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1刺激骨吸收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采用新生纯系小鼠颅骨体外培养模型,综合利用钙转换率和组织形态学观察等指标。客观地评价了白细胞介素-1(IL-1)调节骨吸收的作用。结果表明,IL-1具有强烈的刺激骨吸收的活性,其两种不同形式IL-1α和IL-1β的活性接近。200-4000mg/ml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能完全阻断20ng/mlIL-1α刺激骨吸收的作用即使是在加入IL-1α4小时后,再加入IL-1ram同样能阻断IL-1α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检测的意义卢宏柱樊友琨叶尚文郑敏朱华细胞因子在肾小球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白细胞介素-8(IL-8)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因子,可由免疫活性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和非免疫活性细胞(内皮细胞、肾小管细胞及系膜...  相似文献   

3.
作者采用新生纯系小鼠颅骨体外培养模型,综合利用钙转换率和组织形态学观察等指标,客观地评价了白细胞介素-1(IL-1)调节骨吸收的作用。结果表明,IL-1具有强烈的刺激骨吸收的活性,其两种不同形式IL-1α和IL-1β的活性接近。200~4000ng/ml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lra)能完全阻断20ng/mlIL-1α刺激骨吸收的作用,即使是在加入IL-1α4小时后,再加入IL-lra同样能阻断IL-1α诱导的骨吸收作用。此外发现,IL-1在其作用最初24小时内,未能增加培养颅骨骨吸收活性;培养72小时后组织学观察颅骨破骨细胞数量增多。揭示IL-1刺激骨吸收的作用机制是:刺激破骨细胞前体增殖分化成熟,增加破骨细胞数量,而对成熟破骨细胞缺乏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4.
白细胞介素—18与免疫性肾损伤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白细胞介素-18是一种Thl类细胞因子,它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与白细胞介素-1β有相似的结构,而与白细胞介素12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特别是具有极强的诱生γ-干扰素和增强NK细胞的细胞毒能力。可能在感染、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因子,研究IL-18在肾小球疾病中的作用对进一步明确免疫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治疗该类疾病的新途径具有潜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体外循环术后血中细胞因子及其诱生能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前后病人血中多种细胞因子水平及体外诱生能力的变化。方法 30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病人,于术前及术后第1、3、7、14d检测血中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其体外诱生能力。结果 IL-1和SIL-2R在CP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介素-6(IL-6)与骨质吸收的关系戴庆棠齐喜臣郭敏茹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研究从80年代初就开始,它是一种来源广泛的多功能细胞因子,也是机体内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cytokinenetwork)中的关键成员。...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在大鼠C-BSA肾炎中的变化及加用外源性前列腺素E1(PGE1)对这些因子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C-BSA肾炎模型血清IL-1和NTF均较对照明显升高。加用PGE1则明显抑制IL-1和TNF活性水平并改善血栓素-前列环素平衡,同时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显著下降,肾脏病理变化减轻。结果提示:IL-1、TNF在肾炎发病机理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卵巢切除大鼠椎体松质骨中IL-1β、IL-6免疫组织化学研究韩利华,王全平,刘建,朱潇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研究发现IL-1、IL-6等细胞因子参与骨代谢调节。细胞因子主要通过自分泌与旁分泌的方式参与调控骨的吸收与形成,而对骨质疏...  相似文献   

9.
白细胞介素—18——一种新的致炎性细胞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18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能显著刺激Th1细胞产生干扰素γ,促进T细胞增殖,增强Fas-LasL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在炎症反应中具有双相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白细胞介素-13及其与肾脏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13(IL-13)是一种免疫抑制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Th2细胞分泌。IL-13的主要作用为抑制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炎症性细胞因子,促进单核细胞和多核细胞的IL-1Ⅱ型受体表达及IL-1ra的合成、抑制细胞免疫反应。IL-13在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理的研究及细胞免疫介导的肾小球疾病的治疗方面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白细胞介素—13及其与肾脏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13(IL-13)是一种免疫抑制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Tb2细胞分泌。IL-13的主要作用为抑制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炎症性细胞因子,促进单核细胞和多核细胞的IL-1Ⅱ型受体表达及IL-1ra的合成、抑制细胞免疫反应。IL-13在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理的研究及细胞免疫介导的肾小球疾病的治疗方面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白细胞介素-13与肾脏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13是一种多功能的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所分泌。白细胞介素-13与肾脏疾病之间的关系开始引起关注,它在肾小球肾炎及肾细胞癌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可能成为一种治疗性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3.
猪—人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细胞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异种移植排斥反应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检测猪-人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中人类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及细胞因子含量,并与人类同种异体MLC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前者,增殖反应相当地或超过后者。两种MLC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2和γ和-干扰系的动态变化接近,目前者白细胞介素4的高峰值超过后者(P〈0.05)。提示细胞因子在猪-2MLC中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创伤性异位化骨的形成机制,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细胞介素1(IL-1),在创伤性异位化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BMP,TGF-β和IL-1在邻矿化组织的类软骨区中的一些细胞和正进行矿化的区域中的一些成骨细胞中表达。TGF-β与IL-1还在邻矿化骨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BMP,TGF-β和IL-1的表达显示与创伤性异位化骨的形态学事件密切相关。我们认为BMP,TGF-β和IL-1相互协同,在创伤性异位骨形成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阐明白细胞介素-1对病理性瘢痕效应的作用机理。方法:观察白细胞介素-1对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该介素明显破坏了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核糖体等重要细胞器。结论:证明白细胞介素-1是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的负性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在大鼠C-BSA肾炎中的变化及加用外源性前列腺素E_1(PGE_1)对这些因子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C-BSA肾炎模型血清IL-1和TNF均较对照明显升高。加用PGE_1则明显抑制IL-1和TNF活性水平并改善血栓素一前列环素平衡,同时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显著下降,肾脏病理变化减轻。结果提示:IL-1、TNF在肾炎发病机理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外源性PGE_1可以抑制其产生和释放并缓解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细胞因子在老年骨丢失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细胞因子在老年骨丢失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取新鲜性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股骨头和正常青年股骨头,进行骨矿含量、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检测。 结果 老年组股骨头骨矿含量明显低于青年组( P< 001),老年组的骨匀浆白细胞介素6含量有升高趋势,但与青年组无统计差异( P> 005),老年组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显著高于青年组( P< 001),肿瘤坏死因子与骨矿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r= - 0743, P < 0001)。结论 骨骼局部肿瘤坏死因子的升高与老年骨丢失有关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介素—13,炎症细胞因子与肾小球肾炎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细胞介素-13(IL-13)是主要由Th2细胞分泌的,具有抑制免疫及炎症作用的细胞因子。核因子-kB (NK-kB)为参与炎症细胞因子转录调控的核因子。IL-13抑制组织细胞中的NF-kB活性。肾脏炎症细胞中的NF-kB活化及其对炎症细胞因子产生的调节在肾小球肾炎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IL-13抑制NF-kB活化进而抑制炎症细胞因子产生可能对肾脏炎症细胞炎症效应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白细胞介素6与骨质疏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在许多病理生理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骨质疏松的发生过程也有它的参与。目前已证实,造骨微环境中,IL-6主要由骨髓干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产生。破骨细胞及其前体细胞表面均分布有IL-6受体(IL-6R),IL-6通过与其受体特异结合而促进细胞的增殖及其功能表达。很多因素(包括性激素、PTH、IL-1、INF等)均可影响造骨微环境中IL-6的产生,并达到对破骨细胞的调节。通过对IL-6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既可为彻底了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又可为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全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白细胞介素1与肿瘤陈涛,华积德,郭坤元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机体的免疫机能与肿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机体的免疫识别与排异功能的缺陷易致肿瘤发生,肿瘤的发展又进一步导致免疫功能损害。在免疫功能状态的正常维持中,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