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具善姬  张明子 《中国药业》2012,21(14):57-57
目的建立胃康乐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枳壳、延胡索、黄连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图中检出了枳壳、延胡索、黄连等药材的特征斑点。结论该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香陈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香附、陈皮、延胡索、白芍、白术进行鉴别,并对该制剂作浸出物研究。结果TLC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规定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32.0%。结论该方法可作为控制香陈胶囊质量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梁远园  黄宇平 《中国药事》2012,26(5):503-504
目的 建立莪棱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制定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采用TLC 法对处方中的丹参、枳壳、延胡索进行鉴别.结果 各样品在薄层色谱中,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该法简便可靠,专属性、重复性好,可用于莪棱胶囊的定性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定脑康胶囊的制备工艺,建立脑康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药材按处方提取挥发油、煎煮、浓缩、粉碎成粉末,装胶囊而成。用显微和薄层色谱方法鉴别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制备工艺可行,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好,方法可行。结论该工艺适用于生产,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定脑康胶囊的制备工艺,建立脑康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药材按处方提取挥发油、煎煮、浓缩、粉碎成粉末,装胶囊而成.用显微和薄层色谱方法鉴别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 制备工艺可行,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好,方法可行.结论 该工艺适用于生产,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止痛顺气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黄柏、陈皮、肉桂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处方中的黄柏、陈皮、肉桂。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止痛顺气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王晓玲 《安徽医药》2011,15(10):1226-1227
目的建立鹿角乳安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处方中全蝎、菟丝子、鹿角进行了显微鉴别;并对赤芍和延胡索进行了薄层鉴别。结果该处方中所含的全蝎、菟丝子、鹿角3味药材的显微特征明显;并且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与芍药苷对照品、延胡索对照药材及延胡索乙素对照品色谱相同的斑点。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鹿角乳安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和胃消痞合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和胃消痞合剂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原方大部分药材水提醇沉、部分醇提,然后混匀配制成合剂。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三七、白芍、蒲公英、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所得制剂性质稳定,在TLC中能检出三七、白芍、蒲公英、延胡索。结论:该制剂处方配伍合理,制备工艺简单,质控方法简便,为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了实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郭奇慧  王晓玲 《齐鲁药事》2011,30(5):262-263
目的建立莪术乳安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处方中茯苓、芥子、延胡索进行了显微鉴别;并对柴胡和赤芍进行了薄层鉴别。结果 该处方中所含的茯苓、芥子、延胡索3味药材的显微特征明显;并且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与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c、柴胡皂苷d对照品及芍药苷对照品色谱相同的斑点。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莪术乳安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制定胃康胶囊的制备工艺,建立胃康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镜鉴别和薄层色谱(TCL)法,进行对主要成分的定性鉴别。结果胃康胶囊制备方法合理,吴茱萸、三七、黄连薄层色谱鉴别重现性好。结论该制剂疗效确切,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薄层色谱法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制剂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红芎灌肠液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金银花、制元胡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测出金银花、制元胡的特征斑点。结论所建方法可行。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对所选药物金银花、制元胡的分析方法可靠、阴性对照无干扰。可用于红芎灌肠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开胃消食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将山楂等中药进行提取和纯化后制备成开胃消食合剂;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陈皮、槟榔,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方中熊果酸的含量。结果供试品与对照品薄层图谱斑点相同且清晰,开胃消食合剂每1mL含熊果酸不得低于0.20mg。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合理,方法易操作,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13.
颈痛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颈痛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延胡索、川芎、白芍、葛根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中人参皂苷Rg1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专属性强;人参皂苷Rg1平均回收率为96.08%,RSD为0.92%。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颈痛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妇科调经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处方中的当归、川芎、白术和延胡索进行了显微鉴别;并用薄层色谱法对妇科调经胶囊中的当归、川芎、香附、延胡索4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该处方所含的当归、川芎、白术和延胡索4味药材的显微特征明显,且在薄层色谱中分别检出当归、川芎、香附、延胡索的特征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妇科调经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骨疼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鉴别法对延胡索、当归、川芎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测定样品中天麻素的含量.结果 薄层鉴别检出延胡索和当归;天麻素在0.204~1.02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99.21%,RSD为1.62%.结论 本法可用于骨疼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感冒止咳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桔梗、前胡、陈皮、枳壳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陈皮、枳壳中橙皮苷和柚皮苷的含量。结果 TLC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橙皮苷在0.1880~0.94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77%,RSD为0.83%(n=6),柚皮苷在0.1868~0.93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37%,RSD为1.26%(n=6)。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感冒止咳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养胃舒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党参、陈皮、山药、干姜、白术和乌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橙皮苷含量。结果橙皮苷进样量在49~735 ng的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02%,RSD=0.45%(n=9)。结论所采用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能够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刘雅茹  孟宪生  冯雪松 《医药导报》2006,25(10):1053-1054
目的建立康妇炎胶囊的质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苍术、当归、川芎、香附、延胡索5味药进行鉴别。结果薄层色谱中5味检测药材斑点清晰,易识别。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康妇炎胶囊的质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胡美芳  林桂涛 《齐鲁药事》2005,24(4):211-213
目的 建立盆炎赤金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金荞麦、延胡索、浙贝母、夏枯草、车前子进行鉴别;采用RP -HPLC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 在TLC中以金荞麦、夏枯草、车前子对照药材为对照,能较好的鉴别出制剂中的金荞麦、夏枯草、车前子,以延胡索乙素、贝母甲素对照品为对照,能较好的鉴别出制剂中的延胡索、浙贝母;RP -HPLC法能准确的测出制剂中芍药苷含量,其浓度在0 . 0 6~0. 6mg·m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 9997,平均回收率为99. 5 4 %,RSD 为1. 31%。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可行,能准确的对盆炎赤金胶囊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清补通络丸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清补通络丸中的丹参、枳壳、延胡索、赤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该药中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丹参、枳壳、延胡索、赤芍的薄屋色谱斑点清晰,分离较好,对应的空白和辅料均无干扰;HPLC法测定结果显示,丹酚酸B进样量在0. 28?2. 52吨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 0. 999 9),平均回收率为 97. 74% , RSD为1.21% U = 6)。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结果可靠,可为清补通络丸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