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动化智能药柜在神经科病区的应用效果,为创建信息化药品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对比智能药柜应用前后的使用资料,分析自动化智能药柜在神经科病区的应用效果。结果 应用智能药柜后,药师备药时间、护士执行医嘱时间、退药时间、临嘱摆药次数均明显缩短(P<0.05),但临时医嘱退药次数无明显差异(P>0.05)。在安全性方面,智能药柜有效降低与取药相关错误(P<0.05),且未增加用药差错。在满意度方面,护士及药师对其应用效果的总体满意率达93.18%。在成本方面,总节省成本为6945.72(5556.57~8272.49)元/月。结论 自动化智能药柜的应用可以优化病区的药品管理模式,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危重患者用药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智能药柜(ADC)建立住院患者用药分散调剂模式,缩短用药医嘱执行时间,提高药师、护士工作效率,提升药品管理质量。方法:介绍某院ADC分散调剂模式的构建方法及取得的效果。结果:ADC分散调剂模式实现了缩短住院医嘱执行时间,提高药师、护士工作效率,提高病区药品管理质量的目标。结论:全院范围应用ADC分散调剂在我国尚属较新的管理模式,还需要积累总结经验,优化工作流程,完善质量控制体系,让这种模式的优势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让药师可以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将更多精力用于专业技术性工作,实现工作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神经外科ICU自动化智能药柜的建立,探讨改进传统基数药品管理模式,提高患者用药的及时性、安全性,为病区创建信息化药品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介绍我院神经外科ICU自动化智能药柜的主要构成、工作模式建立,并通过比较智能药柜与传统基数药管理模式下临时医嘱药品取用时间差异及对27名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智能药柜应用效果。结果: 接入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的智能药柜在神经外科ICU的应用实现了病区基数药品全流程闭环管理。与传统基数药取用模式比较,智能药柜的应用将每条临时医嘱取药和执行时间分别缩短至(5.7±3.86)min和(12.18±3.96)min。问卷调查中,护士对智能药柜的总体满意率为92.59%(25/27),有77.8%(21/27)的护士表示减少了用药错误的发生。结论: 自动化智能药柜的应用可以优化基数药品管理模式与工作流程,提高药物治疗及时性与安全性,提升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为病区创建信息化药品管理模式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病区小药柜基数药品管理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中心药房运用PDCA(计划,实施,检查,行动)循环管理方法对我院中心药房管辖的病区小药柜基数药品进行统一管理,通过更新药品目录、完善各种记录、定期检查等方法实现质量控制,评价管理实施前后的改进效果。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病区小药柜基数药品种数、有高危药品或抗菌药物的病区数均显著减少。病区小药柜基数药品管理得到规范。结论 PDCA循环管理方法促进了病区小药柜基数药品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5.
病区药柜是设在病区的一个临时小药房,用于存放少量急救药品和部分常用药品,各病区都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贮存了一些不同种类的药品包括抢救用药、毒性药品、麻醉药品及少量患者临时使用的常用普通药品[1],是临床药品供应不可缺少的一种补充方式.其主要功能是为救治危重患者赢得宝贵时间,在病人病情突变时保证临时医嘱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执行[2].病区药品管理工作由病区护理人员来执行操作,但许多临床科室在实际工作中对药品管理存在认识不足、管理不严、管理不规范等情况,而病区药品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以自动化智能药柜为基础的分散调剂闭环管理。方法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智能药柜的调剂、补货、数据维护及其特殊药品调剂实现全程闭环管理。智能药柜管理系统可发挥提示、警告、控制等作用,有效控制药品调剂、药品管理。结果与结论通过建立自动化智能药柜分散调剂模式的闭环管理,中心药房可有效管控护士使用智能药柜、药师管理智能药柜药品等环节,对所有环节可查询、可追溯,从而有效避免调剂和补货环节错误的发生,保障住院患者及时、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7.
朱晓虹 《中国药房》2012,(37):3547-3548
目的:为提高我院病房药房工作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分析片剂、注射剂、大输液及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细节管理中的药品质量、药品财务、人员及合理用药管理。结果:提炼了片剂应用全自动口服摆药机工作中的关键细节,如软胶囊不拆包装给药、特殊药品手工拆包装等;注射剂杜绝易氧化变色药品的拆包装码放,采取提前确认病区普通药品退药医嘱的退药程序等;大输液根据每日医嘱单的实际用量发放,采取专人领药、专人管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根据相关规定并采用基数管理。药品财务管理关键在于盘点,如贵重药品每日盘点1次,财务出入较大且不明原因的药品应作好记录等。人员管理应培养药师树立集体观念、团队意识等。合理用药管理中药师应加强审核医嘱。结论:通过细节管理,岗位相对固定,内容相对独立,分工清晰,责任明确,明显提高了我院病房药房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孙艳  黄宁  李雨婷  谢牧牧  杨洁 《中国药业》2012,21(14):71-73
目的探讨提高住院部病区储备药品质量的措施。方法药师通过月末检查病区药柜、给病区统一退药和向病区发放统一的药品储存说明等措施,与病区进行交流,指导临床合理管理药品。结果药品效期情况、药品滞留情况、储存方法等各方面均优于措施实施前,但药师对药品滞留情况的干预率不高。结论通过药师的干预和指导,医院外科病区用药的储备已基本符合规范,药品的质量得到了提高,更好地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加强病区药柜管理,保证用药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强 《药学服务与研究》2010,10(2):95-95,114,145
病区药柜是设在临床病区的“小药房”,用于存放少量急救药品和部分常用药品,是临床药品供应不可缺少的一种补充方式。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储备少量的常用、抢救急需药品,为救治危重病人赢得宝贵时间,在病人病情突变时保证临时医嘱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执行。对病区药柜的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是保证临床安全用药必不可少的环节。根据上海市综合性医院等级评估标准的要求,作者对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7个病区药柜的药品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发现病区药柜的管理是医院药事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作者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旨在制定出强化医院病区药柜中药品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徐德宇 《医药导报》1998,17(5):347-347
住院病人的药物治疗常常经过三个环节完成,即医师的医嘱、药师的调配、护师的执行。病区药品(基数麻醉药品、基数常备药品、抢救车内药品)的质量和品种齐全对住院危重病人的抢救,控制病情,缩短病人的治疗时间能够起到关键的作用。在基层医疗单位,尤其是三级甲等以下的医院,计算机对病区药品的联网管理未普及的情况下,有必要加强对病区小药柜的管理和多余药品的回收工作,提高住院病人的用药水平,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杜绝多余药品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