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观察组)和14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的肠系膜淋巴结影像资料,观察其高频超声表现特点。结果:高频超声筛查出腹痛患儿所显示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均为多发,其中以右下腹和脐周最为多见,具有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抗炎治疗1周后复查,肿大淋巴结体积均有缩小或消失。结论:高频彩色超声能清晰显示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能为临床明确诊断和观察疗效提供客观的影像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燕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4):112-11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诊断儿科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作用。方法:用高频探头在患儿脐周及右下腹观察有无增大多发的低回声结节。结果:在儿科腹痛急诊病人中,经过超声检查确诊为腹部脐周及右下腹多发增大淋巴结,后经临床治疗及复查,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从而为儿科医师提供直接可靠的诊断依据。结论:用高频探头可以在儿科急腹症中对肠系膜淋巴结炎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检查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摘要本文对20例用高频彩超检查发现,后经临床抗炎、抗病毒治疗后复查证实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儿依次扫查中上腹、脐周、左右下腹等肠系膜淋巴结分布区,重点检查脐周及右下腹,观察并记录淋巴结的数量、大小、形态、边缘及内部回声,测量长短轴,长轴直径〉1cm,短轴〉0.5cm,长短轴之比〉2,视为肿大。结果:肠系膜淋巴结均有不同程度的肿大,血流信号显示丰富,经抗炎、抗病毒治疗后淋巴结明显减少和缩小,其内血流信号也明显减少。结论:高频彩超在tJ,JL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及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治疗后随诊中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高频彩超探讨对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4岁76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检查。结果:超声观察76例患者中73例右下腹回肠末端区见1至多枚淋巴结肿大,2例于脐周见数枚淋巴结。结论:高频彩超对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临床拟诊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应用高频彩超进行腹部肠系膜淋巴结扫查,并记录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血流情况及纵横比。结果:小儿脐周、右下腹见肠系膜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者71例。结果: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莹  石云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8):113-114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检查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伴急性腹痛的患儿进行常规超声检查,记录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回声、形态及长短比值(L/S值)。结果:统计发现有93%(91/98)腹痛患儿显示了肿大淋巴结,以右下腹多见98.5(66/98)。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肿大的淋巴结,可作为临床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0临床拟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观察有无肿大淋巴结以及其所在部位、数量,并对其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0例患儿于腹腔内探及数枚大小不等的椭圆形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长径与横径的比值(L/S)≥2。经抗感染及对症治疗10d后,所有病例临床症状消失,191例复查淋巴结测值缩小或数目减少。结论:高频超声能为临床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可靠的依据,应作为首选方法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5例患儿的高频超声特征,包括淋巴结的大小、形态、数量及血流情况。结果:105例患儿均在腹腔内清晰显示椭圆形肿大淋巴结,与肠系膜走行一致。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阻力指数(RI):0.55-0.63。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小儿腹腔内结构,对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准确,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高频超声探头,观察肿大肠系膜淋巴结的分布、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结果:肿大淋巴结为椭圆形低回声结节,多发,呈串样。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小儿腹痛肠系膜结肿大的诊断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2009年11月小儿门急诊及住院小儿腹痛患者进行腹部高频超声检查。结果:高频起声能清晰显示小儿肠系膜肿大淋巴结,内部结构显示清晰。结论:高频超声检查能清晰、快速、准确的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超声诊断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肠系膜淋巴炎患儿共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的肠系膜淋巴结的数量及大小。结果:观察组肠系膜淋巴结数量增多,体积大。结论:超深圳段对小儿急性肠系膜具有良好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中医杂志》2016,(2):119-120
目的 :研究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中医体质类型,为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通过对200例符合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标准的患儿进行《小儿中医体质及健康状况自填式问卷》(家长填)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及舌脉,总结并分析患儿的体质类型。结果:200例患儿中平和质21例(10.5%)、偏颇体质179例(89.5%),其中单纯偏颇体质73例(36.5%),兼夹偏颇体质106例(53.0%),单纯偏颇体质及兼夹偏颇体质中实热质均最多,比例为58.0%,其次为气虚质,占45.5%,其后依次为阴虚质、痰湿质及特禀质。结论 :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体质表现为虚实夹杂,以实热质及气虚质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双柏散外敷结合电磁波照射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儿临床症状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抗感染或抗病毒对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柏散外敷结合电磁波治疗仪照射治疗,连续治疗3个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5.76%(P<0.05); 观察组患儿的腹痛、腹泻、食欲不振、发热和大便不调等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肠系膜淋巴结横径和纵径均明显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的肠系膜淋巴结横径和纵径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血清IL-6、CRP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双柏散外敷结合电磁波治疗仪在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方面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缩小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儿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高低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127例患者的高低频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127例患者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1例,超声检出36例,占87.8%;化脓性阑尾炎53例,超声检出50例,占94.3%;坏疽性阑尾炎24例,超声检出21例,占87.5%;阑尾周围脓肿9例,超声检出8例,占88.9%.结论:联合应用高低频超声能提高急性阑尾的诊断准确率,并初步对阑尾炎进行分型,为临床首选的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85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儿淋巴结分布情况、大小、数目、形态、回声、血流分布均得到了明确显示。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清晰显示肿大淋巴结,而且具有无痛、无创、操作简便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小儿。  相似文献   

16.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腹痛常见病因,目前西医尚无特效治疗措施,本文介绍了使用温里散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理气安中汤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 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4 例对照组40 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理气安中汤.治疗1 周后观察总有效率及淋巴结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气安中汤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高低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127例患者的高低频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127例患者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1例,超声检出36例,占87.8%;化脓性阑尾炎53例,超声检出50例,占94.3%;坏疽性阑尾炎24例,超声检出21例,占87.5%;阑尾周围脓肿9例,超声检出8例,占88.9%。结论:联合应用高低频超声能提高急性阑尾的诊断准确率,并初步对阑尾炎进行分型,为临床首选的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香芍止痛丸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因病机,研究中药的防治机理,寻求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防治新药.方法:将2013年2月-2013年12月本院儿科门诊的12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中医辨证为寒凝气滞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香芍止痛丸,对照组口服头孢克洛,观察用药前后患儿主要症状、体征、发作次数、腹痛程度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香芍止痛丸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有效药物,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值得临床进音乐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