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分析老年人群中慢性阻塞性疾病和哮喘的临床特征,并对提高这两种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奠定基础。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5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患者静脉推注甲泼尼琥珀酸钠40mg,2次/d,静脉滴注3~5d 口服泼尼松15~30mg/d;对照组只是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与结果。得出结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9.2%,观察组的有效率更高。因此,在老年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临床治疗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患者实施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脉滴注加雾化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脉滴注治疗,对观察组30例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雾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96.67%;76.67%)、症状缓解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的老年患者实施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脉滴注加雾化治疗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加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总有效率6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有使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主要症状缓解及促使肺部哆音消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感染的临床诊治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结核患者8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病临床诊断特点。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后,男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患者,且多伴有吸烟史,或合并肺部感染等;所有患者痰标本送检实验室,经培养后检测结果显示较高的结核杆菌阳性率;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可知出现肺气肿表现,约80.90%(72/89),胸部 X 片并未发现典型肺结核影像学改变。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结核疾病患者,合并肺结核后,可显现出病情复杂多变的临床特点,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表现,误诊率较高,医务人员应在临床诊断及治疗时注意诊断与鉴别,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5.
欧阳琦 《大家健康》2014,(7):139-139
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自拟中药汤剂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O2、PaO2、FVC、FEVl%高于对照组,而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两者优势互补,疗效较好,值得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氨茶碱解痉、平喘基础上行抗结核治疗。观察2组患者呼吸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所以当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欠佳时,要考虑到合并有肺结核的可能。已经确诊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先要积极地进行抗感染、恢复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治疗,在提高其免疫功能后再结合适当的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7.
银杏达莫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12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采用抗炎、平喘、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为76.67%,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临床显效率为48.39%,总有效率91.9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可有效地改善肺循环,改善肺通气功能障碍,改善肺组织弹性阻力及小气道阻力的动态肺顺应性,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分析社区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服务中心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8例,均符合对照探究要求。以奇偶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进行我中心提出的社区综合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康复质量。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对照治疗。统计其临床治疗有效率发现,观察组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79.6%;同时观察组患者康复质量也明显占优,进行血气分析检测,观察组患者血氧分压与二氧化碳分压的检测结果要更为突出,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社区针对性治疗措施,可以显著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并且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方式。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01月-2016年3月期间诊治的4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回顾性分析法进行研究,根据其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再行无创通气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死亡发生率、插管率、住院时长和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死亡率、插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长更短(P<0.05);血气各项指标观察组亦更优(P<0.05)。结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关键在于改善患者通气状态,临床上对病人实施常规治疗为前提再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大力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0.
毛红燕 《吉林医学》2013,34(15):2915
目的:观察分析无创机械通气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4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6.76%和91.89%(χ2=11.9674,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间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临床治疗,而实验组患者于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血必净药物治疗,对两种治疗防止临床疗效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疾病治疗总有效率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84.21%,P<0.05。结论于常规临床治疗基础上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必净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值得临床积极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讨论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治疗的6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治疗组,每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体精神、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健康指数等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可明显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复发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临床疗效,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喻菊锋 《中外医疗》2012,31(10):78-78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34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3例给予抽气减压或水封闭式引流治疗,61倒给予保守的吸氧、卧床休息及针对原发病治疗。结果抽气引流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0.41%,死亡率为9.59%,保守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7.21%,死亡率为32.79%。抽气引流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白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临床误诊率、病死率较高,应及早诊断,尽早治疗以提高患者的治愈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其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月~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3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口鼻面罩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治疗时,护士给患者提供精心全面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吸痰护理及营养支持,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9例患者中,1例(2.56%)病情加重者转院,38例(97.44%)成功撤机。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效果显著,若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机械通气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运用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恢复情况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该院治疗的10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使用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肺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2%,对照在是74%,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肺部功能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P <0.05)。结论:在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过程中,使用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推广与应用价值,应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临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最佳治疗方法。方法以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6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设为研究组(86例)与对照组(80例)。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相应的综合治疗手段;对照组只给予药物治疗。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以及治疗后情况,比较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各气体分压参数进行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患者中有82例病情改善,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患者中有69例病情改善,总有效率为86.3%,临床疗效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老年患者的健康产生极大影响,造成呼吸障碍,影响患者生活,甚至威胁生命,对其进行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病情,提高患者呼吸功能,保证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时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将34例行无创通气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余46例行舒利迭+无创通气治疗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2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均改善,但是研究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王洋 《基层医学论坛》2016,(9):1261-126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5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5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48例的肺功能改善,其有效率为96.0%。结论选择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愈率,改善肺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利梅 《大家健康》2014,(8):206-207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7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以优质护理为主,对照组33例以常规护理为主,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应用效果。结果:两组间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等指标对比(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采用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用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慢性肺阻塞合并慢性心衰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比索洛尔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在心功能观察指标BNV、LVEF、6分钟步行距离及肺功能观察指标 FEV1%、FEV1%/FVC%等方面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药物比索洛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衰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均能得到有效改善,且药物安全性高。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