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闭合复位经皮骨片钉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韦庆  马志芳  陈海涛  张海  莫景木 《广西医学》2005,27(12):2036-2037
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约占小儿全部肘关节损伤的60%。我院自2001年5月至2004年10月将骨片钉用于完全移位的Gartlandm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手法治疗翻转移位型肱骨外髁骨折临床体会陈列骨伤系关键词肱骨外髁骨折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中图分类号R274.981.7肱骨外髁骨折是肘部的常见骨折,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多见5—10岁的儿童。在肱骨外髁骨折中,无移位型和轻度移位型比较多见,且治法也相应简单...  相似文献   

3.
肘外侧小切口修复严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57例朱辉徐伟周亚平(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骨科邳州市221300)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移位;肘外侧切口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最常见的一种骨折,约占儿童骨折的11.1%,本病多数可行手法复位外固定,但常留肘关节功能障...  相似文献   

4.
肱骨髁上骨折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为儿童中最常见的肘部骨折,占儿童肘部损伤的50%-60%。严重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后常不稳定,需要内固定。我们采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12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肘部骨折,约占儿童肘部损伤的50%~60%[1].好发年龄为5~6岁,其每年的发病率为177.3/100 000[2].目前最常使用的Gartland分型方法是根据骨折移位的程度分型的,Ⅲ型为骨折完全移位,两骨折端之间无任何接触[3].Leitch发现另一种更不稳定的肱骨髁上骨折,其在肘关节伸直位及屈曲位均不稳定,称为多方向不稳定型肱骨髁上骨折,归类为Ⅳ型,虽然治疗更为棘手,但是其处理原则同Ⅲ型骨折[4].虽然非手术疗法在Gartland Ⅲ型骨折治疗中也有一席之地,但是由于骨折处前方骨膜完全撕裂,后方骨皮质无连续性,甚至极度旋转不稳定,大多需要手术治疗.现本文对近年来Gartland 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移位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的疗效并评估相关的危险性。方法: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移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53例,分析治疗效果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所有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肘关节功能及外观满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治疗该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Garland型骨折3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型36例,采用闭合复位先矫正骨折远端的旋转移位,再矫正尺偏移位,然后才矫正向后方移位、X线透视下达到解剖复位.从肱骨内、外上髁远端钻入克氏针至对侧骨皮质固定.石膏托屈肘80°固定.结果 36例患儿平均住院9...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移位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的疗效并评估相关的危险性。方法:对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53例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进行回顾,分析治疗效果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所有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肘关节功能及外观满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治疗该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银良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5):146-147
<正>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治疗不当极易并发肘内翻畸形及肘关节活动受限。我院1999年至今采用手法复位宽石膏托固定治疗205例有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儿童的肱骨外髁骨折亦称为肱骨外髁骨骺骨折,骨折部位常累及到肱骨小头和肱骨滑车之桡侧部。因为肱骨外髁骨折部位大部分由软骨构成,由于X线片软骨不显影,而且年龄越小,软骨越多,所以经常容易发生漏诊,治疗不当导致发生骨折不愈合,从而造成肘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儿童的成长和生活质量。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手术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18例,取得满意结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4~10岁,平均7.6岁。右侧8例,左侧10例。骨折的原因:摔倒伤12例,交通伤4例,坠落伤2例。病理变化分型:Ⅱ型(侧方移位型)10例,Ⅲ型(旋转移位型)6例,Ⅳ型(骨折脱位型)2例。伤口变化情况分  相似文献   

11.
儿童肘关节轻微骨折X线平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向丽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0):2285-2288
目的 提高X线平片对儿童肘关节轻微骨折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选取我院2006-2009年儿童肘关节轻微骨折X线片63例,对X线片的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青枝型肱骨髁上骨折26例;无移位的肱骨外髁骺板骨折19例;尺骨鹰嘴背侧骨折6例;桡骨颈骨折6例;尺骨冠状突骨折3例;未见骨折征象仅见软组织明显肿胀伴肘部脂肪垫征阳性,于20 d后复查时发现肱骨远端骨痂形成2例;肱骨滑车骨骺分离1例.结论 儿童肘关节轻微骨折以青枝型肱骨髁上骨折及肱骨外髁骺板骨折多见,无移位的肱骨外髁骺板骨折最容易漏诊,软组织严重肿胀及脂肪垫征阳性提示可能存在隐匿性骨折.熟悉儿童轻微骨折的常见部位及X线征象,仔细观察可以有效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12.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骨折,多数为失跌时手撑着地肱骨下端受到上传的间接暴力所致,又名为伸直型髁上骨折,伸直型髁上骨折严重移位时,可引起肱动脉、肱静脉、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等损伤。故临床上及时观察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减少后遗症,提高治愈率,尤为重要,我院自1998年至2002年共收治肱骨髁上骨折65例,现将我们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利用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00例,其中男121例,女79例,分别对有移位和无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取不同方法的闭合手法复位治疗。结果对182例患者儿童进行随访,经过闭合手法复位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儿童中,99例优秀(55.0%),35例良好(19.2%),25例尚可(13.7%),23例差(12.6),有效率高达87.4%。结论利用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手法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同时还具有几乎无创伤的特点,是一种较为良好的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江 《当代医学》2014,(13):44-44
目的:探讨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上饶县上泸中心卫生院在2010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使用闭合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中,优46例,良41例,差3例,优良率为96.7%;3例患儿因为肿胀消退出现轻度再移位症状的患儿,给予适当调整之后复位;患儿骨折的时间在3~5周,没有出现缺血性肌挛缩症状。结论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肱骨髁上骨折200例治疗体会付超,翟向前荣阳市人民医院骨科荣阳450100关键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外固定,闭合整复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关节损伤,据有关文献报告[1,2],发生率占儿童全身骨折的30%~40%。因损伤机理不同,常分伸展型、屈曲型...  相似文献   

16.
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海  向明  陈建生  王英  杨礼淑 《四川医学》2004,25(2):186-187
目的 探讨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的适应症及疗效。方法 将收入住院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通过阅片分析后 ,先采用手法整复 ,移位 >2~ 3mm行小切口交叉克氏针固定。结果  45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经交叉克氏针固定治愈率达 95 %。结论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经多次手法整复后骨折移位 >2~ 3mm ,均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良好的对位及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我科自2000年1月~2006年12月共手术治疗126例严重移位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手术治疗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51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髁上骨折在上肢骨折中较常见,特别是在儿童肘部骨折中更为多见,其发生率占儿童所有肢体骨折中最常见骨折的第二位。根据其受力姿势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其中伸直型占97.7%。Garfland于1959年按骨折移位程度将伸直型分为3型,Ⅰ型:骨折无移位;Ⅱ型:骨折远折段后倾或同时有横向移位,后侧皮质仍完整;Ⅲ型:骨折断端完全移位,皮质无接触。GartlandⅢ型骨折手法难以复位且不稳定,保守疗法较难奏效,多采用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邓新献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2):1042-1043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肘部骨折。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采用整复和石膏托外固定,常可获得满意疗效;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有效地防止了肘内翻畸形、Volkmann挛缩及肘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笔者自2004年3月-2008年1月治疗2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儿童,12岁以下占90%以上。1990~1994年间我科收集较严重以儿童为主要的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108例,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