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三维技术在输卵管积水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或碘油造影确诊为输卵管积水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分别采取经阴道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三维技术进行诊断,比较2种超声诊断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阴道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输卵管积水的诊断符合率为80.8%(63/78),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三维技术诊断输卵管积水的诊断符合率为97.4%(76/78),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三维技术诊断输卵管积水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经阴道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6,P<0.01)。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三维技术可提高输卵管积水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2.
经阴道三维超声在诊断输卵管积水方面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经阴道超声检查技术在诊断输卵管积水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年4月-2007年12月收治的68例输卵管积水患者进行传统的二维经腹扫查和经阴道扫查,常规二维经阴道超声仔细扫查卵巢周围,当探及卵巢旁腊肠样或串珠样无回声,开启三维表面重建及能量多普勒重建扫描程序,进行容积扫查。结栗68例后经手术或造影证实的病例中43例为双侧榆卵管积水,35例为单侧积水。阴道三维诊断率为94.6%(35/37),阴道二维超声诊断率为86.5%(58/67)。结论较二维超声,阴道三维超声的适当应用能更全面立体的提供输卵管积水空间结构,更清晰的显示的内部回声信息及周围脏器的比邻关系,对输卵管积水的定性帮助较大,其不仅降低了扫差难度,而且降低了诊断难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三维经阴道超声检查技术在输卵管积水诊断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2年12月本院接收的176例输卵管积水患者,采取传统的经腹超声检查(对照组57例)、二维经阴道检查(试验组72例)和三维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组47例),利用多普勒重新构建扫描程序,并实施容积扫查。结果:通过手术或造影证实了176例患者中,100例出现双侧输卵管积水,有76例出现单侧积水。观察组检出率为95.74%(45/47),高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83.33%(60/72)和66.67%(3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13.516、4.220,P0.05);试验组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847,P0.05)。结论:与二维超声比较,应用阴道三维超声能够更加真实反映出患者的输卵管积水空间结构,同时也能将患者内部回声以及周围脏器关系显示出来,对输卵管积水定性有着较大帮助,这不仅能有效降低扫差难度,同时有效降低临床诊断难度。  相似文献   

4.
黄飞雪 《微创医学》2009,4(6):645-646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和二维超声诊断间质部妊娠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二维超声图像及三维超声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5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为间质部妊娠17例,8例诊断为子宫角部妊娠,诊断符合率68%(17/25);25例经阴道三维超声者均诊断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诊断符合率100%(25/2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较二维超声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有一定的优越性及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对早期诊断输卵管妊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49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别用经阴道三维成像和二维超声成像检查,并将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其中36例经手术证实,12例保守治疗成功。结果经阴道三维超声能更好显示病灶内部的细微结构,提高了输卵管妊娠的早期诊断率。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对早期诊断输卵管妊娠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6例用二维阴道超声诊断中隔子宫患者再进行三维阴道超声检查及宫腔镜或子宫输卵管造影(USG)检查,对比其结果.结果: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诊断完全及不完全中隔子宫正确29例,准确率为80.6%.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诊断为完全及不完全中隔子宫正确35例,准确率为97.2%.所有病例均经宫腔镜或USG证实诊断.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中隔子宫简便、准确,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宫腔粘连患者,对患者进行经阴道二维超声及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 患者实施经阴道三维超声对轻度、中度、重度宫腔粘连诊断准确率及总准确率均明显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P<0.05).结论 采取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宫腔粘连效果显著优于二维超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宫角妊娠患者33例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超声的总诊断准确率,观察二维及三维阴道超声的声像图特征。结果:73例患者中,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正确诊断为宫角妊娠26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8例,总诊断准确率为73.9%(54/73);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正确诊断为宫角妊娠30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37例,总诊断准确率为91.7%(67/73),三维超声总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P0.05)。在三维超声检查诊断中存在误诊6例,均为包块型,宫角妊娠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各误诊3例。其中有2例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相互误诊,1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误诊为滋养细胞疾病,1例宫角妊娠误为纵膈子宫一侧妊娠。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对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准确率,并明显优于二维超声成像。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探讨经阴道二维和三维超声在纵隔子宫的诊断、分型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黄浦院区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为纵隔子宫(包括不全纵隔子宫和完全纵隔子宫)、并且经宫腔镜明确诊断的病例共98例,其中41例患者同时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分析经阴道二维和三维超声诊断纵隔子宫及分型的准确性及可行性。结果 经阴道二维超声与宫腔镜诊断结果完全一致的为81例,诊断符合率为82.65% (81/98)。经阴道三维超声与宫腔镜诊断结果完全一致的为41例,诊断符合率为100% (41/41)。结论 经阴道二维超声对纵隔子宫及分型有较高的诊断率,经阴道三维超声的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妇产科收治入院的疑为宫腔粘连的患者80例,行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后做出初步诊断,再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观察宫腔形态、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回声连续性及回声是否均匀,联合二维超声表现做出二次诊断,分别与宫腔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宫腔镜检查证实宫腔粘连65例,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宫腔粘连50例,其中宫腔镜证实诊断正确46例;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宫腔粘连63例,其中宫腔镜证实诊断正确59例。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符合率明显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P<0.05)。结论与单纯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相比,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能明显提高宫腔粘连的检出率,在检查宫腔粘连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适合应用于宫腔粘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于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提示存在宫腔粘连的患者,应及时行宫腔镜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 4月—2018年4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临床诊断为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患者142例。术前均行经阴道三维超声及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比较2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分析对切口孕囊型、包块型、部分切口及部分宫腔孕囊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结果,并计算2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52例患者确诊为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其中切口孕囊型22例,包块型13例,部分切口及部分宫腔孕囊型17例。经阴道二维超声阳性诊断符合率为55.74%(34/61),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阳性诊断符合率为85.45%(47/55),2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阳性诊断符合率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2种 检查方法检查切口孕囊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对包块型、部分切口及部分宫腔孕囊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确诊率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P?<0.05)。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诊断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应用于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阳性符合率高,为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经阴道二维、三维超声在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部位妊娠(简称切口妊娠)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5-2016年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为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切口妊娠的病例30例,在此基础上进行阴道三维超声诊断,所有病例均行磁共振检查核实.分析阴道二维、三维超声诊断为切口妊娠的价值.结果 有1例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为切口处及宫腔下段孕囊部分植入型,后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为切口处孕囊完全植入型,其余分型与三维超声诊断一致.磁共振检查结果与阴道三维超声一致.三者诊断分型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三维超声可更为直观地显示病灶位置、范围、切口受累情况,较经阴道二维超声具有更加丰富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经腹、阴道二维三维超声诊断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效用,总结诊断价值。方法方便选取以2014年2月-2016年7月医院临床疑似IUA的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176例,进行经腹、阴道二维三维超声诊断,最终采用宫腔镜诊断确诊,描述统计影像学特征,对比经腹、阴道超声诊断效用指标。结果经阴道三维超声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80.60%、88.10%、95.58%、58.73%、82.39%,经阴道二维超声、经阴道三维超声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经腹超声,经阴道三维超声特异度、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经阴二维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误漏诊31例,其中漏诊26例。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宫腔粘连诊断效用高,但也可能会因子宫显示不全等原因出现误漏诊。  相似文献   

14.
王希  杨正春  张晓航  魏俊  冉素真 《重庆医学》2017,(35):4935-4937
目的 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在宫腔粘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经宫腔镜手术确诊并于术前行经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检查的75例患者资料,以宫腔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经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检查的准确度.结果 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准确率为87.7%,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为69.2%;经阴道二维超声检出轻、中、重度宫腔粘连的准确率分别为56.7%、76.9%、88.9%,经阴道三维超声准确率分别为76.7%、96.2%、100.0%;经阴道二维超声检出周围型、中央型、混合型宫腔粘连的准确率分别为66.7%、76.7%、54.5%,经阴三维超声准确率分别为83.3%、86.7%、100.0%;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经阴道二维超声比较,经阴道三维超声对宫腔粘连的诊断更为准确,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0年9月至2011年7月因子宫内膜病变在我院进行手术或诊断性刮宫且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的55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 55例患者中病理结果提示子宫内膜增厚11例,内膜息肉19例,黏膜下肌瘤15例,内膜癌10例;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增厚12例,内膜息肉21例,黏膜下肌瘤14例,内膜癌8例.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2.7%.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较可靠方法,能很好地显示病变的立体形态及与周边组织关系,具有准确性高、直观性强、无创伤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诊断子宫先天畸形的价值。方法:对96例二维超声初步诊断及疑似、不能确定的子宫先天畸形经阴道三维超声扫查,观察子宫的外形和内膜的形态,并与宫腔镜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双子宫7例,双角子宫20例,完全纵膈18例,不全纵膈子宫28例,弓形子宫12例,单角3例,弓形子宫误诊为不全纵膈子宫13例,不全纵膈子宫误诊为双角子宫5例,单角子宫漏诊3例,特殊类型的子宫畸形漏诊5例,共误诊18例,漏诊8例,诊断符合率72.9%(70/96),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双子宫7例,双角子宫15例,完全纵膈18例,不全纵膈子宫20例,弓形子宫25例,单角6例,特殊类型子宫畸形5例,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准确率100%(96/96)。结论:阴道三维超声成像对宫腔结构及宫底的外观形态图像直观,可获得更多信息,使诊断更准确,分类更详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对宫腔粘连(IUA)及其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6月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8例IUA患者为研究组,另取同期该院宫腔检查正常的71例女性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行经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检查,将宫腔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宫腔血流参数,对比经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诊断IUA结果,比较研究组不同IUA程度患者宫腔血流参数,比较经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诊断IUA分型结果。结果 宫腔镜检查显示,128例IUA患者中,78例轻度粘连,27例中度粘连,23例重度粘连;其中,20例周围型,45例中央型,63例混合型。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ED)、子宫内膜容积(EV)、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经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及两者联合诊断IUA的敏感性分别为85.16%(95%CI:0.775,0.906)、94.53%(95%CI:0.886,0.976)、97.66%(95%CI:0.928,0.994),经阴道...  相似文献   

18.
林果  刘杨  吴琼  侯莉  张冬梅 《西部医学》2013,(4):563-565
目的探讨二维、三维超声在诊断胎儿颜面部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表面成像或透明成像方法,对产前二维超声系统检查中发现或怀疑胎儿颜面部畸形的22例进行三维超声成像检查,将二维与三维超声的诊断结果与胎儿产后或引产后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二维超声诊断的颜面部畸形22例,与产后结果相符15例,符合率68.2%,三维超声诊断与产后结果相符者20例,符合率90.9%,二维与三维超声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可清晰、直观、全面地显示颜面结构的外形及比邻关系,可补充二维超声的不足,可进一步提高颜面部畸形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