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廖巍  王小英 《今日药学》2009,19(2):44-45,35
目的 建立复方益母草颗粒中主要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研究该复方制剂的质量标准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分析方法对该制剂中的益母草、黄芪、延胡索等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各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各自对照品色谱相同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该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可作为该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关键调:复方益母草颗粒;益母草;黄芪;延胡索;薄层色谱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鼻渊康口服液质量标准及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白芷、辛夷、川芎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扫描法对制剂中白芷的欧前胡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欧前胡素在0.5~2.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以上方法简单、可靠、可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何远楼 《中国药业》2012,21(14):49-50
目的 建立清热祛湿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党参、黄芪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制剂中的党参、黄芪.结论 薄层色谱法专属性强、简便可行,可用于清热祛湿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复方枣仁口服液的制备及鉴别方法和原儿茶醛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层析(TLC)法对该制剂中的酸枣仁、生地黄、丹参进行定性鉴别;薄层扫描法测定该制剂中原儿茶醛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原儿茶醛的平均回收率为102.32%,RSD为0.9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制剂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医院制剂新贡—5的鉴别方法,制定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及薄层色谱法对医院制剂新贡—5中的光明盐、肉豆蔻、阿魏进行鉴别.结果:该法清晰地鉴别了医院制剂新贡—5中的三种药材,阴性无干扰.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显微特征分明,薄层色谱法中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重现性好,可作为新贡—5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参芪心肌康合剂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时处方中的虎杖、黄芪、地黄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虎杖、黄芪、地黄等药材的特征斑点.结论所建立的薄层色谱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质量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薄层鉴别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黄芩、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中能明显地检出黄芩、甘草.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胃痛一号口服液质量控制标准中的薄层鉴别项.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胃痛一号口服液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白芍、黄连、延胡索和栀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薄层层析色谱中白芍、黄连、延胡索和栀子均能检出特征斑点.结论 薄层色谱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中的薄层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小儿退热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的大青叶、金银花、栀子、牡丹皮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中能明显地检出大青叶、金银花、栀子、牡丹皮.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小儿退热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李育民 《中国药业》2013,(23):33-35
目的 建立鉴别香芍颗粒质量的薄层色谱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香附、白术、白芷、淫羊藿进行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上均鉴别出制剂和各种药材的特征斑点,阴性对照色谱中无此斑点.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操作简单,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刘伟 《黑龙江医药》2011,24(2):205-206
目的:提高三黄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三黄颗粒中的黄芪、黄芩、黄连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骨痛宁胶囊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骨痛宁胶囊中的红花、大黄、赤芍分别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红花、大黄、赤芍药材,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品溶液无干扰,且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 所建立的薄层色谱方法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天益膏质量标准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玉宝  施务务  张杰 《安徽医药》2012,16(10):1412-1414
目的 建立天益膏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制剂中的天麻、玄参、栀子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天麻素的含量.结果 薄层鉴别方法中分别检出天麻、玄参、栀子,阴性样品无干扰.天麻素在0.048 8~1.36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有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 758.8X-1.554 7,r=0.999 9(n=6).结论 该研究所建立的薄层色谱法和HPLC法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天益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冠心七味滴丸中丹参与肉豆蔻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丹参和肉豆蔻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本法专属性强.结论:方法可行,重现性好,能准确监控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胡红艳  李艳  黄秋明 《中国药业》2010,19(17):26-26
目的探讨复方茵陈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栀子、大黄进行鉴别。结果薄层色谱上能鉴别出制剂中2种药材的特征斑点,阴性对照品溶液色谱中则无此斑点。结论薄层色谱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扶胃平胶囊的薄层鉴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扶胃平胶囊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处方中的丹参、黄连、桂枝、三七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出三者的特征斑点.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行,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袁敏  张贞丽 《齐鲁药事》2012,31(8):456-457
目的对淋必通颗粒的质量进行控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方中的苦地丁、益母草、绵萆薢进行鉴别。结果薄层色谱上鉴别出了制剂和三种药材的特征斑点,空白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薄层色谱法控制白驳丸质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董志华 《安徽医药》2005,9(4):269-269
目的建立黄芪、当归在白驳丸中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制剂白驳丸中的黄芪、当归进行鉴别.结果白驳丸中的黄芪、当归在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结论薄层色谱法控制白驳丸质量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中药制剂活血通络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黄柏、何首乌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主要成分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高效液相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的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可靠.结论:本方法简便,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克痔栓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主药血竭中血竭素的含量,同时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的血竭、黄柏进行鉴别.结果:HPLC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为1.32%.薄层图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方法可靠,结果重现性好,可有效地控制该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