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紫外吸收法,检测73例肾脏病患者血浆中分子物质(MMS)含量,并以201名健康人做对照。同步观察了患者血肌酐(Cr)、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的变化,按肾功能状态分组统计。结果农明:肾功能正常组患者的血浆MMS含量明显降低;而不同病因所致肾功能不全组患者的血浆MMS含量明显升高。MMS水平的升高和肾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一致。血浆MMS含量可作为判断肾功能状态和预盾的较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经我们改良的紫外吸收法测定了82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哮喘组),25例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和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喘支炎组)和79例健康人(正常组)静脉血浆中分子(MMS)含量,单位用U/dL表示,并同时测定部分患者及健康人同侧上肢肘静脉及桡动脉血MMS,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磷酸二酯酶法测定了银屑病患者表皮和血清中钙调素(Calmodulin,CaM)含量,并报道了血清中无机磷的升高。健康人表皮CaM含量为0.45±0.09 μg/mg protein(16例),而患者未病变表皮含量为1.71±0.31 μg/mg protein(16例),病变表皮则更高为2.88±0.75μg/mg protein(16例)。血清CaM含量健康人为0.33±0.07 μg/mg protein(10例),患者为0.69±0.31μg/mg protein(9例)。血清无机磷含量健康人为0.04±0.01μg/mg (10例),患者则为0.13±0.06μg/mg(11例)。结果表明患者表皮和血清中CaM含量及血清无机磷含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分析法测定56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人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T3含量明显低于健康人(P<0.01),治疗后虽明显升高,但仍低于健康人(P<0.01).T4及TSH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监测血清T3水平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作勇 《医学文选》2003,22(5):653-65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免分析法测定 5 6例糖尿病患者和 5 0例健康人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清 T3 含量明显低于健康人 (P<0 .0 1 ) ,治疗后虽明显升高 ,但仍低于健康人 (P <0 .0 1 )。T4 及 TSH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监测血清 T3 水平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5例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β2-M、性激素和血清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并与健康人进行比较,检测结果表明:戊型肝炎患者血清中β2-M、LH、E2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T的含量与健康人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肝功检测TBIL、DBIL、ALP、GGT、LCDH、AST、ALT均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而CHE显著低于健康人(P<0.05)。实验证明,戊型肝炎病毒不但损害肝功亦影响β2-M和性激素的代谢。  相似文献   

7.
<正> 研究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浆中分子物质(MMS)含量的变化及其与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关系。研究设计测定18例 AMI 患者和50例正常人血浆 MMS 含量及纤维蛋白浓度,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并计算出AMI 患者 MMS 含量与纤维蛋白原浓度的相关性。研究单位一附院心内科研究对象 AMI 患者18例,男17例,女1例。年龄34~75岁,平均55.4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中分子物质 (MMS)在临床医学中的意义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 2 2 9例患者 10种疾病进行了药物和低能量He -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 (ILIB)前后MMS含量变化分析。结果 :在 2 2 9例患者中有 15 8例MMS总量升高 ,占 6 9%。在高血压等 10种疾病组中与健康正常对照组比较 (2 2 1± 2 0u/dL)均增高明显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其中 5 5例治疗后MMS下降 ,4 7例下降在 10至 2 0个百分点 ,而高血压病和高血压伴有脑梗塞MMS下降最多。结论 :MMS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病机理 ,其总量增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可据此动态观察病情变化、疗效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体积与血清IL-6、TNF-α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不同脑梗死体积早期血清中IL-6、TNF-α含量变化,探讨其对脑梗死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放射免疫法测定65例梗死体积15cm3以上、92例50cm3以上、46例100cm3以上脑梗死患者入院第2d血清中IL-6、TNF-α含量水平,另设30例健康人作对照.同时对出院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定,观察IL-6、TNF-α不同含量水平对脑梗死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梗死体积15cm3以上者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50cm3以上较15cm3以上者显著升高(P<0.05);100cm3以上较50cm3以上者显著升高者(P<0.01).同等条件下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清中IL-6、TNF-α含量越高,预后生活质量越下降(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明显升高,梗死体积越大其含量越高;IL-6、TNF-α含量越高,其预后生活质量越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测定了356例健康人,88例非伤寒发热病人及78例伤寒病人血清腺苷脱氨酶(ADA)的活性。测定结果:正常人16.6±4.8U/L,非伤寒发热病人与正常人比较,血清ADA活性明显升高(P<0.01)。78例伤寒病人中,有77例(98.7%)血清ADA活性高于40U/L。本法与现行方法比较,具有早期、灵敏、快速、简便的优点,可用于伤寒的早期诊断及发热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肿瘤相关抗原CA50监测结直肠癌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30例健康人,66例结直肠癌及27例结直肠良性病患者血清CA50,结果发现,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CA50值显著高于良性病患者及健康人(P<0.01),行根治手术后其血清含量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复发者又再升高,行姑息手术后变化不显著(P>0.05),提示血清CA50含量检测在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手术后监测中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铅中毒与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铅中毒患者30例,正常健康人20例。采用空腹静脉血,应用硝酸银还原法检测受检者血清中NO含量。结果:铅中毒患者血清NO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健康人,铅中毒患者NO含量按轻、中、重程度不同较正常组逐渐降低。结论:铅中毒患者血清NO含量明显降低,且降低水平与病情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患者血循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初治29例鼻咽癌患者以及15例健康人血清VEGF-D水平,观察该指标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初治鼻咽癌患者血清VEGF-D含量为(546.28±206.97)pg/ml,明显高于健康人血清VEGF-D(174.56±59.54)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1~N3期患者血清VEGF-D含量(605.02±191.93)pg/ml,显著高于N0期患者血清VEGF-D(321.13±33.11)pg/ml(P<0.01),患者血清VEGF-D含量随着肿瘤TNM分期的升高而升高(r=0.660,P<0.01)。结论:鼻咽癌患者血循环VEGF-D的水平随着鼻咽癌进展而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肿瘤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舌苔变化与唾液、血清表皮生长因子(h-EGF)含量变化及舌苔上皮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GFR)的关系,探讨唾液血清h-EGF在乙肝病理舌苔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15例其它消化系统疾病、15例其它系统疾病及15例健康人做对照组,放免法检测受试者唾液、血清h-EGF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舌苔上皮细胞h-EGFR表达,观察并记录病理舌象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理厚苔组唾液、血清h-EGF含量明显升高(P<0.01)。乙肝组白厚(腻)苔、黄腻苔舌h-EG FR表达增强,唾液、血清h-EG F含量明显升高,与其它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乙肝病理舌苔的形成与唾液h-EGF含量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了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中分子物质(MMS)有明显升高,我们有类似报道。为进一步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MMS升高原因及其在哮喘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我们测定了8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MMS含量,并对部分患者动静脉血浆  相似文献   

16.
检测了36例结缔组织病患者及45名健康成人血清中的铜,锌及铜—锌超氧化化酶物歧(SODⅠ)的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铜、锌的含量,邻苯三酚自氧化分光光度法测定 SODⅠ。结果表明:(1)患者血清中铜以及铜/锌比值的均值高于健康人,患者血清中锌和 SODⅠ含量低于健康人,二者 P<0.01;(2)患者血清锌与 SODⅠ之间呈正相关(P<0.05)。这些结果提示,此类疾病可能与血清铜和铜/锌的增高、以及锌和 SODⅠ含量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IL-12与HCV含量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IL-12水平的变化以及在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应用ELISA法检测52例丙型肝炎患者(其中轻度18例,中度19例,重度15例)血清的IL-6、IL-12浓度,荧光定量PCR检测HCV RNA含量,同时测定ALT水平,然后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与15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IL-12、ALT和HCV RNA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ALT、HCV病毒含量均与IL-6、IL-12浓度呈正相关。结论: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IL-12水平高低与HCV病毒含量有关,并且与肝脏的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检测胃癌患者术前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一氧化氮 (NO)水平 ,探讨VEGF和NO与胃癌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法和分光光度法检测 72例胃癌、5 5例慢性胃炎患者和 30例健康人血清中VEGF和NO的含量。结果 :慢性胃炎患者血清中VEGF和NO含量与健康人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胃癌患者血清VEGF和NO含量较慢性胃炎患者和健康人明显增高 (P <0 .0 1) ,且随着胃癌浸润深度增加、有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愈晚者而显著增高 (P <0 .0 1或 0 .0 5 )。同时血清VEGF与NO含量呈明显正相关 (r =0 .82 4 ,P <0 .0 1)。结论 :VEGF和NO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术前检测血清VEGF和NO含量可作为判断胃癌浸润转移以及TNM分期的有效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miR-122表达水平与健康人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差异.方法:24例甲型肝炎患者、22例乙型肝炎患者及25例健康人血清分别抽提总RNA,用实时定量PCR分析其中miR-122的表达并比较差异.结果:甲型肝炎患者血清中miR-122水平与健康人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miR-122水平较甲型肝炎患者及健康人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miR-122在甲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较健康人无显著差异,而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miR-122表达高于正常水平,提示miR-122可能不适合作为甲型肝炎相关肝病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肿瘤患者血清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upplied Group Of Factor,TSOF)水平与外周血丁淋巴细胞嗜银蛋白(Ag-NORS)含量,探讨二者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测定专用试剂检测756例肿瘤患者和70例健康人血清TSGF水平,同时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嗜银蛋白含量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肿瘤患者血清TSOF水平(35.429+8.245)U/ml明显高于健康人(19.840+7.065)U/ml(P<0.01).而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含量(5.45+1.12)%明显高于健康人(7.67+0.79)%(P<0.01).肿瘤患者血清TSGF水平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嗜银蛋白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569,p<0.01).结论 肿瘤患者血清TSOF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嗜银蛋白含量是评价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二者密切相关,对评价机体肿瘤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