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卒中患者上肢运动过程中躯干肌用力疲劳情况。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9年4-9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卒中患者作为卒中 组,并招募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使用木插板分别让卒中患者的健侧和患侧上 肢、健康志愿者利手侧上肢进行前后向置物-返回运动各15次,分3组完成,每组5次,组间间隔30 s。 受试者在运动前后根据改良版Borg自觉用力程度量表对其自身疲劳程度进行评价,对比受试者运动 前后的量表评分结果。利用表面肌电技术采集进行前后向置物-返回运动时躯干肌(运动侧斜方肌、 双侧腹直肌、双侧腹外斜肌、双侧胸段及腰段竖脊肌)的肌电频域指标[平均功率频率(mean power frequency,MPF)]平均值,分别比较卒中患者健侧、患侧运动时与健康志愿者利手侧肌肉MPF的差异。 结果 卒中组患侧和健侧上肢运动后改良版Borg自觉用力程度量表评分均较运动前升高(均P <0.001),而对照组运动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表面肌电图技术分析发现,在前后向置物-返 回运动过程中,相比对照组,卒中组患者不论用患侧还是健侧上肢运动,其健侧腹直肌、患侧腹直 肌、健侧腹外斜肌、患侧胸段竖脊肌的MPF均较低,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肌肉两组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卒中患者双上肢活动时躯干肌群容易出现疲劳。在进行上肢前后向置物-返回动作过程中, 双侧腹直肌、健侧腹外斜肌和患侧胸段竖脊肌的疲劳程度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卒中患者上肢运动过程中躯干肌用力疲劳情况。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9年4-9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卒中患者作为卒中
组,并招募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使用木插板分别让卒中患者的健侧和患侧上
肢、健康志愿者利手侧上肢进行前后向置物-返回运动各15次,分3组完成,每组5次,组间间隔30 s。
受试者在运动前后根据改良版Borg自觉用力程度量表对其自身疲劳程度进行评价,对比受试者运动
前后的量表评分结果。利用表面肌电技术采集进行前后向置物-返回运动时躯干肌(运动侧斜方肌、
双侧腹直肌、双侧腹外斜肌、双侧胸段及腰段竖脊肌)的肌电频域指标[平均功率频率(mean power
frequency,MPF)]平均值,分别比较卒中患者健侧、患侧运动时与健康志愿者利手侧肌肉MPF的差异。
结果 卒中组患侧和健侧上肢运动后改良版Borg自觉用力程度量表评分均较运动前升高(均P
<0.001),而对照组运动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表面肌电图技术分析发现,在前后向置物-返
回运动过程中,相比对照组,卒中组患者不论用患侧还是健侧上肢运动,其健侧腹直肌、患侧腹直
肌、健侧腹外斜肌、患侧胸段竖脊肌的MPF均较低,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肌肉两组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卒中患者双上肢活动时躯干肌群容易出现疲劳。在进行上肢前后向置物-返回动作过程中,
双侧腹直肌、健侧腹外斜肌和患侧胸段竖脊肌的疲劳程度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表面EMG(sEMG)法,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不同功能状态下小腿三头肌的sEMG变化。方法选取30例脑卒中恢复期存在小腿三头肌痉挛的偏瘫患者,分别采集患者在踝关节被动背屈牵伸过程中,伸膝位和屈膝位的健患侧内外腓肠肌以及比目鱼肌的sEMG信号,以及患者在行走5个步行周期时健患侧内外腓肠肌及比目鱼肌的sEMG信号。并对sEMG的均方根振幅(RMS)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在踝关节被动背屈牵伸过程中:患侧内外腓肠肌的RMS值伸膝位明显高于屈膝位(均P0.05),比目鱼肌无明显差异;同体位下内外腓肠肌以及比目鱼肌的RMS值患侧显著高于健侧(均P0.05);伸膝位时患侧内侧腓肠肌的RMS值最高。(2)在步行运动过程中:支撑相时,健侧内外腓肠肌的RMS值高于患侧(P0.01),比目鱼肌无差异;摆动相时,健侧内外腓肠肌以及比目鱼肌的RMS值高于患侧(均P0.01)。支撑相时,比目鱼肌贡献度患侧高于健侧(P0.05),而外侧腓肠肌的贡献度健侧高于患侧(P0.05)。结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在踝关节被动背屈牵伸时,腓肠肌是偏瘫患者小腿三头肌痉挛的主要因素。步行时,患侧比目鱼肌取代正常跖屈时腓肠肌成为主要步行推动肌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肌电F波的变化与运动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内科收治的4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脑卒中组,另选同期在院体检健康者44例为对照组,入院后行常规对症治疗及康复治疗,应用Kepoint.net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F波检测,对脑卒中组患者偏瘫侧、未瘫痪侧及对照组F波波幅、F波阈值进行比较,对所有脑卒中患者行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评分,并与F波参数(F波波幅、F波阈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病1~7 d脑卒中患者偏瘫侧、未瘫痪侧F波波幅及阈值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卒中患者偏瘫侧F波波幅及阈值与未瘫痪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发病9~15d脑卒中患者偏瘫侧F波波幅及阈值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卒中患者未瘫痪侧F波波幅及阈值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卒中患者偏瘫侧F波波幅及阈值与未瘫痪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发病21~35 d脑卒中组偏瘫侧、未瘫痪侧F波波幅及阈值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卒中患者偏瘫侧F波波幅及阈值与未瘫痪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波参数与腕部及四指MAS均呈正相关(r=0.911,0.920,0.690,0.671,P0.05)。结论肌电F波是1个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极敏感的神经电生理指标,与运动障碍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价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不稳定表面进行躯干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躯干肌肉活动和姿势控制的影响。方法纳入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实验组在平衡板上进行躯干训练30 min,每周5次,共8周;对照组在稳定的表面进行躯干训练30 min,每周5次,持续8周。使用表面肌电图测量躯干肌肉活动,采用躯干损伤量表(TIS)评估躯干肌肉活动。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以及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PASS)评估姿势控制能力。结果 2组干预前后EMG(ES、EO、IO)、TIS(静态、动态、协同、总分)、BBS及PA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结束后实验组腹外斜肌、腹内斜肌的肌肉活动及动态坐位平衡、协调平衡功能和姿势控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2组竖脊肌的肌肉活动及静态坐位平衡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表面进行躯干训练可显著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躯干肌肉活动和姿势控制。  相似文献   

6.
肌电F波对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治疗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F波参数在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43例,21例为康复组;22例作为对照1组;1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2组.运用肌电仪追踪分析肢体恢复过程中双上肢正中神经F波参数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卒中康复组和未康复组F波的波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卒中早期,瘫痪侧和非瘫痪侧F波的波幅均异常,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1月,未康复组瘫痪侧F波波幅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无论康复与否瘫痪侧和非瘫痪侧阈值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肌电F波波幅是卒中偏瘫早期康复评价的一个比较敏感的神经电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等速测定不同运动水平的健康年轻人躯干屈伸肌群肌力和耐力,了解年轻人躯干肌群的肌肉功能特点。 方法:①受试者为2005级首都体育学院一年级大学生120名,其中男60名,女60名。②按不同标准分为3组,普通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普通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获得二级运动员的运动系大学生,每组40名,男女各20名。受试者均自愿参加测试。测试仪器: 使用Cybex6000型等动测力系统(美国)。③测试方法:对健康大学生躯干屈伸肌群的肌力[测试速度为60(°)/s和120(°)/s]和耐力[测试速度为120(°)/s]等速测试。④测试指标为峰值力矩、躯干屈/伸肌群峰力矩比值、耐力比、恢复比。 结果:①躯干屈伸肌的峰值力矩值变化趋势:在同一测试速度下,普通组、体教组及二级组男性躯干屈伸肌的峰值力矩值均伸肌大于屈肌;随着测试速度的增加,躯干屈伸肌的峰值力矩值有下降趋势,伸肌下降最明显;普通组的躯干屈伸肌的峰值力矩值小于体教组和二级组(P < 0.05),后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 > 0.05);女性3组屈伸肌的峰值力矩值变化同上。在 60(°)/ s和120(°)/s时的躯干屈/伸肌群峰力矩比值,男性均小于1,女性均大于1。②在同一测试速度下,3组男性及女性躯干伸肌群的耐力比和恢复比均低于屈肌群。 结论:与体育教育专业和二级运动员大学生相比,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存在着明显的腰背肌力下降,以及躯干屈伸肌力失衡。不同运动水平大学生伸肌群肌力和耐力弱于屈肌群。  相似文献   

8.
腹直肌肌电图在肌萎缩侧索硬化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建立腹直肌肌电图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各参数正常参考值,并探讨其在诊断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中的价值。方法对ALS组67例患者(其中有呼吸困难症状者19例)进行常规肌电图检测,包括上、下肢远近端肌肉、胸锁乳突肌、下胸段脊旁肌及腹直肌,测定自发电位、募集相、MUAP时限、波幅及多相波,其中脊旁肌只检测自发电位和募集相。对健康对照组109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腹直肌肌电图的检测。比较ALS组腹直肌肌电图与健康组的差异、ALS组中腹直肌肌电图与下胸段脊旁肌肌电图的差异以及腹直肌肌电图与呼吸障碍症状的关系。结果健康对照组腹直肌肌电图的MUAP参数分别为:波幅(373·78±56·46)μV,时限(9·95±1·13)ms,多相波(19·40±4·52)%;ALS组腹直肌肌电图的MUAP各参数分别为:波幅(537·19±159·04)μV,时限(13·02±1·30)ms,多相波(31·19±8·84)%,ALS组腹直肌肌电图各参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S组腹直肌肌电图神经源性改变(63/67,94·0%)与下胸段脊旁肌肌电图(57/67,85·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呼吸困难症状患者的腹直肌肌电图自发电位(18/19,94·7%)多于无呼吸困难症状患者(32/48,66·7%)。结论腹直肌肌电图各参数均能可靠、稳定地测出,可作为检测ALS患者胸段下运动神经元病变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肌电图(EMG)相关肌肉小力收缩时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的波幅(Amp)和时限(Lat)与肌萎缩侧索硬化功能评分(ALS-FRS-R)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5例ALS患者分别进行ALS-FRS-R和EMG检查,分别记录并分析左右胫骨前肌、左右伸指总肌、腹直肌及胸锁乳突肌小力收缩时MUAP的Amp和Lat与ALS-FRS-R的相关性。结果 23例ALS患者右胫骨前肌小力收缩时Amp与ALS-FRS-R存在相关性,R2=0.173,P=0.043。左胫骨前肌、左右伸指总肌、腹直肌及胸锁乳突肌小力收缩时的Amp及左右胫骨前肌、左右伸指总肌、腹直肌及胸锁乳突肌小力收缩时的Lat与ALS-FRS-R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EMG中仅个别相关肌肉小力收缩时MUAP的Amp与ALS-FRS-R相关,因此EMG相关肌肉小力收缩时的Amp和Lat对ALS仅具有定性意义,不能反映ALS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肌肉MRI脂肪浸润和水肿特点。方法共70例诊断明确的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均行临床严重程度分级,以及臀部(包括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髂腰肌、梨状肌、闭孔内肌、闭孔外肌、阔筋膜张肌、耻骨肌、竖脊肌、腰大肌、髂肌)、大腿(包括大收肌、股薄肌、长收肌、缝匠肌、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和小腿(包括腓肠肌、比目鱼肌、腓骨长肌、胫骨后肌、胫骨前肌、长屈肌、长伸肌、趾长伸肌)共计31块肌肉MRI检查,并采用T1WI脂肪浸润分级和T2WI抑脂成像水肿分级评价肌肉脂肪浸润和水肿程度。结果31块肌肉中30块(96.77%)出现脂肪浸润,23块(74.19%)出现水肿,肌肉脂肪浸润比例高于水肿比例。臀大肌等21块肌肉T1WI脂肪浸润分级≥2级,胫骨后肌等10块肌肉T1WI脂肪浸润分级≤1级;比目鱼肌等5块肌肉T2WI抑脂成像水肿分级3级。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盆带肌群中臀大肌(rs=0.518,P=0.016)、臀中肌(rs=0.528,P=0.014)、臀小肌(rs=0.528,P=0.014)、髂腰肌(rs=0.695,P=0.000)、梨状肌(rs=0.451,P=0.040)、耻骨肌(rs=0.567,P=0.009)、竖脊肌(rs=0.499,P=0.025),大腿肌群中大收肌(rs=0.607,P=0.005)、长收肌(rs=0.547,P=0.013)、股直肌(rs=0.614,P=0.004)、股中间肌(rs=0.566,P=0.009)、股内侧肌(rs=0.522,P=0.018)、股外侧肌(rs=0.503,P=0.024)、股二头肌(rs=0.508,P=0.022),小腿肌群中腓肠肌(rs=0.715,P=0.001)、腓骨长肌(rs=0.571,P=0.017)、胫骨后肌(rs=0.514,P=0.035)T1WI脂肪浸润分级与临床严重程度分级呈正相关,其余肌肉T1WI脂肪浸润分级与临床严重程度分级无关联性(均P0.05);31块肌肉T2WI抑脂成像水肿分级与临床严重程度分级均无关联性(P0.05)。结论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肌肉脂肪浸润与临床严重程度一致性较好,是反映临床严重程度的理想指标,而水肿对临床严重程度的影响需根据肌肉特点个体化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膈肌功能,并探讨其与卒中病程以及吞咽、呼吸、运动、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连续纳入首次卒中后单侧偏瘫的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洼田饮水试验、主观呼吸功能障碍程度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FMA)、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采用超声测定膈肌功能,包括平静呼吸时的膈肌活动度以及用力呼吸状态下的膈肌活动度和膈肌增厚率。比较整体和不同瘫痪侧患者偏瘫侧和健侧的膈肌功能,分别比较左侧偏瘫和右侧偏瘫患侧的膈肌功能和健侧的膈肌功能。分析瘫痪侧的膈肌功能与病程、洼田饮水试验、主呼吸功能障碍程度量表、FMA、BBS、mBI等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研究共纳入45例卒中患者,其中左侧偏瘫27例(60.00%),右侧偏瘫18例(40.00%)。在整体患者中,用力呼吸状态下,偏瘫侧膈肌活动度(31.69±15.18 mm vs. 40.24±14.66 mm,P<0.001)及膈肌增厚率(34.99%±23.70% vs. 48.13%±21.98%,P<0.001)低于健侧。用力呼吸状态下,左侧偏瘫患者的偏瘫侧膈肌活动度(30.13±12.64 mm vs. 44.10±12.95 mm,P<0.001)和膈肌增厚率(41.20%±23.42% vs. 54.63%±21.08%,P =0.004)较健侧低;右侧偏瘫患者的偏瘫侧膈肌增厚率(25.67%±21.47% vs. 38.37%±20.07%,P =0.005)较健侧低。用力呼吸状态下,右侧偏瘫患者的偏瘫侧膈肌增厚率低于左侧偏瘫患者(P =0.029)。右侧偏瘫患者的健侧膈肌活动度(P =0.028)及膈肌增厚率低于左侧偏瘫患者(P =0.012)。卒中患者平静呼吸状态下,偏瘫侧膈肌活动度与FMA(r =0.362,P =0.015)呈正相关;用力呼吸状态下,偏瘫侧膈肌活动度与洼田饮水试验(r =0.298,P =0.047)、主观呼吸功能障碍程度量表(r =0.437,P =0.003)、FMA(r =0.330,P =0.027)、BBS(r =0.370,P =0.012)、mBI(r =0.321,P =0.031)呈正相关,偏瘫侧膈肌增厚率与病程(r =-0.298,P =0.047)呈负相关。 结论 卒中后偏瘫侧膈肌功能较健侧下降,右侧偏瘫患者双侧膈肌功能较左侧偏瘫患者更差。卒中患者膈肌功能与病程呈负相关,与吞咽功能、呼吸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背景:目前对躯干肌肌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腰痛患者肌力变化方面,而对脊柱容易损伤的角度范围的研究不多。 目的:探讨躯干等速向心屈伸动作时屈伸肌肌力变化的特征及脊柱最容易损伤的角度范围。 方法:苏州大学2005/2007级研究生,健康男性14名,自愿参加测试。选用瑞士产CON-TREX人体肌力评估和训练系统,测量受试者等速向心运动时的屈伸肌肌力及脊柱角度。测试速度分别为30,60,90,120,180 (°)/s,每种速度下,受试者尽自己最大力量屈伸躯干4次,组间休息5 min。主要观察:①受试者躯干运动的关节活动范围。②等速向心运动屈伸峰值力矩、屈伸肌峰值力矩比及到达峰值力矩的平均角度的变化。③等速向心运动屈伸肌总功、平均功率。 结果与结论:①等速向心运动时,伸肌的峰值力矩值随角速度的增加而减少(P < 0.05),屈肌峰值力矩值未见规律性的变化;屈、伸肌的峰值力矩比随角速度的加快而增大,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慢速等速向心运动时,不同角速度下屈、伸肌到达峰值力矩角度分布离散,30 (°)/s时为-48.56°,90 (°)/s时为-46.18°;快速运动时,屈、伸肌出现最大峰值力矩角度基本接近,120 (°)/s时分别为-48.71°,-51.61°,180 (°)/s分别-54.86,-53.11°。③等速向心运动时,在不同角速度下,屈、伸肌的总功均随角速度的增加而减少,伸肌总功大于屈肌,伸肌总功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屈、伸肌的平均功率随角速度的增加呈线性上升,屈肌平均功率始终小于伸肌(P < 0.01)。结果提示:①等速向心运动时,躯干屈伸肌群的肌力随角速度的增加而减小,躯干在慢速屈伸运动时稳定性较好。②快速等速向心运动时,突受外力打击后容易引起肌肉损伤和脊柱不稳。③等速运动时屈伸肌做功随运动速度下降而降低,但肌肉的爆发力随运动速度的增快而加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药物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增加患侧下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同一治疗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 w后评定两组患者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L)、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胫前肌最大收缩时肌电积分(i EMG)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4 w后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MBI、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和i EMG值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明显改善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评价胸腰段脊柱后纵韧带在椎管前方减压自体髂骨植骨 Kaneda内固定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7具新鲜小牛胸腰段脊柱标本,模拟临床手术行L1椎体切除椎管前方减压自体髂骨植骨 Kaneda内固定术,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进行非破坏性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在该术式中局部切除后纵韧带使胸腰椎的稳定性在旋转、轴压、前屈、后伸、侧弯各运动状态下降,其中以前屈时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段脊柱椎管前方减压术中局部切除后纵韧带将使术后脊柱稳定性在前屈状态时下降,不利于提高脊柱的融合率。因此应尽可能保留正常的后纵韧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痉挛型偏瘫型脑瘫儿童40例,随机分为A型肉毒毒素治疗组20例和单纯康复治疗组(对照组)20例。治疗组将A型肉毒毒素注射到患儿腘伸肌群和小腿三头肌群,注射后第2天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共6个月)。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腘窝角和足背屈角角度的测量、改良的Ashworth量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量表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的腘伸肌群和小腿三头肌群肌张力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均比注射前改善明显(P〈0.05),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A型肉毒素配合康复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儿患侧的肌张力,有助于提高运动功能,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不同起病部位的ALS病人异常肌电区域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起病部位的ALS病人在 4个下运动神经元支配区域异常肌电的分布情况。方法 :对 10 2例临床诊断为ALS的病人分别行 4组下运动神经元区域 (脑干 ,颈 ,胸 ,腰骶髓 )的针极肌电图检查。对 87例同时进行了胸锁乳突肌的检查。结果 :4组肌电检查区域的结果示 :颈段与胸段异常率在各起病组中最高 ,脑干及腰骶段在各组中异常率不同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胸锁乳突肌上、下肢起病组的异常率均高于同组的脑干支配肌。结论 :在ALS病人中 ,异常肌电的分布与起病部位有关。不论哪一部位起病 ,4个区域均可受累 ,因此必须全都检查。胸锁乳突肌具有特殊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镜像视觉反馈疗法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02—2016-03我院64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实施镜像视觉反馈疗法,2组均持续干预1个月。对比干预前后2组上肢功能评分(FMA)、前臂旋前肌群与屈肘肌群肌张力评分(MAS)、日常活动能力评分(BI)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FMA评分、前臂旋前肌群与屈肘肌群MAS评分、B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FMA(46.82±18.85)分、前臂旋前肌群MAS(1.22±0.46)分、屈肘肌群MAS(1.24±0.51)分、BI(54.14±3.43)分优于对照组[(37.20±16.18)分、(1.69±0.38)分、(1.68±0.44)分、(37.18±4.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康复训练及镜像视觉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上肢功能,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和躯干控制能力在不同频率躯干核心肌强化训练影响下的疗效比较。方法 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150例符合纳入标准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A、B、C共3组(每组各50例),3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联合躯干核心肌群训练,其中低频率(A)组1次/d,中频率(B)组2次/d,高频率(C)组3次/d,30 min/次,5 d/周,共训练3个月; 在治疗前及治疗1、2和3个月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Berg balance scale,BBS)表和躯干控制能力量表(Trunk control test,TCT)对3组患者平衡能力和躯干控制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平衡能力和躯干控制能力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3组患者BBS和TCT均明显提高(P均<0.05); 治疗2个月后高频组BBS(39.63±8.29)和TCT(90.02±6.78)分,中频组BBS(33.63±4.49)和TCT(80.53±3.50)分,低频率组BBS(28.90±4.67)和TCT(70.35±7.12)分,3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 治疗3个月后3组患者BBS评分和TCT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 3次/d的高频率核心肌强化训练可以加快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和平衡能力的恢复,缩短平均住院日,有利于早日回归家庭及社会,但远期疗效并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神经传导及F波检测探讨脑卒中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及周围神经的影响。方法选择12例偏瘫的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Brunnstrom分期为Ⅳ~Ⅴ期,用肌电/诱发电位仪采集患者双侧上肢肌皮神经、正中神经的神经传导及正中神经F波相关参数,并对采集的健患侧参数进行分析比较。同时采用Fugl-Meyer量表评价患侧上肢功能,并分析患侧肌皮神经、正中神经神经传导相关参数与患侧上肢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1)运动神经传导:①与健侧相比,刺激腕部时患侧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减慢(P0.05)。②与健侧相比,刺激肘部时患侧正中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潜伏期延长(P0.05)。③与健侧相比,患侧肌皮神经CMAP波幅减低(P0.05)。(2)感觉神经传导:刺激双侧正中神经腕部、肘部时,健患侧正中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波幅、潜伏期及神经传导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偏瘫上肢Fugl-Meyer量表评分与患侧正中神经、肌皮神经传导相关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均无相关性(P0.05)。(4)脑卒中患者患侧正中神经F波出现率较对侧增加(P0.05)。结论脑卒中不仅会导致患侧上肢运动神经轴索变性及脱髓鞘改变,同时还会影响运动单位中的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故在脑卒中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加强针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背景:等速测试系统已广泛应用来评价不同项目运动员关节肌群的力量特征。 目的:测试广东省女子曲棍球运动员的膝关节进行等速向心,观察曲棍球项目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的等速向心测试力量特征。 方法:运用CON-TREX等速测试系统对广东省14名现役女子曲棍球运动员的膝关节进行等速向心测试。检测指标为相对峰力矩、关节肌群屈伸肌峰力矩比值、平均功率、总功和疲劳指数。 结果与结论:在60 (°/s)慢速测试时,女子曲棍球队员的两侧膝关节肌群相对峰力矩值表现为伸肌大于屈肌(P < 0.01);左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比值在3种不同测试速度下的范围为66%~77%,右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比值为82%~88%;左膝关节伸肌平均功率值均大于屈肌(P < 0.01);左右膝关节伸肌的总功值均大于屈肌(P < 0.01);膝关节屈伸肌疲劳指数范围在0.24~0.48之间。膝关节伸肌的最大力量大于屈肌,屈伸肌峰力矩比值在240 (°/s)快速测试时略微偏低,而右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比值在慢速测试时偏高,说明女子曲棍球队员左膝关节屈肌快速力量偏低,右膝关节伸肌最大力量比较低,伸肌的快速力量大于屈肌,伸肌的工作能力强于屈肌,屈伸肌的力量耐力水平比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