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为了探讨心包内全肺度部分左心房切除治疗Ⅲ期肺癌的疗效和价值,1988年2月~2001年12月对53例Ⅲ期肺癌行心包内全肺切除32例,合并部分左心房切除治疗17例,剖胸撂查或单纯心包开窗4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7.0%(9/53),死亡2例(3.8%),随访率为96.1%,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3.6%(39/53)、34.0%(18/53)和20.8%(11/53),其中2例生存超过7年。初步研究结果提示,Ⅲ期肺癌采用扩大切除能提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心包内全肺及左心房部分切除治疗Ⅲb期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包内全肺及左心房部分切除治疗Ⅲb期肺癌的手术指征和技术操作要点。方法1990年1月~1998年5月,心包内手术切除Ⅲb期肺癌56例,合并左心房部分切除12例,心包大部切除、心脏裸露8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发生率8.9%。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2%、31.6%和25%。结论对Ⅲb期肺癌采用扩大手术切除能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与同期标准全肺切除术174例肺癌患者的手术死亡率、重要并发症、姑息性切除率及1,3,5年生存率进行对比.结果心包内组手术死亡率0.4%(1/52),重要并发症发生率15.4%(8/15),姑息性切除率7.7%(4/52),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5(46/52)、46.2%(24/52)和30.8%(16/174);标准组手术死亡率2.9%(5/174),重要并发症发生率14.9%(26/174),姑息性切除率10.9%(19/174),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7(156/174)、45.4%(79/174)和28.7%(50/174).结论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扩大了肺癌的切除指征,提高了根治性切除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我院1989年1月-2002年4月60例ⅢB 期或Ⅳ期肺癌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60例中,属于ⅢB 期的有45例,Ⅳ期15例.行全肺切除术24例(左全肺10例,右全肺14例),其中16例经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肺叶切除术31例,包括3例袖状切除加气管隆突重建术;剖胸探查5例.同时行胸膜剥除、心包部分切除、部分上腔静脉切除再吻合、部分肋骨切除、纵隔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清除或膈肌部分切除42例,有5例术前行化疗1个疗程.术后随访52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术后生存率1年为78.3%,2年为41.7%,3年为18.3%.结论对晚期肺癌行积极慎重的扩大手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扩大性外科手术治疗左心房和心包内肺静脉受侵犯的局部晚期肺癌的效果。方法1998年6月至2004年11月对7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施行肺切除合并左心房部分切除术,左上肺叶切除3例,同时行肺动脉和支气管袖状成形术2例,左全肺切除1例,右全肺切除2例,右中、下肺叶切除1例,全组均在非体外循环下行部分左心房切除术。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随访中,2例分别于术后38,26个月死亡,其余5例健在。中位生存期18.4个月。结论非体外循环下扩大性肺切除合并左心房部分切除治疗左心房及心包内肺静脉受侵犯的局部晚期肺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非体外循环下肺及部分左心房切除术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时41例侵及左心房的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辅助化疗方案采用顺铂75 mg/m2,静脉滴入,d1;诺维本30 mg/m2,静脉滴入,d1,、d8,共21例.顺铂75 mg/m2,静脉滴入,d1;吉西他滨1 250 mg/m2,静脉滴入,d1、d8,共20例,化疗2个周期,化疗完成3~5周后手术.手术方法采取逆行切除法,先处理肺动脉、支气管,最后切除肺组织处理左心房壁.结果:新辅助化疗后影像学重新评价部分缓解9例,轻微缓解12例,稳定16例,进展4例.右全肺切除加部分左心房切除术1例,左全肺切除加部分左心房切除术32例,左肺下叶切除加部分左心房切除术2例,单纯剖胸探查2例.无术中死亡,术后30 d死亡2例,均死于呼吸衰竭伴感染,手术死亡率为5.0%(2/37),发生支气管胸膜瘘2例.中位生存期22个月,3、5年总的生存率是37.0%(13/35)和22.9%(8/35).结论:新辅助化疗后非体外循环下肺及部分左心房切除术治疗局部晚期肺癌切实可行,手术死亡率低,并发症患者可以耐受,对局部控制较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及上腔静脉成形术在ⅢB期肺癌手术中的意义及疗效。方法 采用扩大切除术对11例ⅢB期肺癌患者施行全肺切除及上腔静脉成形术。结果 11例患者中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3例,发生率为27.27 %,5年生存率为18.18 %。结论 在肺癌手术中应用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及上腔静脉成形术治疗,扩大了手术适应证,提高了手术切除率,可使部分ⅢB期肺癌得到完全切除及进一步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全肺切除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 1987年 4月~ 1997年 3月行全肺切除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86例作回顾性总结。结果 :全肺切除术占同期肺癌外科手术的 13 5 % ,手术死亡率为 2 7% ,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占 30 1% ,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1 2 %、39 8%和 2 0 4 %。结论 :全肺切除可作为中晚期肺癌的外科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能提高手术的切除率。  相似文献   

9.
对36例中央型肺癌患者采用全肺切除(16例)或肺叶切除(19例),或肺叶切除加部分左心房壁切除(1例).其中在心包内单独处理肺动脉干19例,心包内单独处理肺静脉9例,同时处理肺动、静脉8例.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认为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增加了肺癌晚期患者手术切除率,且可避免术中大出血,降低了手术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心包内处理血管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 3月至 2 0 0 0年 12月 ,我们对 15例肺癌患者施行了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 ,疗效较好 ,现将经验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2例 ,女 3例 ,年龄 36~ 6 8岁 ,平均 5 6 .2岁 ;鳞癌 10例 ,腺癌 3例 ,鳞腺混合癌、小细胞肺癌各 1例。据 1997年国际肺癌分期 ,ⅡB期4例 ,ⅢA期 9例 ,ⅢB期 2例。本组行右全肺切除 2例 ,左全肺切除 13例 ,其中 1例侵及左心房者行左心房部分切除 ,1例肺动脉受侵者切开心包后在升主动脉与上腔静脉之间处理肺动脉 ,其余均因为静脉受侵而需切开心包处理血管。所有病例肿瘤或肿瘤与淋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扩大性外科手术治疗左心房和肺静脉受侵犯的局部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2000-01-01-2006-01-31对46例侵及左心房或肺静脉根部的肺癌经心包内处理肺静脉,行部分左心房切除,占同期肺癌手术的4.9%,左下肺切除术6例,左全肺切除术14例,右肺中下叶切除术8例,右肺下叶切除术2例,右全肺切除术16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随访43例,失访3例,随访率93.5%。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09%、37.50%和21.43%。结论:左心房或心包内肺静脉受侵的T4晚期肺癌,如果没有N2和N3转移,应考虑积极的手术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为晚期肺癌的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在中心型肺癌治疗中的手术方法及价值。方法对60例中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行全肺切除术,其中心包内处理肺血管24例,占全组肺切除40%(24/60)。结果手术死亡2例,严重并发症18.3%。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39/60)、33.3%(20/60)、18.3%(11/60)。结论恰当选择病例,做好术前准备,全肺切除对于中晚期中心型肺癌,在临床仍不失为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心包内全肺切除治疗晚期中心型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组晚期中心型肺癌病例,12例皆为Ⅲ期a或Ⅲ期b肺门部冻结之病变。手术采取切开心包膜,切除部分心包,在心包腔内处理纵隔段肺血管及纵隔支气管施全肺切除术,手术均获成功。作者认为心包内全肺切除使原来不能常规在胸腔内进行全肺切除的一部分晚期病例获得了手术机会,扩大了手术适应症,提高了切除率,延长了生存期,是晚期中心型肺癌外科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治疗中晚期肺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总结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治疗Ⅲ期肺癌的经验。方法 对35例Ⅲ期肺癌患者行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34.3 %,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2 %,35.8 %,21.3 %。结论 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可明显提高Ⅲ期肺癌的手术切除率,并可延长患者生命,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回顾性分析1986~2000年经手术治疗的98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诊断(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54例,术中诊断(快速病理)44例。肺叶切除76例,肺楔形切除13例,肺段切除9例。ⅠA期55例,ⅠB期21例,ⅡA期9例,ⅡB期8例,ⅢA期5例。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3.7%(82/98)、63.3%(62/98)和49.0%(48/98)。Ⅰ期患者5年生存率77.6%(59/76),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58.8%(10/17),Ⅲ期患者5年生存率40.0%(2/5)。鳞癌5年生存率91.3%(21/23),腺癌为64.1%(41/64),大细胞和小细胞癌为0(0/11)。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影像学筛查是检出周围型小肺癌的重要途径,CT引导下经皮肺肿块穿刺活检是周围型小肺癌确诊的重要手段,肺叶切除加系统的纵隔淋巴结清除术是周围型小肺癌的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癌肺门冻结的手术治疗方法 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例肺门冻结的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全部病例均行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5例出现呼吸功能不全,15例出现心律失常,2例并发胸腔积液,术后随访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53.8%、28.5%.结论 心包内全肺切除提高了肺癌的切除率,使部分肺癌由不治变为可治,肺癌肺门冻结采用经心包内全肺切除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肺癌手术中心包内肺血管及心房部分切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及部分切除心房组织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在141例肺癌患者术中打开心包处理肺血管及扩大切除受肿瘤侵犯的部分左心房组织.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88%,术后近期死亡率1.42%,术后1、3、5年生存率为74.47%、41.13%、23.40%.结论: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及扩大切除部分左房组织安全性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虽有上升,但术后近、远期死亡率无改变,这一行之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为部分患者增加手术机会,减少手术探查率和扩大手术范围.  相似文献   

18.
60例ⅢB期和Ⅳ期肺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我院1989年1月—2002年4月60例ⅢB期或Ⅳ期肺癌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60例中,属于ⅢB期的有45例,Ⅳ期15例。行全肺切除术24例(左全肺10例,右全肺14例),其中16例经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肺叶切除术31例,包括3例袖状切除加气管隆突重建术;剖胸探查5例。同时行胸膜剥除、心包部分切除、部分上腔静脉切除再吻合、部分肋骨切除、纵隔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清除或膈肌部分切除42例,有5例术前行化疗1个疗程。术后随访52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术后生存率1年为78.3%,2年为41.7%,3年为18.3%。结论:对晚期肺癌行积极慎重的扩大手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周斌  张潍  李少民  乔哲 《现代肿瘤医学》2006,14(9):1104-1106
目的:与心包外全肺切除疗效对比,探讨心包内处理血管治疗中心型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1997年3月至2004年3月,对76例中心型肺癌患者进行了全肺切除术,对其中34例无法在心包外行全肺切除的患者,行心包内处理肺、动静脉全肺切除术,占同期全肺切除的44.7%(34/76)。结果:经心包内处理血管的患者无手术死亡,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切缘癌阳性2例(5.9%),术后出现心慌、气短症状及心律失常6例,发生率18%。术后1年生存率85%,3年生存率32%,5年生存率21%。同期经心包外行全肺切除者,发生支气管胸膜瘘1例,切缘癌阳性2例(4.8%),术后出现心慌、气短症状及心律失常8例,发生率19%。术后1年生存率87%,3年生存率29%,5年生存率20%。结论:与心包外全肺切除相比,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术可提高肺癌的切除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手术安全可靠,是外科治疗中心型肺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晚期肺癌心包内处理肺血管手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累及肺血管根部的局部晚期肺癌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1998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46例肺癌累及肺动静脉根部的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均行心包内处理肺血管, 其中左心房部分切除8例, 左肺上叶切除术12例, 左肺下叶切除术9例, 左全肺切除术8例, 右肺中下叶切除术7例, 右肺下叶切除术8例, 右全肺切除术2例。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 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 其中心律失常最为常见。术后1, 3, 5年生存率为73.3%, 38.1%和18.2%。结论 肺癌累及肺动静脉根部只要掌握好适应症部分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