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对55例内科大咯血病人随分成二组,一组为支气管动脉造影术(BAG)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N),另一组是普通内科治疗组,两组观察发现出血止血率3天内BAE组为94.44%,内科治疗组止血率0,P<0.01。三个月复发率BAE组队常规治疗组13.51%,P<0.001,死亡率BAE组0,内科治疗组21.6%,两组P<0.001,住院费用,BAE组平均3250元,而常现内科治疗组费用平均21600元;BAE组病人入院后出血500~700ml,术后病人当天和隔天完全止血.常现内科治疗组入院后反复出血量2000-2500ml故病人入院后经常出血。两组病人治疗副作用,BAE术后病人个别轻度脑闷,常规内科治疗组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常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有些病人常难于忍受而停药,观察BAE组止血快,副作用少,费用少,对大咯血病人主张掌握好时机早期使用。  相似文献   

2.
右侧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后动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临床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肺癌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解剖、观察 198例成年尸体的右侧肋间后动脉与右支气管动脉的共干类型、右侧支气管动脉起点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测量右侧第三肋间后动脉在腋中线的外径。结果 右侧第三肋间后动脉与支气管动脉的共干类型有四种 ;右侧支气管动脉共干起点平对第 2~ 8胸椎 ,右侧第三肋间后动脉在腋中线的外径平均为 0 .78m m± 0 .33m m(0 .0 5 8mm~ 1.8m m,n=137)。结论 在腋中线经右侧第三肋间后动脉于右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肺癌是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4.
刘献玉 《黑龙江医学》2004,28(5):399-400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 0岁。因左侧肢体活动受限,言语不清1 3h ,于2 0 0 2 - 1 1 - 2 3入我院神经内科就诊。患者家属述该患晨起外出活动后出现左侧肢体活动受限,跌倒在地,言语含糊不清,无意识障碍,呕吐数次,在当地医院给予甘露醇2次静滴及路路通1次静滴,病情无好转,故转我院继续治疗。入院查体:T 37 2℃,P 1 0 8次/min ,R 2 0次min ,BP 1 3 3/9 3kPa。嗜睡、呼之能应,运动性失语,双眼向右共同偏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左中枢性面舌瘫,左上下肢肌力0级,左桡骨膜反射、肱二、三头肌反射减弱,膝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检…  相似文献   

5.
动脉性鼻衄的治疗——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我科于1998年11月~1999年6月收治三期下肢动脉高位闭塞患者6例,参照孙建民倡导的理论和方法[1],应用一期动静脉转流术,重建下肢血流灌注,改善营养,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6例(其中1例为双侧),均为男性,年龄33~68岁(平均48.7岁),病程2~22年(平均3年),均有患肢麻木、发冷、跛行、静息痛病史,检查发现患侧肌肉萎缩,皮肤温降低(0.5~0.7℃)。入院前患肢远端有广泛坏死、感染、剧痛,需注射杜冷丁等止痛。彩超检查,患肢远端血流减弱或消失,术前7条腿经股动脉造影确定闭塞部位,股动脉1条,股浅动脉中上段6条。顺…  相似文献   

7.
8.
急性动脉栓塞是指栓子源于心脏或动脉脱落的血栓、斑块或自外界进入动脉,被血流冲向远端动脉,造成管腔堵塞,导致肢体及脏器组织等缺血的急性病变。此病起病急骤,发病后肢体以致生命均受到威胁,及早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杨雨春  谭秀芳 《吉林医学》1999,20(5):280-281
经导管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髂内动脉插管大剂量联合灌注抗癌药治疗膀胱癌,可作为膀胱癌术前、术后的辅助化疗,对不适应手术的膀胱癌是一种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我们对22例膀胱癌进行了动脉灌注化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为1994年12月至1998年6月间经膀胱镜活检病理证实的22例膀胱癌患者,其中男19例,女3例,男女比例为6∶1,患者年龄为30岁~78岁,平均57.9岁。肿瘤的组织类型为移行细胞癌20例,腺癌1例,混合癌1例。所有…  相似文献   

10.
11.
肢体动脉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肢体动脉损伤若不及时诊治 ,常可引起缺血性肌挛缩、肢体坏死 ,甚至发生生命危险。我们总结 1993年至 1999年 7月收治的 42例共 45条动脉损伤的诊治经验 ,以探讨各种类型肢体动脉损伤的诊治特点。材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我院收治的 42例患者中 ,男 31例 ,女 11例 ,年龄 6~76岁 ,平均 3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最短为 1h(医源性损伤予及时修复 ) ,最长为 38h。并发休克 14例。开放性损伤2 5例 ,闭合性损伤 17例。创伤原因 :刀刺伤 (刀砍伤 ) 10例 ;玻璃切割伤 8例 ;车祸 8例 ;机器 ,钢丝绞伤 4例 ;压砸伤 6例 ;坠落伤 (跌伤 ) 3例 ;高能木刺贯…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何贵林  赵雷 《吉林医学》1998,19(1):40-40
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18例分析何贵林赵雷陈文生张伟树霍士会李亚杰(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第二医院介入放射科132000)自1974年有人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获得成功以后,该技术逐渐受到重视。我们应用该技术治疗因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及肺癌等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郑小琴 《广西医学》2003,25(12):2572-2573
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盆腔良性肿瘤 ,生育期女性的发病率为 2 0 %~ 4 0 % ( 1 ) ,药物治疗效果短暂不巩固 ,外科手术创伤大 ,切除子宫对病人造成巨大心理创伤 ,自 1 995年Ravina等首先报道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成功经验 ,近年来此项技术在全国内得到广泛开展 ,并为保留子宫及需要生育的年轻的妇女提供了很好治疗 ,但它是一项新的治疗技术 ,在护理上尚缺乏系统的护理经验 ,笔者通过对 1 5例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护理 ,总结了一些临床经验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2 0 0 0年 1月到 2 0 0 2…  相似文献   

17.
急性期动脉溶栓治疗基底动脉闭塞的疗效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动脉溶栓治疗基底动脉闭塞的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基底动脉闭塞经动脉溶栓治疗的连续病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6.0~70.0岁,平均(53.2±9.8岁);其中男性46例、女性22例;动脉溶栓疗效评价参考格拉斯哥预后评分,1~3分为预后不良,4~5分为预后良好。先根据出院病历评价患者出院时的短期疗效(住院期间疗效),然后通过电话随访评价患者术后1年左右的长期疗效。采用卡方检验比较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患者性别、年龄、发病至溶栓时间及头晕、眼球震颤、昏迷等症状和双侧Babinski征、闭塞部位、血管再通、血管成形和成形种类等指标之间的差别,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短期疗效评价时间(患者住院时间)为2~60d,平均(20±15)d,预后良好41例,预后不良27例(包括死亡6例);血管再通良好45例;双侧Babinski(+)38例。在预后良好和不良患者,双侧Babinski(+)、血管再通良好、昏迷患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支架成形患者较球囊成形患者预后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和不良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至溶栓时间间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长...  相似文献   

18.
我院胸心外科从1973年11月~1993年11月共收治急性周围动脉栓塞10例。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4 h~20 d不等,但初次就诊时多被误诊(详见附表)。2 讨论 动脉栓塞是由脱落的血栓堵塞动脉造成血流障碍的紧急疾病。发病突然,症状明显,进展迅速,预后  相似文献   

19.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龙宪 《医学综述》2000,6(8):380-381
<正>基底动脉尖综合征(Rostral Basilar Artery Syndrome,RBAS;或称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Caplan于1980年首次报道。近几年,国内有陆续报道,因其症状、体征的复杂性,临床诊断常有一定的困难,现将其有关基础与临床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治疗55例姜克勤(淄博市中心医院胸心外科255036)关键词动脉导管;动脉导管未闭;外科治疗我院1987年4月~1996年12月收治动脉导管未闭55例,现将治疗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45例;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