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常规胸片、肋骨正斜位片、结合透视及透视下点片对肋骨骨折诊断的意义,旨在提高肋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2011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门诊及收治住院的92例肋骨骨折患者的常规胸片、肋骨正斜位、结合透视及透视下点片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常规胸片漏诊22例,肋骨正斜位片漏诊12例,结合透视及透视下点片基本无漏诊.结论 结合透视及透视下点片是提高诊断正确率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在正住、双斜位、正斜位片组的确诊率分析。方法随机抽取了近几年中由GEVR-500mA高频X光摄片机所摄经CR影像处理的100例肋骨骨折病例。结果肋骨斜位片组的肋骨骨折较肋骨正位片组的发现率高,而正位+双斜位片组的肋骨骨折较单一体位片组的发现率有明显提高。结论在诊断肋骨骨折中,应在常规肋骨正位片的基础上加摄肋骨双斜位片,以提高肋骨骨折的准确率,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在正位、双斜位、正斜位片组的确诊率分析。方法随机抽取了近几年中由GE VR-500mA高频X光摄片机所摄经CR影像处理的100例肋骨骨折病例。结果肋骨斜位片组的肋骨骨折较肋骨正位片组的发现率高,而正位+双斜位片组的肋骨骨折较单一体位片组的发现率有明显提高。结论在诊断肋骨骨折中,应在常规肋骨正位片的基础上加摄肋骨双斜位片,以提高肋骨骨折的准确率,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在正住、双斜位、正斜位片组的确诊率分析。方法随机抽取了近几年中由GEVR-500mA高频X光摄片机所摄经CR影像处理的100例肋骨骨折病例。结果肋骨斜位片组的肋骨骨折较肋骨正位片组的发现率高,而正位+双斜位片组的肋骨骨折较单一体位片组的发现率有明显提高。结论在诊断肋骨骨折中,应在常规肋骨正位片的基础上加摄肋骨双斜位片,以提高肋骨骨折的准确率,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5.
徐励 《大家健康》2013,(10):47-48
目的:探讨颈椎斜位x线片对显示颈椎间孔的放射解剖学特点以及其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做颈椎病检查和治疗的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拍颈椎正侧位和双斜位片,对此90例患者的斜位x线片检查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颈椎双斜位x线片能够清楚显示颈椎病患者椎间孔大小的89例,所占比例为98.9%,能够清楚显示颈椎病患者椎间孔形态的88例,所占比例为97.8%。结论:颈椎斜位x线片在颈椎病检查中能够清楚显示颈椎间孔的放射解剖学特点,为颈椎病的诊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13名正常人和47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正,斜位X线片,及41具骨盆干骨复位标本SIJ标记和不标记正,斜位,颅尾轴位片对比分析和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斜位片最佳角度因人而异,25-30度不一定合适;除了解关节间隙外,正位片的诊断价值优于斜位片和颅尾轴位。如正位片不能肯定者,通过CT检查及临床随访确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体位X线摄影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价值.方法 236例298处肋骨分别采用正位、斜位、切线位、透视下点片的方法,对各种方法发现肋骨骨折数进行分析.结果单独的正位片发现骨折占67.5%;正位片未发现,而斜位、切线位和透视下点片发现骨折共占32.5%.结论在肋骨骨折的诊断中,在摄取正位片的同时,应根据病史有目的地加拍斜位片和切线位片,必要时透视下点片.[关健词]正位片;斜位片;切线位片;点片;肋骨骨折;CT  相似文献   

8.
多体位投照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肋骨骨折的X线平片诊断率.方法对我院近年来200例肋骨骨折确诊病例平片诊断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00例中,膈上肋骨骨折147例,膈下肋骨骨折53例;共有487处骨折,其中单发63例;正位显示142例,占71%;斜位显示184例,占92%;正斜位均显示152例,占76%;正斜位均不能显示仅透视下动态显示10例,占5%.结论X线摄片体位应根据肋骨外伤的具体部位而定,多体位摄片结合透视下点片并注意复查能提高诊断率,可减少误漏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颈椎斜位片质量,提高甲片率。方法:抽查30 0份颈椎斜位片,每份片的缺点为统计内容。结果:30 0份颈椎斜位片中,甲级片占32 % ;乙级片占6 1% ;丙级片占5 % ;废片占2 %。结论:加强专业学习,重视质量,设法固定头颈部,做好解释,得到病友配合,提高照片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斜位片在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3例四肢骨折患者资料,回顾分析斜位摄片在四肢隐蔽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使用的设备是美国GE公司RevolutionXR/dOMDR。结果:斜位摄片明显提高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诊断率。结论:加摄不同角度的四肢长管状骨斜位片对骨折诊断,特别是隐蔽性骨折的诊断有相当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肘关节斜位投照在肘关节外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肘关节外伤26例,常规正侧位片可疑骨折或有明显症状而未见骨折者均加照肘关节侧斜位,部分同时加照正斜位。结果:26例肘关节外伤患者,均得到了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性诊断。结论:肘关节斜位投照,是对临床高度怀疑肘关节骨折而常规体位投照未能确诊的病人加照时首选的投照体位,明显提高了肘关节骨折的检出率,是肘关节标准正侧位和被动体位投照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不同X线片读片方法判断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孔道准确性的效果。方法:8具经甲醛浸泡固定保存的人尸体颈椎标本(C3~C7),去除颈后部肌肉,保持椎体的连续性。手摇钻做出通过椎弓根中央和破坏椎弓根壁的孔道,插入螺旋形导针,拍摄正位和双斜位X线片。分别采用正位和斜位X线片相结合、单纯斜位X线片、双斜位X线片相结合3种读片方法,请3名高年资和3名低年资骨科医生阅片,判定导针的位置,记录判定结果与标本的实际情况符合率。 结果:采用双斜位X线片方法判断椎弓根螺钉孔道,与正、斜位X线片相结合方法和单纯斜位X线片方法相比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准确性。高年资医生采用双斜位片方法的准确性达到了95.86%。 结论:拍摄双斜位X线片是判断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孔道准确与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颈椎病X线平片诊断价值(附28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燚  李杰  付建英  刘立恒 《吉林医学》2011,(30):6429-6430
目的:颈椎病X线平片应用价值。方法:X线机摄片,标准颈椎正、侧位加双45°斜位摄片。结果:通过X线的观察,可以大体上了解颈椎病变之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对临床表现进行解释。结论:X线平片仍是最简单、便捷、低廉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心脏 X 线普通摄片,包括后前位及斜位片,在一般X 线书籍中都记载焦点膠片的距离为200厘米;伴以食管造影,右前斜位角度为45°,左前斜位为55°;后前位片用高电压投照,膠片的大小,后前位用30×38厘米(12×15吋)片,斜位用28×35.5厘米(11×14吋)片,必要时再摄取侧位片.这样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掌握尚有困难,对诊断也还不能令人满意,我院心脏病患者较多,心脏摄片在放射科的工作中占相当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双斜位X线片判断 颈椎椎弓根螺钉植入孔道的准确性。材 料和方法:8具经固定保存的人颈椎尸体 标本,去除肌肉,保持椎体的连续性。用 手摇钻创造椎弓根螺钉植入孔道,分为椎 弓根中央及分别破坏内侧和外侧椎弓根 壁3种形式,插入钻头,然后拍摄双斜 45°X线片。再请3名高年资和3名低年 资骨科医生阅评,阅片者读片后,判定定 位针是否侵犯椎弓根还是位于椎弓根内。 用计算机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采用 双斜位45°X线片结合判断椎弓根孔道 的方法与单纯斜位45°x线片相比有较 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有显著性 差异(P<0.05)。结论:双斜位45°X线 片结合判断颈椎椎弓根螺钉植入孔道的 准确性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椎六位片对各型颈椎病诊断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患者的临床分型与颈椎六位片中异常表现的关系。结果:神经根型可拍侧位、双斜位片;脊髓型与椎动脉型拍侧位、过伸位、过屈位;交感型拍侧位、双斜位、过伸位、过屈位;混合型拍张口位、侧位、双斜位、过伸位、过屈位。结论:颈椎病可依据其临床表现进行分型,再根据分型选择相应的投照部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甲状腺手术中寻找并暴露甲状旁腺在保护甲状腺功能方面的必要性.方法: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未寻找甲状旁腺病例119例与术中暴露并保护甲状旁腺病例3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9例未寻找甲状旁腺患者中,双侧甲状腺手术43例,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3例,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例;单侧甲状腺手术76例,无1例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低下.33例暴露并保护甲状旁腺患者中,双侧甲状腺手术病例19例,寻找到甲状旁腺43个,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例;单侧甲状腺手术病例14例,寻找到甲状旁腺24个,无1例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尤其是双侧甲状腺手术中,暴露并保护甲状旁腺,可有效防止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38例颈椎六位片的X线表现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六位片对各型颈椎病诊断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患者的临床分型与颈椎六位片中异常表现的关系.结果:神经根型可拍侧位、双斜位片;脊髓型与椎动脉型拍侧位、过伸位、过屈位;交感型拍侧位、双斜位、过伸位、过屈位;混合型拍张口位、侧位、双斜位、过伸位、过屈位.结论:颈椎病可依据其临床表现进行分型,再根据分型选择相应的投照部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乳腺选择性导管造影的影像表现,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乳腺选择性导管造影81例,确认溢液乳孔后开始进针,随后缓慢匀速推入对比剂0.5 mL~2 mL,患者感到胀痛时停止注射.拍摄轴位、斜位片或侧位片,均采用全数字化平板乳腺钼靶机进行摄片.结果:正常3例,乳导管内乳头状瘤34例,导管扩张症20例,囊性小叶增生...  相似文献   

20.
腰椎左右斜位摄影 ,是我们日常工作中常用的投照体位 ,是检查椎弓断裂、腰椎椎体滑脱及椎体小关节病变不可缺少的方法。作为腰椎正侧位的补充。我们发现常规腰椎左右斜位摄影存在着不足。为此我们通过对 2 5例腰椎左右斜位的摄片 ,及腰椎椎体的标本在2 0度至 50度之间多种角度所摄照片的分析。对摄影方法进行了改进 ,发现改进后的腰椎左右斜位摄影展示的解剖结构较佳。1 材料和方法使用东芝DS TA SAX50 0MAX线机 ,床下活动滤线器 ,栅格比 10 :1。高速增感屏 (氟氯化钡 :铕 )。 14× 14(口寸)二分格普通感蓝片。投照体位 :患者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