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和护理干预。方法对36例前臂完全离断患者做好术前急救护理、术后密切观察局部和全身情况、合理的饮食护理和预防性用药、体位护理、全程系统康复功能锻炼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36例离断前臂全部成活。随访12~36个月,根据上肢断臂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定,上肢功能优26例,良7例,差3例,再植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1.6%。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低血容量性休克、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应激性溃疡等局部和全身性并发症,提高前臂再植成活率,恢复肢体的感觉和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制定有效的康复措施,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方法对康复组15例进行康复护理,包括肢体康复训练、心理疏导、日常生活护理、针灸、预防复发等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另15例作为对照组。以Fugl-Meyer评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康复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方面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康复训练为主的综合康复护理,有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136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136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给予体位护理、引流管护理、患侧肢体功能锻炼、心理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136例患者均完成系统的放疗、化疗,其中79例重返工作岗位。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认真进行术后护理、健康指导和心理干预,促进了切口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保证了手术的成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阐述烧伤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现状,归纳护理干预开展的时间、患者的心理因素、烧伤后患者对功能康复重要性的认知及护理管理方法等因素对烧伤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的影响及其相应的护理措施,总结烧伤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干预研究的主要进展,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和护理科研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5.
报告了综合性预防护理措施对腹部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我院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有86例患者进行了腹部腹腔镜手术,在围术期对所有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体位护理、肢体训练护理、饮食护理、局部观察护理、预防性抗凝护理、恢复期护理等综合性预防护理。86例患者经过健康教育、体位护理、肢体训练、饮食护理、局部观察、预防性抗凝、恢复期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措施后,均痊愈出院,并且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通过对患者后期回访,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综合性预防护理措施可以极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腹部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临床不安全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纠纷和事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综合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骨折患者术后肿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上肢骨折的患者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减少肢体肿胀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术后肢体肿胀情况、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在第3、6、9、12天的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在健康感觉、躯体感觉、睡眠状态等方面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加快骨折术后患者肢体肿胀的消除,减少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吴荣华 《当代护士》2014,(5):136-137
总结了2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观察临床表现、紧急处置及护理、对护理措施重点讨论。认为术后对穿刺肢体血液循环及神经功能的严密观察和及有效的护理,可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可逆的肢体伤残及对生命的威胁,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胸腰椎骨折伴不全瘫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伴不全瘫病人手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3例患者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和肢体功能训练整体护理措施。结果33例患者切口均期愈合,未出现与护理不当有关的并发症,患者瘫痪肢体的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恢复。结论对胸腰椎骨折伴不全瘫患者手术的整体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创伤性脊髓损伤并发四肢肌痉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8例颈、胸段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4例,康复组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包括正确肢体摆放、关节ROM运动、牵张训练等;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措施。在护理前及护理后1、2个月对两组患者采用改良Ashwoorth评分法进行肢体肌痉挛程度及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评定。结果:康复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康复组护理后痉挛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P0.01),康复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创伤性脊髓损伤并发四肢肌痉挛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能有效减轻或缓解肌痉挛,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能力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常规院内护理方式,观察组36例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护理3、6个月后患者的肢体功能、生活能力以及负性情绪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3、6个月后肢体功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3、6个月后生活情况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减少患者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对照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一般护理、常规康复护理,综合康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运动疗法,辅以高压氧、针灸、功能性电刺激等综合康复治疗与护理。结果综合康复治疗组在肢体运动功能及ADL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脑梗死、脑出血、脑外伤等致脑实质受损,均可引起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肢体运动功能。 [1]近年来国内外康复医学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利用脑的可塑性,早期采取综合的康复措施,变“替代护理”为“主动护理”,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脑损伤造成的肢体功能障碍,减少其对患者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使患者重返家庭和社会。现就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近期护理进展作一综述。1 康复治疗及护理的时机选择 现代康复医学理论认为,任何疾病发作之时,康复护理即应开始 [2]。为了提高疗效,减少残疾,有人建议在急诊抢救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康复护理对预后的影响。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改善患者运动、语言、认知和其他受损的神经系统功能,使其能适应精神、心理和社会的活动,以便恢复自主功能,尽可能恢复日常的生活能力。方法;将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及治疗,干预组同时接受早期(脑梗死后3~4d,脑出血后6~7d)心理护理、肢体功能位的护理等综合康复护理措施。结果:经过3周的康复护理,干预组康复有效率达96.2%,高于对照组(85.0%)。结论:重视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护理,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及肢体功能位的放置,可提高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康复率。  相似文献   

14.
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外伤性截瘫患者生命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外伤性截瘫患者生命质量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外伤性截瘫患者219例,2006年住院患者101例为对照组,按照传统截瘫病人护理常规进行护理;2007年住院患者118例为观察组,以护理程序为工具,施以综合护理干预。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改良式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及生存质量自评量表(QOLQ)对两组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的评定,统计分析两组差异,并评估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护理干预1个月和3个月的FIM评分、改良式Fugl-Meyer积分、QOLQ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护理程序为工具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帮助外伤性截瘫患者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有效预防并发症,避免二次损伤,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56例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研究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包括心理护理、仪器理疗、功能训练;分别对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肢体神经功能以及感觉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肢体神经功能以及感觉功能均有明显恢复,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优良率(78.75%)明显高于对照组(56.58%)(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神经及感觉功能,具有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外伤后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选择颅脑外伤后24 h内入院GCS评分≤8分,无四肢骨折的重型脑挫伤患者62例,随机分为康复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按重型颅脑外伤常规综合治疗、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康复组除上述常规的综合治疗、护理和训练外,尽早对肢体功能做出评估及康复训练. 结果康复组在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其治疗转归和住院天数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红梅 《天津护理》2007,15(6):356-357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早期分期临床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的有效方法与措施。方法:对385例脑卒中患者按超早期、次超早期、早期3个期,运用综合方法进行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治疗。结果:治疗8周后按Barthel指数评分,313例,Barthel指数均在72分±,肢体功能障碍恢复良好。结论:在临床上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分期中西医结合、健、患侧肢体联合康复护理,做到早预见、早计划、早训练、早指导,对于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术后护理对策。方法:对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采取观察病情并积极预防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褥疮等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结果:20例患者出院时,肢体功能恢复生活自理8例,肢体功能部分恢复生活部分自理5例,卧床生活不能自理4例,死亡3例。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行微创术,且术后给予正确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对16例80岁以上的高龄脑卒中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根据高龄患者的特点,施以加强监护、间歇氧疗、早期正确的良姿位摆放,科学的康复训练,心理康复护理,以及伴发病的观察和治疗护理等高龄康复训练护理模式。结果16例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日常生活达到部分及全部自理。结论高龄康复训练护理模式,可安全有效提高高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活动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971-972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3月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我调整疗法、心理护理、社会支持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等综合护理措施,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于护理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法(BI)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能力,以及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价。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20/30)(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Barthel评分及NIHSS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但观察组Barthel评分及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D及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调整疗法、心理护理、社会支持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等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患肢状况,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