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4 毫秒
1.
美国环境基因组计划介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7年 10月 17日 ,美国国立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 (NationalInstituteofEnvironmentalHealthSciences ,NIEHS)召开会议 ,讨论环境基因组计划 (EnvironmentalGenomeProject ,EGP)的可行性。1998年 2月美国国会正式批准实施的“环境应答基因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项目 ,即EGP。 1998年 4月 4日 ,美国国家环境卫生科学委员会正式拨专款 (预计首期投入 6千万美元 )启动该研究项目。EGP是由隶属于国家健康研究院 (NationalInsti tutes…  相似文献   

2.
环境基因组计划的若干伦理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相配套,1997年美国国家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斥资6000万美元发起了环境基因组计划(EnvironmentalGenomeProject)。我国在职业医学界的积极努力下,也在2000年5月启动了环境基因组计划研究,旨在搞清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解决为什么同样的接触条件,不同个体患病与否及其患病的程度截然不同,因而这一研究将会加快解决疾病的遗传“先天性”以及环境“后天性”的关系,最终为人类环境相关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预防提供强有力的工具。但和人类基因组计划一样,环境基因组计划同样也带来了相应的伦理问题。美国国…  相似文献   

3.
DNA损伤修复基因与遗传易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国家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在人类基因组计划 (HGP)顺利进展后 ,于 1997年底启动了“环境反应基因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的研究项目 ,即环境基因组计划 (EGP) ,旨在阐明基因和环境对疾病的影响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该计划列举了11大类共 76种再测序的环境应答基因 ,DNA修复基因被列为第一位 ,其中 2 1种DNA修复酶基因被列为重点研究对象。人类基因组与其他物种的基因组的功能一样均是编码信息从而保护遗传信息的完整性[1] 。DNA修复酶始终监视染色体并校正癌基因和有细胞毒性的化学物所致的核苷酸残基的破坏 ,若没有DN…  相似文献   

4.
人类基因组计划 (HumanGenomePro ject,HGP)是美国能源部 (DOE)1985年率先提出的 ,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DNA长达3×109 碱基对的序列的一项研究计划,计划将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阐明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从而在整体上破译人类遗传信息。1986年美国宣布启动“人类基因组启动计划” ;1989年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建立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 (NCHGR) ;1990年 ,NIH和DOE联合提出并正式启动美国人类基因组计划。并将在15年内提供30亿美元资助该计划 ,当时预计在2005年…  相似文献   

5.
人类基因组计划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的结构,组成,全部3*10^9核苷酸的序列以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及其功能,人而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美国于1990年正式启动HGP,估计到2003年完成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研究。目前,HGP已成为全球范围的合作项目。本文就HGP以及由HGP延伸而来的后基因组计划的发展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N-端融合蛋白对重组HBeAg抗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 N- 末端融合蛋白对大肠杆菌中表达的 H Be Ag 抗原性的影响。方法 用 P C R 法,从抗- H Bc( + ) 血清标本中获得 H B V Pre c - c 基因片段,将其插入质粒 Trc99 A,重组成亚克隆 P H B I。以 P H B I为模板,扩增获得编码乙肝病毒核心蛋白1 ~140 氨基酸的基因片段,加上终止信号,分别插入质粒p G E X- 2 T 和 Trc99 A 中,各自转化后,以 I P T G 诱导,大肠杆菌表达插入基因。以 E L I S A 和 S D S- P A G E 方法测定表达产物的分子量和 H Be Ag 、 H Bc Ag 滴度。结果 在 I P T G 诱导下,大肠杆菌中分别表达 N- 端融合的 G S T- H Be Ag 融合蛋白和非融合 H Be Ag 蛋白。分子量各为41000 D 和15000 D。培养裂解物经 E L I S A 测定,融合蛋白 H Be Ag : H Bc Ag 的滴度比为256 :1 ,非融合蛋白为16 :1 。结论  N- 端融合蛋白 G S T- H Be Ag 抗原性更接近血清 H Be Ag 。  相似文献   

7.
HPRT基因突变谱研究的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外部因素所引起的健康效应的关注 ,各种检测方法相继应运而生。其中将抗 6 -硫代鸟嘌呤 (6 thioguanineresistence ,TGr)分析 ,用于检测体细胞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ypoxanthine guanin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 ,HPRT)基因位点突变 ,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检测手段。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 ,HPRT基因突变研究将逐步深入 ,其应用也将不断扩大。在基因水平研究环境理化因素所致的HPRT基因变化和规…  相似文献   

8.
名词小词典     
环境基因组学 (environmentalgenomics)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及生态平衡的影响 ,在很多场合是通过对基因组中不同基因的时空表达的影响而达成。环境基因组学就是应用高通量技术在基因组这个整体上研究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图谱和机制 ,从而有目的的监测环境 ,评价环境暴露的危险性 ,建立基因多态性与其对环境因素易感性关系的档案 ,以及在此基础上促进环境基因组流行病学的研究。美国已率先于 1998年开始实施环境基因组计划 (environmentalgenomeproject)。现已知道 ,至少有数百个属于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9.
生物技术在预防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及21世纪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5 0年代遗传密码的破译、70年代遗传工程技术的建立及 80年代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的发明 ,无一不为预防医学的研究与发展输入了新鲜血液 ,特别是进入 90年代以来 ,人类基因组计划 (HGP)、蛋白质组计划、环境基因组计划 (EGP)、微生物基因组计划的实施 ,分子克隆技术的成熟 ,转基因动、植物的出现 ,以及生物传感器和生物芯片技术的建立 ,给预防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就生物技术对提高环境质量的作用、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研究及对生物技术的争论等有限的领域进行简要评述。一、生物技术对提高环境质量的作用环…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于单基因遗传疾病,人类常见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精神行为异常、肿瘤等均是由多种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导致的复杂疾病。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和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the International Hap Map Project,Hap Map)的相继完成,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的发展,使得在大规模人群中开展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