验研究 ,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用双试剂连续监测法 ,试剂Ⅰ :10 0mmol/LN ,N 二乙醇胺基乙酸缓冲液 (pH 8.80 ) ,含 2 酮基异乙烯酸钠 3.0mmol/L、NADH 0 .3mmol/L、亮氨酸脱氢酶 2 .0kU/L。试剂Ⅱ :试剂Ⅰ中加入脲酶 70kU/L。本法线性范围血清 0 .5~ 15 0mmol/L ,尿液 8.0~ 6 5 0mmol/L。血清和尿液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10 2 .1%和 10 1.5 %。血清批内和批间平均CV分别为 1.0 2 %和 1.70 % ;尿液批内平均CV为 1.98%。本法 (Y)和脲酶偶联谷氨酸脱氢酶法 (X)对比相关良好 (血清Y =0 .992X +0 .0 4 0 ,r=0 .993;尿液Y =0 .990X +0 .6 1,r=0 .991)。胆红素 <32 5 μmol/L、血红蛋白 <5g/L、抗坏血酸 <80 0 μmol/L、三酰甘油 (TG) <7.5mmol/L和NH+ 4 <0 .5mmol/L对测定无明显干扰。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线性范围广 ,可用于常规自动分析。  相似文献   

3.
对钒酸氧化法测定血清中胆红素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钒酸氧化法测定血清中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方法 :钒酸氧化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实验及其重氮法相关和干扰因素实验。结果 :批内 CV总、直接胆红素分别为 0 .8%与 1 .3%。日间 CV为1 .8%与 1 .7% ,平均回收总胆红素为 1 0 1 .1 % ,直接胆红素 1 0 0 .1 %。与重氮试剂法相关 ( J- G法 )总胆为 Y(本法 ) =1 .0 1 5X(重氮法 ) - 0 .1 1 9,r=0 .998,直接胆红素为 Y(本法 ) =1 .1 0 1 x(重氮法 ) 0 .81 ,r=0 .952。相关良好 ,血红蛋白浓度和脂血分别高达 3g/L和 9.0 mmol/L不干扰。结论 :该法简单、快速、稳定 ,而且对溶血、乳糜等干扰因素的影响比重氮法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简便的酶偶联放大法 ,直接检测血清总胆汁酸 (TBA)。方法 基于脱氢酶 辅酶体系的原理 ,用丙酮酸钠作乳酸脱氢酶 (LDH)的阻止剂 ,在Tris HCl缓冲溶液中 ,由NAD -NBT -Brij 98组成酶偶联放大系统。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TBA。结果 线性范围 :0~ 180 μmol/L ;精密度 :批内CV <2 .7% ,日间CV <4 .3% ,总CV <5 .4 %。与日本ENZABILE .AUTO(X)比较 :r =0 .990 ,Y =1.114X - 2 .137,与朗道BILEACIDS(Z)比较 :r =0 .997,Y =1.0 32Z 0 .90 6。LDH <3kU/L ,乳酸 <2 0mmol/L ,维生素C <0 .5mmol/L ,胆红素 <30 0 μmol/L ,血红蛋白 <5g/L时 ,对结果无显著干扰。 结论 该法简便、灵敏 ,试剂稳定 ,适用于血清TBA的常规和自动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吡喃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清中葡萄糖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毗喃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清中的葡萄糖进行评价。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试验和方法间比较试验。结果检测限为0.039mmol/L,反应进程检测低值血清498s时吸光度趋于稳定,反应吸光度为0.35A;检测高值血清10min时吸光度趋于稳定,反应吸光度为2.0A,批内CV低、中、高值分别为0.70%、0.58%、0.70%,日间CV低、高值分别为2.32%、0.63%,线性范围36.61mmol/L,平均回收率102.7%,血红蛋白14.2g/L以下、总胆红素546.65μmol/L以下、甘油三酯25.78mmol/L以下、维生素C(Vc)100mg/dL以下无显著性干扰,与己糖激酶法相关,Y=0.9906X-0.0412,r=0.9998;与葡萄糖氧化酶法相关,Y=0.9980X-0.0379,r=0.9998,相关良好。结论该法简单、稳定,与己糖激酶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相关性良好,能较好地抗溶血、黄疸、乳糜、Vc的干扰。  相似文献   

6.
血清总蛋白双试剂双缩脲法消除脂浊和胆红素的干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血清总蛋白双试剂双缩脲自动分析法。以氢氧化钠和硫酸钠溶液作第一试剂 ,浓缩双缩脲试剂作第二试剂 ,在自动分析仪上用两点终点法测定。结果 ,在 0 6mol/L氢氧化钠中加入 7mmol/L的硫酸钠使脂浊血清的空白吸光度稳定 ,蛋白质与双缩脲双试剂的反应在 7分钟内完成 ;线性范围 0~ 140g/L ,平均回收率 99 8% ,低蛋白含量和正常蛋白含量的批内CV为 0 5 2 %和 0 40 % ,批间CV为 0 80 %和 0 77% ;双试剂法与参考方法比较 ,r =0 9984,Y=0 982 5X 0 783,t =0 5 2 2 ,P>0 5 ,n=90 ;脂肪乳糜、高胆红素、血红蛋白颜色对测定无干扰。结果表明 :双试剂法能去除样品中脂浊、高胆红素及血红蛋白的干扰 ,具有很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适合在自动分析仪上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新全酶终点法同时测定血清中1,5-脱水葡萄糖醇(1,5-AG)和葡萄糖(Glu)。方法用葡萄糖激酶(GK)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偶联系统使血清中Glu彻底转化为不与呋喃糖氧化酶(PROD)反应的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6-PGA),以其吸光度变化计算出Glu浓度;以PROD氧化1,5-AG,生成1,5-脱水果糖和H2O2,用Trinders反应比色测定出1,5-AG的浓度。结果1,5-AG在550μmol/L(Y=0.001X+0.065 8,r=0.999)以内,Glu浓度在40 mmol/L(Y=0.051X+0.128,r=0.998 9)以内线性良好。Glu和1,5-AG的平均批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0.88%和1.05%,批间CV分别为1.40%和1.94%。Glu和1,5-AG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和101.6%。三酰甘油(TG)≤8.9 mmol/L、血红蛋白(Hb)≤4 g/L、总胆红素≤350μmol/L时不影响Glu和1,5-AG的测定。本法测定1,5-AG与Lana微柱法及GK法与HK法测定Glu相关性均良好(r2=0.999)。Glu与1,5-AG的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3.7~5.7 mmol/L和83.1~240.7μmol/L。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和稳定,可自动化双项同测Glu和1,5-AG,为糖尿病的检测与治疗监控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循环酶法双试剂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进行评价。方法样品中的氧化型Hcy被还原剂还原成游离型Hcy,游离型Hcy与试剂中的底物和酶发生反应,引起吸光度变化,通过检测反应中的吸光度变化的速率,可以计算出待测样本中Hcy的浓度。结果测定线性范围达0.6~65μmol/L;批内CV分别为2.85%、1.88%,日间CV分别为4.26%、3.19%,总CV分别为6.35%、5.33%;回收率93.5%~97.7%;本法和酶免疫分析法(ELA)比较:Y=1.040 0 X-0.549 8,r2=0.995 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样品中三酰甘油浓度小于或等于10mmol/L,血红蛋白浓度小于或等于4.5g/L,维生素C浓度小于或等于500mg/L,胆红素浓度小于或等于300μmol/L时,血氨小于或等于70μmol/L时,对结果无明显干扰。结论循环酶法双试刘测定Hcy,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抗干扰因素强、精密度较好、易于自动化等特点,可作为临床实验室Hcy常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试剂稳定的血清钙测定方法.方法在pH9.6的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AMP)缓冲介质中,以偶氮氯膦I作显色剂,8-羟基喹啉-5-磺酸为掩蔽剂,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钙.对反应条件和方法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该方法显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80 nm,线性范围达5.0 mmol/L,回收率为98.8%~99.1%,平均99.0%.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0.95%和1.74%.与邻甲酚酞络合酮(OCPC)(X1)比较:Y=1.003X1-0.036,r=0.996;与偶氮胂Ⅲ(X2)比较:Y=1. 001X2-0.030,r=0.997;与酶速率(X3)法比较:Y=0.999X3-0.045,r=0.998.在血清胆红素高达412 μmol/L,血红蛋白7 g/L,镁2.50 mmol/L及Intralipid高达8 g/L时均对该法无显著干扰.结论该法具有简便、快速、试剂稳定和灵敏可靠的优点,适合血清钙的手工测定和自动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利用过硫酸钾为氧化剂,在含有稳定剂的Tris-HCL缓冲液条件下,仅使血清中结合胆红素被氧化,以此作直接胆红素测定.本法与改良J-G法(X1)和胆红素酶法(X2)的直接胆红素测定相关良好,分别Y=1.047 X1+1.120,r=0.9896;Y=1.039 X2+1.567,r=0.9831 .线性为0~350 μmol/L.低、中、高血清标本的CV值批内为3.42%、3.26%;2.04%,批间为4.97%;3.84%、3.18%.平均回收率105.6%.血红蛋白、维生素C干扰不明显.结论: 化学氧化法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均符合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胆红素酶法测定血清结合胆红素(CB il),并与干化学法作比较。方法在pH值5.5、120mmol/L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中,胆红素氧化酶(BOD)选择性地氧化CB il,引起450 nm处吸光度(A)值下降,求得CB il浓度。加入氟化钠(NaF)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抑制BOD对未结合胆红素(UB il)和δ-胆红素(δB il)的氧化,消除其干扰。结果BOD法测定的线性范围达230μmol/L,批内变异系数(CV)为4.1%(低值)、1.4%(高值),批间CV为11.65%(低值)、10.26%(高值),平均回收率为97.8%。BOD法与干化学法比较,Y干化学法=1.016 0X酶法 1.603 1,r=0.990 7。结论该法能有效地抑制BOD对UB il和δB il的氧化,特异性的检测CB il,并可用于自动生化分析仪。  相似文献   

12.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直接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直接测定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的方法。方法 基于选择性水解法的原理 ,通过对多聚体和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和测定条件的优化实验确定了方法。结果 本法反应达终点的时间为 180s ,线性达 11 7mmol/L ,批内CV <1 6 4% ,日间CV <2 6 5 % ,总CV <3 38% ,回收率平均为 99 7%。和日本一化试剂比较 :Y =0 94X 0 0 32 ,r =0 975 ,n =5 2。本法的特异性好 ,加入LDL C达 3 9mmol/L ,VLDL Trig达 19 5mmol/L ,抗坏血酸 <2 84mmol/L、血红蛋白<5g/L和胆红素 <340 μmol/L时无显著干扰。 结论 本法的总误差 <7 40 % ,达到NCEP提出的 <12 %的分析目标 ,标本无需预处理 ,适合全自动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刘倩予等建立的碱性条件下偶氮胂 测定血清钙的方法基础上 ,减低了偶氮胂 浓度 ,使试剂空白吸光度降低 ,更适合分光光度计比色。方法评价试验结果 :线性范围 0~ 5mmol/L,批内 CV1 .66% ,批间 CV2 .0 8% ,回收率范围 96%~ 1 0 4 %。血红蛋白 1 7g/L、胆红素 1 0 3μmol/L对该法测定血清钙无明显干扰。该方法试剂稳定 ,操作简便快速、精密度、准确度好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酶偶联放大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元发 《检验医学》2003,18(3):133-135
目的建立简便的酶偶联放大法,直接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方法基于脱氢酶-辅酶体系的原理,用丙酮酸钠作乳酸脱氢酶(LDH)的阻止剂,在Tris-HCl缓冲溶液中,由NAD+-NBT-Brij-98组成酶偶联放大系统.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TBA.结果线性范围0~180μmol/L;精密度批内CV<2.7%,日间CV<4.3%,总CV<5.4%.与日本ENZABILE.AUTO(X)比较r=0.990,Y=1.114X-2.137,与朗道BILEACIDS(Z)比较r=0.997,Y=1.032Z+0.906.LDH<3 kU/L,乳酸<20 mmol/L,维生素C<0.5 mmol/L,胆红素<300μmol/L,血红蛋白<5 g/L时,对结果无显著干扰.结论该法简便、灵敏,试剂稳定,适用于血清TBA的常规和自动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一种实用的血清和尿液中尿素含量的比色测定方法。方法 脲酶水解尿素产生氨(NH3),使溶液pH升高,以邻甲酚酞络合剂(OCPC)作为pH指示剂,波长570nm吸光度变化与尿素浓度成正相关。结果 该法线性范围血清1.00~200mmol/L,尿液10.0~1000mmol/L;检测界限血清0.36mmol/L,尿液2.19mmol/L。精密度分析血清批内CV1.13%~2.78%,批间CV1.81%~3.91%,总CV2.13%~4.80%。尿液批内CV0.68%~1.72%,批间CV0.96%~2.24%,总CV1.17%~2.82%。平均回收率血清100%,尿液102%。该法(Y)与酶速率法(X)比较相关性良好(血清Y=1.048X+0.511,r=0.998,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 系统研究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血清胆红素的精密度、灵敏度、稳定性及干扰因素 ,并比较其与重氮法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钒酸盐氧化法测定TBil批内变异系数 (CV) 1.6 7% ,批间CV 2 .92 % ,平均回收率 99.8%。DBil批内CV 1.2 5 % ,批间CV 3.5 2 % ,平均回收率 99.6 %。维生素C(VitC)≤ 0 .5 g/L时对钒酸盐法和重氮法均无干扰。三酰甘油 (TG) <6mmol/L时对钒酸盐法无干扰 ,对重氮法有明显干扰。血红蛋白 (Hb)在 4g/L以下对钒酸盐法无干扰 ,对重氮法有较大干扰。结论 钒酸盐氧化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抗干扰能力强 ,适用于实验室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基本无干扰的血清镁偶氮氯膦Ⅰ显色8-羟基喹啉-5-磺酸褪色测定法。方法在pH9.8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缓冲介质中,偶氮氯膦Ⅰ与镁络合显色,加入8-羟基喹啉-5-磺酸使镁解离,测定吸光度的下降来分析血清镁。对反应条件和方法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结果线性范围为0~3.0mmol/L,回收率为98.5%~99.3%,平均98.9%。平均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1.10%和1.88%。与甲基麝香草酚蓝比色法(MTB)(X1)比较:Y=1.003X1-0.025,r=0.995;与Calmagite比色法(X2)比较:Y=0.991X2 0.014,r=0.993;胆红素高达420μmol/L,血红蛋白10g/L,钙10.0mmol/L及intralipid高达12g/L时均对该法无显著干扰。结论该法具有简便、快速、基本无干枕和灵敏可靠的优点,适合血清镁的手工测定和自动分析。  相似文献   

18.
酶循环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建立血清总胆汁酸 (TBA)测定的酶循环法。方法 基于用脱氢酶 辅酶体系循环底物的原理 ,建立了本法。结果 本法灵敏度 5 0 μmol/L ,A40 5nm ,1cm>0 .15 ;线性达 180 μmol/L ;批内CV <1.87% ,日间CV <2 .94 % ,总CV <3 .64% ;与普通酶显色法比较 :Y =0 .92 1X - 1.4 2 6,r=0 .9982 ,n =64。胆红素 <85 0 μmol/L、血红蛋白 <5 g/L、抗坏血酸 <2 .84mmol/L、乳酸 <2 4mmol/L、乳酸脱氢酶 <10 0 0 0U/L时 ,对结果无显著干扰。结论 本法灵敏度高 ,线性、精密度好 ,几乎无干扰 ,是一种理想的TBA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建立一种新型化学氧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化学氧化法测定血清胆红素反应前后吸光度的变化,与标准品相比较,求得标本中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浓度.结果 TBIL精密度试验批内高低浓度CV值为0.65%-1.56%;DBIL为0.82%~1.93%.批问TBIL为3.5%、1.71%及1.24%;DBIL批间为4.38%、2.77%及1.60%.线性范围:TBIL可达686μmol/L:DBIL可达400μmol/L;总胆回收率101.8%~107.6%,平均104.5%.DBIL回收率为99.1%~100.5%,平均为100.2%.与其他相关试剂比较TBIL γ=0.9973~0.9992;DBIL γ=0.9962~0.9994.溶血、脂浊和维生素C干扰试验表明:标本中Hb小于2.7g/L,TG小于5.94mmol/L.VitC小于0.1g/L,对TBIL和DBIL的测定基本无干扰.结论 本试剂方法简便,结果准确、线性范围宽,试剂稳定,价格低廉.完全可用于检测临床标本.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一种血清总铁结合力 (TIBC)的直接比色测定法 ,不需去除饱和血清转铁蛋白后多余的铁。方法 在 pH 8.4条件下 ,血清转铁蛋白与过量的铁标准液 (Fe3 )反应 ,未结合铁与菲咯嗪发生显色反应 ,再加入酸性缓冲液 ,在 pH 4 .0条件下 ,结合的铁从转铁蛋白中释放 ,并与菲咯嗪发生显色反应 ,吸光度值的增加与TIBC浓度呈正比。结果 血清标本线性范围达 91.2 μmol/L。批内、批间CV(% )分别为 4 .2 %、5 .4 % ,与碳酸镁作吸附剂的手工法比较有良好的相关性 ,Y =1.0 2 5X 0 .92 7(Y为该法 ,X为手工法 ) ,r =0 .990 ,P >0 .0 5 ,5 6名健康人血清TIBC含量为 4 7.6~ 75 .1μmol/L( x± 2s)。 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 ,适于常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